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集成定位的大众服务是北斗产业化的主要方向,针对目前服务大众的传统单站差分定位技术基准站单一、作用范围有限、随距离增加定位精度降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利用多个基站差分信息,根据流动站到基准站的距离,通过加权方法内插出流动站的改正信息,利用改正后的差分信息进行差分网定位解算的方法。通过多基准站差分定位网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克服或降低了单基准站差分定位的不足,BDS单系统定位精度满足导航要求,大大提高伪距定位精度和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受城市周边建设发展导致的基准站环境变化搬迁、设备使用年限增长和恶劣天气影响,各省GNSS基准站信息发生很大变化。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发展,需要全面了解基准站信息状况,及时更新维护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以HBCORS为例,探索了GNSS基准站普查的目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普查的技术流程、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在湖北省GNSS基准站普查工作中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其他地区推广,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准站通常直接存储传输原始观测量,导致了两种不利情况:①没有形成对用户的分级授权机制,任意用户通过原始观测量都可以获取基准站的精确空间基准、时间基准和大气基准数据,这会对基准站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②原始观测量之间的强相关性导致其数据量很大,在北斗接收机观测显现网络化、不间断、高采样和多波段的趋势下,观测数据的海量爆发给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状态和残差来表达北斗基准站观测数据。与通用的基于RINEX、Compact RINEX和RTCM等国际协议的数据服务相比,其优点是不但可以对不同级别用户进行信息分级授权,从技术上保障数据服务的安全,而且大幅减小了存储传输数据量和用户端计算量。同时本文证明了新的表达方式与原始数据等效,不会降低最终计算结果的精度。利用该方法可以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观测数据存储和传输协议,并为高精度星基数据播发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家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的设计思路、布设原则、性能要求及系统组成部分,阐述了基准站基础设施施工、通信网络接入及防雷接地系统等施工建设的技术设计和建设要求,并对基准站设备安装、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等系统集成内容进行了描述,最后对系统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主要讨论了GPS差分基准站与数据中心之间差分信息的传输。介绍了GPS差分网络系统的组成和VSAT卫星通信情况与优势,利用网络技术,以VSAT系统为实例研究了基准站与数据中心之间的实时信息传输,同时通过软件开发完成了数据中心利用VSAT网络对差分基准站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可以极大地满足高精度用户的需求,其基准站的布局对该系统最终实现的服务性能指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通过对基准站布局要求和服务区域特性的分析,设计了满足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与示范系统性能指标的基准站布局方案,并借助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的28个监测站的数据,对设计的15个基准站的布局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布局能够满足广域实时精密定位技术与示范系统精度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陈明  武军郦 《测绘科学》2015,(8):140-143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观测数据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源。针对需要一套监控系统实现硬件设备状态监控、数据监控、网络资源监控和工作流程监控的现状,该文介绍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运行基准站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架构、系统功能和系统实例。监控系统由数据层、平台层、服务层、业务处理层和用户层等组成。数据中心作为一个基准站网的中枢,关注点主要包括各基准站设备是否发生了故障、网络通畅与否、数据是否传输到位、数据的质量好坏以及站点安全等。基准站监控系统通过硬件配置、软件编制和软硬件集成,可实现上述功能。经实践表明,基准站监控系统设计先进,功能完善,可及时发现故障,保障基准站网正常运行,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质量决定着测绘活动的质量,而目前针对基准站建设质量的检查没有明确标准和具体手段。通过对现有基准站相关技术规范的分析研究,细化基准站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并进行数值化,针对各项内容提出具体的检查方法和要求,形成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建设质量检查方案。在利用该检查方案对某区域基准站进行质量检查过程中,对新建基准站建设工程各项内容逐项检查打分,并以被检查站四年的运行结果作为检核,说明该检查方案准确、合理。同时该检查方案也可为其他区域级、专业级基准站的建设质量检查提供新思路,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RTK(Real Time Kinemati)技术即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定位技术,它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就是把基准站观测到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和基准站的位置信息以一定格式通过数据传输设备实时地传输给流动站,在流动站组成差分方程,实时地给出用户所在位置的厘米级三维坐标信息和精度指标。这项测量定位技术精度高(可达厘米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今交通应用系统信息交换共享困难、系统建设成本高企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建设交通物联网中间件以降低智能交通应用系统建设的成本和周期。交通状况信息交换系统是物联网中间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大规模交通传感数据的汇聚及转发。通过消息服务系统、企业服务总线、路由规则引擎以及反向代理等技术,实现了交通状况信息交换系统,支持大规模交通状况实时信息的接入、汇聚、处理、转发以及大规模客户端的高并发访问,实现了交通状况信息高效稳定地交换共享。  相似文献   

11.
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观测数据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源。介绍了基于GNSS技术、消息中间件技术、网络技术综合应用的数据汇集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实践表明:基于部件式建设的数据汇集监控系统设计先进,功能完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实时差分GPS系统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全天候、成本低和高度灵活性等优势,正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测量手段,成为海洋测绘的主要测量生产技术。根据实时差分GPS系统基准站(又叫“差分站”和“参考站”)传送差分信息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北斗基准站网运维质量直接影响服务体验,尤其省市级大型基准站网运维压力更加巨大。本文通过对北斗基准站GNSS设备和不间断电源设备的分析,采用实时主动抓取状态信息的方式,实现异常信息自动发现并基于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报警提醒。测试表明,基于运维需求的GNSS设备异常自动报警是可行的,可以解决故障发现不及时的问题并有效降低重复性人工劳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中GNSS卫星跟踪基准站网构建问题,利用Delaunay三角网技术构建了基准站三角网,设计最优基准站三角形应选择的算法,解决了流动站在GNSS卫星跟踪基准站网中的定位问题,为VRS技术的具体实现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CORS系统RTK服务盲区(RTK使用困难或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了在CORS系统服务盲区附近建立移动的CORS基准站。通过加密区域CORS系统的基站分布,缩短站间距,改善CORS系统网络RTK在该区域的可用性。通过设计实现的CORS移动基准站系统测试表明:在精度上,移动基准站达到与常规CORS基准站同等的效果,平面x,y≤5cm,高程H≤10cm;在可用性方面,CORS移动基准站自主供电、携带方便、组网灵活,区域网络RTK可用性明显提高。在应急测绘、救灾和临时加密CORS基准站系统等中具有借鉴和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杜国庆  龚越新 《测绘科学》2007,32(5):147-149
具有实时定位服务功能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是当代GPS发展的热点之一,江苏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是我国首批省级的连续运行的参考站网络系统。基准站分布设计是JSCORS整体设计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基准站址,有利于高质量、高稳定地发挥JSCORS的作用,其选址试验也为今后在其他地区建立CORS基准站提供了宝贵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7.
HBCORS建设的构想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分析了HBCORS系统建设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HBCORS系统建设的原则、系统规模等总体构想,并根据湖北省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基准站分布初步设计;还分析和研究了HBCORS系统建设过程中基准站选址、数据通信、信息异构、三维基准框架统一与坐标转换等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8.
基于陆态网络的区域水汽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陆态网络基准站观测数据,计算站址上空的可降水汽量,为天气分析预报、数值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提供基础信息。通过陆态网基准站试运行情况,选取华中某地区5个陆态网基准站观测资料,利用GAMIT 软件解算出天顶湿项延迟和大气可降水量计算结果,结合当地实际观测降水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了以GIS跟踪站、GPS连续运行基准站为基础,利用GPS技术,按照统一规划、整体设计的原则,改造和建立泉州市中心规划区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规划,建立合肥市统一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针对当前合肥市三套卫星定位CORS独立运行、基准框架和服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从基准站深度融合建设、系统软硬件升级、现有软硬件的兼容性、组网设计和CORS基准框架坐标联测与扩展服务的实践展开探讨. 综合运用了多种共享融合技术,通过外业实测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对城市CORS融合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