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超声、磁共振和核医学成像是独立于X射线成像以外的三种医学影像技术。高档超声成像设备已经进入了采用数字多声道技术来提高成像的分辨率和实时性的时代,新兴的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对磁场和表面线圈的改进、创新,其成像分辨率和实时性已经可以和X射线CT-比高下,而对核医学来说传统的γ照相机正在让位给发射型计算机体层CT(SPECT)和正电子发射型CT(PET)。  相似文献   

2.
地质材料结构与功能射线成像是采用射线对地球自然物质进行结构与功能成像,是研究地质材料物质组分、结构、特性与功能的重要手段,是认知地质现象、过程与动因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射线成像方法的基础上,分别梳理地质材料表面结构成像、三维结构成像与原位结构成像方法技术及适用条件,提出了地质材料功能成像方法与技术,并指出了地质材料结构与功能射线成像适用条件与发展趋势:(1)可见光、红外射线束和电子束射线等可实现地质材料表面的高精度成像;(2)X射线、γ射线和中子射线能量较高,可穿透地质材料实现三维成像;(3)地质材料的颗粒、矿物与基质等三维内部结构的静态成像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地质材料原位(温度、应力和空隙压力等物理场)条件下的结构进行成像,是近年来地质材料结构成像的发展趋势;对地质材料的生成富集、储集、渗流等功能及过程进行射线成像是未来地质资源能源开发的重大需求,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3.
刘蜀敏 《世界地质》1997,16(4):69-74
“深度成像”是近年来使复杂的构造地震成像发生深刻变化最具决定意义的技术。与常规时间成像相比,深度成像明显的优点是揭示了盐下构造的形态和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本文将重温偏移成像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论述了一种用于层速度分析的稳健技术-用3-D叠前深度成像估算层速度和反射层位置。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成像区外不均匀体对电阻率层析成像结果的影响、其结果表明:成像区外非均匀体的存在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是明显的;在用地面和钻孔中采集的数据成像时这种影响表现为产生一个相对于钻孔呈大致对称关系的假像;这种影响着区外非均匀体远离成像区而减小,。当区外非均匀体与距其较近的一口井的距离大于井的一半时,这种影响即可忽略。  相似文献   

5.
我们提出了一种利用散射波数据来确定地下目标位置的算法。该算法假定目标体已知,而它的位置要根据任意数量(有少量)的具有噪声的散射实验来估算,这种方法不受物理的测量几何条件的限制,因此特别适用于这样的地球物理问题:每个实验的花费使有效数据量受到限制的情况,即我们所称的数据贫乏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地球物理层析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直射线模型下地球物理层析成像的基本公式及算法。  相似文献   

7.
实现复杂波场高精度、高效率的成像处理是广大地球物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但由于受到实际波场速度因素的影响,许多波场成像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采用基于初始速度模型的相移插值偏移方法,经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可提高高陡构造复杂波场的成像精度及效率。  相似文献   

8.
9.
成像测井技术在碳酸盐岩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碳酸盐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只依靠常规测井判断碳酸盐岩裂缝、溶孔、溶洞很困难.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对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进行定性分析、定量解释,并能准确识别出碳酸盐岩目的层裂缝的性质、大小、开度、溶蚀孔洞原生孔隙、次生孔隙的发育情况等.同时并利用测试、酸压资料验证了使用成像测井判断裂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讨论地—井电磁成像的灵敏度,包括不同观测分量、不同观测位置和不同工作频率的灵敏度函数的分布,为成像系统的布置和数据解释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直流电井间三维直接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性不均匀体对电位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直接成像的参数。该参数在井间没有电性不均匀体时,等于背景电阻率,而当井间存在低阻或高阻不均匀体时,则小于或大于背景电阻率,很好地反映了井间不均匀体的电阻率性质和位置。然后介绍了井与井之间成像参数的插值方法和用SURFER软件成像的方法,并给出了几个直接成像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论三维等时线叠加反偏移中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利用几何射线理论和一种考虑了积分域边缘贡献的二维稳想法,研究了三维等时线叠加反偏移中的反偏移场,反偏移加权函及反偏移孔径。结果证明,在有限孔径条件下,反偏移场的结构比已发表的结果要复杂和多。即使在最简单的条件下,反偏移场也是由反偏移信号的反偏移噪声(孔径效应)叠加而成的。而且,反偏移场的结构强烈地依赖于反偏移孔径边缘的位置。为了消除孔径效应,应采用最佳反偏移孔径和针对有限孔径的加权函数。根据定义,最佳反偏移孔径为稳相点的第一和第二Fresnel区之和。在第一Fresnel区内,有限孔径和加权函数与文献中所给出的加权函数完全一致。而在第二Fresnel区内,有限孔径加权函数为常规的加权函数与一窗函数的乘积。在反偏移孔径的边缘上,有限孔径加权函恒取零值。  相似文献   

13.
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在岩体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岩体结构理论 ,软弱结构面对岩体变形与破坏具有优先控制作用 ,它与围岩在地震波传播性质 (波速与衰减特性 )上的差别 ,可以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 ,对它进行空间定位 ,进而研究岩体的内部结构特征。针对岩体结构研究的特点 ,本文提出将地震波走时成像方法与地震波衰减成像方法 (振幅与脉冲宽度 )集成到一个处理流程中 ,实现了岩体结构的综合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成像光谱遥感技术及其在地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像光谱遥感技术作为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技术,代表了遥感定量化的发展方向。概述了当前成像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探讨了成像光谱数据的特点及其处理技术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地质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成像技术在矿区重力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力勘探中利用概率成像新方法处理数据,在东北某矿区实测重力剖面数据,在常规处理解释中遇到很多不确定性.而概率成像以及重力梯度概率成像的新方法解决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进行场分离的难点,去除干扰场的叠加.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处理解释矿区的重力异常,圈定异常地质体,为找矿提供更有力的依据,从而解决了复杂地区重力场的反演解释问题,对重力勘探工作中复杂地区重力异常的解释有很好的利用价值,能快速准确稳定地进行重力异常成像反演.  相似文献   

16.
17.
18.
赵应权  沈忠民  王鹏 《岩矿测试》2014,33(5):674-680
传统显微镜光源主要包括卤素灯光源、纯水过滤热射线光源、LED光源等,由于卤素灯光源含有大量760~1400 nm区段的红外线,纯水过滤热射线光源滤除红外线不彻底且水会导致透射光线的部分散射,LED光源在500 nm波长附近的光照强度不足、波形存在缺陷,容易灼伤样品或使成像质量受限,都难以满足需要采用大功率冷光源进行无损、高质量显微观察成像和测试的要求。本文在总结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方式、光源类型及各类光源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三棱镜-凸透镜组分频合成冷光源的新思路。该思路首先利用三棱镜将卤素灯光源光谱按频率顺序打开,然后选择可见光区域内的光谱,用凸透镜组校正可见光方向后,再由三棱镜将这些可见光合成不含热射线的冷光源。理论和砂岩荧光薄片实际测试效果表明,该方法既可完全排除热射线,从而使样品免遭受破坏,又保持了完整的可见光光谱,解决了大功率冷光源红外线生热和光谱存在缺陷的难题,这为采用大功率冷光源的光学显微镜投影高质量成像提供了新的方法及切实可行的依据。该套分频合成光源的装置主要配置为:玻璃材质的同规格的三棱镜与凸透镜各两个,卤素灯光源一个。结构简单,可在需使用大功率冷光源进行无损成像和测试等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入,钻孔岩壁上特殊区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克服传统超声波钻孔成像技术分辨率低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超声波合成孔径技术的钻孔成像方法,提高钻孔图像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采用高分辨率的合成孔径SAFT成像技术综合处理大量的断面扫描回波信号,达到增强反射信号和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使对应的岩壁特征区域回波更加突显,在该基础上提取出扫描断面回波信号的声幅和声时参数。综合声幅和声速参数的特征,提出了基于相关性的超声波钻孔图像重建原则,选择合适的成像数据点,在叠加不同深度的探测数据后形成了关注区域更加明显的钻孔重建图像。将该方法应用到了实际工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