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集体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权责任人的直接利益。为规范林权不动产登记行为,纠正集体林地林权证发放存在的错误,发现该项工作中采用的技术手段、调查方法等存在的问题,笔者随机选取了广西区内的5个县区进行调研。在调研基础上,笔者结合林权登记质量检查的要求和工作实际,对广西集体林权类不动产登记工作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
随着土地(不动产)交易日益活跃、登记数量与日俱增,以及权利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土地(不动产)登记机关越来越成为行政复议的申请对象或者行政诉讼的被告.深圳规划国土局因登记错误被判赔偿870万元后,土地(不动产)登记机关被判令赔偿已不足为鲜.为进一步提高土地(不动产)登记的公信力.登记错了就要赔偿理应成为土地(不动产)登记的一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前,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托伦斯登记制度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权属登记制度是国际不动产登记的主流模式。通常认为,这两种模式很相像,主要区别在于德式权属登记不发权属证书,而澳式托伦斯登记则颁发权属证书。笔者认为,两者确属同根同源,但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细微的差别。我国现行的土地登记制度也与这两种登记类似。了解这两种制度的差别和优劣,对解决我国不动产登记的具体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两种模式的核心都是不动产权属登记从历史上看,澳式托伦斯登记与德式权属登记有着千  相似文献   

4.
正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推进可谓是步履艰难。由于我国原有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形成了不动产分散登记的格局。而这种分散登记的格局,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物权登记不一致、增加当事人的不合理负担、不利于查询、加重政府财政支出、造成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落地实施和不动产登记工作不断深入,各地由于过去分散登记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疑难问题逐步显现,群众对不动产登记尤其是房屋不动产登记的信访和诉讼也明显增多,给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提质增效、"最多跑一次"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何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切实保护群众合法权益,成为当前不动产登记工作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包日李 《国土资源》2016,(11):51-52
不动产统一登记是将原来分散在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海域等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由一个部门承担,在统一的登记系统上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核发统一的不动产权证书.目的是改变不动产多头管理、职能重叠以及分散登记可能造成的不动产权利重登、漏登现象,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治保障的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切实保护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农房确权登记是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村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自2017年开展农房确权登记以来,嘉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南湖分局坚持以政策精细化、审批智能化、试点示范化、数据共享化、服务人性化为抓手,创新谋划农房确权登记路径,递进式推进服务改革,全力推进农房确权登记。截至2020年底,南湖区完成农房确权登记发证29000余户,农房发证率达到97.5%,在嘉兴市率先实现区域内符合登记条件的农户“应登尽登”“应发尽发”目标。  相似文献   

8.
土地登记作为产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联度越来越大,它不仅关系到土地权利人和利害相关人的切身利益,而且也维系着土地市场的正常与否.在土地登记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土地登记的错登、骗登和违规登记等,既损害了土地权利人和利害相关人的利益,又给土地登记机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土地登记的公信力.为此,笔者就土地登记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剖析,从中以资借鉴,推动土地登记的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正>某房地产公司申请办理A项目地下空间的首次登记,要求将其登记在公司名下。经核查,A项目地下空间为结建式地下空间,除了"产权车位"外,还有一部分"人防车位",人防工程能否首次登记?首先要确定人防工程的产权归属。结建式人防工程作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一种形式,在和平时期,可以作为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加以利用,能够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国家发生战争和灾难时,又能够为人员和物资的隐蔽提供  相似文献   

10.
数字正射影像图大规模的制作与应用是基础测绘发展的基本要求,现已为数字城市、不动产登记基础数据建设等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保障。随着航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推扫式影像的应用因其优势而发展迅猛,ADS100推扫式大幅面影像数据的生产,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结合湖南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项目,总结了ADS100推扫式影像正射影像图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该方法已经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验证,既能够保证产品精度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对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市本级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自2015年12月28日正式上线运行以来,经历了磨合期与初创期,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指导下,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五+二"与"白+黑"式的共同努力下,现业务运行与窗口建设不断稳定与规范。截至10月底,共受理登记约26万件(包含首次登记)、档案查询12万件、实际发证13万本,日均受理1226件(包含首次登记),档案查询543件;共获得锦旗15面,感谢信20余封,  相似文献   

12.
正11月19日,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召开紧急会议,就近期社会重点关注的不动产登记预约周期长、办理手续麻烦的问题进行集体"会诊"。该局经过摸底排查和集体会商,造成个别区不动产登记预约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别群众在房屋交易程序尚未办结之时即开始预约不动产登记排号,过早占用了排  相似文献   

13.
正群众和企业体验感好不好,办事方不方便,满意度高不高,是衡量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效的唯一标准。作为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综合创新示范试点之一,义乌市目前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全类型、全流程、全地域、全天候、无线下、无纸化"四全两无"式的网上办、掌上办,打造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标配,实现了"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的改革目标。一、登记更高效"二手房过户特别方便,特别快。"市民王顺忠在义乌市某房产中介公司也体验了同样的高  相似文献   

14.
第一百五十条建设用地使用权消灭的,出让人应当及时办理注销登记。登记机构应当收回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释义]本条是对建设用地使用权注销登记的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消灭的情况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建设用地使用权提前收回以及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建设用地使用权灭失等情形。建设用地使用权消灭后,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2012年9月,S市国土资源局经核实发现,2001年颁发给光明公司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存在面积错误,也就是说颁发给光明公司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属于错误登记。S市国土资源局在组织听证后,因光明公司不配合注销原国有土地使用证,在报经市政府批准后,S市国土资源局作出撤销光明公司国有土地使用证的决定。光明公司不服,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贵州省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积极应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成果,支撑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简称"三调")。通知指出,去年4月以来,贵州省开展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目前10个县(市、区、管理区)已完成试点工作,纠正了以往权属划界、资源认定错误,划清了水流、森林、草地、荒地和滩涂5类资源在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边界。共享试点  相似文献   

17.
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土地登记规则>(以下简称规则)和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土地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分别指出:"土地登记卡是土地登记的主件,也是土地使用权,所有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法律依据.土地证书是土地登记卡部分内容的副本,是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和土地他项权利者持有的法律凭证."(<规则>第65条)"土地登记簿是土地权利归属和内容的根据.""土地权利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土地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土地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土地登记簿为准."(<办法>第15、16条)  相似文献   

18.
案例 2000年,辖区某农户经批准异地重建住宅.当事人承诺建新拆旧.几年后,国土部门在开展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时,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在该户旧房屋未拆除、宅基地未收回、原土地登记未注销的情况下,又对其新宅基地进行了登记发证,造成该户拥有两处宅基地.2008年,该农户宅基地所在地块被列入旧城改造范围,拆迁人在前期调查时发现该农户有两处宅基地,并都持有合法的土地证.为此,拆迁人向国土部门发函,要求确认该户两处宅基地土地登记是否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是城乡交错区,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城乡进一步融合,"城中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相互混杂,土地权属纠纷多.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事关广大农民和村集体的长远利益,是一件百年工程,绝非仅宜之举,不能出偏差,不能出错误.鉴于此,万柏林区明确提出,必须高标准、精确化、细致化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不能出偏差,不能出错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们在西铭街道办事处进行该工作试点时突出抓了以下三点. 抓试点,定《细则》 西铭街办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西山脚下,东西长约9.9公里,南北纵深约5.5公里,面积约23.9平方公里,大量国有建设用地在农村集体土地中插花分布,国有林地与集体农用地大面积接壤,使西铭街办呈现出典型的城乡交错特点.  相似文献   

20.
洋中脊是大洋的胚胎,从洋中脊为地堑式中央裂谷的形态特征来看,大洋是拉张应力的产物,因此必须依据大陆漂移造成海底被动扩张这一结论来分析研究板块运动的动力源问题。大陆漂移的方向是有规律的,根据世界大洋年龄图等资料进行逆推,还原不同阶段的洋陆展布状态,可以看出,白垩纪以来南半球大陆分解向北运动、北半球大陆分解向南运动,大陆在向低纬度地区运动的过程中向西运动,这种大陆漂移的方向性特征与地球自转力作用的方向性特征完全吻合。根据模拟实验,在空心不锈钢球体的中高纬度表面吸附具有一定质量的磁扣并旋转不锈钢球体,当达到一定转速时,磁扣会向赤道漂移,同时向西漂移。同理,地球上的大陆高出大洋,当中高纬度的大陆自转离极力大于前方大洋阻力时,必然会造成大陆在大洋之上仰冲,也就是大陆在大洋之上漂移。根据离极力理论计算可知,中心在中纬度的大陆产生的离极力足以使前方大洋破裂屈服,从而发生指向赤道方向的逆冲运动;而向赤道运动的大陆因旋转半径变大会产生强烈的向西的同步力,造成大陆西侧大洋破裂并发生逆冲运动,从而向西漂移。板块运动的本质就是大陆挤压大洋造成洋壳破裂逆冲,陆壳于洋壳之上作仰冲运动,大陆前方的古大洋逐渐被俯冲消亡,最终与前方大陆碰撞造山合并成新的大陆;而由于大陆的前行造成其后的岩石圈普遍处于张裂状态,导致原大陆被拉张分解为2个或多个陆块,分裂的陆块之间沿洋中脊增长生长为新大洋。地球自转形成的地转力除造成板块运动外,还可能使岩石圈内部发生断裂,并在已有断裂上积累和释放势能,从而造成地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