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等水深轻张型张力腿平台型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海上边际油田的分布特点,100m-300m左右中等水深范围是一个很有开发潜力的海域。运用常规技术已很难在这一海域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更经济有效地开发这些边际油田对我国来说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适合我国中等水深海域国际油田开发的轻型张力腿平台型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三种轻型张力腿平台,对其运动性能及系索张力进行了比较,以期找适合我国中深水海域边际油田开发的张力腿平台型式。  相似文献   

2.
序号论文瓜目{世界各国极地冰区平台研究概要及我国一冰区海城平台方案设计研究}深水油田开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深水油田开发系统的新动向 珠江口深水油田工程问题的探讨 深水导管架制造安装初探 海洋石油早期开发的新型式和新概念一 半潜式抗台风生产储油系泊平台 我国现有坐底式钻井船的设计特点及其 在浅海作业的适应性 海洋结构物的无损检测 “三高”原油集输中的难点和主攻方向 珠江口石油开发区钢质平台腐蚀和防护 横摇运动方程系数估计及其应用 作用于可渗可压编海床上大尺度墩柱底 面上的波浪力朱庭耀,沈惠申上海交通大学李润培,马…  相似文献   

3.
由于海洋石油开发的特殊性,每个采油平台的槽口数量有限,而新建平台或者外挂槽口成本太高,因此利用低效井和关停井的槽口进行套管内开窗侧钻成为一种很好的选择。QHD32—6F平台部分生产井为中177.8mm生产套管,利用修井机在Ф177.8mm生产套管内开窗侧钻Ф152.4mm小井眼,直接着陆钻水平段,裸眼段最长达1120m,平均长1032m。该工艺技术可操作性较强,工期短,成本低,为延长老油田寿命,维持老油田经济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恶劣的海区,利用半潜式钻探平台作为监测平台来收集近海油汽开发所需的海洋水文气象资料,是一种廉价而实用的方法。“白令海多陆架区战略试验井计划”便是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该项计划由阿拉斯加ARCO油气公司负责,由EG&G公司提供完整的海洋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利用Sedco708号半潜式平台作为监测平台。测量仪器装在Sedco708平台和两条锚链系统上。气象仪器包括气压传感器和气温传感器。测得  相似文献   

5.
渤中3—2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其距已探明的油田远,储量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在研究油田储量充分动用的基础上,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技术,对油田开发方式、层系、注采井网、井型、井位及井距等参数进行精细研究,得到了通过提高初期单井产能实现油田经济高速高效开发,体现边际小油田开发特点的开发方案。为了更有效的规避油田开发中的风险和挖掘油田的潜力,方案对风险和潜力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制订相应对策,使开发方案的可操作性更强。合理简化工程设施,采用“简易井口平台+可移动式采油平台”“蜜蜂式”采油设施,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为渤海湾今后大规模开发中小型边际油气田积累了实践经验,开辟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边际油田特点和近海结构形式的深入研究,提出适合于海上边际油田的结构形式和开发思路。简易平台和小型浮式生产系统等结构的设计与应用,使得海上中小型孤立小油田的开发安全可行且有利可图。然而渤海油气田有其自身特点,设计一种集采油、生产、储油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移动式平台,也为我国边际油田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总体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平台展开结构计算,使其满足强度要求,为将来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埋藏古河道作为一种灾害性地质特征,可能对钻井平台就位、海上桩基的打入及桩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渤海某油田开发项目在工程物探调查中发现在预定平台位置处有埋藏古河道。为保证油田顺利开发,开展了埋藏古河道对海洋石油平台安全性的影响研究。通过埋藏古河道对钻井平台就位的影响分析,对桩的可打入性的影响分析和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成功探索出了油田开发项目中遇到埋藏古河道的解决思路。该灾害性地质特征的成功论证,既保证了该项目的顺利进行,又探索出了油田开发项目中遇到该问题的解决思路,对我国海洋石油的开发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小油田早期生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浅水海域的新型张力腿式储油处理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储油箱、浮箱、吸力桩、系泊链和甲板结构构成,具备原油处理和储存功能。应用非线性时域耦合分析法,研究了有义波高、平均波周期、水深对该平台的运动响应和系泊链张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波高对平台动力响应有较大影响,有义波高每增加0.4 m,平台水平位移相应增加0.408 m,而系泊链力随有义波高的增加呈准线性增大;波周期对平台水平运动影响显著,平均波周期从6.5 s逐级变化至8.5 s时,最大水平位移自3.760 m渐增至5.467 m,而波周期对系泊链力影响较小,变化率一般小于10%;该新型平台对水深大于20 m的浅水海域有良好的动力特性,而对水深小于20 m的海域却表现异常。因此,该新型张力腿式平台能满足水深不小于20 m浅海区的油田早期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9.
单桩基础简易平台结构是适用于浅海边际油田开发的一种简易平台形式,其上部甲板由单一钢桩支撑,单桩基础同时作为隔水套管使用,设计一筒双井。针对单桩基础的结构特点,对结构刚度这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单桩基础结构形式、桩基嵌固深度、桩基础直径和壁厚、桩基础入泥深度等,最终确定了适用于渤海湾边际油田开发的单桩基础平台结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0.
《海洋世界》2007,(1):4-5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消息,2006年11月30日,中国首座深水特大型装备——中国海油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基本设计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在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老油田产能的快速递减,重质稠油油田、边际油田的份额增加等情  相似文献   

11.
开展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研究是开发海上油田的三大技术难题之一。BZ34-3/5油田是渤海海域的小边际油田,针对该边际油田“现有油田附近含油构造”特点采用了“三一”开发模式和两腿三桩轻型平台,并且采用了一井双泵采油技术,自投产以来日产油达300多立方米,这标志着该海上小边际油田建成并成功投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油田的开发和开采模式对于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简要介绍了该油田开发模式和电潜泵采油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海上风力开发的深海化、专业化、大型化的需求,解决因海上气候恶劣、有效工作时间短而导致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吸取常规风车安装船和半潜式平台的优点,基于漂浮式基础风车设备,设计一种新型半潜式风车安装平台。充分考虑运输安装一体化的作业形式和经济性、安全性的要求对安装平台总布置、吃水、抗横倾系统、推进装置、主尺度等进行设计并提出风机运输吊装方案。总体布置方案初步满足设计思想,可实现多台风机组整体运输安装,可独立完成海上风电机组的运输、吊装和维护等工作任务,能适合深海漂浮式基础风机海上风电场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3.
该项目主要针对胜利滩浅海油田开发建设和工程难题,研制了适应胜利滩浅海油田开发的新型固定采修一体化平台及其模块化扩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通过平台扩展总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胜利滩海油田深部调剖的需要,研制出深部调剖系统。该系统占地小,适宜于平台摆放;实现了乳液聚合物速溶于海水和跟交联剂均匀混合进入地层;克服了船载方式施工受不良海况影响的缺点,实现了大剂量调剖荆连续注入地层而达到深部调剖的目的。先导试验表明该系统可以用于胜利滩海油田的深部调剖,加快开发速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边际油田开发新型平台及水下储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渤海海域众多浅水无依托边际油田开发存在的投入成本过高问题,通过技术论证提出新型移动式多功能简易海洋平台概念方案,并对水下沉垫储油的油气置换工艺进行了设计与优化,采用内部收益率、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边际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与风险承受能力。成功将新型平台概念运用到BZ3-2边际油田项目开发中,并与歧口、涠洲及番禺油田项目的经济效益相比较,结果显示新型平台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海上油田开发受到平台寿命的限制,为了在有限的平台寿命期内尽可能多的采出原油,对合理注聚合物时机的研究非常必要。利用平面物理模型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注聚合物时机的聚合物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物理模型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生产时间足够长的油田,不同时机注聚合物,其最终采收率以及聚合物驱与水驱相比采收率增幅的差别不大,而对于生产时间有限的油田,应适当提早注聚合物。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海上油田早期注聚合物能够获得更高的采收率增幅、吨聚合物增油及收益。基于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结论及认识,在A油田A井组开展了早期注聚合物现场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王天英  王树青 《海洋工程》2020,38(5):134-141
在详细研究影响平台综合性能的诸多因素基础上,克服现有半潜式平台存在的不足,结合自升式平台甲板可以自由升降的优点,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升式半潜多功能深海浮式(JCSM)平台。JCSM平台结合了自升式平台与半潜式平台的优势,并以平台综合性能的提升为目标进行了细节上的优化,稳性裕度大且运动性能优良,可适应干式采油、湿式采油和干湿组合式采油等不同采油模式,并同时具有钻井、早期生产、修井、油气处理与油气储运等多种功能。在详述JCSM平台的组成及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对JCSM平台进行了稳性与运动性能数值分析,并与传统半潜式平台相比较,验证了所研发新型平台性能的优越性。研究为未来海洋油气田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并对全新概念的浮式平台开发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控制平台工程投资对提高海上边际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安装费约占平台工程投资的50%。因此,就要求尽可能节省安装费用和工期,从而促使采用不同的平台安装方案。结合国际上不同结构型式的简易平台,分别对采用小型起重船安装、采用钻井平台安装和自主安装三种方式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并简要介绍了一种结合这三种安装方支优点的新型平台(SSF)。  相似文献   

19.
水下井口回接是海洋石油钻井工程中的一项特殊工艺。为降低开发成本,提高边际油田的开发效益,利用临时弃井的井进行水下井口的回接,并在此基础上建造小型生产平台是开发边际油田一项不错的选择。于1988年钻探的BZ34-3-2D井,试油显示较好,采用了保留水下井口的临时弃井。介绍了井口回接工艺以及该工艺在BZ34-3油田的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对常规井口回接工艺进行了改进与创新,利用水下摄像技术观察水下井口情况,最终回接成功,对今后水下井口回接作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埕北油田具有原油黏度高、油层渗透能力强和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水驱开发效果差,剩余油储量大。目前,埕北油田综合含水90%,采出程度30%左右,而生产平台工作时间已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急需高效、快速的开发技术。针对埕北油藏地质、流体性质和开发现状,利用室内仪器检测和理论分析方法,开展了聚合物筛选和聚合物性能评价,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优选,推荐使用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生产"抗盐"和"超高"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