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现场、快速分析海水中有机碳特性的方法。对臭氧与海水中有机碳发生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原理试验样机获取了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根据动力学曲线分析了海水中对应的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组成特征,例如难氧化有机物所占比例、中等稳定有机物所占比例、易氧化有机物所占比例等性质。通过与现有检测方法相比较,验证了使用臭氧氧化发光分析方法分析海水有机碳含量以及组成特征的有效性。根据实验中得到的不同区域海水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特征有很大特异性的现象,提出了建立海水中有机碳特征编码"有机碳指纹"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海水可溶有机物对海洋中生物学、环境化学和地球化学的变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至今能鉴定出的可溶有机物仅为溶解有机物的10%,在其余90%的未鉴定部分中有60—80%为海水腐植质,因此它是海洋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作者自1980年成功地从海水中分离出海水腐植质后,逐步开展了其化学性质、组成和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在这些工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中的悬浮体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为有机碎屑颗粒,例如植物碎屑、浮游生物等;无机物主要是无机碎屑矿物、粘土矿物,也有少量硅质生物骨骼。海水中无机颗粒物质能通过吸附作用,从海水中有效地富集有机溶解物质。海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分布、变化与浮游生物的活动密切相关,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物是某些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的食物,因此,海水中有机物的存在不仅对海洋生物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而且对海洋无机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地球化学转移过程都有直接影响。 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海湾,平均水深7m,面积390km2,自然环境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因此胶州湾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胶州湾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分布与变化是胶州湾生态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定点观测资料,阐明了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平均含量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悬浮体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海水中天然溶解有机物在针铁矿上的吸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6年3月在青岛小麦岛采得天然海水样品,在实验室合成针铁矿样品。用振荡平衡实验和紫外/过硫酸钾法测定了海水中溶解有机物在针铁矿上吸附的等温线和交换率--pH曲线,并讨论了天然溶解有机物的吸附对海水中溶解有机碳分布的可能影响。测定结果表明,溶解有机物在针铁矿上的吸附等温线为Langmuir型,当吸附达到最大值时,在针铁矿表面能够形成有机物单覆盖层。pH能影响溶解有机碳(DOC)在针铁矿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杨桂朋  张正斌 《海洋学报》1992,14(4):128-133
海水中酚类有机物与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的相互作用为负-价阴离子交换反应.可推断酚类有机物在海水介质中与3种粘土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酚氧阴离子(ArO~-)与3种交换剂R-OH上的-OH进行阴离子交换,如下式:  相似文献   

6.
海水中颗粒有机碳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水中颗粒有机物(POM)主要来自海洋浮游生物和其他动物的分解碎屑和排泄物。另外,还有经过在海水中,进行的溶解有机物(DOM)和POM之间的平衡而形成的POM。POM在海洋生物食物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海域生产力时DOM和POM含量的测定都是很重要的参数。通常以测定颗粒有机碳(POC)的含量作为POM的量度。关于海水POC,  相似文献   

7.
杨桂朋  张正斌 《海洋学报》1992,14(5):135-141
前 言 海洋中溶解有机碳的浓度一般为0.5~2(×10~(-6)),只是海水中无机物的1/10~5,此外尚有更少的固体粒状有机物.海水中有机物的存在量虽然不大,但在许多场合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液-固界面相互作用中可能起关键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能显著地吸附有机物,并且在吸附有机物后使其表面带有负电荷,吸附的有机物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吸附和天然颗粒物的凝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有机物在悬浮颗粒物上的吸附作用也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海水中除含有约35克/升无机盐外,还含有约0.5—2.0毫克碳/升的有机物质。其中主要为溶解有机物。已确认的溶解有机物主要为氨基酸、糖类、脂肪酸等。但这些只占总溶解有机物的10%左右,而大约90%是未知的。据报道,其中60—80%为腐植质。腐植质在海水中的浓度很低,约为0.003—0.8毫克/升。  相似文献   

9.
实验研究海水中天然溶解有机物(DOM)在δ-MnO2、粘土和二氧化硅上的吸附,海水中溶解有机碳(DOC)在δ-MnO2、高岭石、伊利石和二氧化硅上的吸附率随pH的增加而减小。结果表明,在天然海水pH8.1条件下,海水中天然溶解有机物在这4种固体粒子上的吸附率大小为:δ-MnO2(32%)>伊利石(14%)>高岭石(4%)≈二氧化硅(3%)。根据统计热力学方法得到的公式能够很好地拟合海水中DOM在固体颗粒物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研究了大生活用海水进入城市污水系统后 ,不同海水盐度下基质降解与需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污水中海水比例的增加 ,代谢单位重量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和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也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海水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微少,约为0.5-2.0C mg/L,但其种类复杂。其中以溶解有机物(DOM)为主,而颗粒有机物(POM)所占比例则更少。大洋海水中的POM主要来源于浮游生物等的死骸及其分解碎屑;另外还有海水中受风浪影响所进行的DOM POM的动力平衡产物。近岸海水还受河流和大气带入的陆源尘影响。POM主要由颗粒氨基酸(PAA)组成。即由Asp、Glu、Thr、Ser、Ala、Gly、Leu、Ile、Val、Met、Cys、Tyr、Lys、His、Arg、Phe、Pro等17种氨基酸组成。它们是食碎动物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1987年5月宁波—舟山深水港海域水体中有机物分布,初步讨论了有机物在水体中的行为。海水中溶解态的有机物与有机物总量存在如下关系:[DOM]/[TOM]=0.611[TOM]~(-0.899)。并且在通常状况下,调查海区水体中的有机物随悬浮颗粒物的增加而增高,其关系式为:[TOM]=0.65e~(0.0011〔SS〕)。认为该海区的悬浮物是制约有机物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海水淡化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分析浓海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海水淡化工程在能耗、排污、用地、取水和噪音等方面对环境产生影响,尤其是海水淡化产生的浓海水,在温度、盐度、有机物和营养盐、重金属、酸度、余氯、溶解氧以及机械卷载效应等方面严重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亟须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随着我国海水淡化产能的增加,应完善海水淡化技术、优化浓海水排放和加快浓海水综合利用,同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14.
海上石油开采导致生态环境变化实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6年8月和2003年8月对埕北油田邻近海域的调查资料,对海水中溶解氧(DO)、化学耗氧量(COD)、油类和重金属的含量,沉积物中重金属、油类、有机物、硫化物的含量以及海水与底床中生物种类、数量和密度,进行历史变化趋势分析与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海水中石油浓度有所上升,沉积物受到了铜的污染且油类浓度持续上升,底栖生物环境已属非健康状态,底栖生物受到石油烃污染.  相似文献   

15.
李兆龙 《海洋科学》1983,7(5):57-57
“黄色物质”(英文gelbstoff 俄文)这个名称指的是溶解在海水中的一种结构复杂的有色有机混合物,它是海水中溶解有机物(DOM)的一部分。DOM是生物体中的有机物的分解产物,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水合腐植质”,其生物化学性质很稳定。早在三十年代,Kalle用分光法发现了“黄色物质”。暨今,我国科学工作者已用GDX-102吸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海洋化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海水中元素的迁移和变化规律的探索。已经发现,这是与海水中的水合氧化物、粘土矿物和若干有机物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密切相关的。在本文中无机离子交换剂是水合氧化钛,金属元素为镉,作为这一方面系统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海水溶解有机物(dissolvedorganicmatter,DOM)中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作用巨大,但因缺乏适合的分离提取方法而严重阻碍了对其不同组分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的探索。固相萃取法对富集提取海水DOM十分有效,在用其提取海水DOM时,海水pH对活性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很大,但目前针对海水的这种影响尚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天然近海海水作为基质,探究不同pH条件下用亲水-疏水平衡(hydrophilic-lipophilicbalanced,HLB)固相萃取小柱萃取海水中活性分子的提取效率,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在负离子(ESI-)模式下检测解析提取物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当海水样品pH为中性和强酸性时都能获得较好的提取效率,随着pH的降低,提取物质谱的整体响应值降低,但可识别的谱峰数目增加,提取出有机物的分子量和性质差异都更广泛。分析提取物分子在范克雷维伦(van Krevelen)图和质荷比-氢碳比(m/z-H/C)图上的分布发现,中性条件适合提取饱和度较高的小分子化合物,而具有生物活性的带有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及蛋白质、糖类等生物大分子在强酸性提取条件时提取效果和分辨率更好。综合提取效率、有效峰数目和分子组成特征考虑,用HLB固相萃取小柱提取近海海水中的小分子活性物质时,将海水样品pH调节为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所谓深层海水,是指海洋深处的水。它营养丰富,温度低,一般在1-9℃,清洁少菌。这是因为海洋深处几乎没有太阳光的射入,有机物分解的速度远远高于合成的速度。而在有机物大量分解的过程中,会产生极为丰富的含氮和磷的营养成分。所以,在距陆地5公里的范围内,离海面300米以下的地方,藏有大量的这种深层海水。  相似文献   

19.
对海水中锰的光化学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锰的光化学反应主要通过有机物为媒介进行,反应液中加入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的改变会导致锰的光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增加光强,有利于锰的光还原反应的进行.降低体系的pH值,可提高锰的光反应速率.锰在不同介质中光反应速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去离子水、人工海水、天然海水.此外,搅拌有利于锰的光反应的进行,但在体系分布已达均匀的前提下,搅拌速率的大小对锰的光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研究表明,通过光化学反应,海水中的锰会由四价的颗粒态转化为二价的可溶态,从而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吸收和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天然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带电机理,特别是海洋有机物对颗粒物电泳淌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海洋有机物(主要是富里酸FA)吸附到悬浮颗粒物上后,使得原来带有不同电荷的颗粒物均带负电荷;海洋有机物(FA)与Ca~(2+)、Mg~(2+)等金属离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原来电泳淌度差别很大的各种悬浮颗粒物变得相互很接近.实验结果还表明,海水中的氨基酸由于其浓度小,以及其本身的性质所限,因而对悬浮颗粒物的电泳淌度基本没有影响;起决定影响性作用的有机物是海水腐植质(F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