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帅  尹飞虎  谢海霞 《干旱区地理》2017,40(5):1061-1069
选择新疆准噶尔盆地灰漠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灰漠土中不同形态的无机磷素含量并进行土壤磷素等温吸附实验,研究灰漠土中各形态无机磷素的有效性和土壤磷吸附特征。结果表明,灰漠土中无机磷形态主要是Ca-P,占全磷含量75%以上,且以Ca10-P形式为主,其次为Ca8-P和Ca2-P,无机磷中Al-P、Fe-P和O-P含量较少。全剖面中随着土层深度增加,Ca2-P、Ca8-P和Al-P占全磷总量的比例减少,Ca10-P占全磷总量则有所增加,0~20 cm土层全磷和Olsen-P含量最高,分别平均为926 mg·kg-1和51.54 mg·kg-1。统计分析表明Ca2-P、Al-P是最有效的磷源,Ca8-P和Fe-P是第二有效磷源,O-P和Ca10-P则是作物的潜在磷源。利用Langmuir方程拟合灰漠土的磷等温吸附曲线,得出土壤最大吸磷量(Xm)为957±629 mg·kg-1,吸附参数(K)为149.285±89.225;灰漠土的粘粒含量对Xm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机质,pH值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2.
3.
4.
农业非点源磷流失潜在风险评价——磷指数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输出污染物--磷已经成为决定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但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空间分布的广泛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对其控制和治理难度较大.目前通过识别农业非点源磷流失潜在高风险区,从而更加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已经成为提高农业非点源磷控制效率的有效途径.磷指数法(Phosphorus Index,PI)是考虑多因子协同作用,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来评估磷流失潜在风险的有效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并且注重与GIS的结合使评估结果具有更好的可视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对PI法的提出、因子选取、计算方法等关键技术环节的改进进行系统的评述,并总结该方法目前应用的范围和尺度,以促进该方法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评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方法、含量、周转、C/P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周转速度快,是植物有效磷的重要来源,但是易受外界影响,在土壤中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熏蒸提取法是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不具通用性.新鲜土样经氯仿蒸汽熏蒸24h,提取效果比较好;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择的浸提剂不同,酸性土壤宜用Bray-1提取剂,而碱性土壤宜用Olsen提取剂;转换系数K,亦需根据土壤类型进行校正.未来研究应侧重在几个方面:完善测定方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供磷能力、土壤磷素转化的关系;形态组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质量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评述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测定方法、含量、周转、C/P及其影响因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周转速度快,是植物有效磷的重要来源,但是易受外界影响,在土壤中含量变化范围比较大.熏蒸提取法是测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但是该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不具通用性.新鲜土样经氯仿蒸汽熏蒸24h,提取效果比较好;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择的浸提剂不同,酸性土壤宜用Bray-1提取剂,而碱性土壤宜用Olsen提取剂;转换系数K,亦需根据土壤类型进行校正.未来研究应侧重在几个方面:完善测定方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供磷能力、土壤磷素转化的关系;形态组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与土壤质量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8.
镁水泥     
宋明礼 《盐湖研究》1989,(3):211-212
  相似文献   

9.
10.
镁水泥混凝土承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评估杭州湾鹭科(Ardeidae)鸟类栖息地土壤中磷元素的流失风险,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中,选择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林地、女贞(Ligustrum lucidum)林地和无鹭科鸟类栖息的水杉林地、女贞林地(对照林地)布设采样地,分别于2018年11月(鹭科鸟类迁出后)、2019年5月(集群栖息且繁殖期)、2020年1月(鹭科鸟类迁入前),采集0~10 cm深度和1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有效磷含量、pH和电导率;采用Mehlich-3浸提法和草酸铵提取法,估算土壤磷饱和度;以土壤的磷饱和度和有效磷含量作为土壤中磷的流失风险的评估指标,评估表层土壤中磷的流失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在杭州湾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和女贞林地,0~10 cm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水溶性磷含量、电导率都显著大于10~20 cm深度土壤,而其0~10 cm深度土壤pH却小于10~20 cm深度土壤;有鹭科鸟类集群栖息的水杉林地0~20 cm深度土壤的全磷含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曝气和种植漂筏薹草(Carex pseudocuraica)对富磷水体中磷去除的影响,并分析了水体中总磷含量与水体中其它几种化学组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曝气+植物处理下,水体中总磷的去除率稳步提高,而在其它3种处理下,总磷的去除率都波动变化。在曝气+植物处理、曝气+无植物处理、自然复氧+植物处理和自然复氧+无植物处理下,水体中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15%、97.15%、96.00%和95.88%,曝气和植物共同作用对水体中总磷的去除效果优于单一曝气或植物下的去除效果。在4种处理下,建立了以水中Fe~(2+)、Fe~(3+)和总有机碳含量为自变量,以水体中总磷含量为因变量的线性多元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4.
质子化壳聚糖吸附除磷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质子化方法强化壳聚糖的除磷效果,研究壳聚糖的质子化度、吸附时间、磷的存在形态等因素对质子化壳聚糖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水中总磷及磷酸根的吸附效果随着其质子化度的升高而呈现明显加强的趋势;质子化壳聚糖对水中总磷的吸附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吸附时间在70-80min时达到最大吸附量;水溶液中磷的存在形态,影响质子化壳聚糖的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肃北菱镁矿焙烧条件与镁水泥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肃北菱镁矿进行培烧试验,讨论了焙烧温度对菱镁矿分解率和氯化镁活性的影响,进而研究氯化镁活性与镁水泥力学性能的关系。确定了消除该矿中三氧化二铁杂质对氧化镁活性的不利影响的最佳焙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镁水泥泡沫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镁水泥为基料,通过添加浸润剂和起泡剂,制备出镁水泥泡沫材料。进行了粉煤灰加量对镁水泥泡沫材料容重及强度的影响;不同填充骨料同泡沫材料的强度和容重的关系以及起泡剂加量对泡沫镁水泥材料容重及强度的影响,并对镁水泥材料进行了热工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8.
胡本达  李录增 《热带地理》1998,18(3):237-242
水泥工业在广东国民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文中对广东水泥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空间布局变化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广东省水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探讨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江磷和硅的输送通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志良 《地理学报》2006,61(7):741-751
于1997年枯水期 (11月~12月) 和1998年丰水期 (8月和10月),对长江流域从金沙江至河口干流和主要支流、湖泊各种形式的磷和硅酸盐进行了调查。长江干流枯、丰期颗粒磷和总磷浓度变化几乎是同步的,上游快速增加,中、下游下降且变化不大;溶解态磷和硅酸盐浓度变化较小。枯、丰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通量从上游至中、下游呈增加趋势。枯水期长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通量,大部分是由中、下游贡献的,其中一半以上来自于支流和湖泊。丰水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仅上游支流贡献了一半以上的颗粒磷,其余大部分是由干流贡献的。颗粒磷所占的比例,上游高于中、下游,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干流高于支流,主要与悬浮泥沙含量有关,颗粒态磷是长江磷的主要贡献者。溶解态磷的输送通量,枯水期干流中有机磷略占优势,支流中有机和无机磷各占一半;丰水期均是无机磷占优势。长江水中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通量和总磷、磷酸盐的输出通量主要受径流量所控制,特别是硅酸盐通量具有比磷更加明显的随径流而增加的特征。本文提出了长江各种形式磷和硅酸盐的输送通量方程式及总磷、磷酸盐的输出通量方程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