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2 毫秒
1.
近十年来,湖北煤炭地质局在融入地方发展、推进转型升级方面呈现出较好的态势。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地质勘查行业存在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虽然传统的资源勘查工作处于低迷状态,但国家大力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给地质勘查单位带来曙光,指明了发展方向。回顾地勘行业的二个30年的创业历程,湖北煤炭地质局应坚持走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之路,开启第三次创业征程:落实"四大任务"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四个引领""四个导向"和"1234工程"战略举措,强化科技引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正>在地勘单位再次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出了"人才立局,科技强队"、"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地矿"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和创新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地质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下属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全局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在地勘单位再次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提出了"人才立局,科技强队"、"为工业找矿,为产业和民生服务"的发展战略,以"科技地矿"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稳步推进和创新发展,出台了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地质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科技创新制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下属地勘单位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推动了全局的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4.
水文与环境地质专业服务对象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林业草原、水利水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交通住建等政府职能管理部门,服务范围涵盖资源能源调查监测、水土污染评价防治、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旅游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防灾减灾、重大工程建设等社会经济领域,水工环队伍是资源、环境、生态、空间等国土要素调查评价、利用及保护和监测预警的重要专业技术力量。本文在总结甘肃省地矿局“十三五”期间的水文与环境地质工作在提供资源能源保障、地质技术服务方面的主要成就和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方面成果的基础上,依托行业技术优势和发展基础,结合国家及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战略部署,面向政府需要和社会需求,分析提出了甘肃省地矿局“十四五”期间水文与环境地质业务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设想和思路。对地勘单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水文与环境地质工作新要求,规划部署和构建相应的新发展格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近期提出,信息化建设与科技创新是推进新时代地质事业转型升级的两大引擎。在全面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应响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紧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步伐,转变和升级服务理念,为地质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将地质灾害项目分为区域性基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围绕具体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具体建设工程的防治工作两类,讨论通过对其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地勘事业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升级转型,进而达到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主动防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地勘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按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点将地质灾害项目分为区域性基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围绕具体地质灾害隐患点或具体建设工程的防治工作两类,讨论通过对其实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提升地勘事业单位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地勘事业单位科研创新能力,促进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升级转型,进而达到促进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提高主动防灾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王琦 《中国煤炭地质》2013,(12):120-123
在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速度放缓、发展困境凸显的形势下,结合煤炭地勘单位近20年来多种经营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多元化经营两种基本形式及其利弊关系。根据煤炭地勘单位实行多元化经营具备的优势,提出了多数煤炭地勘单位在开展多元化经营时仍要坚持以核心业务、主营业务为主,在做强做大地质勘查主业的前提下,积极适度地开展相关多元化经营,如矿业开发、岩土工程勘察、社会地质服务等。对于建筑施工、旅游等虽有实践经验,但竞争激烈且与主业相关性较差的产业,可考虑适时退出。煤炭地勘单位只有把主业与相关产业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保证煤炭地勘事业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9.
煤炭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煤炭地勘单位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应树立“大地质、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管理体制下,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设备、资料等方面的主业优势,积极开展地质服务;建立并健全包括人事、资金、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为地勘单位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以人为本,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绩效考评、质量技术考核、安全考核和党建及精神文明考核联动机制,以此推动煤炭地勘单位的改革,实现煤炭地质勘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质》2010,(5):43-43
日前,《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查行业服务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出台。《意见》要求,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机关有关司局,进一步加强地勘行业服务与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促进地勘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大兴安岭中北段大金山地区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以便了解其形成时代、成因及构造背景。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为早侏罗世(183. 2±1. 0 Ma)岩浆事件的产物,具有较高的SiO_2(>56%)、Al_2O_3(>15%)和较低的MgO(<3%),较高的Na_2O/K_2O值(1. 12~2. 04),为高钾钙碱性岩浆系列;具有较高的Sr含量(>400×10-6),不明显的Eu异常,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强烈亏损Yb和Y;富集轻稀土元素,具有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大金山岩体表现为富钾、低镁(Mg~#为38. 70)特征,属于C型埃达克质岩,推测其形成于加厚的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早侏罗世埃达克岩的发现表明大兴安岭中北段大金山地区有陆壳加厚的过程,大陆发生过垂向增生;大金山岩体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矿石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重庆秀山小茶园一带锰矿床含锰岩系的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因。该含锰岩系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一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主成矿元素Mn与Al_2O_3、SiO_2呈明显负相关,与MgO、CaO呈明显正相关,Ag、As、Sb平均含量明显偏高,显示研究区含锰岩系为热水沉积成因;Co/Zn-(Co+Ni+Cu)图解、(Co+Ni+Mn)×10-Fe-Mn图解和Y×P_2O_5图解均显示该含锰岩系具有热水沉积的特征;HREE亏损,LREE富集,且Eu负异常的特征,以及δCe值,暗示该区锰矿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区;V/Cr和V/(V+Ni)值指示含锰岩系形成于厌氧和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鲁西铜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_2Te_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_2Te_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_2Te_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化物的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的差异,说明熔点高的碲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小秦岭金矿区华山和文峪花岗岩体形成年龄与金成矿年龄相近,已知金矿多集中在文峪岩体周围,比较两岩体岩浆氧逸度的异同有利于判断其对金成矿影响的异同。本文利用两岩体磷灰石中锰离子价态和锆石钛含量,对岩浆的氧逸度进行了约束。计算表明,华山岩体成岩氧逸度lgf(O2)在-9.3^-5.1之间,而文峪岩体成岩氧逸度在-8.5^-6.1之间,均属大于HM缓冲线的高氧逸度环境。Au在还原状态易呈自然金而沉淀,氧化状态时易以Au+或Au3+迁移。故华山和文峪岩体的岩浆都不能对金形成地球化学障而使之分散。  相似文献   

15.
为了开展钱家店铀矿床砂岩型铀矿的进一步找矿工作,对采集到的上白垩统姚家组19件砂岩样品进行了主、微量和稀土元素分析,并结合前人成果,对姚家组的沉积物源及源岩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姚家组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等;其轻重稀土比为6.96~14.66,均值为10.17;LaN/YbN为7.58~20.95,均值为11.74,说明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明显富集,分馏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曲线高度一致,也表明姚家组砂岩具有同源性;其ICV值为0.86~2.78,平均值1.34,大部分大于1,表现为未成熟的性质,为初次旋回的沉积物;修正后的CIA均值62.5,暗示源岩经历中等化学风化作用;砂岩碎屑为近源的第一次旋回沉积物,受沉积分选和再循环作用影响不大;姚家组源岩以火山弧物质和大陆上地壳长英质物质为主,源岩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环境;开鲁坳陷形成于早白垩世随着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速度的减小而在东北地区出现的北西-南东向拉张构造环境中,并接受盆地西部大兴安岭南段海西期和燕山期岩浆岩、火山岩沉积。  相似文献   

16.
李钫  李耀南 《城市地质》2019,14(1):84-89
在使用朗肯或库伦理论设计挡土墙土压力计算时,都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即土体破裂角的确定,破裂角的确定对挡土墙土压力分析和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在长期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中总结的经验,结合常用挡土墙设计中遇到的几种不同情况,以实例剖析解释了破裂角的概念,分析和探论了破裂角的确定及其对挡土墙土压力设计的适用性,提出了在挡土墙设计中,根据不同场景条件确定防护土体破裂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勐糯铅锌矿区位于保山-镇康地块勐糯向斜东翼,是三江成矿带中重要的大型铅锌矿床。矿区内志留系中统上仁和桥组下段(S21)为主要赋矿层位,其中结晶灰岩为主要的赋矿围岩,含矿层顶底板围岩为板理化灰岩、板理化钙质泥岩。区内结晶灰岩及其他围岩稀土配分模式相似,均为右倾型及负Eu异常,指示其具有相似的沉积环境及成岩机制。同时Al2O3-SiO2岩石热水成因模式图、U-Th关系图及Al-Fe-Mn三角图解指示矿区围岩并非热水沉积,均为正常海相沉积。围岩样品U/Th <0.75,Sr/Cu>5,V/Cr <2,Ce微弱正异常及较低的Sr值,指示沉积环境为开放式的氧化浅海环境,沉积期间气候较为干燥,受到部分陆源碎屑影响。结晶灰岩ΣREE为57.11×10^-6,明显低于其他围岩ΣREE值232.02×10^-6,且LaN/YbN为8.81低于其他围岩11.17,可能为热液的淋虑作用导致结晶灰岩稀土元素流失。综合分析认为,结晶灰岩原岩为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其形成先后经历了2期构造热事件,早期构造作用使其原岩发生破碎,主要为脆性变形,含矿热液沿裂隙注入,使破碎的原岩发生重结晶,形成颗粒较为粗大的结晶灰岩;晚期构造作用对早期构造形成的结晶灰岩局部进行叠加改造,发生韧性变形,使结晶灰岩糜棱岩化,形成颗粒粗细不均的糜棱岩化灰岩。结晶灰岩的破碎裂隙为含矿热液提供良好的运移通道及容矿空间,并可能提供部分成矿物质,顶底板围岩对含矿热液一定封闭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流域碳、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关联着区域/全球尺度的气候变化,同时受到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本次研究以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西江为例,通过时间序列的高频次样品采集和分析,揭示水文条件变化对河流碳、氮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结果表明,在高流量条件下,化学风化的加速、土壤CO2的汇入及流域内有机质的降解导致了水体δ13CDIC偏负,碳酸盐矿物的快速风化致使河水HCO3-浓度表现出强烈的"化学稳定性";对DIC、δ13CDIC、流量、温度的联合分析表明,矿物溶解、土壤CO2的汇入与河流中有机质降解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西江河水碳动态的季节变化;河水NO3-浓度在高流量条件下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稀释效应,反应了人为输入和化学转化过程对NO3-浓度的影响;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西江NO3-来源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主要转化过程为硝化作用;同位素和水化学证据表明碳酸、硫酸、硝酸共同参与流域岩石化学风化,雨季外源酸参与风化的减弱是河流中HCO3-稀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经典风化限制理论认为,当剥蚀速度较低时,岩石在风化带的存留时间长,表现为一致性完全风化,化学风化通量受新鲜岩石的供应限制,与剥蚀速度成正比,即为"供应限制";当剥蚀速度较高时,岩石充分暴露,风化强度低,化学风化通量受温度、降水量等动力学因子限制,即为"动力学限制"。供应限制是构造抬升影响硅酸盐风化吸收大气CO_2进而改变气候的关键。动力学限制形成了化学风化通量与大气CO_2含量之间的负反馈,是维持构造时间尺度地球宜居性和碳循环平衡的关键。但是,风化限制理论模型并未得到充分实证。本文将介绍利用流域溶解态铀同位素证明风化限制理论的原理与研究进展。全球数据总结发现,流域铀同位素与物理剥蚀速率之间在整体上呈现U形函数关系,可用经典风化限制理论解释。但河流的铀同位素还受岩性、气候、地貌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利用已知风化年代的单一岩性流域是河流铀同位素验证风化限制理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规则地质体的正演异常是进行实际数据解释的依据,因此其正确性至关重要。现有教材和大部分论文中所列出的倾斜台阶重力异常正演公式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畸点,从而对构造模型的数据解释会产生困扰。笔者从台阶的重力积分表达式出发,重新推导了倾斜台阶模型的重力异常正演公式,模型试验表明笔者新推导公式不会出现畸点,这为数据解释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