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不同结构样品进行识别的PTR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4种模式识别方法。在样品平面投影、典型样品分析和这几种模式识别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不同结构样品进行识别的PTR方法。文中还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结果表明, PTR方法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传统动力反应分析方法的总结,阐明了建立隐式和显式方法的一般思路及数学本质,提出了使用系统位移反应向量三阶导数的实用显式高阶积分方法,分析了该显式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并对建立更高阶隐式和显式方法以及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作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理想斜变滤波器是一种被傅里叶逆变换定义的广义函数。设计理想斜变滤波器的实用数字滤波器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推导了理想斜变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的公式。提出了两种实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模式:连续模式和离散模式。分析了3种已经存在的实用滤波器,设计了2种新的实用滤波器。通过一个仿真实验,比较了这5种滤波器。总的来说,以离散模式设计的离散方法优于以连续模式设计的连续方法。对于2种离散方法来说,无限长离散方法优于自适应长度离散方法,它们均可以得到较好的重建质量。对于3种连续方法而言,线性方法是最好的,可以重建出工程可用的CT图像,而常数方法和抛物线方法不能重建出可用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4.
理想斜变滤波器是一种被傅里叶逆变换定义的广义函数。设计理想斜变滤波器的实用数字滤波器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推导了理想斜变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的公式。提出了两种实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模式:连续模式和离散模式。分析了3种已经存在的实用滤波器,设计了2种新的实用滤波器。通过一个仿真实验,比较了这5种滤波器。总的来说,以离散模式设计的离散方法优于以连续模式设计的连续方法。对于2种离散方法来说,无限长离散方法优于自适应长度离散方法,它们均可以得到较好的重建质量。对于3种连续方法而言,线性方法是最好的,可以重建出工程可用的CT图像,而常数方法和抛物线方法不能重建出可用的CT图像。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用N维向量分析地震资料的一种方法,讨论了这种方法和常用方法的实质和联系,且举例说明该方法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提出了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的决策方法,该决策方法以结构初始造价分析和地震损失分析为基础。建立了结构初始造价与设计烈度的关系,并提出了地震损失的估计方法。使用该决策方法导出了最佳设计烈度和重现周期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得出了对抗震设计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结合多采样率滤波器和多阶滤波器的优点,给出了多阶多采样率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该方法设计的滤波器,既实现了多采样率输出的应用需求,又提高了效率,节省了空间。多阶滤波器设计方法可有效减少滤波器系数长度,在运算效率和占用空间方面比单阶设计方法具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地震信号瞬时参数实时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信号瞬时参数实时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稳态化假定的瞬时参数计算方法;通过与其它常用方法的对比分析,检验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弹塑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弹塑性分析可以采用微观方法和宏观方法,本文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尤其是对于剪力墙的宏观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指出了各自的优缺点。认为如果对高层剪力墙结构进行分析,应尽可能采用宏观方法,而对于宏观剪力墙模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模糊数学方法在地震学研究,特别是在地震预测工作中起到过重要的作用。近年发展起来的模糊查表法是模糊数学中新出现的一种新的模糊系统有效方法,在智能控制、机器学习、序列建模、综合预测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基于此,把该方法引入地震活动趋势预测和预警研究工作中:首先介绍了模糊查表法的方法与原理,然后基于该方法和由最大震级序列形成的多维样本建立了华北地区及主要地震活动带最大震级时间序列的趋势预测和预警模型,并对获得的模型进行了内符检验,最后对建模方法和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讨论。综合分析认为,该方法原理简单直观,计算结果稳健,建模与预测精度较高,外推泛化能力较强,可以作为地震趋势预测和预警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电磁测深方法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能够实施电磁测深新方法的基本原理,并为研制探测仪器提供一些依据,分析和讨论了源信号为尖脉冲时,入射波与地层反射波通过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利用反射波与入射波前沿瞬态叠加的波形,反演地层的电导率和厚度的方法及与探测仪器有关的主要问题等内容. 结果表明,反演仍能给出惟一解,并具有可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水库堤坝隐患探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野外采集数据的方法以及资料解释等基本理论。通过对某水库大坝探测成果的分析,说明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堤坝隐患探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构造地裂缝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利用直达P波测定地方震震源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震源深度是地震时空参数中的基本参数,是目前最难测准的参数之一。可以使用直达P波测定震源深度。要确保测定结果的精度,必须加密台网观测点,使台间距的大小与震源深度相当。利用四川省西昌和冕宁大桥水库两个遥测地震台网的直达P波资料,测定发生在其监控区域内137个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发现,该区域地震的平均深度和深度下限存在随震级增大而增加的现象。其中有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利用本研究方法测定的结果与使用遥测地震台网计算机定位程序输出的结果相差较大。作者认为,这部分地震使用计算机定位程序得出的震源深度有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北黄海盆地烃渗漏蚀变带“磁亮点”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黄海盆地是我国近海海域尚未取得油气勘探突破的盆地之一.在海洋环境中应用海底油气藏的烃渗漏现象寻找油气有利区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为了给该区的含油气远景评价及下一步油气勘探缩小靶区提供地球物理依据,本文利用磁法这一经济、有效的油气渗漏异常地球物理判别手段,开展了识别海底烃渗漏引发磁异常的方法研究.给出一种根据“有导师”的模式识别技术,在充分利用磁异常多种数值特征及纹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取烃渗漏蚀变带磁异常的方法.通过已知约束信息(如见油井位等)的点、线、面三种基元及其邻近数据网格点组成基类,将其提取的模式或特征向量作为待识别异常匹配或学习的模板,利用加权欧氏距离函数计算待识别异常特征向量与模板向量之间的相似性,进行模式匹配,从而识别出与模板相似程度较高的异常.应用此方法圈定了北黄海盆地的烃渗漏“磁亮点”分布,从“磁亮点”异常区与中生代地层的分布以及地球化学异常(低层大气烃类检测和海底微生物异常)的对应情况来看,表明该识别方法是识别烃渗漏弱磁异常的一种有效手段.对研究区构造特征、磁异常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综合分析表明,位于北黄海研究区东部和北部的“磁亮点”异常区可能是北黄海盆地较好的含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谈山西地区数据共享测震资料的收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山西测震台网观测历史、地震观测报告基本情况、数据共享资料收集、整理的总体思路以及采取的措施,认为,其中一些经验对地震数据整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相关处理程序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多层砌体房屋抗震加固的原则,对目前常用的多层砌体房屋的加固方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提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了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震前兆观测异常信号识别是前兆研究的基础,但是前兆现象的识别始终存有较大争议,从前兆观测系统,环境影响因素,观测量自身物理规律,前兆特征和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前兆识别中存在的客观困难和局限性,文中提出了一些观点,希冀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客观认识,寻求在当前认识水平和条件下地震前兆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了弹性地球负荷潮汐应变的理论,研究了计算负荷勒甫数的递推算法,并对处理褶积积分的基本方法及过程作了讨论,给出了有关的工作公式。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折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分辨折射探测剖面近几年在我国的一些重要地学基础研究项目,特别是在中国地震局“十五” 期间开展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及复杂上部地壳精细结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在用传统有限差分方法处理高分辨折射地震资料时的缺陷及其改进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对一些缺陷我们已给出了解决的方案,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人工地震高分辨折射测量资料的分析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给出了将改进方法应用于深反射剖面初至波处理解释的一个应用实例,对于另一些缺陷我们在对国内外该领域研究现状调研的基础上,给出了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中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弹性半空间位错内源的数值解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一凡  廖振鹏 《地震学报》1984,6(3):324-340
本文首先将一般剪切位错点源表示成四种基本点位错的组合,断层面倾角和滑动系数仅与组合系数有关.利用将三维动力学问题化为两维的处理方法,将每一基本点源问题化成求解位移函数的轴对称问题,最后将人工透射边界的处理方法同有限差分结合起来,提出一种简便、节省的计算理论地震图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获得了四种基本点位错源的典型近场理论地震图,并初步讨论了近场地面运动的若干特征,表明浅源地震近场地面位移中震相不能分离,且点位错源在近场产生大小相当的水平与垂直位移.本文的方法可用于研究复杂的近场地震波传播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