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多道反褶积方法测定台站接收函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时间域用多道反褶积测定台站接收函数的方法, 以提高台站接收函数的测量精度与分辨率.在单道反褶积的基础上,选取若干个质量较好的远震P波波形事件,构成多道信号,以垂直分量为输入,径向和切向分量作为期望输出,依据最小二乘,设计多道滤波器,提取接收函数.合成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的检验表明, 多道滤波方法能有效地测定台站接收函数,特别是多道反褶积能够有效地恢复地壳上地幔间断面所产生的弱转换波震相.  相似文献   

2.
用Wiener滤波方法提取台站接收函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时间域用Wiener滤波方法提取台站接收函数的方法,用远震P波波形的垂直分量为输入,接收函数作为滤波因子,远震P波波形的径向和切向分量作为期望输出,通过期望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均方误差达极小,来提取接收函数。接收函数的计算可归结为Toeplitz方程的求解,可以采用Levinson递推算法。Toeplitz方程的非奇异性保证了Wiener滤波反褶积方法的稳定性。合成地震图与观测地震图的检验表明,用Wiener滤波方法测定台站接收函数是一种有效的时间域反褶积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宽频带远震接收函数研究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   总被引:104,自引:31,他引:7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青藏高原的岩石层构造及其动力学过程,根据记录到的来自台站东北方向的大量宽频带远震林波波形资料,应用时间域的最大熵谱反褶积算法,得到了11个(全部)PASSCAL(地壳与岩石层的地震台阵研究计划)台站的接收函数.利用时间域广义线性反演的Jumping(跳动)算法,引入模型光滑度约束,并将合成地震图的Kennett完全算法及微分地震图的Randall快速算法用于接收函数的正演计算,由台站接收函数获得了各台站下方的一维S波速度分布.反演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的Moho界面在班公-怒江缝合带附近存在明显的深度错断;在日喀则、拉萨、桑雄和安多等地的地壳内部,可以连续观测到三个显著的速度界面h1,h2和h3,其中h1和h2可以连续追踪到温泉、二道沟和不冻泉等地,而h3在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北消失;在日喀则、拉萨、桑雄、安多、二道沟和不冻泉等地有壳内低速层.关于班公-怒江缝合带附近Moho界面的错断现象,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班公-怒江缝合带是印度地壳向欧亚下地壳挤入的前沿.  相似文献   

4.
稳定的频率域提取接收函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频率域提取接收函数时引入“水准量”来代替垂向分量频谱中比较小的成分以保证反褶积结果的稳定性,却降低了精度,尤其对反映深部壳幔结构的低频信息影响较大;实际的等效震源时间函数长度是有限的,由于地震记录上后续干扰震相能量的影响,垂直分量波形往往比较复杂,若将其直接作为等效震源时间函数必然影响所提取接收函数的精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改进“水准量”的使用方法,并采取折中方案选取“水准量”和等效震源时间函数的长度,以便在频率域反褶积中得到稳定的接收函数,同时提高反褶积的精度.对观测数据的试验效果显示,本文方法提取的接收函数稳定性好、精度高,是一种有效的提取台站高质量接收函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气枪震源资料反褶积方法及处理流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工作条件下气枪震源产生的信号会存在细微差异,反褶积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震源变化引起的记录信号变化。为了去除气枪震源子波信号,获取气枪源到台站之间的格林函数,通常需要选取一种恰当的方法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反褶积处理。频率域水准反褶积和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是在接收函数等领域已被广泛使用的2种反褶积方法。本文以云南宾川主动源资料为例,对比了利用这2种方法处理气枪震源信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计算效率方面,频率域水准反褶积方法更具优势;在处理结果的信噪比方面,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表现更好,P波初至也更清晰。此外,进一步讨论了在多炮资料的处理过程中反褶积和叠加等操作的顺序问题,最后提出了从气枪震源资料中提取气枪源到台站之间的格林函数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6.
气枪震源资料反褶积方法及处理流程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气枪震源具有极高的可重复性,可用于地下介质变化的监测。但不同工作条件下气枪震源产生的信号会存在细微差异,反褶积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震源变化引起的记录信号变化。为了去除气枪震源子波信号,获取气枪源到台站之间的格林函数,通常需要选取一种恰当的方法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反褶积处理。频率域水准反褶积和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是在接收函数等领域已被广泛使用的2种反褶积方法。本文以云南宾川主动源资料为例,对比了利用这2种方法处理气枪震源资料的效果,结果表明:在计算效率方面,频率域水准反褶积方法更具优势;在处理结果的信噪比方面,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表现更好,P波初至也更清晰。此外,进一步讨论了在多炮资料的处理过程中反褶积和叠加等操作的顺序问题,最后提出了从气枪震源资料中提取气枪源到台站之间的格林函数的一般流程。  相似文献   

7.
震源性质的倒谱分析ht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富胜  黎明 《地震学报》2003,25(1):47-54
介绍了倒谱的概念.从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炸的震源差异入手,推断震源差异在各域的反映形式,探索表征这种震源差异的有效途径.将震源识别的研究方法从时间域、频率域扩展到倒谱域,提出了识别震源性质的倒谱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震源类型的识别判据.对近年来发生的一些地震及爆炸事件进行了倒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选取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东部共111个固定台站自2012年1月1日到2015年10月1日,震中距在2000~18000km范围内,震级在6.0以上的542个地震波形记录。采用最大熵反褶积法,经过仔细筛选共获得4683条接收函数,通过HK扫描法得到台站下方地壳厚度及波速比信息,得到了东北莫霍面分布。  相似文献   

9.
陶夏新  王国新 《地震学报》2003,25(2):191-198
为了模拟近场强地震动,采用了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一种随机合成方法.震源破裂面被剖分成一定数量的子源,总的地震矩分成数量更多的子震的矩.一给定子源中一次子震引起的场地地震动的傅氏谱,通过考虑点源的谱、随着距离的衰减、能量耗散及近地表效应等导出.据此幅值谱和一个随机相位谱,并与一个时程包络函数结合,合成一个子震时程.将各子源中各个子震引起的所有时程叠加,得出场地的地震动时程.叠加中,各子震时程之间的时滞,据子震发震时差和子源至场地的距离差别引起的时差确定.对一个设定地震,选用4个断层面倾角,计算了近场21个地点的地震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很好地表达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和上盘效应.为了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对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中3个近断层台站MCN,LV3和PCD模拟的地震动与实际记录的加速度反应谱和时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从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长周期记录中,选择了震中距小于90的27个台站的54个P波震相和44个S波震相资料.首先,用波形反演方法确定了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杰拉特(Gujarat)MS7.8地震的地震矩张量、震源机制、震源时间函数和时空破裂过程等震源参数.通过矩张量反演,并根据Kutch Mainland断层的走向、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余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和震害的空间分布,确认2001年1月26日印度古杰拉特MS7.8地震的发震断层的走向为92、倾角为58、滑动角为62,即一走向近东-西向、断层面向南倾斜、以逆冲为主的左旋-逆断层.这次地震所释放的地震矩为3.51020 Nm,矩震级MW=7.6.然后,借助合成地震图,采用频率域求谱商的方法,得到了依赖于台站方位的27个P波震源时间函数、22个S波震源时间函数以及平均的P波震源时间函数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对震源时间函数的分析表明,这次地震是一次连续的破裂事件,开始比较急遽,但结束比较迟缓,总持续时间约19 s.最后,以所提取的P波和S波震源时间函数为资料,采用时间域的反演技术得到了断层面上滑动的时空分布.滑动量在断层面上的静态分布表明,断层面上的最大滑动量约为7 m.断层面上的最大应力降约为30 MPa,平均应力降约为7 MPa.滑动量大于0.5 m的区域在走向方向长85 km,在断层面倾斜方向宽约60 km(相应地,在深度方向约51 km).破裂向东扩展约50 km,向西扩展约35 km.滑动量大于0.5 m的区域的主要部分呈椭圆形,其长轴取向与断层滑动方向一致.表明此区域破裂扩展的方向即是断层错动的方向.这种现象对于走滑断层情形是多见的,但对逆冲断层情形却少见.断层面上初始破裂点以东、以上部分面积大于初始破裂点以西、以下部分的面积,这是破裂非对称性的表现,表明破裂具有自西向东、自下向上单侧破裂的特征.从滑动率随时空变化的快照可以看出,滑动率在第4 s达到最大值,此时滑动率约为0.2 m/s,滑动基本上发生在破裂起始点及其周围.从第6 s开始,起始点的破裂基本结束,破裂开始向外围扩展.破裂向西的扩展速度明显小于向东的扩展速度.在第15 s,这种环形的扩展基本结束.自16 s以后,主要是一些零星的破裂点分布在破裂区的外围.从滑动量随时空变化的快照看,破裂自起始点开始后,逐渐向四周扩展.主要的破裂(滑动量大于5 m的区域)在6~10 s,具有明显的自西向东、向上的单侧破裂特征.在第11~13 s,破裂的西端向西、向下有所扩展.整个破裂过程持续约19 s.在整个破裂过程中的平均破裂速度约为3.3 km/s.   相似文献   

11.
Receiver function estimated by maximum entropy deconvolu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aximum entropy deconvolution is presented to estimate receiver function, with the maximum entropy as the rule to determine auto-correla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 The Toeplitz equation and Levinson algorithm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iterative formula of error-predicting filter, and receiver function is then estimated. During extrapolation, reflective coefficient is always less than I, which keeps maximum entropy deconvolution stable. The maximum entropy of the data outside window increases the resolution of receiver function. Both synthetic and real seismograms show that maximum entropy deconvolu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measure receiver function in time-domain.  相似文献   

12.
13.
Receiver Functions from Autoregressive Deconvolu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ummary Receiver functions can be estimated by minimizing the square errors of Wiener filter in time-domain or spectrum division in frequency domain. To avoid the direct calculation of auto-correlation and cro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n Toeplitz equation or of auto-spectrum and cross-spectrum in spectrum division equation as well as empirically choosing a damping parameter, autoregressive deconvolution is presented to isolate receiver function from three-component teleseismic P waveforms.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eleseismic P waveform is modeled by an autoregressive model, which can be forward and backward, predicted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length of the autoregressive model is determined by the Akaike criterion. By minimizing the square errors of forward and backward predicting filters, autoregressive filter coefficients can be recursively solved, and receiver function is also estimated in the similar procedure. Both synthetic and real data tests show that autoregressive deconvolu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solate receiver function from teleseismic P waveforms in time-domain.  相似文献   

14.
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深部结构对于理解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机理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对布设在研究区域内566个固定和流动地震台站的波形资料进行了处理,获得77853条高质量P波接收函数,应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CCP)叠加技术获得了研究区域下方精细的地幔转换带间断面起伏形态及转换带厚度变化图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南北方向上具有两个明显的转换带增厚异常区,南侧异常区位于滇中次级块体与印支块体下方,可能是新特提斯洋板片与上部印度板块间断离并部分滞留在转换带底部的结果;北侧川西地区异常增厚可能与上方岩石圈拆沉并降至转换带有关;腾冲火山起源可能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发生断离造成软流圈物质部分熔融,湿热物质上涌所致.  相似文献   

15.
井下地震计波形记录的P波垂向分量存在频谱极小(spectrum null)现象,导致接收函数的结果不稳定.本文以首都圈地区为例,基于平面波入射的传播矩阵理论,发展了用于计算井下地震计的接收函数正演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井下地震计波形垂向分量频谱极小现象,研究其对接收函数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井下地震计波形记录垂向分量的频谱极小开始出现的频率和地震计的埋深相关.该现象可造成反卷积提取的接收函数不稳定,且不稳定情况出现在频谱极小附近的频段,可通过选择合适的高斯因子压制其对接收函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s of source and receiver motion on seismic data are considered using extensions of the standard convolutional model. In particular, receiver motion introduces a time-variant spatial shift into data, while source motion converts the effect of the source signature from a single-channel convolution in time to a multichannel convolution in time and space.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classical Doppler theory and suggest that Doppler shifting can introduce distortions into seismic data even at relatively slow acquisition speeds. It is shown that, while both source and receiver motion are known to be important for marine vibroseis acquisition, receiver motion alone can produce significant artifacts in marine 3D data. Fortunately, the convolutional nature of the distortions renders them amenable to correction using simple deconvolution techniques. Specifically, the effects of receiver motion can be neutralized by applying an appropriate reverse time-variant spatial shift, while those due to source motion can be addressed by introducing time-variant spatial shifts both before and after standard, deterministic, signature deconvolution or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17.
利用莫霍面Ps震相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地壳各向异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中国东北地区布设的65套宽频带数字地震仪2009年6月—2011年6月记录的远震事件, 用时间域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 并用改进的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对该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参数进行研究, 获得了该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图像. 结果表明, 该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大致为北西向, 快慢波时间延迟在0.15—0.3 s之间; 但有7个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表现为北东向, 可能与当地复杂构造有关. 该区地壳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与主压应力场方向近乎垂直, 与板块移动方向基本一致, 与SKS/SKKS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也基本一致. 推断本研究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反映了该区的主张应力方向, 且主要各向异性来源于中下地壳, 暗示了壳-幔垂直变形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