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东金矿集中区金矿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不同研究者采用蚀变矿物Rb Sr、K Ar和Ar Ar法 ,流体包裹体Rb Sr等时线法 ,石英Ar Ar法和矿石矿物 (黄铁矿 )Rb Sr等时线法等多种同位素定年方法获得的胶东金矿集中区金矿成矿年龄数据进行了方法适用性研究和应用选择 ,筛选后的成矿年龄集中于 15 3 8~ 80 6Ma。综合考虑与金矿床有密切时空关系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及脉岩的K Ar、Ar Ar及U Pb (SHRIMP)年龄 ,确认胶东金矿集中区金矿主成矿期年龄为 (115± 10 )Ma ,金 银 多金属矿成矿期年龄为 (85± 5 )Ma ,分别为中生代早白垩世晚期 (K21)和晚白垩世早期 (K12 )。  相似文献   

2.
高永伟 《地质与勘探》2015,51(5):805-815
新疆卡特巴阿苏金矿床是近年来在西天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金矿床。该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里木板块和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结合部位的那拉提构造-岩浆岩带,其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蚀变二长花岗岩内。为了确定金矿化的形成时代,对该矿床主成矿阶段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绢云母开展了40Ar-39Ar同位素定年测试。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268.56±1.8)Ma,正等时线年龄为(268.38±2.2)Ma,反等时线年龄为(268.52±2.2 Ma),三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测试结果可信,可代表卡特巴阿苏金矿化的形成年龄,这也是首次对该矿床成矿年龄的精确限定。对比中亚造山带典型金矿床,卡特巴阿苏金矿床是西天山二叠纪后碰撞构造环境下岩浆流体活动的产物,矿床成因属与中温岩浆热液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河南桐柏围山城地区主要金银矿床的成矿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桐柏县围山城地区是秦岭-大别造山带上一个重要的金银矿集区,主要有破山大型银矿床、银洞坡大型金矿床和银洞岭大型银矿床.文章对围山城地区主要金银矿床内的蚀变矿物开展了40Ar/39Ar年代学研究,其中在破山银矿床内蚀变云斜煌岩的黑云母里获得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9.0±1.1)Ma,等时线年龄为(128.4±3.5)Ma(2σ),MSWD=0.12,40Ar/36Ar初始比值为(304±84)(2σ);银洞坡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73.8±3.2)Ma,等时线年龄为(373±13)Ma(2σ),MSWD=0.073,40Ar/36Ar初始比值为(301±320)(2σ);银洞岭银矿床矿化蚀变岩中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77.4±2.6)Ma,等时线年龄为(377.8±5.7)Ma(2σ),MSWD=0.70,40Ar/36Ar初始比值为(312±55)(2σ),这些年龄基本上代表了矿床的形成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围山城地区主要金银矿床(包括银洞坡金矿床、银洞岭银矿床和破山银矿床)的形成与二郎坪弧后盆地闭合导致的碰撞与挤压变质作用有关,均属于造山型金银矿床.由于受后期梁湾岩体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影响,破山银矿床可能遭受了改造,故在矿区蚀变云斜煌岩的黑云母里记录下了这期较晚的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4.
胶东乳山金矿是我国单脉金储量最大的矿床,金的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为了研究早期矿化的时代,利用绢云母40Ar/39Ar法测定了乳山金矿含矿脉体旁围岩蚀变带中的绢英岩年龄。结果表明,围岩花岗岩的强烈绢英岩化蚀变年龄为129 Ma,比金发生大规模沉淀的成矿时间早约10 Ma,表明乳山金矿是多期热液成矿事件的产物,但这一事件也发生于120±10 Ma,从而证明乳山金矿与胶东其他地区金矿一样都是在中生代构造机制转折、岩石圈强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集中成矿的,这为进一步认识乳山金矿的成因机制和成矿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西藏波龙斑岩铜金矿床是新近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斑岩型矿床。文章对该矿床内的蚀变钾长石和蚀变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代学测试,获得蚀变钾长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18.33±0.60) Ma,反等时线年龄为(118.49±0.74) Ma (初始40Ar/36Ar=286.1±8.4),表明波龙斑岩铜金矿床的钾化蚀变年龄为118~119 Ma;蚀变绢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121.61±0.67) Ma,反等时线年龄为(121.1±2.0) Ma (初始40Ar/36Ar=279±19)。由于蚀变绢云母测试样品内可能混入了斜长石,受其影响,蚀变绢云母测年结果的下限可能代表了该矿床绢英岩化蚀变年龄。这些蚀变钾长石和蚀变绢云母40Ar/39Ar测年结果与波龙矿床的成岩年龄值和成矿年龄值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该矿床的钾化和绢英岩化与成岩、成矿同期,该矿床的岩浆-热液活动过程的时限为121~118 Ma。  相似文献   

6.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蚀变绢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西银山矿床是一个与火山_次火山热液有关的多金属矿床。文章通过对该矿床九区与铜金矿化有关的蚀变英安斑岩和石英斑岩中绢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蚀变英安斑岩中绢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8.2±1.4)Ma和(179.6±2.9)Ma;蚀变石英斑岩中2件绢云母样品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75.4±1.2)Ma和(175.3±1.1Ma),(176.2±5.1)Ma和(176.6±3.3)Ma。这些数据表明,银山多金属矿床铜金矿化的成矿时代为175~180Ma。该成果的获得对于进一步认识德兴地区乃至华南地区中生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查册桥金矿是近年来在江南过渡带发现的一个金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矿床与矿化有关的蚀变花岗闪长斑岩中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试,获得蚀变岩金矿石绢云母坪年龄156.9±1.6 Ma,等时线年龄152±28 Ma和矿化强蚀变花岗闪长斑岩绢云母坪年龄142.1±1.3 Ma,等时线年龄137±13 Ma。程檀矿段与牛头高家矿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60℃左右,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结合本区及邻近矿区相关研究成果,本区金矿主要为浅成、低温型,成矿物质和热液具有多来源特征,原生金矿以微细粒浸染型为主,具类卡林型金矿矿化特征,其年龄值分别对应于燕山期不同阶段构造活动和成岩成矿作用时代,其成矿过程经历了中侏罗世韧-脆性挤压构造变形和蚀变、矿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与岩体侵入相关的金多金属矿化,以及早白垩世中、晚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藏弄如日金矿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第一个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为确定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该矿床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花岗斑岩中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年龄测试,获得绢云母的加权平均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9.87±0.96Ma和19.70±0.30Ma。结果表明,弄如日金矿床金矿化的主要成矿时代为中新世。该成果的获得对于进一步认识弄如日金矿成因机制、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区域找金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铅锌银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为一与火山-次火山作用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该矿床绢云母的矿物学特征方面研究程度较低,绢云母的年龄还未见报道。本次研究拟从绢云母入手,利用电子探针和~(40)Ar/~(39)Ar同位素年龄测定,研究其矿物学特征,测定其年龄,进一步探究该矿区热液事件的发生和地球动力学背景,增进对该矿床成矿机制的理解。甲乌拉矿床绢云母~(40)Ar/~(39)Ar坪年龄为133. 27±0. 66 Ma,等时线年龄为131. 88±0. 83 Ma。研究认为,甲乌拉矿床绢云母可能代表了发生于矿化后的另外一期热液事件。该热液事件发生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改变之后,可能与碰撞后的伸展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简平 《地球学报》2001,22(5):409-412
应用云母Rb Sr等时线法对大别山高级变质岩的后期改造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采用重液变温技术将云母按比重的区别 ,分成若干组分 ,然后用常规的Rb Sr方法测定。应用这种技术对大别山黄土岭太古代麻粒岩相岩石中的黑云母和产于超高压变质带内的石马含石榴石片麻岩的白云母进行了Rb Sr等时线年龄测定。黄土岭太古代麻粒岩相片麻岩中的黑云母 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2 7± 9Ma ,与该区片麻岩中的角闪石的K Ar和Ar Ar年龄 ,及燕山期花岗岩的Rb Sr年龄一致 ,说明这一太古代下地壳岩石受到了燕山期深熔 岩浆事件的影响 ;大别山东南部石马含石榴石片麻岩 (榴辉岩相 )中的白云母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91± 10Ma ,反映了印支 早燕山期区域性低级变质事件的时代。研究表明 ,大别山区的不同构造单元中产出的不同类型的高级变质岩自中生代以来有不同的后期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1.
野外地质和室内光学显微镜、EPMA和XRD分析研究表明,贵州烂泥沟金矿矿石中存在4种不同成因的层状硅酸盐矿物(云母类),即碎屑成因白云母、成岩或变质成因水云母、基质热液蚀变交代成因伊利石和热液脉状充填成因绢云母.后两类矿物与金成矿过程中的热液蚀变有关,其中热液脉状充填绢云母形成于第四成矿阶段,其39Ar-40Ar阶段升温测年法获得坪年龄为(194.6±2)Ma,代表了成矿末期热液蚀变的年龄,即成矿时代的上限.  相似文献   

12.
曹四夭斑岩钼矿床位于内蒙古兴和县,是华北克拉通北缘最大的钼矿床。该矿床中部发育斑岩型钼矿体,外围和上部产出热液脉型铅锌金矿体。文章选取1件与斑岩钼矿化共生的绢云母样品进行了40Ar-39Ar定年,获得40Ar-39Ar坪年龄为(144.4±1.2)Ma,相应的39Ar/36Ar-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146.4±2.2)Ma(MSWD=0.31),将等时线年龄认作绢云母的Ar封闭年龄,表明曹四夭斑岩钼矿化发生在约146 Ma前。选取14件脉型铅锌矿石中的闪锌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样品开展了Rb-Sr定年,获得4件闪锌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5.1±3.0)Ma(MSWD=0.63);5件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5.2±1.3)Ma(MSWD=0.53);4件闪锌矿、5件黄铁矿和1件磁黄铁矿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45.3±1.0)Ma(MSWD=0.43)。硫化物Rb-Sr定年结果表明曹四夭矿床脉型铅锌矿化形成于约145 Ma前。本次绢云母40Ar-39Ar和硫化物Rb-Sr定年结果表明,曹四夭矿床斑岩型钼矿化和脉型铅锌金矿化为同期产物,两者均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属于同一个斑岩成矿系统。曹四夭矿床硫化物的w(Rb)和w(Sr)分别为0.1867×10~(-6)~1.305×10~(-6)和0.3175×10~(-6)~6.935×10~(-6),Sr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介于0.709 919~0.711 951之间,平均值0.710 952,结合前人获得的辉钼矿Re含量,认为曹四夭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热液蚀变富钾、铷微细矿物测定胶东金矿的成矿年龄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从蚀变围岩和金矿石中分选出粒径<200目、纯度>95%非变质成因的单一水白云母,用Rb—Sr等时线法和Ar同位素稀释法测得其年龄值彼此一致,与野外地质观察结果相符,表明玲珑西山石英脉型金矿形成于115.0±3.7Ma,灵山沟金矿115±5Ma;焦家金矿有105±7Ma和88.1±0.1Ma两期重要矿化。胶东金矿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金的成矿与花岗岩的成岩密切相关。马家窑式金矿(成矿年龄135.1±5.2Ma)并非为元古代形成的变质侧分泌矿床;对产于牟平——乳山一带胶东群变质岩中金矿床的前景应予以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新疆康古尔金矿成矿阶段及其年代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矿脉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石Rb─Sr等时线,Sm─Nd等时线、40Ar/39Ar年龄谱等年代学资料,认为康古尔金矿热液成矿过程主要经历了4个成矿阶段。Ⅰ为磁铁绿泥蚀变岩成矿阶段;Ⅱ为黄铁矿石英脉成矿阶段;Ⅲ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Ⅳ为碳酸盐石英脉矿化阶段。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铜山口铜-钼矿床发育有夕卡岩型和斑岩型两类矿化,是鄂东南矿集区内典型的夕卡岩-斑岩复合型矿床。成矿作用与铜山口花岗闪长斑岩岩株和大冶群碳酸盐岩有关,矿体主要沿两者的接触带分布。本文利用激光阶段加热技术分别对两类矿化有关的蚀变矿物金云母和绢云母进行40Ar/39Ar年龄测定。结果表明,铜山口矿区经历了两次蚀变一矿化事件:铜山口矿床成矿作用发生于约143±0.3 Ma,而矿区东南缘的牛鼻峰石英二长斑岩的热液蚀变发生于约129 Ma。牛鼻峰石英二长斑岩的侵位及蚀变对铜山口矿床斑岩型矿化的部分地段产生热扰动, 导致绢云母40Ar/39Ar年龄比实际矿化蚀变年龄偏年轻。铜山口矿区两次蚀变-矿化年龄分别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早晚两期成岩成矿事件(145-133 Ma和130-120 Ma)一致。岩石圈伸展及幔源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区域上大规模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的深部地球动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16.
辽宁小佟家堡子金矿床成矿时代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刘国平 《矿床地质》2002,21(1):53-57
小佟家堡子金矿床位于辽东金矿集中区,为产于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的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矿床类型独特。文章采用了绢云母^40Ar/^39Ar法对样品从450℃进行了8个阶段的加热分析。从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型金矿石中挑选出与金矿化密切共生的绢云母单矿物,通过^40Ar/^39Ar快中子活化阶段加热法获得坪年龄为167Ma。绢云母^40Ar/^39Ar法测年结果与矿床的控矿构造特征、区域岩浆活动的演化规律相吻合,进一步证明了该金矿床为燕山期成矿。同时,绢云母^40Ar/^39Ar的马鞍形年龄谱还表明,在绢云母石英交代岩形成过程中,可捕获部分“过剩剩氩”,这可能是造成K-Ar法年龄值高、范围较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裂变径迹分析法研究河北南梁金矿床成矿时代及其热历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北南梁(下营坊)金矿不同蚀变带中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实测年龄为153.9-103.3Ma,其成矿时代应属于燕山早期,成矿时间持续50Ma以上,成矿热历史总体上是早期温度高、冷却快,晚期温度低、冷却慢,转变时间在120Ma左右,转变温度在100℃左右,呈现两期热液成矿过程,第一期热液金矿矿活动发生在150Ma前后,与花岗斑岩体的侵位有关;第二期金成矿作用发生在135Ma前后,与流纹斑岩和岩浆隐爆角砾岩的形成有关。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相当于早期成矿时代,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相当于晚期成矿时代。矿区石英-绢云母化蚀变作用发生时间不仅比钾比蚀变早,而且持续时间亦比钾化长。  相似文献   

18.
西藏雄村大型铜金矿床的特征、成因和动力学背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详细的蚀变矿化特征剖析揭示,雄村矿床的矿化样式可明显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早期的细脉浸染状Cu-Au矿化和晚期的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早期细脉浸染状矿化的蚀变组合为:(钠长石化)-钾硅酸盐蚀变(局部)-红柱石化-广泛的绢英岩化-绿泥石化(青磐岩化?);晚期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蚀变组合为:强烈硅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蚀变矿化组合、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及稳定同位素(H、O、S)组成揭示,早期细脉浸染状Cu-Au矿化可能属于未发育成熟的斑岩型矿化,晚期脉型金(银)-多金属矿化为介于高硫型与低硫型之间的过渡型浅成热液矿化。雄村矿床可能为一套生矿床,是未发育成熟的斑岩型矿化与浅成热液型矿化套生的产物;成矿流体组成上的一致性,表明套生的两期矿化可能属于同一热液体系的两个连续的矿化阶段,只是在两个矿化阶段成矿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热液绢云母40Ar/39Ar测年和似伟晶岩脉中的钾长石K-Ar测年,表明雄村成矿系统形成于47.62±0.7Ma~38.11±0.9Ma间,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52~40Ma间歇性松弛或N-S向伸展有关;但雄村矿床的最终套生定位,与造山带40~38Ma间的强烈挤压隆升有关。  相似文献   

19.
图古日格金矿床是位于兴蒙造山带西端的一个大型金矿床, 矿床的矿石主要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 矿床的成矿年龄尚存在争议。本文对矿床蚀变岩型矿石中热液成矿阶段的绢云母进行了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究, 获得坪年龄为(258.9±1.6) Ma(MSWD=0.69), 等时线年龄为(259.2±2.9) Ma(MSWD=5.4), 与前人获得的黄铁矿Re-Os等时线年龄((268±15) Ma)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结合矿区地质事实及前人研究结果, 认为该矿床的成矿年龄可以限定在268~259 Ma。图古日格金矿床与矿区内的似斑状花岗岩(265 Ma)具有紧密的成因关系, 属于与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矿床。兴蒙造山带乃至整个中亚造山带, 可能在二叠纪时期发育有一次与伸展背景下花岗质岩浆活动有关的金成矿事件, 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是世界级超大型矿床,个旧矿集区内与蚀变玄武岩有关的(似)层状铜矿床是其重要的矿床类型。该类型矿床的围岩玄武岩均发生蚀变,且蚀变强度与矿化关系密切。本文对个旧卡房矿化玄武岩中的金云母进行40Ar-39Ar同位素定年分析,得到其坪年龄为(85.49±0.63)Ma,等时线年龄为(85.62±0.42)Ma,反等时线年龄为(85.59±0.81)Ma,三者基本一致,代表了变玄武岩的蚀变年龄及同期矿化年龄,属于晚白垩世,可与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