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钒是工业国家重点关注和争夺的资源,已被部分国家列为关键金属。本文对矿床类型、地质特征、时空分布以及成矿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和分析,以期丰富钒成矿理论研究,为提高钒资源的预测和勘查效率提供支撑,为钒资源储备提供保障。研究发现,钒矿床主要分为岩浆型和沉积型,其中岩浆型钒矿床(主要指钒钛磁铁矿床)成矿与铁镁质–超铁镁质岩及部分斜长岩侵位密切相关,成矿年龄与成岩年龄一致,钒可能来自上地幔并在岩浆演化过程中结晶析出赋存于含钒钛磁铁矿中;沉积型钒矿床多形成于黑色岩系及部分砂岩中,成矿多集中于上寒武世,钒可能来自海水和赋矿围岩,由于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以吸附和类质同象等形式赋存于有机质和硅酸盐矿物中。同时,钒矿床的成因研究存在较多问题,如成矿物质钒的来源、迁移过程、赋存形式及富集条件等。笔者建议在今后研究中通过分析钒化学行为、围岩沉积物理–化学–生物条件及岩浆演化的地质动力背景来解析钒矿床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2.
刘林 《世界地质》2011,30(2):186-191
从矿床产出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沉积环境与岩相、赋矿层位与含矿岩系及区域钒矿的对比等方面,对堰沟钒矿成矿地质背景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堰沟钒矿是赋存于早志留世大贵坪组黑色岩系中的沉积型钒矿,广泛分布于平利古陆北缘早志留世大贵坪组黑色岩系中,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铅锌矿床众多,不同学者从成矿构造背景(柳贺昌,1999;韩润生,2006;刘肇昌,1996)、成矿时代(黄智龙,2004)、构造控矿特征(韩润生,2000)、成矿流体(张振亮,2005)、矿床成因(R S Han,2007)和成矿预测(韩润生,2001)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巧家松梁铅锌矿床为该区内小型矿床之一,处于SN向的小江深断裂和NE向的巧家-莲峰大断裂所夹持的"三角地带"。本文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赋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岩系和热水建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驼路沟钻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气沉积改造成因的钻矿床。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成矿岩系和热水建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认为驼路沟钻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水喷气沉积改造成因的钻矿床。  相似文献   

6.
皖南郭村钒矿处于扬子陆块东南缘江南古隆起内的历口构造带和太平褶断带的交界部位,位于历口-羊栈岭大背斜的北翼。含矿地层为早寒武世荷塘组的一套浅变质黑色炭质板岩,可对比划分出4个矿层。矿体主要受沉积变质作用控制,层控性明显,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型石煤钒矿床,形成于温暖潮湿的浅海相还原环境。含有磷结核和钙硅结核的黑色岩系是本区寻找钒矿的重要标志,通过郭村钒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对于皖南地区寻找同类矿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早寒武世黑色岩系中蕴藏丰富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稀土金属、石煤及非金属矿产。其中,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南秦岭褶皱带下寒武统钒矿资源潜力巨大,笔者以鄂西北为例,探讨该类钒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成矿条件。鄂西北钒矿床产于下寒武统底部富含有机质的炭、硅、泥质黑色岩系中。矿层形态简单,产状稳定,埋藏浅,分布广,储量大。成矿受地层、岩性、古构造和古地理条件控制。钒矿床初始富集属受制于生物―化学成矿作用,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对矿化分布及富集有一定的影响。认为鄂西北钒矿床具有生物成矿与海底热水沉积成矿双重特征,矿床成因类型应归属于生物化学沉积―变质改造型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8.
铊矿床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球主要铊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时代、控矿构造、赋矿围岩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得出了全球铊矿床的分布特征与成矿规律:铊矿床主要产出于沉积岩发育的中-低温成矿域中,且成矿时代较新;铊矿床的赋矿围岩通常为铊背景值高的沉积岩;大多数铊矿床具有典型的低温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9.
黔东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钒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扬子地台周边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文章探讨了黔东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的钒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问题。钒矿床受地层的控制,钒等金属元素致矿是多种条件产物,其成矿高峰期为热水沉积与正常沉积交替期,矿石的成矿年龄为(521±54)~(542±11)Ma;矿床类型为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首次对寨沟钒矿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产于寒武系水沟口组硅质岩、泥岩中,空间分布严格受地层及背斜构造双重控制,矿体呈隐伏—半隐伏状态,呈现鞍状、层状分布于背斜的转折端及两翼;成矿时间为寒武纪早期,钒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系地层,矿床形成于滨海至浅海环境中,矿床属滨海至浅海沉积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1.
汤贺军 《地质与勘探》2015,51(3):534-544
新发现的勉县庙坪石墨矿床位于南秦岭勉略缝合带,目前已圈定11条以石墨矿化为主、并伴生钒、钼、钛的矿化带,15条矿化体。该矿床赋存于志留系中统舟曲岩组上岩段炭质板岩及粉砂岩中。本文在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钻孔岩芯化学分析、矿石矿物赋存状态及特征的研究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含矿岩性主要为含石墨黑云母变粒岩,其中伴生的钒与固定碳呈明显的正相关,石墨中的碳质来源为生物有机碳,矿床成因为沉积变质型矿床,具有层控后期热液变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四川宁南县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成因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宁南县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产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白云岩中,主要受断裂控制。矿体多为透镜体状、网脉状和细脉状。与成矿有密切关系的硅质条带为富硅热液后期充填产物,显示后期热液充填成矿特点。分析研究认为该矿床在成矿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其它特点方面,均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铅锌矿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辽宁大板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春 《黄金地质》2000,6(3):38-41
矿床位于辽西台陷北缘,受NE和EW向断裂控制,属著名的排山楼金矿外围。前寒武纪斜长角闪岩是主要矿源层。断裂构造为成矿提供空间。金矿化与蚀变带关系密切,蚀变越强金含量越高。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糜棱岩化、斜长角闪质岩石和构造交汇部位是寻找金矿的重要标志。与排山楼金矿对比表明该地区具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西藏拉屋铜锌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拉屋铜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区申扎—旁多铜银铅锌金成矿带内重要的矿床。文章总结了该矿床的形成机制,认为矿化早期形成于喷流沉积,后期得到了岩浆热液的叠加富集,F3是一条持续活动的同沉积断层,后期又是热液活动通道,是导矿储矿构造,二长花岗岩体及岩脉对早期形成的矽卡岩及矿体的形态起着破坏作用。拉屋矿床矿体为典型的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据此成矿理论指导,近年在该区实际找矿勘查中,圈定了八个重点综合异常,控制了铜、锌(333以上)资源量达13.56万吨,实现了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月西硫铁矿床位于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内金鸡岭向斜西部。矿体赋存于上泥盆统冷水河组的变泥钙质石英粉砂岩和泥砂质微晶灰岩中,受层位及北西西向次级断裂的控制。矿体在地表氧化成褐铁矿,氧化深度浅。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多源。成矿温度低,压力小,是在弱酸性的弱还原条件下进行的。初步认为,该矿床属沉积再造单一硫铁矿床。  相似文献   

16.
甘肃寨上超大型钨、金(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秦岭岷-礼成矿带西段,属于复合矿床,具有显著的多期次、多物源和多成因特点。年代学结果表明,矿区至少存在早期钨矿化(220 Ma)和晚期金矿化(140~120 Ma)两期成矿作用。钨矿为破碎蚀变岩型,矿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时空和成因上与同时代富钨的闪长玢岩脉(220~210 Ma)关系密切,属于岩浆成矿系统的铜-钨-钼中高温成矿系列;金成矿作用的物质来源主要是泥盆纪地层,矿化与闪长玢岩脉没有时空关联,成矿时代为燕山期(140~120 Ma),与西秦岭地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具有一致性。金矿类型介于卡林型金矿床和造山型金矿床的过渡类型,属锑-汞-铅-锌中低温成矿系列。笔者认为,寨上超大型多金属矿床成因是中生代陆内造山体制下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成矿系统之2个成矿系列叠加的结果,尚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金水铜矿床受构造控制,热液成矿标志明显。依据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硫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等研究认为,成矿物质来源深部,成矿作用具多阶段,成矿流体具热卤水性质;矿床初步确定为岩浆期后热液脉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8.
李随民 《陕西地质》2000,18(1):22-27
对陕西宁强县大茅坪铜矿床铜矿石品位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初步认定该矿床铜矿石是两期成矿作用的结果,铜元素的总体分布属混合分布类型。用混合总体筛分法和因子分析法,基本可定量确定各期的矿化范围、强度以及铜矿化作用相关的元素组合,指出此类矿床的地化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