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向阳红”调查船于1983年5月7日到7月13日,对太平洋北部海域(西经167°—178°,北纬7°—13°之间80万平方公里)进行了锰结核的调查,在20个站位采集了锰结核和沉积物样品,本文是对部分站位(M_6、M_(12)、M_(20))的部分样品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班公湖断裂,是著名的班公湖—丁青—怒江大断裂的西北段,位于我国西藏西部日土县班公湖东西两侧。笔者1980年7至10月在阿里地区的地质考察中,对该断裂的查罗北沟至龙泉山以东的一段,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这一段全长约150公里,恰好是该断裂走向上自东而西,由近东西向逐渐转为北西向的弧形弯曲部位。断裂破碎带宽约4—8公里,总体产状为:NW310°—320°/NE∠60°—70° 对于这条断裂的性质及其在大地构造中的意义,中、外地质学家颇为关心,看法各异。本文仅就其性质,列举一些实际资料,浅谈我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黄山     
黄山屹立在安徽省南部 (北纬 30°0 1′ ,东经 118°0 1′) ,盘垣于歙、黟、太平、休宁四县之间 ,方圆 2 5 0km2 。黄山原称作黟山 ,因传说轩辕皇帝曾在此修身炼丹 ,唐天宝六年 (公元 74 7年 )改名。黄山不仅以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 ,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  相似文献   

4.
李海明 《探矿工程》2012,39(1):21-2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WFSD-2孔钻探工程技术质量要求高,其中,孔斜及取心率尤为重要。但其上部(≤600m)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变质火山岩坚硬致密,局部裂隙发育,裂隙面、小断层多且断层倾角大,易造斜,造成岩心堵塞。钻孔结构较复杂,采用大口径牙轮钻进孔斜难以控制,纠斜钻进难度大。二开(47.8—638.01m)施工,从80—311.39m顶角/方位角由0.7°/202.9°到5.8°/222.7°。其后,采用5LZ120×7.0L-5(0.5°、0.75°弯外管)螺杆马达纠斜。从317.43—456.12m顶角/方位角由6.0°/228.3°纠正到0.9°/103.7°,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就孔斜及纠斜施工进行总结、分析和归纳。  相似文献   

5.
本文统计分析了1900年以来大范围(东北及日本海沟地区)的深震与中国大陆强震及中国东北(指中国东北E41.5°~44.5°,N128.5°~133°范围)深震与中国大陆各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7级以上大范围深震与中国大陆 Ms≥7.5浅震有着很好的同步性,今后我国大陆地区存在发生7.5级以上强震的背景。中国东北深震与华北MLS≥6.0地震、华南5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同步性,与南北带北段、中南段及天山地区的7级以上地震的同步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引言澳大利亚境内的太古宙岩层(本篇论文将太古宙和元古宙的年龄界线放在26亿年)的主要集中区在西澳地盾(或西部地盾区),正如Trendall(1975)确定的,太古宙岩层所占面积超过700000平方公里。在该地盾内有两个太古宙克拉通核,即伊尔岗和皮尔巴拉地块。伊尔岗地决呈矩形,面积大约650000平方公里,其座标为南纬25°—35°和东径115°—124°,大致是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南部。该区特点是降雨量低(每年200—250mm),  相似文献   

7.
<正>继2007年中国大洋第19航次在超慢速扩张的西南印度洋脊49.6°E附近发现首个海底黑烟囱以来(Tao et al.,2012),2010年,中国大洋21航次第7航段在49.2°E附近中央裂谷南侧的远轴山坡上又新发现一个热液区(韩喜球等,2010;Han et al.,2010),现场命名为玉皇山热液区(位置:49.265°E/37.935°S,水深1443 m)。该热液区位于龙旂热液区(49.65oE/37.79oS)以西40 km,是迄今在西南印  相似文献   

8.
1928~1929年夏季,中国北方(34°~45°N,106°~122°E)和华南(20°~30°N,106°~122°E)地区遭受了严重的干旱,此次旱灾是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之一。由于早期观测资料缺乏,数值模拟成为研究此次旱灾形成机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诊断分析了挪威地球系统模式(NorESM1-F)过去千年试验中1928年和1929年的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1928年与1929年夏季中国东部季风区旱涝空间分布与历史记录重建非常相似;即1928年夏季,降雨集中在长江与黄河之间,而1929年夏季,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其他地区降雨偏少。重建和观测资料证实NorESM1-F能够较好地模拟中高纬海表面温度异常;同时,模拟结果显示,这两年夏季北大西洋高纬地区以及北美西海岸的海表面温度偏高是造成这两年干旱的控制因素之一。它激发出影响东亚夏季降水的遥相关波列。1928年夏季,明显的正位相欧亚遥相关,导致东亚大槽加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东亚夏季风减弱,并最终导致1928年夏季降水异常减少;而1929年夏季,中纬度的丝绸之路遥相关波列(SRP)使200 hPa南亚高压加强东伸、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正...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及周边地区降雪气候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祁连山区及其周边地区(90°~104° E, 32°~42° N)1960-2004年55个站点冬季逐日降水资料, 重点分析了祁连山区(94°~104° E, 36°~39° N)不同降雪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暴雪的天气影响系统及地形作用. 结果表明: 祁连山区降雪量与中雪日数关系最密切, 祁连山东北侧降雪日数最多. 祁连山不同区域分布中西部雪日最少, 中部强度最弱;小雪中部最多, 中雪中南部较多较强, 大到暴雪北侧最多、南侧最强. 降雪夜间明显较多, 小到中雪强度夜间较强;年变化在西部持续增多, 中部70年代最少, 北侧90年代最少;但西中北部均21世纪最多, 南侧70年代最多, 之后持续减少. 降雪日数有3~4 a、 5~7 a和12~14 a的年际变化周期. 暴雪出现的主要天气环流形势为北方横槽南压型和新疆冷温槽发展东移型, 分别占38.1%和52.4%. 暴雪均出现在山脉冬季风的迎风坡和峡谷地带.  相似文献   

10.
连续一年在北京、青岛、广州以每周3d的时间尺度同步采集近地面大气中气溶胶中7Be的测定数据以及在春、秋季节变换时期我国5个不同纬度城市大气气溶胶中7Be和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1的同步观测数据,并对文献上发表的我国其他城市近地面大气中气溶胶中’Be年平均值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资料的总结和分析,观察到在东亚季风区近地表大气气溶胶中7Be浓度的年平均值呈现正态分布模式,并且在中纬度北纬40°N附近达到极大值。大气气溶胶中7Be在春、秋季节变换时期我国不同纬度城市的瞬时纬度分布仍呈现正态分布模式,但以30°N为最大值。在秋季大气颗粒相中HCHs和PCBs浓度最大值出现在30°N。气相中PCB-28所占百分比随纬度增高而增大,而颗粒相中PCB-28的纬度变化不大。蒸汽压较低的PCB-180在气相中的浓度基本上不随纬度变化,而颗粒相中PCB-180则基本上集中在纬度36。N左右,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大气中挥发性较低的POPs化合物具有某种纬度聚焦作用。以宇宙射线成因核素7Be作为大气环流的参照系,可以得出东亚季风区大气环流可影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纬度分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根据热点假设,热点对于中间层是固定的。相对热点的板块运动叫做绝对板块运动。绝对板块运动模型可以通过反演火山链传播的速率和走向数据以确定相对板块运动在角速度空间的原点来得到。利用一组近来(0~7.8Ma)全球分布的热点的迁移速率和走向数据,结合板块运动模型NNR—NUVELIA,已研制出一个叫做APM2的现今绝对板块运动模型。按照该模型,太平洋板块围绕60.063°S、102.210°E处的极以(0.8330°±0.0133°)/Ma的速率运动,非洲板块围绕46.849°N、44.372°W的极以(0.1015°±0.0134°)/Ma的速率运动,南极板块的运动则以46.871°N、146.942°E为极,速率为(0.0846°±0.0177°)/Ma,欧亚板块的运动更慢,极为27.291°N、171.925°W,速率为(0.0655°±0.0206°)/Ma。这一模型表明,岩石圈相对深部地幔有一个以49.423°S、90.625°E为极,速率为(0.1983°±0.0135°)/Ma的净旋转。表明太平洋热点同印度-大西洋热点不一致,显示太平洋热点的运动也不一致。为了分析和比较,还给出了仅用全球分布的热点的走向数据和仅用印度一大西洋热点的走向数据得到的板块绝对运动的角速度。  相似文献   

12.
福建晋江深沪湾海底古森林群落类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文群  赵希涛等 《地质科学》2001,36(4):492-493,T003
 深沪湾海底古森林座落在北纬24°37~40',东经118°38'~40',福建省晋江市深沪湾潮间带中下部。在1986年该古森林被发现时仅有树桩7棵,其中4棵样品被鉴定为松科(Pinaceae)植物,与现代油杉属(Keteleeria carr.)的木材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13.
空置房,一个早在7年前就被关注的话题,直到今天它依然在现实中存在。一边是大量的商品房白白空置,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以2008年11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6亿平方米为基础,推测2009年的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将超过2亿平方米。按照我国近年来年竣工住房建筑面积6亿平方米计算,可推算出2009年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将达30%以上,这将“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商品房空置率10%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14.
以1964-1989年黄土高原区284个水文站的泥沙观测资料为基础,结合相应区域内自然条件与人类活动相关资料,运用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区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了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及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区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高值区为带状分布,呈东北-西南向,且存在3个高值中心区,分别位于111°E、40°N,107°E、36°N和104°E、34°N附近;在分析各影响因素与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关系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因素对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灌木林、丘陵旱地、有林地、黄土厚度、年平均降水量等主要影响因素对高含沙水流发生频率的相对贡献率依次为17%、4%、7%、30%、42%。  相似文献   

15.
对粤北曲仁盆地(下简称盆地)铅锌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的研究,试图通过卫片影象的地质解译,提供区域找矿方面的地质依据.本报告对《韶关幅》陆地卫星影象(ERTS—2七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和ERTS—1七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拍摄;Mss4、5、6、7四个波段;比例尺1:100万、1:50万、1:20万)进行解译,其范围北起诸广山,南止大坑口,西自瑶山,东到始兴县,东经113°10′—114°10′、北纬24°30′—25°30′,长约120公里、宽110公里、总面积达1320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勘察设计》2009,(4):70-70
日前,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3%。截至2009年1月底,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2658亿美元,签订合同额4466亿美元。1月份,我国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4.8亿美元,从行业分布看,新签合同额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业(68.3%)、制造业(8.7%)、交通运输业(7.5%),电力工业(5.7%)、石油化工业(2.5%)、供排水(1.8%)等行业。  相似文献   

17.
基于 RS 和 GIS 技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探讨了2002、2011两年重庆市酉阳县板溪乡不同地形梯度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特征和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程度。结果显示:建设用地、耕地和水域对地形条件的选择性较强;建设用地主要聚集在海拔〈850 m、坡度〈15°176;的区域,耕地主要聚集在海拔〈1050 m 和坡度〈25°176;的区域,5和7级地形位为制约水域分布的地形条件;2011年,灌木林地在海拔650-1250 m、坡度〉15°176;的区域集中增加。总体上,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程度较高,但仍然存在耕地分布不合理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黄强 《广西地质》2013,(8):12-13
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经过7个月的突击勘查,新查明冶金熔剂用石灰岩资源量2.8亿吨、白云岩资源量0.7亿吨,使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防城港钢铁基地上述两种矿源的保障年限延长了30年。  相似文献   

19.
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象台站探空资料、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气候资料,分析了祁连山-黑河流域水循环中的大气过程,结果表明:受西风带波动影响的水汽来源贫乏是此区大气水汽含量少的原因之一;水汽输送通量辐散是此区大气水汽含量少的原因之二;就年平均而言,祁连山-黑河流域大气水汽含量仅为高湿的江南地区的20%,为半干旱区的华北中部的约40%;高海拔的祁连山区因降水效率高,地面蒸发量小,地表水物质易于聚积形成径流;黑河流域因降水效率低,降水量值与地面蒸发量值相当,对地表水的贡献很小。在祁连山黑河流域25°×25°区域上空,大气年输入水量为6678亿m3,输出为6502亿m3,净输入水量为176亿m3;输入水汽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世纪70~80年代有明显的下降,近40年来祁连山黑河流域的气温在升高,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在减少,降水量的减少将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节理的测量统计,得出研究区有3组节理发育:NNW向(320°350°)、NNE向(15°350°)、NNE向(15°30°)、NE向(50°30°)、NE向(50°70°)。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运用赤平投影法分析了三泉地区中新生代以来的古构造应力场。根据各节理测量点的最大主应力方向,把研究区构造演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晚燕山期—早喜山期,主要受到NW-SE方向的应力作用;第二阶段是晚喜山期,主要受到NE—SW方向的应力作用。这两期的构造运动控制了三泉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中裂缝的发育方向,为页岩气储层物性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