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施秦岭巴山地区地质工作总体规划的有关科技项目攻关,4月4日由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主持,在西安召开了《秦巴地区基性(包括偏碱性、中基性—超基性岩)碱性侵入岩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及含矿性的研究》和《秦巴地区寒武—三叠纪地层古生物和主要成矿时代、成矿规律的研究》专题研究现状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地质科学院、有关省地矿局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张二朋等同志编制的《秦岭—大巴山及邻区1:100万地质图》及说明书,将于今年九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本图幅涉及范围西起青海省东部,东含郯庐断裂;南始湖北省黄梅,北达甘肃省兰州市;并包括陕、甘、青、鄂、豫、皖及湘、赣边界,属地矿部“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秦岭—大别山构造  相似文献   

3.
6月12日下午,中共中央委员、地矿部部长兼部党组书记朱训同志一行7人来我所进行了短暂视察。朱部长听完汇报后说,西安所除了三个特色(海相火山岩、基性超基性岩、环境地质)外,秦岭地区的研究要作一个重点,应该有一帮人,要把区域地质的重点放在秦岭地区,持之以恒,一代一代搞下去。朱部长说,西安地矿所的“三二四三”计划目标很好,要抓实。朱部长对我所新近完成的西北地区1:250万海相火山岩及有关矿产分布图和秦巴地区1:100万地质图、矿产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兴地说:“西安所应该在西北地区,特别是近在身边的秦巴地区,为地勘单位编绘高水平的地质图件;应该出更多更突出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陕西秦巴地区金矿资源丰富,小秦岭金矿带已成为我国四大金矿带之一。砂金找矿工作在汉江及其支流——月河已取得重要进展。为了进一步促进秦巴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现将本区的金矿主要类型及其地质特征作一探讨,供同志们参考。一、区域地质背景陕西秦巴地区横跨三个地质构造单元(?)北部是华北地块,中部是秦岭褶皱带,南部是扬子准地台。宝鸡—商南大断裂北侧,是华北地块的边缘,为一古老隆起区。主要出露的是老地层,包括太古代—元古代的变质岩系,基底物质组成多为富钠、钠化或钾化的岩石,以产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柴家庄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秦岭柴家庄花岗岩的同位素年代①宋忠宝冯益民何世平(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李增庆赵利利何芳(甘肃地矿局第一地质队天水741020)近几年来,在西秦岭柴家庄花岗岩体周围发现了金矿,有关柴家庄岩体的同位素年龄引起了广大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军民认真落实毛主席、党中央的重要指示,批林批孔不断取得伟大胜利和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下,为了尽快加速秦岭地区地质科学研究工作,更好地推动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工作的开展,迎接国民经济建设的新跃进。陕西省地质局、陕西省冶金地质勘探公司、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四家共15个单位,于1974年11月26至29日在西安召开了《东秦岭(主要是陕西境内)区域成矿条件找矿方向的研究》协作项目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秦岭地区是认识我国地质一成矿特征的一把钥匙,是沟通我国南北方地质关系的一座桥梁.经地质工作者多年的艰苦努力,秦巴地区的地质一找矿工作获得了丰硕成果.但仍有许多地质和找矿方面的重大问题有待  相似文献   

8.
此项目是地矿部“七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秦巴地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主要矿产成矿规律”中的三级课题“秦巴地区三叠纪地层古生物群的研究Ⅲ”.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古生物教研室承担,自1985年至1988年历时四年,全面完成了任务.同时,对晚海西一印支期构造发展史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三叠纪是秦岭地质发展史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形成大型裂陷槽,发育了巨厚的地槽沉积,在秦岭中东部有大片印支期岩浆岩.西部有发育的印支期火山岩,南秦岭主体属印支褶皱带,北秦岭亦有印支运动,三叠系中还有重要的矿产.因此,对秦岭及邻区三叠系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
耿树方 《地质论评》1992,38(2):183,196
为了交流近年来、尤其“七五”期间各部门、各单位在秦岭大巴山地区进行的地质、矿产研究的最新成果,促进本区地质-找矿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开展,振兴地方经济,1991年10月15—19日由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石材委员会、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10.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工作,在秦岭找到了一条含有丰富晚奥陶世至中志留世笔石动物群的连续剖面.根据1970年以来的研究,他们将这  相似文献   

11.
嵩山地质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日伦 《地质论评》1960,20(5):191-197
一、引言 1958年7月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秦岭研究队在未到秦岭以前曾先到河南嵩山区域观察了这里的古老地层。因为那里的前寒武纪地层及下古生界都很发育,可以作为研究秦岭地层的对照区域。尤其是张伯声、冯景兰、张尔道、马杏垣等先后曾在这个区域作过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泥盆系标准剖面研究》项目之一的《西秦岭碌曲迭部间泥盆纪地层及古生物》研究课题,由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五个单位的二十多位科技人员完成,最近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同行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达到了国内同学科的先进水平。西秦岭碌曲、迭部一带,山峦叠嶂,地势险峻,是当年红军长征路经之地,交通闭塞,地质研究程度较低。1981年,他们在过去零散研究的基础上,克服各种困难,系统地测制剖面,采集各种标本,又于室内进了大量的实验鉴定工作,获得了丰富的地层化石和岩石资料。运用多重地层划分的理论方法,进行多学科、多门类综合性的专题研究,划分出泥盆系三个统、九个组;结合发现的一些化石的新属、种,研究了古生物的分布演化规律,建立了各类化石的组合带;首次把该区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的研究与沉积相的研究结合起来,将泥盆系剖面的251个自然层归纳为46个主要岩石类型、45个相段,建立了相序。这一研究成果共八十多万字,附图版185幅,自成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不仅填补了中国西部泥盆系的空白,为全国泥盆系对比,阐明古地理环境、古生物分区提供了宝贵资料;而且对当前正在进行的秦巴地区第二轮区域地质调查和找矿工作将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环境地质开发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董发开同志,1966年9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评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环境地质评价和开发研究,被地矿部确定为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的一大研究特色,其事迹已编  相似文献   

14.
三峡水库引水工程秦巴段工程地质条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系统调查研究三峡引水工程秦—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活动断裂、工程地质条件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三峡引水工程秦巴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差异性,初步将其分为六个工程地质区段,即:Ⅰ—四川盆地沉积岩区、Ⅱ—大巴山南麓弧形断褶区、Ⅲ—大巴山断裂较密集的岩溶发育区、Ⅳ—南秦岭断裂较少发育的中轻变质岩区、Ⅴ—秦岭造山带断裂密集发育的高变质岩区、Ⅵ—渭河盆地第四系堆积区。总体评价:Ⅰ和Ⅵ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好,Ⅲ和Ⅴ段条件较差,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较多。其中,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岩爆、大变形和突水,特别是秦岭主峰附近可能发生强岩爆、大巴山区可能引发大规模岩溶突水值得高度重视。从区域地质环境、地壳稳定性、线路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等因素综合分析3条比选线路的差异,初步认为秦巴段三条输水线路以中线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一个晚元古代的洋内岛弧地体──东秦岭丹凤群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证据韩松,贾秀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张宗清,孙勇(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710069)关键词丹凤群、变质火山岩、玄武岩...  相似文献   

16.
陕南山阳早石炭世植物群之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186煤田地质队与西安矿业学院地质专业实践队师生于1969年,在陕西山阳县二峪河东洼、西洼地区,发现了一些植物化石。经西安煤田地质研究所初步鉴定认为是早石炭世的分子。该地区属于东秦岭范围,过去尚无可靠的早石炭世植物化石的报道。近年来186煤田地质队,在二峪河地区,陆续发现了阴沟等5个化石点,采集了二百余块植  相似文献   

17.
南秦岭震旦系中发现微细浸染型金矿隗合明(西安地质学院,西安710054)关键词震旦系,微细浸染型金矿,矿源层,韧-脆性剪切带,南秦岭80年代以来,黔东南、桂西北、川西北、南秦岭等地区相继发现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带和一批较大规模的金矿床,由此我国的金矿地质...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庆期间,所科技处组织了所庆30周年学术报告会。部分来宾和我所领导、科技人员一起参加了学术报告会。会上任有祥副研究员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典型火山机构与多金属矿产成矿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白银矿田新确认的火山穹隆构造与铜多金属矿床的产出关系,作了题为“火山机构与火山构造控矿”的学术报告;张二朋研究员以编制秦巴地区1:100万地质图所获成果,作了题为“秦巴主要地质构造特征的几点认识”的学术报告,对秦巴地区一系列关键性基础地质问题,作了精辟、合理的解释;徐培苍副研究员在成功地研究蒙脱石等矿物层间离子构型和水分子排布特征,并引伸解决高压电  相似文献   

19.
天水—宝鸡地区是祁连与北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以其特殊的地质位置、独特而复杂的造山过程和演化历史而倍受中外地质学者的关注。东、西秦岭的地层、构造、变质作用和构造演化可否对比,祁连与北秦岭可否连接和如何连接,祁连—北秦岭造山带找矿前景如何等等一系列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亟待解决。由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队和西安地质学院合作开展的“祁连—北秦岭造山带接合部位基础地质研究”对上述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复。经过课题组两年多的艰辛工作和攻关证实:东、西秦岭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出露于西秦岭地区的秦岭群、李子园群、舒家坝群与东秦岭区的秦岭群、丹凤群、刘岭群相连接,解体后的葫芦河群与东秦岭区的二郎坪群相对应,而见于东秦岭区的宽坪群等地层在西秦岭地区均有相似的  相似文献   

20.
秦岭巴山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成矿规律研究是我国地学的重要项目,我院是这项重大科学研究的参加单位之一.我院承担了二个二级课题和若干个三、四级课题.经院领导研究决定,秦巴科研项目作为我院重点项目之一.1.要以改革的精神把“秦巴”科研摆在我院重点项目来全面安排,要通过“秦巴”项目,拿出我院各学科高度综合,相互渗透、水平较高的成果;2.要求在“秦巴”地区逐步建立我院教学、科研较长远的基地;3.要充分保证这项科研项目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承担课题的教研室和单位要挖掘潜力,保证足够的人力;4.“秦巴”地区自然条件困难,因此,后勤部门要大力协助落实交通和野外供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