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台网M_L震级偏差主要是由于现行量规函数不适合本地区地壳结构,及一部分台站台基校正值偏大所引起的。通过对1976—1984年282次发生在安徽及附近地区M_L4 .8—4.5级地震统计分析得到:目前单台测定M_L震级精度为±0.284、经量规函数校正后精度为±0.246,再经过台基改正后精度提高到±0.225,当采用四个以上多台平均震级其精度为±0.112。由于原始量规函数的地区差异及系统偏差,建议各省区域台网有必要进行量规函数校正,求出适合本地区的高的量规函数。关于地震波穿过郯庐断裂后对测定震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0年以来河北省测震台网记录到的654个M_L≥2.5地震波形数据,使用Moya方法联合反演计算震源谱及各台站场地响应。河北省测震台网实时接收168个台站数据,最终反演得到151个测震台站场地响应结果。结果显示,频率1~20Hz内各台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场地放大效应,随着频率的变化,各类基岩台的场地响应变化较为复杂。位于第四系沉积类的台站场地响应在低频段1~8Hz内放大效应显著,在高频段8~20Hz内呈现快速衰减趋势。选取2017年以来河北省测震台网记录的M_L≥2.0地震数据,对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进行对比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代表河北地区的地方性震级M_L新量规函数。针对2020年7月12日河北唐山5.1级地震,利用本文得到的台站场地响应结果对震级偏大且有放大作用的台站进行放大作用消除,再分别用现用地方性震级M_L量规函数和河北地区地方性震级M_L新量规函数对单台震级进行重新计算,结果显示震级偏差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3.
陈贵美  胡文灼  刘军 《华南地震》2010,30(Z1):113-121
选取广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2000年1月正式运行至2007年6月记录的广东省境内及邻区368次较大的地震事件,利用msdp-dm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了各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离差,分析了仪器、量规函数、台基诸因素产生震级偏差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地震仪器对震级偏差影响很小,量规函数偏差明显,在震中距0~60km内,量规函数偏差为负值;在60~380km范围内偏差不大,认为在日常大震速报中,可直接用此震中距的台站量取震级;而大于380km以后台网量规函数偏差为正。给出了台基校正值。通过对样本数归类统计、计算、分析,给出了量规函数校正值和台基校正值。  相似文献   

4.
选用2008-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及邻省台网共43个台站记录到的4 410个地震事件,通过震级偏差统计方法计算单台震级偏差及其标准差,并统计台站震级平均偏差随震中距的变化。研究表明,各个台站震级偏差范围在-0.38~0.33之间,81.4%的台站偏差值(绝对值)小于0.2。与全国量规函数相比,新修定的量规函数震级偏差与震中距整体呈正相关,在0~150km范围内震级偏差为负值,在150~200km范围内震级偏差大于0且基本与100~150km内的震级偏差关于零轴对称,250~500km范围内为正值,新修定的量规函数更加符合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地壳介质性质和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收集了广东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根据Richter提出的原始M_L震级定义,分别采用了频率域和时间域2种仿真技术将宽频带速度波形仿真为伍德-安德森地震仪波形,在仿真后的波形上自动量取地震水平向最大振幅,研究获得了广东地区近震M_L震级的量规函数。通过对各台站计算的M_L震级残差的统计分析,获得了广东地震台网44个台站的台站校正。对台站校正的Z检验结果表明,44个台站中有38个台站的台站校正明显不为0。新量规函数以及台站校正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广东地震台网测定M_L震级的精度,使M_L震级测定的离散程度降低约30%。  相似文献   

6.
许亚吉  杨晶琼  秦敏 《中国地震》2020,36(1):105-114
选取云南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Atkinson方法分别计算云南3个区域的介质品质因子Q_0值。根据云南地区地震波衰减的区域性差异,通过震级偏差统计分析了47个台站的单台M_L震级偏差情况。结果显示:云南属于低Q_0值地区,区域性差异明显。位于云南西部区域1的Q_0值相对较高,为251. 3;东部的区域3的Q_0值次之,为216. 9;中部的区域2的Q_0值最低,为102. 6。Q_0值越小的地区,S波衰减程度越大,单台震级偏小于台网平均震级的台站也就越多。同一地区的台站在测定相同区域内的地震时,虽然地震波非弹性衰减程度相近,但由于受到各台站场地不同增益作用的影响,其单台震级偏差情况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西南地区短周期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资料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短周期地震仪器以及区域性近震地震波的衰减特征对测定近震震级M_L的影响。结果表明: (1)目前区域性台网常用的几种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测定的近震震级M_L间几乎无系统差。 (2)云南地区地震波随震中距Δ的区域性衰减规律基本一致。对量规函数与地震波衰减特征相互间的讨论,结论给出该区测定近震震级可以使用统一的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量规函数、台站方位、台基以及不同测量方法对测定震级 M_L 的影响.结果表明:1)得到了一个新的量规函数 R_3(△),它比原有的 R_1(△)和 R_2(△)更适合于我国西南地区:2)由于地震波辐射的方向性,处在不同方位的台站震级差可达0.3—0.5级.用 P 波与S 波的某种组合可消除一些方向性影响;3)基岩台基的校正值不大.某些较大的“台基校正值”可能是仪器放大倍数没测准的影响;4)除用 S 波的水平分量求震级外,S 波的垂直分量以及 P 波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乘以适当的倍数后,都可用来求震级 M_L.求得的结果与常规方法的结果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相似文献   

9.
江苏及邻区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9~2018年江苏及相邻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602次地震事件观测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方法得到了72个台站的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了震级偏差频次分布和定量统计结果,进而修正了江苏及邻区的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实际地方性震级测定结果表明,使用校正后的量规函数比新震级国家标准(GB17740—2017)中量规函数所测定的震级的标准差更小,且单台震级残差相对更集中于0,这说明该量规函数有助于提高江苏及邻区地方性震级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测震台网记录的河北及周边地区地震事件为数据源,计算单台测定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平均偏差、标准偏差,采用统计、对比、归纳分析等方法,分析偏差的分布情况,依据震中距分段计算平均偏差,得到震级偏差的分布规律及相应校正值;最后通过对量规函数、台基岩性等进行校正,对比拟合出符合河北台站特点的新量规函数,使误差精度在规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1.
选取宁夏"十五"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2016年12月的1 782个地震事件、7 345条地震记录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震级偏差的频次分布,修正M_L量规函数,得到宁夏地区的地方性均匀震级量规函数和台基改正量。且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最大地动位移的衰减关系及与之对应的量规函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震级均方差由原来的0.237 0降低为0.228 9,震级修正最大值为0.51。  相似文献   

12.
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2009~2014年新疆测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运用震级残差统计方法,选择16269个2.0≤ML≤5.4地震事件,共计获得了179561个单台记录;利用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选用3.6≤ML≤4.5的746个地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疆数字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进行了研究。将得出的量规函数值进行对比后认为,现阶段使用的量规函数值在0~200km的震中距范围内偏小,导致此范围内台站测定的震级偏小;在200~800km的范围内,测算的震级值较稳定,偏差范围在±0.1的范围内;在400~800km震中距范围内,由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得出的量规函数偏小。由于目前各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仪器响应不准确,造成量规函数偏小的原因有待用计量更加准确的台站仪器响应参数进行验证,以便得到更加精确的新疆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1982年以来云南省常规地震台网39个台站的地震资料,对云南省地方震震级测定的偏差作了一定的估计与讨论。并给出了震级 M_L 测定的偏差统计,计算了主要台站的台站校正值,得到单台震级与平均震级的偏差在δM=±0.2级范围内的概率为52.2%;在δM=±0.5级范围内的概率为84.7%。平均统计标准差为0.35,经校正后为0.25。台站校正值均在±0.2级以内,一般不超过±0.4级。最后,比较了常规台网震级 M_L 与电信传输台网持续时间震级 M_d 的差别,并给出其线性回归关系 M_L=0.8M_d+0.6。  相似文献   

14.
选取陕西数字测震台网2002~2014年所记录到的ML≥2.0且记录台站数大于4的2 806次地震事件,采用震级残差统计方法,得到各单台震级相对于台网震级Mi的偏差εi,εi离散度较小,大体呈正态分布。分析了单台震级与台网震级的平均偏差ΔMi、标准偏差εi,只有3个台(HUAX、HZHT、TOCH)的平均偏差较大,这可能是由于场地响应放大或减小作用导致的。单台震级偏差值随震中距的变化表明,当震中距Δ≤140 km及210Δ≤250 km时,全国量规函数稳定性弱,进而修正得到陕西地区的区域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1959年中国近震震级标度公式建立以来近震震级研究的进展。在调查分析全国三十余个地方台网(包括传输台网)M_L震级测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中国近震震级的统一和标准化,较系统地论述了区域量规函数、台站校正、测定值离散度和误差、仪器影响以及测定近震震级的其他方法、中国近震震级和Richter原始M_L震级的关系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烈度计台与测震台的布设环境、仪器类型不同,所测定的震级值存在一定差异。收集2017-2019年川滇地区301个烈度计台站记录的46次ML 3.0以上地震,进行震级校正。统计烈度计实测震级值与测震台网平均震级值的偏差,对原量规函数进行修正,进而做台站校正。综合修正后,利用量规函数和台站校正值重新计算烈度计震级,结果表明:在震中100 km范围内,烈度计测定震级偏差平均值由校正前的0.145降低至0.033,标准差由0.382降低至0.295,离散度减小;校正后的烈度计震级结果较优,说明本研究获得的量规函数和台站校正值更加适用于川滇地区烈度计台站的震级计算。  相似文献   

17.
江西数字地震台网近震震级偏差与量规函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江西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选取自2007年10月正式运行至2009年12月所记录的138次ML≥1.5的地震事件,计算了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从震级偏差频次分布、量规函数、平均周期等因素对单台震级的影响上作了定量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①除九江、赣州、石城、都昌、高安5个台的震级与台网的平均震级偏差比较大外,其余台站均比较小;②目前所用量规函数在震中距小于40 km时偏小,大于330 km时偏大,给出了量规函数校正值,③平均周期小于0.17 s时,变得极不稳定,离散程度明显增大,这种情况应该是由于单台震中距超过300 km的样本数太少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全国分区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丽艳  刘瑞丰  杨辉 《地震学报》2016,38(5):693-702
基于1973—2002年全国31个省级地震台网的地震观测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分析方法计算了单台震级的偏差和标准差,进而得到了东北与华北、华南、西南、青藏和新疆等5个区域的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及其使用范围.实际地方性震级测定结果表明,使用新的量规函数较我国目前使用的短周期仪器量规函数所测定的地方性震级的标准差小,这说明使用新的量规函数能够提高地方性震级的测定精度.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区地方性震级的量规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芳  张帆  张晖  赵铁锁  娜热  魏建民 《中国地震》2016,32(3):485-493
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1月内蒙古测震台网81个台站所记录的6342次地震事件,基于震级残差统计方法,计算了81个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认为,BHS等6个台站震级偏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台站场地响应放大、台基风化等。台基校正前、后单台震级平均偏差值ΔMLi随震中距的变化曲线显示,曲线形态基本未有大的改变,台基校正后较之前震级平均偏差绝对值降低0.01,表明台基对地方性震级偏差的影响不大。同时,进行了81个台站的台基校正获得了内蒙古新量规函数,结果表明,全国量规函数除了震中距为0~120km时适合于内蒙古地区以外,其余情况下均偏高,不符合内蒙古地区的特征。因此,本文修定了全国量规函数,得到了校正后的内蒙古地区量规函数。  相似文献   

20.
正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地震学研究中重要的参数之一。影响近震震级M L的因素有震源、地震波通过的介质的地区性差异、接收台站和仪器、使用不同震相和不同方法进行测定等4个方面。量规函数是影响震级测定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内蒙古地形狭长,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