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乡盆地膨胀上分为三种类型:Ⅰ类为具有弱膨胀潜势的黄褐—褐黄色膨胀土;Ⅱ类为具有中等膨胀潜势的褐黄—浅棕红色膨胀土;Ⅲ类为具有强膨胀潜势的灰绿—灰白色膨胀土。根据西乡盆地膨胀土的基本常规指标(粘粒粒组含量、液限和塑性指数),与西多盆地膨胀土胀缩特性指标的相关性,应用多变量数学分析建立判别函数式,来判别西乡盆地膨胀土。上述研究对西乡地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49景Sentinel-1影像,综合SBAS-InSAR和CR-InSAR技术对安康膨胀土机场进行为期2 a的形变监测。结果表明,共存在3处明显失稳边坡区域,与机场填方区域高度重合,失稳边坡沿视线向远离卫星,在空间上形变范围由点到面,时间上形变速率逐渐变缓。结合降雨数据对机场形变规律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膨胀土边坡形变在夏季降雨高发期明显变缓,甚至发生抬升。综合分析推测,机场边坡区域发生的特殊形变与施工填方所用的膨胀土具有密切关系,且安康机场形变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3.
南秦岭新生代安康月河盆地是北西向石泉-安康-竹山-房县左旋走滑断裂构造带西北端弯月状拉分盆地,论述了该盆地的边界断裂,盆地结构和三代盆地发育演化特征,估算了盆地最大扩张量(1.45km)和主控边界断裂的走滑位错量(2.9km),分析了盆地主要储能结构秘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场调查资料,描述了鄂西北房县至陕南安康一线北西(北西西)向构造带中诸如青峰、安康—房县、竹溪、月河等深大断裂带,以及房县、宝丰、竹溪和安康等断陷(拗)盆地的新构造表征。分析了历史强震与地震地质条件的关系。对788年6.5级地的震中提出质疑,重新修定应在湖北省竹山县宝丰盆地西北隅  相似文献   

5.
南秦岭房县拉分盆地的构造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南秦岭新生代房县盆地是北西向安康-竹山-房县左旋走滑断裂构造带东南端拉分盆地。论述了该盆地边界断裂、盆地结构和3期盆地发育演化特征。估算盆地的最大扩张量为2.73km,主控边界断裂的走滑位错量为3.57km,并分析了盆地主要储能结构与地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陕南膨胀土分布地区由于膨胀土地基的胀缩变形,常常导致建筑物开裂和毁坏。如何改良膨胀土,消除其胀缩性,加固膨胀土地基,确保工程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是膨胀上分布地区工程建设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结合陕南三种类型的膨胀土,我们选取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了加灰(石灰、粉煤灰)处理的试验研究,其效果较好,消除或减弱了膨胀土的胀缩性,达到了改良膨胀上不良工程地质性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与膨胀土胀缩特性有关的指标:粘粒含量(m_(0.005))、液限(W_L)、液性指数(I_L)、线缩率(e_u)、自由膨胀率(δ_(ef)),对陕南地区膨胀土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其结果可分为3类:一类是灰白、灰绿色强膨胀潜势膨胀土;二类是三级以上阶地上黄褐-棕红色的中等膨胀潜势的膨胀土;三类是二级阶地上褐黄-黄褐色弱膨胀潜势的膨胀土。  相似文献   

8.
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防护方案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膨胀土路堑边坡的公路工程特点,总结以往膨胀土路堑边坡的防护措施,根据以往膨胀土路堑边坡的防护成败资料和经验。以保持边坡土体天然含水量状态的相对稳定,保持边坡土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保持边坡土体足够的抗剪强度和防护工程应能适应边坡膨胀土体可能产生的膨胀变形与膨胀力不遭破坏。首先用DAH混合溶液改良膨胀土边坡的表层土,使DAH混合溶液与膨胀土产生离子交换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表层膨胀土体改变性能,成为正常土,然后结合以往路堑边坡处理方法进行综合处理。实践证明,此方法不但充分利用了膨胀土.节约了工程投资,而且又绿化、美观了边坡,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从而为膨胀土地区公路路堑边坡处理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桂林膨胀土主要有三种成因类型,这三种不同的成因类型的膨胀土,在物质成分,胀缩特性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桂林膨胀土由于以高岭石、伊利石为主,所以胀缩特性不太强烈,为弱—中等胀缩性。对此,笔者作了理论方面的探讨。膨胀土对建筑物的破坏,不仅反映了气候、微地貌等变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了建筑物基础具有水平、垂直变形等形式。膨胀土地基的处理主要是水的处理。另外本文还提出作为判别指标的自由膨胀率Cef、液限WL的界限值,在桂林应修改为Cef>20%,WL>40%。)  相似文献   

10.
膨胀土的膨胀潜势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并非用某一种指标可以确定,既使采用多项指标确定,也常常遇到各种指标实测值不落在膨胀潜势的同一级别里,可能造成误判.本文把膨胀土视为灰色系统,应用灰色聚类法评判陕南膨胀土的膨胀潜势等级,其结果较为合理、准确.  相似文献   

11.
高韦庄镇位于单县西南,地形较平缓,属黄河冲积平原,多年来连续发生地裂缝地质灾害,导致房屋开裂,土地失耕或减产,通过调查勘查,发现其地层12m以浅存在厚度分布不均的膨胀土,而当地地下水位受季节影响常常在膨胀土内或其顶底板上下波动,导致膨胀土不断发生涨缩变形,引发当地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发生。可以通过碎石充填、清除、筏板基础等的地基加固处理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前陆盆地的一般概念及其构造—沉积演化模式,然后根据钦州—玉林地区的沉积特征及有关的区域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国外典型前陆盆地进行对比。我们认为,前人资料中的“钦州残余海槽”,应是云开碰撞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并尝试恢复钦州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国产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为第四系宏观、局部及细部特征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中巴经济走廊东段地区分布较多的冲洪积扇、河谷阶地、冰川堆积等地貌类型,为了研究国产高分数据在该地区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适用性,以高分二号(GF-2)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借助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三维场景,选取中巴公路沿线盖孜河流域乌鲁阿特山前冲洪积扇、盖孜河河谷阶地与克拉牙依拉克冰川堆积物3处典型第四纪地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并进行了精细尺度遥感解译;经过野外实地验证,查明了其物质组成与变化规律,修正了前人关于克拉牙依拉克冰川不同期次冰碛物的划分范围;通过对盖孜河河谷阶地分析,盖孜河流域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了至少5次阶段性构造抬升,阶地基座冰碛物至少由两期冰川作用形成。研究表明,GF-2影像能快速从宏观尺度上识别地貌、松散堆积物变化特征,能够看到常规方法无法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满足大比例尺解译、制图要求,特别是在微地貌识别以及第四纪地层解译中,能够提升精细地质解译水平。研究成果能为盖孜河流域河流、冰川的发展演化过程研究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为中巴公路沿线第四纪土体遥感调查提供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4.
吐鲁番盆地是我国西部极端干旱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荒漠生态典型,生态环境脆弱。文章从植被生长与土壤含水率、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埋深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吐鲁番盆地艾丁湖周缘低湿地植被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生态水位为埋深2.5~3.5 m。总结了吐鲁番盆地天然绿洲区的植被随地下水变化的关系及其演替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地质资料、水系统计资料、震源机制解、地震等烈度线及断层位移测量、地应力测量结果等,研究了渭河盆地构造应力场演变,讨论了盆地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对其发展演化阶段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