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的目的,是把模糊数学中发展起来的模糊识别的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试用于地震综合预报.模糊识别的直接方法,就是直接由前兆指标的从属函数来估计地震危险性并进行预报,其效果依赖于建立前兆指标的从属函数的技巧.文中以地下水氡含量、视电阻率、波速等前兆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主要依据前兆变化速率及相关系数,并使用其它途径来建立从属函数的具体方法与公式.使用这样的从属函数之后,可以更好地识别出前兆异常,并且更容易区分出异常的起始、终结或发生明显转折的时期.模糊识别的间接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是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它与选取表示型类区别的相似系数或距离有关.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分析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系列样本按彼此间的相似程度建立一个模糊相容关系;通过合成运算把这个模糊相容关系改造为一个模糊等价关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数的数值,并对原始样本进行分类.选取某一给定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的一些统计指标,或者选取由多手段单台或单手段多台得出的一些前兆数据(地形变、地下水氡含量、视电阻率等等),就可以使用上述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来进行地震综合预报.作为说明此方法的例子,文中给出了对我国西部强震及中强震得出的一些初步结果.由所得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模   相似文献   

2.
郭绍忠 《地震研究》1993,16(1):25-32
本文在短临预报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及震兆加权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滇西北Ms≥5.0级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方法,并已全部计算机化。所得结果经1975年以来该区17次地震检验,地震强度预测准确率为88%,尤以Ms=4~6级中强震的预测能力最佳;时间预测准确率为93%,概括率为76%,起报点(发震概率阈值)为P_阈=0.53,并能计算有效预报期;地点预测准确率为88%,当P(N)>P(S)时报剑川以北有震,P(S)>P(N)时报剑川以南有震。三要素的总预测准确率为65%。所有预测方法定量性强,均能通过预报效能评分R值在97.5%置信度下的检验,效能显著。经一年多的15次预报实践,其准确率为93%,是一个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综合预报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方法计算的复杂性,使用MATLAB计算权重与模糊关系矩阵,并将两者综合得到模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以实际运营隧道为例,分析了模糊层次评价法的MATLAB程序在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与MATLAB结合,能较好地进行隧道运营期结构健康评价。  相似文献   

4.
模糊决策在地震预报中的地位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文献[1]为基础,进一步讨论了模糊决策在地震预报中的地位和作用。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地震发生后,我们把有关的结论应用于震后决策,所取得的初步结果表明,模糊决策方法对减轻地震灾害可能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顾瑾平  虞雪君 《地震学报》1989,11(2):124-130
地震活动性的许多特点在中强震之前会有所显示,本文试图选用其中某些指标,采纳ISODATA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多项地震活动性指标的综合判断.该方法将样本反复聚类,直到达到一定精度要求为止,且不易出现预报样本独立成类问题.当所选的每项指标均携有一定有震模糊信息(平均有震从属度大于0.5)时,该方法可以综合多项指标作合理判断,把有震、无震样本归入不同类别.由待预报样本所进入类别的震情性质得到预报信息. 本文作了月预报和半年预报的实例验算,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地震预报中的某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化然  郭瑞芝 《地震研究》1999,22(3):217-220
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应用到地震综合预报工作中。选取地震活动性和定点前兆共14个因子作为因素集合,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和综合预报地震强度的评判模型,并应用于天津及邻近地区地震预报中。结果证明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综合预报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地震预报决策与风险矩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其嘉 《地震学报》1993,15(2):232-238
地震预报的发布必然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反应,本文提出和讨论了考虑到社会经济代价等因素时,地震预报的综合决策问题.本文以风险矩阵为基础,提出了地震预报的矩阵决策方法 MDEP,决策的目标是寻求地震预报的最佳发布方式,以使社会经济的总损失最小.文中具体讨论了风险矩阵的建立和计算,通过一些实例,对于考虑与不考虑经济因素的决策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石绍先  范杨 《地震研究》1990,13(4):329-336
本文阐述了多级判别在地震综合预报中应用的必要性,给出该数学方法的推导过程,并且以云南多震区——滇西南地震区为例进行实际判别计算,在所计算的工6个震例中其拟合预报准确率在80%以上;对1987年11月25日讯沧外.2级地震实际预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B、P、C坐标中给出了弹性波在横向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矩阵,并将其表示为五个形式简单的矩阵乘积,其中有四个矩阵是与频率无关的。我们用传播矩阵的分离方式,将Abo-Zena(1979)算法大量简化。用本文的算法计算综合地震图时,计算量要比文献[2,7,8]的算法少一半以上。 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面波频散函数和体波广义反射系数的快速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多级模糊评判综合预报地震强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中把多级模糊评判数学模型应用到地震综合预报工作中,选取地震活动性和定点前兆共14个因子作为因素集合,把地震强度分为四个范围作为评语集合,以华北8次5级以上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各个因素和地震强度的统计经验和前兆异常的形成过程建立综合评判矩阵和综合预报地震强度的评判模型,用20个样本检验的结果为:内符合检验报准的概率为87.5%,外推检验报准的概率为81.9%。通过可靠性分析得到用该方法预报地震强度的信度。本文的方法在1989年10月19日大同6.1级地震的预报过程中见到了实效。结果证明多级模糊评判方法在综合预报中具有定量化和实用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预报因子与预报量之间存在着的是模糊关系,于是地震预报的过程,则相当于解模糊关系方程,求得模糊关系.然后将预报因子通过模糊关系,做模糊变换,求得预报量.基于这种方法,利用太原台地倾斜资料,选用了三个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非等效有效预报因子,对该台在1976年至1980年4月间所能控制的地震,给出了震级是:Ms<5.0,5.0≤Ms<6.0,6.0相似文献   

12.
地震综合计算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了经验性综合预报的基础上,提出前兆异常所提供的地震综合信息量P和异常时序的平均时间T及强信息区展布半径R_1三个物理量,采用数学物理方法导出了一个预报地震三要素的综合计算预报方法。此方法使用台网中各异常的地点和出现时序,可定量地计算出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及相应的标准误差范围。文中列举了对华北地区台网具有监测能力的区域内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的计算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报地震的模糊数学方法。该方法包括:(1)从特征因素和预报指标二个论域进行多相模糊统计;(2)对所得的隶属函数进行直积运算,并用条件概率公式建立模糊关系矩阵;(3)通过模糊变换和最大隶属优势准则得出预报意见。对云南地区近期地震活动的预报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计算层状介质中电磁场的层矩阵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法的研究大多仅针对某种具体的方法,而较少将问题综合起来分析.本文综合多种方法的共同点提出了层矩阵法,它采取了源置于层间的模型进行公式的推导,理论上可以计算任意层状介质中任意位置的任意场源在空间中任意位置产生的场强,可适用于多种电磁法的正演模拟计算.层矩阵法的核心是对空间域的变量x, y, z中的x和y变量进行傅氏变换后转换到波数域kx和ky中,在波数域利用边界条件,用层矩阵建立起各层的关系后计算得到各层的波数域电磁场值,然后经过二维反傅氏变换最终得到空间域中任意位置的场值.因为文中定义的层矩阵是建立层关系的关键,所以称此方法为层矩阵法.本文以水平电偶源为例独立推导了层状介质中人工源频率域电磁场解的理论公式.为了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文中建立了多种模型,利用自行编排的程序将层矩阵法与现有文献的各种解析公式的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层矩阵法是灵活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为了适应地电阻率法预报地震的需要,许多学者已在地电阻率理论计算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献[1]给出了水平层状介质视电阻率的不同计算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计算精度作了评价;文献[2]则对地电阻率随时间的变化作了数值模拟。在此思想影响下,本文试图对江宁地电台作一些理论计算,以讨论江宁台具体电性剖面条件下地表视电阻  相似文献   

16.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地震综合预报方法来加强地震预报工作,本文在检验多个单项测震学指标预报效能的基础上,根据“九五”攻关的思路,采用R值评分方法,在华东地区分区域对综合概率,图像识别,模糊聚类3种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的预报效能进行了全时空分析和评估。结果认为:(1)3种综合预报方法在华东地区各区域的R评分值普遍较高,但预报效能各区域仍有差别;(2)每种预报方法在华东地区多个区域及全区均能通过97.5%置信水平下的R0值检验,且较4个单项指标的预报效能有明显提高,可用于实际预报。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工程推荐应用类型,以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性能模拟实验数据为基础,对5类试件以强度系数、延性系数和破坏形态为评价指标,采用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决策方法,进行了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的综合评价,建立了混凝土延性柱耗能器类型优选的改进模糊一致矩阵数学模型,为耗能器类型的选择提供了影响因素量化排序的分析方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糊一致矩阵决策方法能更好地反映参评对象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一种适于层状介质内点源模型的近场理论地震图算法,采用的位移表达式由Has kell矩阵的分解形式和离散波数积分组成。文中还出一起计算若干不同深度震源的近场理论地震图时的简便算法。这样,由本文的点源模型模拟复杂地震震源过程时可免去大量的审复计算。为检验算法功能,文中还给出了与文献[12]的数值计算的对比结果。  相似文献   

19.
R值用于地震预测效能评估中的问题与改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王晓青 《中国地震》2000,16(3):256-262
在回顾地震预测效能检验的基础上,对R值评分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理论推导,给出了预报指标“有异常”与“无异常”状态下预报的震发生的R值及其相互关系,多异常状态下地震发生的R值分布计算及其与方法总的R值的关系及在异常取值间隔与预报时空尺度不一致的情况下R值的正确计算与预报方法等结果,最后讨论了与预报评分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国大陆1969年至1990年所发生11次大震的各种前兆临震突变异常和趋势性背景异常运用多阶段综合,多现象综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临震突发性异常的总体特征及其物理解释,归纳各种前铛异常分阶段发展的时,空,强演变规律,临震突变日距发震日时间分布规律,临震实发性异常组合性与同步性规律,探讨大震临震异常综合判断方法,临震预报综合指标和有效性时间预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