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言1995年1月17日兵库县南部地震前的1994年7月末,兵库县川郡猪名川町发生了震源深度为10km的震群。同年11月距上次震群区西北约5km处又发生了震源深度为5km的震群。震群活动在兵库县南部地震之后再次出现直至现在,震源深度约为3km或小于...  相似文献   

2.
1995年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紧急地壳运动调查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兵库县南部地震(M7.2)是关东地震(M7.9)以来最大的灾难性地震。该地震是沿日本列岛内陆活断层(有马-高-六甲断层系)发生的,震源机制为走滑型的内陆地震,是日本实施近代观测体制...  相似文献   

3.
有关兵库县南部地震的调查研究工作简介1.探明活断层深部构造和动态特性的计划(断层解剖计划)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震预报研究,日本全国各大学协手在兵库县南部地震的震源断层附近进行如下的观测和实验研究。在该项研究中,将利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的方法综合探明活断层...  相似文献   

4.
前言1995年1月17日发生了兵库县南部地震。在气象厅(1995)公布震源以后,气象厅(1995)和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1996)又分别公布了各自修定的震源结果。但仍存在两个单位在震源附近没有或很少有观测点,而且观测点的方位偏向一边,不均匀,同时由于...  相似文献   

5.
高精度组合式轻便小型可控震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春蕾  卢川  郝天珧  张妍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11):3690-3698
由于自动控制、信号叠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可控震源不断完善,成为我国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高精度组合式轻便小型可控震源是地震勘探中用于浅层地震勘探的一种高精度的激振设备,其组合安装模式适合于特殊复杂的野外环境,可以实现流动野外地震观测,能够产生高重复性,高精度的叠加信号,弥补了炸药震源在地表条件差及城市环保区无法施工的缺陷,在中浅层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展适用于中浅层地震勘测的高精度轻便小型可控震源应用于地震野外勘探,也适应了当前技术及市场的需求.本文从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和结构特点等角度对高精度组合式轻便小型可控震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针对野外的数据验证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的主震和余震分布、发震断层、震前的空区现象、震源机制解及区域应力场等特征,并对该次地震的发生与周围地体应力环境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兵库县南部地震于1995年1月17日5时46分(JST;JST=GMT+9h)发生在兵库县南部的活动断层上,对几个城市尤其是神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们通过对宽频带及强地面运动地震图的分析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及大小(地震矩和震级)。由长周期矩心矩和量反演的震源机制是,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233°,83°,169°,补偿线性偶极向量分量小(1.5%),M0=3.0×10^19Nm,Mw=6.9  相似文献   

8.
城市活断层高分辩率地震勘探震源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大量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隐伏于城市之下的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造成的,因此,探测城市活断层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高分辩率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城市活断层较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它包括激发技术、接收技术、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等。而震源是地震勘探的首要问题,城市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城市活断层的特点对高分辩率地震勘探的震源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较小的断距决定了要有较宽的震源谱,城市较严重的干扰决定了震源勘探的震源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较小数点的断距决定了要有较宽的震源谱,城市较严重的干扰决定了震源要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在福州市跨八一水库断裂进行的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锤击震源、枪震源以及炸药震源的试验研究,利用频谱分析技术,得到了各种震源谱的特征,并给出了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和锤击震源叠加时间剖面对比,探讨了各种震源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陆地可控震源发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信号的激发源分为爆炸震源和非爆炸震源两种.其中爆炸震源自20世纪2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而非爆炸震源已由最初的落重式震源发展到今天的可控震源,成为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设备.本文介绍了可控震源的发展,并且根据我国地震勘探发展对电火花震源、夯击震源、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液压式可控震源以及精密可控主动震源进行了分析,发现适用于浅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电磁驱动高频可控震源一直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于野外地球勘探,吉林大学国家地球物理探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此开展了研究工作,自行设计研制出PHVS-500/1000型国内第一台电磁驱动的轻便高频可控震源.根据地震勘探仪器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当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步与市场的发展需求,展望了小吨位、经济型的电磁可控震源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城市活断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震源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国内外大量地震震例研究表明 ,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隐伏于城市之下的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造成的 ,因此 ,探测城市活断层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目前探测城市活断层较为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 ,它包括激发技术、接收技术、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等。而震源是地震勘探的首要问题 ,城市特定的人文环境和城市活断层的特点对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震源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较小的断距决定了要有较宽的震源谱 ,城市较严重的干扰决定了震源要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通过在福州市跨八一水库断裂进行的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锤击震源、枪震源以及炸药震源的试验研究 ,利用频谱分析技术 ,得到了各种震源谱的特性 ,并给出了可控震源、真空加速落锤和锤击震源叠加时间剖面对比 ,探讨了各种震源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调查与中国唐山大地震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1995年1月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的强地面运动特征,并与1976年中国唐山地震的地面运动特征进行了对比,讨论了日本地震后次生灾害——火灾的残酷性,并分析了该次地震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兵库县南部地震前后观测到了震源区周围的地壳运动变化。地震等地壳运动与表层的地质情况密切相关。我们认为,支配这些活动的是地壳深部的断层运动及含水层的动态。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后,日本地震学家的思路有所改变,制订出更切合实际的新地震预报计划。  相似文献   

14.
姚安、大姚中强震区地震构造初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9年7月9日云南姚安6.0级地震烈度考察和现场流动数字地震观测资料,以及自2000年以来在该地区发生的其它3次6级地震序列空间展布、震源机制、烈度分布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地区4次6级地震在震源深度、等震线长轴、序列优势空间分布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石油部门提供的地震勘探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地区地震构造背景十分复杂,突出表现为多方向地震构造的交织,且可能存在不同深度层次断裂构造的耦合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17日的兵库县南部地震(M7.2)是日本第7个地震预报计划(1994~1998)才实施1年就发生的大地震,也是日本自1964年开始实施第1个地震预报计划以来发生的第一次内陆大地震。在前6个地震预报计划实施期间曾发生过5次大地震。其中2次...  相似文献   

16.
地震勘探资料揭示郑州老鸦陈断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断层活动性的探测研究是城市地震预测和防震减灾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查明郑州老鸦陈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06年底,在郑州市北郊横跨老鸦陈断层进行了不同探测深度的浅层地震勘探,通过采用爆破震源和可控震源相结合、不同观测系统参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获得了探测深度30—6000m范围内的地下结构与构造图像。结果表明,老鸦陈断层为一条倾向NE、走向NW的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新第三纪(N)以前的地层,在Q N地层内部没有发现断层引起的地层错断现象。  相似文献   

17.
黄清华 《地震学报》1998,20(4):356-362
讨论了与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7.2级地震相应的余震及灾害的分布、内陆直下型地震的发生与断层的关系及强震动等基本特征.地表断层系同地下断层系的构造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地震不一定受既存活断层系(地表断层系)构造活动的制约,强震动域不与震源断层位置直接相对应,而多出现于稍偏离断层两端的区域或断层单侧稍远处的区域内.对强震动的机理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简要介绍了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在简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震源激发、数字地震仪性能、接收方式与接收条件、观测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等。研究表明,对于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在数据采集环节应采用具有线性或非线性变频扫描功能的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接收道、短排列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在数据处理与解释环节,要重视折射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技术、子波压缩技术、子波零相位化技术和叠前偏移技术等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实例。  相似文献   

19.
城市活断层探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技术   总被引:28,自引:10,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介绍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福州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试验探测资料 ,阐述了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技术装备、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以及在强干扰背景条件下围绕抗干扰和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通道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 ,是实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据美、苏一些书刊报道,国外正在利用可控震源解决深部地壳构造及地震预报中的问题。现简要介绍如下:可控震源是一种连续振动系统(非炸药震源),最早于1950年在美国出现,1957年首次用于生产,1961年后作为通用的地震勘探工具,并在六十年代很快得到了发展。美国、西欧、非洲、澳、新和中东地区均已在石油勘探中广泛使用,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