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绝对重力测量在云南和北京观测到的重力时间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贾民育 Torge  W 《中国地震》1999,15(1):54-64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德国汉诺威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于1990,1992和1995年共同在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和昆明进行了3次绝对重力测量。此外,1990,1992年在北京,1990年在武汉也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通过对各次绝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并与其它重力仪获得的数据的对比估算了它们的可靠性,进而详细地讨论了各个测点的重力变化。  相似文献   

2.
从大量重力测量资料研究中,发现温度变化对重力测量精度的影响很大,尤其在面积较大的范围中进行重力测量,环境温度差异大,温度对重力仪的影响更为复杂。在目前高精度重力仪数量尚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提高石英弹簧重力仪的测量精度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在1982年与有关厂家协作,制成了一台半导体制冷、制热重力仪温度测试装置,用以模拟野外工作环境温度变化。从1983年7月至1984年4月我们用该装置对列入国家地震局“清理攻关项目”的六台CG-2型,一台ZSM型和十六台Worden型石英弹簧重力仪进行了系统的温度测试。参加测试的仪器型号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比利时固体潮合作研究协定,比利时皇家天文台基础天文学部范隆贝克(Van Ruymbeke)于1980年3月20日至26日与我国家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合作开展了固体潮研究工作。在兰州开展中、比双方重力仪固体潮联合对比观测,是中、比重力固体潮合作研究协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合作研究协议的主要内容是:1.从1979年9月到1980年9月,中、比双方重力仪分别在武汉、广州、北京、  相似文献   

4.
为筹建新的世界绝对重力基准网(IAGBN),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于1985年6月20日至7月10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了国际绝对重力仪比测。在此期间,IAG的三个特别研究小组:3.87(筹建新的世界绝对重力网)、3.86(绝对重力仪比测)、3.85(相对重力联测)举行了联席会议,讨论了建立IAGBN网的有关技术问题。 目前世界上掌握绝对重力测量技术并拥有绝对重力仪的中、美、苏、法、意五个国家的六台仪器参加了比测。涉及3.85、3.87特别研究小组的联邦德国、日本、奥地利、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重力学与固体潮及重力仪器讨论会于1992年9月23日至26日在无锡市召开。来自全国32个单位7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84篇。 会议除大会专题报告外,并分重力大地测量及重力场理论、重力方法研究地球内部与资源、固体潮观测与重力仪器三个专题组进行学术交流。内容涉及地球重力场理论,重力及微重力观测,潮汐理论及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首区重力固体潮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LCR-ET20重力仪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DZW-9重力仪在三峡水库首区的重力固体潮比对观测.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重力固体潮潮汐参数,估算了DZW-9重力仪的格值,其值为(-756.06plusmn;0.05)times;10-8(mbull;s-2)/v. 分析了相应仪器的重力观测残差, 数值结果表明DZW-9重力仪的长期漂移具有线性特征, 观测精度与LCR-ET20重力仪在同一量级. 本文提供的相关结果可为该地区地表和空间大地测量观测提供有效的重力潮汐改正模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及邻区重力合成潮汐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江存  孙和平 《地震学报》2007,29(6):618-624
采用固体潮理论模型值和由最新的TPXO7海潮模型以及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的海潮负荷效应,构制了中国及邻区的高分辨率的重力合成潮汐参数;并将合成结果与国家地震台网的重力观测值和武汉超导重力仪观测值以及香港台最新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振幅因子的平均差异小于0.005,相位差的平均差异小于0.5deg;;观测结果与合成结果之间的差异与重力观测仪器有关,高精度的超导重力仪观测结果与合成参数更加一致;重力合成潮汐参数是观测值很好的模拟. 本文结果可为绝对重力测量等地表和空间大地测量提供固体潮改正模型,也可为没有实施观测的广大区域提供有效潮汐参数.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山西中南部的地震监测工作,捕捉未来可能发生大震前的重力场变化,配合其它手段进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协商,经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批准,建立了山西省中南部重力观测网。 1991年8月,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和山西省地震局共同组成踏勘组,进行了现场线路和观测台址的踏勘和选址工作。1991年9月,建成重力观测网。1991年12月,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使用两台LcR—G型重力仪进行了首次观测。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们在低压仓中对国产ZSM—Ⅲ型(简称Z)、美国Wodnre(简称W)及加拿大Scintrex CG—2型(简称C)8台重力仪进行气压实验的结果,气压变化和重力仪读数呈极好的线性关系,但每台仪器有不同的回归系数,因此在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高精度重力测量中,应该对野外观测的结果进行气压改正。用高差所建立的重力基线场的数值是否准确有进一步考虑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来自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日本学者笹井洋一博士应邀于1991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参观访问了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此期间,我所副所长朱传镇教授会见并宴请了笹井洋一博士。他们介绍和交流了各自研究所的概况与地震预报工作。笹井在我所作了题为《构造磁效应与地震预报》的报告,介绍了在日本伊豆半岛及其附近进行的地磁观测。伊豆半岛的地磁观测始于1970年,目前已进行了15个台的连续观测和40  相似文献   

11.
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主持的全国地磁测量、全国定点核旋资料试评比会于1991年12月27日—29日在北京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举行。到会的有国家地震局科技司副司长吴宁远、李宣瑚;地震预报专家梅世蓉;地球所所长陈运泰、副所长席云藻、朱传镇;分析预报中心、地壳所、综合观测队、江苏局、安徽局、白家瞳台等有关人员。吴宁远副司长主持  相似文献   

12.
重力地震观测工作分为流动重力测量和台站重力观测两大部分。从邢台地震后采用重力仪进行这两项的观测研究,取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和一些有意义的震例,特别是通过前阶段的重力手段清理攻关总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地震预报的探索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了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报方法的实用性研究是必要的也是适时的。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从德国引进了KSS31M型海洋重力仪.为对该重力仪的工作性能有详细的了解,分别在德国重力仪生产厂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重力仪实验室进行了静态的定点观测,将重力仪安装在考察船上在黄埔江渔政码头等地进行了动态条件下的定点观测.动、静态的定点观测发现了多种规律性的重力仪读数变化,分析认为这些规律性的读数变化分别是重力仪的随机振荡、月潮的重力效应、海潮的重力效应和重力仪的线性漂移.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变化规律,并在海洋重力观测时总是同时存在.重力仪的随机振荡是重力仪自身固有的,其振荡幅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为0.04mGal~0.5mGal,周期为2~5min不等,在德国的重力仪厂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重力实验室中观测到了月潮引起的重力变化,其变化幅度为0.2mGal.月潮引起的重力变化和海潮引起的重力变化同步,但相位相反.本文指出,仪器的月漂往往很难精确判定,本文用多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仪器月漂在1.2mGal到2.3mGal之间.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2015—2018年云南区域内相对重力观测数据,分析获取到的云南省2台CG-5相对重力仪3年内一次项系数变化差异,发现段差与互差呈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回归方法获取3年内每个观测周期的一次项系数,结合绝对重力点资料,对得出的一次项系数进行验证;对比一次项系数修正前后3年期的变化趋势,分析重力变化与2018年地震相关性。结果表明:2台CG-5重力仪一次项系数在3年内均发生变化,且变化规律不一致,一次项系数变化差异最大达到0. 000 2;在一个观测周期内,一次项系数随时间及测值段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一次项系数修正前后对重力观测数据最大影响能达到100×10-8m/s2以上,且修正后的数据与绝对重力观测值符合性更好,与地震的相关性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关于日本重力测量的概况,文章指出,日本很重视利用大地测量手段开展地震预报研究工作,而重力测量则是大地测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列举和介绍了日本开展重力测量的主要单位及其研究项目;重力仪器的研制情况;重力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情况等。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产生重力仪零点漂移的原因,指出了目前零漂改正的几种方法,根据大量流动重力实测资料,分别用统计和最小二乘方法求解了国家地震局系统所使用的7台Lacoste-G型重力仪的零漂量级,不同漂移改正方法对比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的线性漂移率进行掉格改正效果最好,这对了解每台仪器性能,合理进行漂移改正,提高观测精度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对天津蓟县地震台2套相对重力仪2018—2019年观测数据进行潮汐分析和提取非潮汐重力残差处理,研究水文变化所引起的重力响应。结果表明,蓟县地震台2套重力仪精度较高;GS-15重力仪重力残差与水文变化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降水时重力减少,降水结束后重力增大,水位下降时重力减少,水位上升时重力增大,但其间都存在延迟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用维尼迪科夫(Vi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计算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兰州地震台PET重力仪观测资料,获得几个主要潮波的潮汐参数.对日均值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分析非潮汐重力变化信息.基于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气压对重力观测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压对重力观测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力测量国际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计量领域中,对精确且可溯源的绝对重力测量的需求不断增加.重力测量的国际组织相继建立,组织国际绝对重力仪比对和区域性比对,推动重力测量的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历届国际组织的联席会议和国际绝对重力仪比对情况.  相似文献   

20.
选取溧阳重力连续观测台站gPhone连续重力仪2011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整点值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于连续性较好的2017年重力观测数据,分析其固体潮汐变化M_2波潮汐因子及非潮汐变化的残差曲线特征,并以Δ3 500 km、M_S 5.0地震事件为例,检验gPhone重力仪的地震记录能力。分析认为,溧阳台gPhone重力仪观测数据日趋稳定,潮汐信号可靠,非潮汐变化的残差曲线对地震有一定程度的反应,可记录到一定范围内MS≥5.0地震的同震信号,信号记录特征与震中距及震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