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唐森铭 《海洋学报》1992,14(2):130-134
近30年来,海洋围隔生态系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学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1984—1987年,中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中国厦门和加拿大悉尼分别使用围隔装置进行了重金属和工业区沉积物、尾矿,石油和石油分散剂Corexil 9527对围隔系统中浮游生态系影响的研究.本文使用4个浮游围隔装置研究了分散剂BP-110OX及其分散了的石油对围隔系内的浮游植物种群的影响,并就浮游植物在污染压力下的动力学,种群结构和浮游动物的作用作  相似文献   

2.
唐森铭 《海洋学报》1992,14(2):130-134
近30年来,海洋围隔生态系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学中的基础和应用研究[1].1984-1987年,中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中国厦门和加拿大悉尼分别使用围隔装置进行了重金属和工业区沉积物[2]、尾矿[3],石油和石油分散剂Corexil 9527[4]对围隔系统中浮游生态系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加拿大国立海洋研究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合作进行的中加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于1987年5月在北京就已完成的两期合作计划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举行了国际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继美国(1977年)和加拿大(1980年)会议之后的第3次国际性会议。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挪威、荷兰、联邦德国、香港地区和我国的67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  相似文献   

4.
海洋围隔生态系中营养盐和重金属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庄栋法  林昱 《海洋学报》1990,12(5):661-665
多年来北美、欧洲、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海洋生态学家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家广泛应用海洋围隔生态系研究营养盐浓度和通量的变化与有关的化学和生物学过程之间的关系.例如,H.S.Peter(1982)系统综述了营养盐的地球化学循环[1].Isao Koike和AkihikoHattori等人(1982)利用CEPEX详尽探讨沿岸水氮的动力学[2].K.Kremling等人(1978)论述了在围隔实验生态系中营养盐的变化和用镉处理的生态系对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3].还有W.H.Thomas用等人(1977)评价了1976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萨阿尼奇湾的受控生态系污染实验中汞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4].  相似文献   

5.
化学分散原油在海洋围隔生态系中迁移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Corexit-9527分散剂分散、初始浓度为15mg/dm3的胜利原油在海洋围隔生态系中的迁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原油的扩散混合,到第4天在围隔水体中呈均匀分布状态,实验前期细菌快速降解石油烃、悬浮颗粒物吸附石油烃逐渐沉降到沉积物中以及包括特定的围隔袋壁大量吸附石油烃是化学分散原油在围隔体中重要迁移过程.围隔体受到剧烈扰动和沉降物的再悬浮现象明显影响石油烃的迁移过程.  相似文献   

6.
重金属对海洋围隔生态系中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5年4月,中国和加拿大科学家首次在厦门合作进行添加重金属(Cu,Hg,Zn,Pb,Cd)的围隔生态系实验,实验是在海边大水池内的塑料袋中进行,实验结果说明低水平(ppb)混合重金属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光合作用速率的抑制作用,以及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可能引起的种群演替现象,本文还阐述了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与初级生产力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为讨论和总结中加合作围隔式生态实验研究结果;估价与比较在中国和加拿大分别进行的生态系实验所采用的各种类型围隔式实验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讨论海洋污染过程和动力学研究以及污染生态模式;讨论实验研究成果在制订海洋环境保护政策过程中的应用;比较世界其他国家采用的实验装置和方法,并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同行  相似文献   

8.
吴省三 《海洋学报》1992,14(3):121-127
海洋生态系围隔实验为油溢事件中化学分散原油的生物降解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化学分散原油的生物降解是溢油净化的重要途径。分散剂的分散作用促进了原油的生物降解过程。石油烃的浓度变化、细菌生物量增长、多糖的生物合成和絮凝物的形成都是分散原油生物降解的结果。降解速率是评价生物降解能力的重要参数,本文介绍和推导生物降解速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9.
最近,英国约克大学热带海洋研究所Price博士和Hogarth博士在厦门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学家一起,对厦门地区红树林生态系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调查研究,这是中英红树林生态系合作研究计划第一阶段的工作。合作调查研究期间,中英双方科学家对红树林生态系研究工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通过合作研究,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有关科技人员学习并掌握了“红树林生态系快速调查方法”、“红树林产量与生产力估算方法”和“蟹类胃含物分析方法”等,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红树林生态系能量转换过程”研究。为期三周的第一阶段调查研究工作,完成了(1)厦门九龙江口北岸红树林分布现状;(2)局部红树林产量和生产力估算;(3)红树林区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  相似文献   

10.
陈孝麟  林昱 《台湾海峡》1993,12(2):160-163
作者首次应用3个中尺度海洋实验生态系围隔装置研究可溶性Fe 对浮游生物群落数量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和50μg/dm~3的可溶性Fe,均大大促进了浮游植物,特别是硅藻类中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生长。但浮游植物的过量繁殖并没有导致生态系中滤食性桡足类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一种池塘陆基实验围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该陆基围隔适用于池塘养殖学与生态学研究。围隔面积为25m2(5m×5m),水面以上超高0.3~0.5m,水深1.5~1.8m,容积37.5~45m3。以木桩及青竹构成支架;以涂塑高密度聚乙烯编织布为隔水材料(围隔幔),将其包围并固定在支架上。因围隔内受风力影响较小,为了模拟池塘水的混合状况,围隔中设1台90W的微型电动搅水机。4年(1994~1997)的使用结果表明围隔效果良好,其中的生态系发育与运行正常,放养的养殖生物生长良好。专门的观测证明空白围隔与设置围隔的空白池塘理化条件的数值和变动都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证明,此种围隔完全可以替代池塘用于养殖学与生态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经济而方便的科学研究设施。  相似文献   

12.
围隔式实验生态系(Enclosed Experimental Ecosystems),或称有控实验生态系(Controlled Experimental Ecosystems),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海洋学实验装置。由于用这种装置进行研究,可以较好地阐明海洋生态学、海洋环境科学和海洋化学等领域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因此受到了重视。本文就我们到国外考察、参观和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对这一装置及其研究的进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回顾了黄海渔业管理的历史,并与国际上的渔业管理发展情况作了比较,指出大海洋生态系作为渔业管理从单种和多种资源管理走向整体化、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必然性。还根据中国国家海洋局向联合国开发署(UNEP)和世界银行(Wosid Bank)提交的“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监测和保护计划”的有关内容,提出了黄海大海洋生态系的适应性管理策略,该策略分为:1.根据现有资料,找出要解决的问题;2.选择适当的时空域;3.找出具体的研究内容;4.根据研究所得成果得出适应的管理策略;5.通过跨国合作使策略得以实施;6.实施结果通过反馈机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4.
在海洋围隔生态系实验中加入迄今最低浓度的无机汞,以研究汞的迁移通量、形态分布和收支。加汞后,汞从水柱中被排除的行为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在该生态系内汞被排除的半寿期,与初级生产力和浮游植物特性如个体大小、浮游能力等有关。对照围隔生态系内,0.01μg Hg/cm~2·a的汞垂直通量与海湾现场测量值一致。在自然条件下,溶解汞是水中的主要形态,占73%。加汞后,颗粒汞迅速上升,可达70%以上。浮游植物对汞的富集因子为10~5级。汞在沉积物、器壁和水体中的回收只占52.3%。  相似文献   

15.
工业区排污口沉积物对海洋浮游生物生态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海洋围隔实验生态系中,厦门工业区排污口沉积物对浮游生物群体的影响,沉积物以两种污染浓度加入围隔生态系:11.2ppm和112ppm(干重),与对照组相比较,浮游植物的种类结构没有改变,但在受污染的水体中,硅藻的数量明显减少,由于沉积物在水体中起了消光作用,使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水体中的海洋细菌、微型鞭毛藻、浮游动物等能适应水体中沉积物的增加,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象山港围隔生态系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WASP(the 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水质分析模拟程序)中的概念模型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9.0.2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生态系水质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浮游植物、磷循环、氮循环、碳生化需氧量-溶解氧4个模块,涉及叶绿素a、有机磷、无机磷、有机氮、氨氮、硝酸-亚硝酸盐氮、生化需氧量、溶解氧8个水质指标.利用2010年10月初象山港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和参数率定工作,成功模拟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围隔水质情况,并确定了30余个模型参数,展现了系统动力学模拟的优势,为揭示象山港海域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模拟和预测他的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自第5次大海洋生态系国际学术会议于1990年10月1~6日在摩纳哥召开之后,“大海洋生态系(Largemarine ecosystem)”作为一个新的海洋资源保护、管理的概念和策略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并有向全球发展的趋势,它可能成为200n mile专属经济区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理论基础,全球海洋管理和研究的单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评述了1991年进行的添加维生素B12对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影响的围隔实验结果。初步探明,富营养的围隔生态系中B12异常增加,会提高中肋骨条藻的细胞分裂速率,而增大了赤潮的规模。从长期的效应看,会影响整个浮游植物的结构;还可能影响演替的进程,甚至可能诱发需要维生素B12的甲藻赤潮。文中还针对这个实验方法作些评论.  相似文献   

19.
河口港湾海水中石油烃的自然风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海洋石油污染中,最为普遍的并对海洋生态系产生直接危害作用的形式是溶解的或分散于水体中的石油烃.Lee和Gardner[1](1978)研究了在受控生态系中几种芳烃的归宿;Wakeham等[2](1983)和Hinga等[3](1980)研究了在海洋小宇宙中几种烃类的风化途径;Makay和Leinonen[4](1975)利用模拟实验研究了水体中烃类的挥发作用;永田进一[5](1983)和倪纯治等[6](1983)分别研究了盐度和温度及油含量等因素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副校长、国际知名地质学家乔治·凯勒教授为首的美国、加拿大学者一行十一人于昨日(7月23日)抵青,参加与中国山东海洋学院合作进行的为期三年的“渤海中南部及黄河口海域沉积动力学”联合海上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