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洋  程素华 《地学前缘》2013,20(1):182-189
根据均衡原理制约的地热计算得到中国西部及邻区岩石圈的温度分布状态,以40、100km和莫霍面深度等温线图的形式表示,同时计算了以1 350℃等温面深度表示的中国西部及邻区的热岩石圈厚度。结果显示:中国大陆西北部地区、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以及上扬子地块、蒙古中西部地区和青藏高原中部的深部地温较低,青藏高原北部、东部以及天山褶皱带中部的深部地温高。在中国西部及邻区范围内,岩石圈厚度在180km以上的地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核心部位,西藏东部、中部以及祁连山地区。上扬子地块(四川盆地)岩石圈厚度为160km或更多,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的岩石圈厚度为140~180km。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和藏北地区以及天山中部吉尔吉斯伊塞克湖地区的岩石圈厚度较薄(<140km)。地热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地震层析成像研究结果之间相互吻合。采用湿的上地幔流变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东部边缘、天山褶皱带中部和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奶油蛋糕(crèmebrlée)"型,其强度剖面显示强地壳而弱地幔的特点;上扬子地块(四川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岩石圈流变学强度模型为"果冻三明治(jelly sandwich)"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编制1/20万上海及邻区基岩地质图的小结。包括上海、苏北南部,苏南东部,杭州湾以北地区;属扬子准地台,是夹持于郯庐深断裂和绍兴—江山断深断裂之间的一块。分属苏北断坳和下扬子台摺带两个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3.
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孔二段物源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黄骅坳陷孔南地区孔店组孔二段为研究对象,根据砂岩骨架成分、重矿物特征、砂体分布体系和地震剖面等资料,对区内孔二段的物源区及其母岩性质、物源方向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孔南地区孔二段沉积物主要来自盆地东部和西部,东部物源区为徐黑凸起和埕宁隆起,西部物源区为沧县隆起。  相似文献   

4.
黑包山地区位于阿奇克库都克断裂北侧,其西北部有近年发现的阿奇山大型铅锌矿、红云滩铁矿,东部有黑包山铁矿、百灵山铁矿等。该地区处于新疆重要的铁、铜、镍、金等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条件有利。根据目前取得的找矿成果,黑包山地区具有低阻高极化地球物理特征和高强度的Zn-Pb-Mo-Cu地球化学异常,通过地表工程揭露在该地区发现了黑包山锌矿。通过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内矿化特征等分析,黑包山地区具有寻找Zn,Pb,Mo,Cu等多金属矿产的巨大潜力,值得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部及邻区诸陆块的聚合,曾经历了由“联而不合”的碰接到完全联为一体的焊合过程。中国东部几条造山带并不是简单的俯冲造山带或碰掩造山带,而是复杂的、多旋回复含造山带。燕山造山作用是中国东部占生代以来最重要的地质事件,它结束了蒙古—兴安、秦岭等造山带长期的多旋回造山过程,使中国东部及邻区诸陆块最终焊合为一个整体。亚洲大陆东部边缘曾经有过一个宏伟的燕山造山带。自中、晚白垩世以来,亚洲东部边缘发生大舰模裂斛,中国东部松辽、华北等裂陷盆地和西太平洋的边缘海就是有这一阶段陆续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依据土壤测量资料,分析研究了内蒙古乌拉盖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分布、单元素异常、元素相关性、异常元素组合等研究表明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有良好的找矿效果,结合地质成矿背景以及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化探、槽探等异常查证结果,圈定了曩辛希勒-巴嘎努如铅、锌、银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7.
云南南部及其邻区志留系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南部墨江、绿春、金平等地志留纪地层及所含化石的分析、对比表明 ,该地区与东面的华南板块和西面的滇缅马板块存在显著差异 ,而与越南马江以西地区相似 ,因而应属于印支板块。根据广西玉林、钦州地区志留系与越南中部地层的相似性 ,及其与华南板块相应地层的差别 ,该地区可能也属印支板块 ,但后来随着冈瓦纳大陆的向北漂移和解体而分开 ,并最终与华南板块碰撞拼合。滇西保山、潞西地区的志留系与缅甸东部、泰国、马来西亚西部相似 ,应同属滇缅马板块。本文还对墨江—绿春—金平—老挝东部—越南中部一带的早古生代地层序列进行了对比 ,结果显示 ,从南到北最老的沉积盖层在形成时间上由老递新 ,这表明奥陶纪—泥盆纪期间印支板块和华南板块之间可能存在一个从东南向西北逐渐拉张的洋盆 ,在洋盆的西缘斜坡上沉积了早古生代地层 ,该洋盆在早石炭世随印支板块与华南板块的碰撞而闭合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东部山区的北部地区,隶属天山一兴安地槽褶皱区。长期以来认为二迭纪末的华力西晚期构造运动是这一地区地槽全部活动的结束期,未曾有过争议与讨论。近年,我们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开展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构造地质基础实际资料表明,本区二迭纪末的华力西晚期运动并  相似文献   

9.
当晚期变形作用的结果被消除时,太古宙高级变质片麻岩—混合岩型地区,包括以近水平叶理和伏褶皱为主的广大地区。这种构造类型的例子在北大西洋太古宙克拉通地区以及经下元古代改造作用的各邻接区是常见的。在苏格兰西北部的Badcallian(早Scourian)、西格陵兰的戈德萨普克拉通、拉布拉多东部的太古宙片麻杂岩和西格陵兰北部的Rinkian,也有这方面的好例子。其它太古宙地区显示了类似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迟斌  衣欣  孙洪涛 《吉林地质》2010,29(4):18-22
弯月金矿床是我队在吉林省东部地区发现有金矿化集中区之一,通过地表工程的深部稀疏钻孔控制,目前为一小型金矿床,普查结果表明,矿化系统有一定延深。本文对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认为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吉林省东部金矿找矿有着指导作用,明确了本区深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贵州及云南东部海相沉积区的油气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及云南东部海相沉积区,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自1956年全面开展找油工作以来,投入了大量工作量:完成全区地质概查、普查和主要构造的详查细测,完成全区重磁力普查,圈定了200余个地表局部构造,并在少数构造上作了地震试验;测制地层、岩相、含油性剖面及地质横剖面1400余公里;发现油气沥青点700余处;采集、分析各类样品近20万件。贵州地区历年来在59个构造上进行了钻探,共钻井217口(其中石油部126口,尚不包括赤水地区),总进尺150余公里,其中,2000—4500米深的钻井15口。滇东地区,石油部自七十年代以来在15个构造上进行了钻探,井深大于2000米的钻井有17口,总进尺50余公里。  相似文献   

12.
何心一  陈建强 《现代地质》1998,12(2):151-159
摘 要  提出扬子区是奥陶纪、志留纪四射珊瑚的起源中心。早古生代扬子区最早出现的四射 珊瑚约有30属‚包括穿孔珊瑚类 Calostylis‚Yohophyllum‚扭心珊瑚类 Briantelasma‚Tunguse 提出扬子区是奥陶纪、志留纪四射珊瑚的起源中心。早古生代扬子区最早出现的四射 珊瑚约有30属‚包括穿孔珊瑚类 Calostylis‚Yohophyllum‚扭心珊瑚类 Briantelasma‚Tunguse- lasma‚包珊瑚类 Amplexoides‚Synamplexoides‚十字珊瑚类 Eostauria‚Ceriaster‚Stauria 以及 珊瑚约有30属‚包括穿孔珊瑚类 Calostylis‚Yohophyllum‚扭心珊瑚类 Briantelasma‚Tunguse lasma‚包珊瑚类 Amplexoides‚Synamplexoides‚十字珊瑚类 Eostauria‚Ceriaster‚Stauria 以及 泡沫珊瑚类 Rhizophyllum 等。它们在扬子区中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地层迅速繁衍‚尔后扩散至 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扬子区晚奥陶世四射珊瑚群与北欧同期珊瑚有较高的相似性;而该 泡沫珊瑚类 Rhizophyllum 等。它们在扬子区中奥陶世和早志留世地层迅速繁衍‚尔后扩散至 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扬子区晚奥陶世四射珊瑚群与北欧同期珊瑚有较高的相似性;而该 区早志留世(包括 Wenlockian 阶)珊瑚群的生物古地理关系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有紧密联 欧洲、北美和其他地区。扬子区晚奥陶世四射珊瑚群与北欧同期珊瑚有较高的相似性;而该 区早志留世(包括 Wenlockian 阶)珊瑚群的生物古地理关系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有紧密联 系。扬子区早志留世珊瑚群与澳大利亚东部、北美东部同期珊瑚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区早志留世(包括 Wenlockian 阶)珊瑚群的生物古地理关系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 系。扬子区早志留世珊瑚群与澳大利亚东部、北美东部同期珊瑚也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海域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东部海域是指渤海、黄海和东海地区。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井壁崩落和水压致裂等资料,分别对有关海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作过不同程度的研究。文中根据前人的工作并结合海陆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动力条件分析,对东部海域及邻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较深入的研究。该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至近于水平挤压作用为主要特征,压应力方向从北到南由NE逐渐转为NEE、EW、S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构造应力作用强度具有非一致性,北强南弱。海域具有与大陆统一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相应可划为东北、华北和华南3个应力区。中国东部大陆和海域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挤出的构造块体往NE-SE方向滑动推挤及东边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向NWW俯冲推挡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现代构造应力场,且青藏高原东部被挤出块体东向滑动的推挤是现代构造应力场产生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4.
阿拉善地块是一个被造山带和断裂带围限的前寒武纪微陆块,其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性质和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在阿拉善地块东部地区获取的研究资料,结合阿拉善地块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对阿拉善地块东部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性质和归属进行了讨论,认为阿拉善地块东部地区出露的2.64 Ga的斜长角闪岩和~2.5 Ga的TTG...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太平洋板块运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新生代以来,我国东部及邻区濒临太平洋区域广泛发育着一个规模宏伟、活动强烈的北东—北北东向构造体系。对此构造体系的性质及其动力来源有着几种不同的看法。本文根据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本区构造形变和构造应力场特征,认为,北东—北北东向构造的不同性质是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我国东部构造形变和构造应力场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演化阶段,各阶段的构造动力与太平洋内各时期板块运动的方向和边界条件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我国东部这样的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想要在找矿实践中有新的突破,必须以新的矿产勘查理论为指导,新的勘查技术为依托.本文正是以这两"新"思路为指导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理冰期我国东部多年冻土区的南部界线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两个基本问题目前,我国地质、地埋界对冰期认识有着严重分歧。一种意见只要谈到冰期,须承认冰川曾到达这里,冰川没到达的地区不能使用冰期。因此,出现冰缘期、寒冷期、甚至雨期等名词,有的还冠以地方性名称。另一种意见认为冰期冠以地方性名称既有地质时代意义,又有古气候意义;冰期是指特定时期具有寒冷气候的环境,有的地方发育冰川,有的地方发育多年冻土,有的地方只是气温下降,冰川和冻土都形成不了,它们却在同时期不同地区发生。我们同意后一种意见。本文所说我国东部地区大埋冰期,即规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东辛油田沙三段5砂层组4小层的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确定其南部的小断层为一个逆断层,北部升高,南部降低,为油气聚集构成了圈闭条件.同时对于该地区砂体厚度以及地层厚度进行分析,确定其物源来自南部、西部及北东部.在该地层中,没有北部物源.最后通过该地区孔隙度、渗透率以及砂体有效厚度的分析,确定最有利勘探区域依次为南部区域、中偏西部区域,其次是北东部区域;中偏东区域勘探意义很小.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及邻区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与地震活动分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分析多年来地震地质调查资料,将广东省及部分邻区划分为具不同构造活动特点的6个区,分别论述、分析这些区内新生代以来的断裂构造、火山喷发、第四纪沉积及地震活动等。结果认为,由断层样品热释光测定确定的断层最近期活动年龄主要是在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沿海地带主要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新生代以来构造具继承性活动的地区是地震最活动地区,如琼雷地区。同时,由于历史上发生过强震,地震后至今具较大速率下沉地区,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可能是不易发生强震地区,如琼北东部和南澎-南澳地区;Ms6级地震将主要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的新生盆地,如潮汕盆地和近岸海湾地区;Ms5级地震在一定条件下,几乎可能发生在省内的任何地区。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分布在贵州东部及邻区的铁丝坳组,大致相当于早震旦世古城期沉积,1978年以来,曾有“小冰”之称。王砚耕和马国干在创建本组时,认为是一种特殊的“冰海相”沉积(1981);后经我们近三年来的工作所见,大量事实与冰川成因不符。为促进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讨论该组的相环境和成因问题。二、铁丝坳组的地层序列本文所涉及的范围是贵州省东部及其毗邻的四川东南隅和湖南西部。铁丝坳组分布较广,出露良好(图1)。限于以往研究程度较低,对其层序和横向延伸情况的认识尚存在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