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常态下的地质勘查工作要加速由资源型向资源环境并重转型,要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在城镇规划建设、国土空间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当前尤其是要主动服务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要主动服务于重大工程项目选址选线和城市开发;要主动服务于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主动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2.
刘凤梅  黄长生  赵信文 《中国地质》2019,46(S2):102-109
在对最新的水工环地质调查资料和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以粤港澳大湾区三极之一的广州市为重点,编制了地学专业综合图集——《支撑服务广州市规划建设与绿色发展资源环境图集》。《图集》收集和整理了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粤港澳湾区开展的环境地质调查、监测数据资料和研究成果等,经二次开发研究,以通俗易读或图或表的形式表示出来。《图集》整体分为序图、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地质适宜性评价、城市规划建设应关注的重大地质安全问题、产业发展可以充分利用的优势地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需要重视的资源环境状况和基础地质条件类图件6大类,共53张图,并提出了助力大湾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用水安全、旅游产业发展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五方面的地质建议,有效服务了广州国土空间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88-690
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运用水工环地质调查,可全面了解生态修复区域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等实际情况,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保证生态修复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从而取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最佳效果。通过对以往生态修复中存在难点的分析,对水工环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和工作思路进行了研究探讨,有望为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14,(3):83-83
《中国国土资源报》消息(2014-03-19)3月18日,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讲话时指出,要进一步找准地质调查工作定位,全力助推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目标,打造作风硬、业务精的地质调查队伍,努力推动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姜大明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地质调查工作在助推找矿突破、服务民生、支撑矿政管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他强调,要进一步找准地质调查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土资源工作全局中的位置,切实做到定位准、思路清、方向明。要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着力推进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和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健全和实施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快实现找矿突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着力推进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平。要为防灾减灾服务,着力推进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治理、应急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着力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下水监测和地下结构稳定性评价、土地质量监测评价等工作,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要为建设海洋强国服务,着力推进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维护等工作,夯实海洋事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日,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讲话时指出,要进一步找准地质调查工作定位,全力助推实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第二阶段目标,打造作风硬、业务精的地质调查队伍,努力推动地质调查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br〉 姜大明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地质调查工作在助推找矿突破、服务民生、支撑矿政管理、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他强调,要进一步找准地质调查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国土资源工作全局中的位置,切实做到定位准、思路清、方向明。要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服务,着力推进成矿理论、勘查技术和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健全和实施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快实现找矿突破,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着力推进地质环境保护、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等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平。要为防灾减灾服务,着力推进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治理、应急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服务,着力推进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城市地下水监测和地下结构稳定性评价、土地质量监测评价等工作,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要为建设海洋强国服务,着力推进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维护等工作,夯实海洋事业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6.
《甘肃地质》2011,(1):F0003-F0003
1月21—22日,甘肃省地质学会协助甘肃省地矿局举办了“地质理论与方法技术”培训班,甘肃省地矿局、甘肃有色地勘局、甘肃煤田地质局、甘肃省核工业地质局及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1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学习。  相似文献   

7.
黎兵  严学新  代兵  陈勇 《地质论评》2022,68(6):2022112014-2022112014
在构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时代背景下, 地质工作如何有效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新命题。我国地质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程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 主要原因在于地质调查精度和信息集成程度不足, 而且在体制机制和技术层面都存在与规划行业的脱节。通过深度参与《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 我们进一步发现地质工作的应用价值被普遍低估, 地质工作的技术路径难以契合规划行业思路, 传统地质成果表达方式也难以引起社会关注。为解决这些问题, 建议加强重点规划区地质调查和信息集成, 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考虑的地质要素, 畅通地质信息获取渠道, 构建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质评价标准体系。在操作层面, 建议进一步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主动宣传, 构建问题导向、简单易行的技术路径, 强化空间导向、聚焦重点的成果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8.
黎兵  严学新  代兵  陈勇 《地质论评》2023,69(3):1055-1062
在构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时代背景下,地质工作如何有效支撑服务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新命题。我国地质成果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应用程度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差距,主要原因在于地质调查精度和信息集成程度不足,而且在体制机制和技术层面都存在与规划行业的脱节。通过深度参与《上海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我们进一步发现地质工作的应用价值被普遍低估,地质工作的技术路径难以契合规划行业思路,传统地质成果表达方式也难以引起社会关注。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加强重点规划区地质调查和信息集成,通过法律法规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考虑的地质要素,畅通地质信息获取渠道,构建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质评价标准体系。在操作层面,建议进一步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主动宣传,构建问题导向、简单易行的技术路径,强化空间导向、聚焦重点的成果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9.
徐友宁  乔冈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8,37(12):2125-2130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开发及战略基地,但同时又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发现,由于以往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高原植被生态影响严重,高山草甸植被保护与修复成为青藏高原矿山最主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基于寒冷、缺氧、少土、交通不便等制约性自然因素,提出了源头优先保护生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策建议:提高青藏高原矿山准入条件、构建基于源头生态保护的机制、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基于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矿山布局、建立勘查及合理开发的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建立矿山生态环境长期监测网、推广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等,为政府科学决策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泰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全面分析了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地质资源本底、地质环境安全、生态敏感性和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构建了适用于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指标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大类,开展了泰州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并与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进行比对分析,提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不同适宜区的差异化管控措施。结果表明,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必须建立在地质资源保障和地质环境安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对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进一步凝练和提升,是城市地质调查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未来五年我国城市地质工作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地质工作是未来地质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近10年来,城市地质学理论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创新了城市地质工作发展理念,创立了浅层地温能地质学理论体系,构建了城市地质调查和区域工程地质勘查评价体系;城市地质工作得到长足发展:找准了影响城市发展的重大地质问题,完成了一系列城市建设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和重要战略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开展了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十三五"时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城市地质工作必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两快、三高"战略,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馆藏地质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供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能源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资料管理等地质信息和工作程度,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地质矿产的需求,探索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新方向,服务地方政府进行地质勘查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矿产资源产业走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是位于海陆结合部的复杂环境系统,是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地区。中国大陆海岸线约18000km,涉及沿海11个省,由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海岸带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面临海岸带资源无序开发、水土污染、滨海湿地退化、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灾害地质问题,已成为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中国持续加大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并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等政策措施。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主导的海岸带损害评估及修复计划已实施了近30年,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其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规范的损害评估和修复程序、数据集成管理和共享应用等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建议加快完善中国海岸带生态环境损害评估与修复的技术方法体系和制度体系、有序开展海岸带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加强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并构建统一的海岸带基础调查数据库、建立海岸带监测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地质研究主要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永双  孙璐  殷秀兰  孟晖 《中国地质》2017,44(5):901-912
环境地质研究是以人-地相互关系为核心、促进人类与地质环境协调共处的重大课题,受到国内外地质学界普遍关注。本文在简要回顾环境地质学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环境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环境地质研究是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要使命,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应涵盖城市地质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地质灾害监测与综合防治、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地球关键带相关问题研究等,强调学科交叉及新技术新方法的系统性研究,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地质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岩溶研究进展与重要活动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十一五”期间,国际岩溶中心在我国桂林成立,岩溶研究在理论上与实践应用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理论上,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和现代自动化测试手段发展了岩溶动力学;新的学科生长点岩溶生态学不但揭示了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土壤质量变化与某些土壤营养元素形态的初步规律,而且选育了大量适合岩溶地区的名特优植物物种;全球变化研究探讨了岩溶水循环中溶解无机碳形式对全球碳汇的贡献,从多种气候替代指标深化了洞穴石笋的古环境记录研究;用新技术探索了岩溶地下水水质和水量的有效评价方法。应用上,形成的西南岩溶水、石漠化和水土流失调查区域性资料在国家目标和干旱找水重大社会需求中发挥重要作用,岩溶地区油气勘察形成典型地质模式,中国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申报成功,岩溶塌陷监测与预警新技术成功用于工程建设区塌陷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地质矿产部"八五"期间物探、化探、遥感勘查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八五"期间地矿部系统物探、化探、遥感勘查工作取得了若干新进展。本文根据各省、市、区地勘局及勘查技术院等有关资料,分基础地质、矿产勘查及水工环三部分简述了这些成果的主要方面。在矿产部分,特别列举了自"六五"期间区域化探、区域物探起步以来,15年间找矿成果的对比情况,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进展与主要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通过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 ①初步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②创新地将“光纤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相关成果引领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 ③编制了1:5万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 ④创新形成了3个层次环境地质调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了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体系和大流域环境地质工作模式; ⑤建立了江汉平原地球关键带监测网络,编制了平原区地球关键带调查技术方法指南; ⑥提出了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生态地质环境多元响应研究思路,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调查系统,提出了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新判断; ⑦建立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沉积单元区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序列,构建了重点地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提出了长江贯通时限和演化新认识; ⑧编制了流域、经济区和城市系列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成果转化与服务成效显著。该工程进展及成果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等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通过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 ①初步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②创新地将“光纤技术”应用于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相关成果引领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 ③编制了1:5万比例尺的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标准和要求; ④创新形成了3个层次环境地质调查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了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体系和大流域环境地质工作模式; ⑤建立了江汉平原地球关键带监测网络,编制了平原区地球关键带调查技术方法指南; ⑥提出了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生态地质环境多元响应研究思路,创新构建了一套多模态传感器调查系统,提出了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新判断; ⑦建立了长江中下游不同沉积单元区第四纪地层多重划分对比序列,构建了重点地区第四系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提出了长江贯通时限和演化新认识; ⑧编制了流域、经济区和城市系列地质调查报告和图集,成果转化与服务成效显著。该工程进展及成果提升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调查工作水平,可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绿色生态廊道打造、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脱贫攻坚工作等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积极探索地质调查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新举措、新机制,丰富地质调查工作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2017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承德市生态文明示范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 项目和工程。通过需求对接、野外调查与勘察、室内评价与编图等系列工作,初步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认识: ①基本查清了承德市水、土、地质遗迹、生态等自然资源禀赋特征和环境本底条件,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林草湿地等地质问题及潜在风险; ②从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综合调查评价、全域生态文化旅游新格局打造和林果业种植结构优化等方面,探索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的地质支撑服务模式; ③基本查明了地质建造对农业和生态格局的控制关系,据此提出了耕地资源和植树造林的优选区域; ④以双滦区为例,探索了地表基质层的分布特征,为宜林、宜耕、宜草提供了理论基础; ⑤提出了基岩山区矿泉水成因模型和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调查评价工作方法。该工程取得的初步进展及成果为承德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国土遥感综合调查工程总体目标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紧密围绕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结合当前国土资源遥感调查的工作实际,系统论述了国土遥感综合调查工程的目标任务,拟定了矿山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边海防地区基础地质环境遥感调查、青藏高原冰川变化与冰湖溃决灾害遥感调查及自然资源与生态地质环境遥感综合调查等4大工作内容,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总体技术思路、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预期成果,并对成果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