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河北后龙沟金矿地质特征、发现过程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英福 《矿产与地质》2004,18(2):113-117
后龙沟金矿金矿化主要产于火山角砾岩体中,是冀北一种新的金矿类型。笔者总结了在地质、化探密切配合下发现隐伏的后龙沟金矿的过程。认为该矿床的发现对洞子沟地区普查找矿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北崇阳方山背斜南东翼为鄂南片区的金矿聚集区,金矿床多分布于震旦系陡山沱组层间破碎带中。小水金矿是该地发现的一处小型金矿,含矿岩性以硅化碎裂页岩夹白云岩、硅化白云岩夹页岩为主。总结该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认为震旦系陡山沱组构成了该区金矿床的初始矿源层,矿体受层间破碎带及其次级构造裂隙控制明显,陡山沱组第二岩性段含泥质白云岩、页岩特有的岩性组合是成矿流体聚集和成矿金属卸载的有利空间。通过与我国典型卡林型金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对比,指出小水金矿应属卡林型金矿,对方山地区金矿的成因认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16区块位于苏丹北部红海州,区内已发现金矿点11处,铜矿点6处,优选出了4个成矿远景区,评价了小型金矿床1处。该文介绍了16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及矿化类型,以已评价的小型金矿床为例讨论了该区金矿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指出该区具备良好的金铜矿成矿远景。针对该区实际情况提出遥感解译配合化探测量、物探测量是选勘查靶区的有效方法,地表槽探揭露配合中深部钻探控制是必要的勘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河南嵩县东湾金矿田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绪成 《地质与勘探》2011,47(5):765-771
东湾金矿田受区域性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构造联合控制,岩浆活动强烈,成矿地质条件好,已发现多处金矿床及金矿点。主要金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赋存于东湾断裂蚀变带及其两侧的近东西向断裂带内,构造带宽2~20m不等,最大宽度超过30m。矿体倾角50°~65°,空间上呈舒缓波状延伸,膨大收缩、分枝复合现象普遍。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矿化蚀...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徽县头滩子金矿地质特征及远景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徽县头滩子金矿是近年来在西秦岭东部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新类型金矿床。文章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的分析研究,结合头滩子金矿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该区金矿的控矿因素,初步认为,泥盆系和石炭系含碳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含金背景值较高,为金成矿矿源之一;印支期及燕山期花岗斑岩、正长斑岩及脉岩为金成矿提供热源和深部矿源;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三组断裂交汇显示出环形构造特征,构成聚矿场。以金矿为中心,向外扩散以后出现锑矿和汞矿,属低温成矿系列。该矿床在西秦岭东部南缘具有代表性,据初步预测,该矿区有一处大型金矿产地,在矿区外围有3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6.
陈龙照 《福建地质》2011,30(4):293-300
德化青云山铜金矿区已发现15个工业矿体,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受断裂、不整合面及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化具上金下铜垂向分带特征,为次火山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铜金矿,在总结矿区地质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提出该类型矿床的综合找矿方法。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嵩县东湾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嵩县东湾金矿是近年在河南省嵩县发现的一处隐伏的中型金矿床。该矿床的发现为在低缓化探异常区取得的找矿突破,提供了寻找隐伏-半隐伏金矿的典型范例。通过矿床地质背景的介绍和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特别是对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提出了矿床成因类型是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郎伟民  王利峰  朴在均 《吉林地质》2020,39(2):10-14,32
土山子地区位于夹皮沟—金城洞金、多金属成矿带东部,该成矿带是吉林省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成矿带内现已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点众多,根据已知的矿(化)点、矿化线索及近期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结合同一成矿带内松江河金矿、海沟金矿、旭阳金矿、金城洞金矿、厚底洞金矿等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特征,该地区内初步确定两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9.
莱州—招远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资源基地,截止目前已发现的各类金矿床(点)200余处,其中大、中型金矿床20余处,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的1/4.三山岛金矿床是区内著名的“焦家式”金矿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通过对三山岛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矿体地质特征与控矿断裂构造特征相一致,矿床成因属于重熔岩浆期后中温热液交代矿床.  相似文献   

10.
张海涛 《云南地质》2003,22(1):72-79
在前人地质、矿产成果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与野外工程验收发现大坎子金矿。过去地小水井金矿田的成矿规律存在的认识上的差距,故在已知矿床外围找矿末获得突破;因此,有必要系统介绍大坎子金矿已被后来在矿山开发中证实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目的是借鉴已知矿床(点)成矿规律,开展成矿预测,选准靶区,为取得找矿上的重大突破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侯树桓 《吉林地质》2005,24(1):34-38,50
在夹皮沟金矿南部的溜河地区,通过认真详细的地表地质调查,发现规模较大、矿化蚀变较强的NW向韧一脆性剪切构造带,据此提出在带内寻找金矿的地质找矿设计。经数年勘查,终于发现了具有大型规模远景的六批叶沟金矿床,实现夹皮沟金矿外围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这对在太古宙高级区找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维特金矿床位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Gabgaba地块,是苏丹东北部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金矿床。通过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控矿构造研究,初步揭示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基本查明了矿区的构造特点及其含矿性,为矿区进一步勘查指明了方向。该矿区金矿(化)体呈脉状,严格受NW向脆-韧性剪切带控制,产于低绿片岩相的片理化带内,主要以含金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绢英岩或碎裂岩的形式产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和绢云母化与金成矿关系密切。就矿床成因类型而言,应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综合分析矿区构造特征发现,矿区脆-韧性剪切带具左行特征,其内广泛发育NW、NE、NEE、NNW、NNE向断裂构造;NW向左行左列断裂、NE向右行左列断裂和NEE向右行断裂是本区最主要的含矿构造,而NNW、NNE向断裂多为成矿期后的断裂构造;矿区构造形成演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挤压变形、后挤压和伸展作用三个阶段,金成矿作用主要形成于后挤压作用阶段。矿区今后勘查找矿工作应重点针对NW向、NE向断裂构造控制的金矿体展开。  相似文献   

13.
滇东南底圩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底圩金矿是滇东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少有的中大型金矿,矿石元素组合为砷金型,成因上属浅成(中)低温热液(超)微细浸染型金矿。从矿床地质特征出发,结合邻区资料探讨了矿床的控制因素:(1)底圩金矿与沿向北突出的文山-富宁弧形逆冲推覆构造带圈层状产出的多个金矿带应是统一的有机体,逆冲推覆构造是控制矿床成带产出的主要因素,较为完整的短轴破背斜是矿床定位的极好场所,破背斜轴部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区、背斜转折端、倾伏端以及古喀斯特溶洞发育之处是极好的容矿空间; (2)节理、裂隙、孔隙发育的峨眉山玄武岩是最主要的赋矿岩石,主成矿期应为燕山晚期;(3)低温相对封闭、稳定的环境是形成(中)低温元素组合微细浸染金矿所必须的物理环境。矿区深边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应紧紧围绕底圩破背斜轴部不同方向断裂交汇区、背斜转折端、倾伏端以及古喀斯特溶洞发育地段开展工作,除考虑玄武岩赋金外,还应考虑P2β与P1m的下伏不整合面和上覆三叠系地层。并探讨了矿区深边部及外围找矿预测应注意的地质物化探标志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胶东地区有3种不同类型的金矿床,层控蚀变砾岩型金矿床是新发现的金矿类型,宋家沟金矿床是其代表。宋家沟金矿床赋存在胶莱盆地东北缘拆离断层带上盘的莱阳组砾岩中,为区内火山活动前期在大气水的参与下形成的蚀变砾岩型金矿床。初步的类比研究表明,宋家沟与金矿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砾岩型金矿,也不同于胶东地区的玲珑式和焦家式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与南非兰德金矿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找矿远景巨大。  相似文献   

15.
大构园沟钒矿是近年来陕西境内新发现的中型钒矿床,属于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黑色岩系中带成矿的一部分。笔者从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综合信息研究入手,对大构园沟钒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寒武系水沟口组是区内钒、金的主要赋矿层位,碳泥质板岩、含碳质石英砂岩(炭硅质岩)是赋矿的有利岩性,也是找矿的直接标志。矿床成因属有机质参与的海底热水沉积(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辽宁大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春 《黄金地质》2000,6(3):38-41
矿床位于辽西台陷北缘,受NE和EW向断裂控制,属著名的排山楼金矿外围。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矿源层。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空间。金矿化与蚀变带关系密切,蚀变越强金含量越高。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糜棱岩化、斜长角闪质岩石和构造交汇部位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与排山楼金矿对比表明该地区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嫩江县三矿沟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矿沟矿区,位于著名的黑龙江多宝山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北西端。20世纪50-60年代已探明一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近几年在该矿床边部及外围开展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新发现了独立的钼矿体和隐爆角砾岩型的铜钼矿体,以及与韧脆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化,从而对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产生一些新的认识,并对该地区的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下一步寻找到中、大型的铜多金属矿床提供较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沂沭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由4条大断裂组成,沂水汤头断裂是其4条主干断裂之一。近几年来,在该断裂上发现了龙泉站、牛家小河、南小尧等金矿,使沂沭断裂带金矿找矿取得了突破。该文在研究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金矿类型、成矿规律,认为沂沭断裂带不但导矿,而且储矿,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为沂沭断裂带乃至整个郯庐断裂带进一步开展金矿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阳山金矿是近年来在川、陕、甘金三角地区发现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研究和总结阳山金矿带的成矿特征对指导下步勘查和面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