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介绍了安徽淮河流域平原区第四纪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通过对所采集的1362组地下水水温数据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本地区地下水水温西高东低;蒙城、凤台—寿县—长丰一带和界首—亳州、砀山等地是寻找面源型地热资源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市平里店—驿道地区所在的1∶5万平里店图幅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各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包含11个计算组、2个计算亚组),通过资料统计法和开采量调查统计法统计了各计算分区一个水文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并选用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水均衡法计算出区内降水入渗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侧向径流量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作出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915. 675×104 m 3/a,王河水文地质区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500m3/d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其余各计算分区、组及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碳同位素在水文地质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碳同位素(14C)可以有效的用于地下水年龄测定,并作为示踪剂求取水文地质参数,研究地下水动态,已为水文地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近十年来,14C 制取测试技术和数据分析理论的迅速发展给水文地质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动力.本文具体介绍了14C 在水文地质上测年和示踪剂的应用进展,并概述了推动其发展的测试技术分析理论,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徐建红 《地下水》2007,29(2):121-124
通过对三门峡市区地下水的综合调查,发现其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为主,并导致地下水污染等次生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发生.在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形成背景和形成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为活动,尤其是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破坏了地下水循环系统的天然均衡状态.最后,提出了减少和防止三门峡市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地下水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选择和性能评价中,水文地质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地下水的形成则是水文地质研究中的首要问题。在水文地质、地下水化学、同位素、CFC、地下水动态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放废物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地下水的形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北山地区地下水以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碎屑岩、碳酸岩节理、裂隙中的基岩裂隙潜水为主,地下水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性特征,地下水动态类型主要为入渗—蒸发—径流型,结合地下水同位素和CFC 特征,认为区内地下水主要由当地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形成。浅部地下水主要由现代区内降水补给形成,而深部地下水则可能由地质历史时期降水补给形成。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地下水类型、含水岩(层)组的空间分布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动态变化规律等方面介绍了景德镇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以景德镇城市规划为基础,选择沙咀头—岗头—吕蒙一带作为城镇群地下水应急水源地。同时阐述了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资源量、水质及开发利用条件。对该区城镇群供水安全和城镇群规划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平原北依燕山、西踞太行,东临渤海,海拔不超过00米。多年平均降雨450—600毫米,蒸发量为降雨量2—3倍;旱涝碱咸灾害严重。多年来有关部门围绕着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做了大量工作,水文地质研究程度较高。水文地质上,为一半干旱区滨海型的山前自流斜地;地下水形成规律有一定代表性。为探讨本区第四系地下水年龄、水流系统和咸水成因等问题,沿石家庄—衡水—沧州—渤海湾一线做了一条同位素水文地质剖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本文拟将这些初步结果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桂林岩溶地下水14C 年龄测定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金荣  梁耀成 《中国岩溶》2003,22(4):267-270
通过对桂林市孤峰平原部分水文地质钻孔的泥盆系上统融县组灰岩( D3r)和石炭系下统大塘阶白云岩、灰岩( C1d )溶蚀裂隙含水层进行岩溶水14 C年龄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在与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无直接水力联系的条件下,该岩溶地下水年龄一般都在3330aB. P.以上,且有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该岩溶地下水年龄之所以偏大,主要是因为受制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的制约,水循环交替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9.
民勤盆地地下水供需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民勤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特点、开发现状,阐述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勤盆地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钻孔的简易水文观测钻孔穿过的各种岩层,有些含有地下水,而这些地下水,由于蕴藏条件的不同,有些是有益的,可以做为生产、生活用水;有些则是有害的,它会不同程度地妨碍着矿产开采.因而水文地质情况决定着矿山生产的给、排水设施,并直接影响到矿山开采成本,更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水文问题特别严重的,甚至使矿产无法开采.所以,在地质勘探过程中,就需根据勘探设计要求,探测水文地质情况,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在钻孔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简易水文观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2010,(10):64-64
国土资源网消息 10月12日,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地下水与环境科学研讨会在桂林召开。来自全国的近200位专家学者就地下水资源研究、水安全与水环境、水文地质科研平台建设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研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矿区资料综合研究,分析了矿床含隔水层水文地质特征、断裂构造特征水文地质、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分析了矿床充水水源、充水通道等充水因素,厘清了矿床水文地质边界,认为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矿山开采设计方案,选择解析法—"大井法"和"狭长水平坑道法"建立计算模型,分别计算预测了地下水矿坑涌水量;经分析对...  相似文献   

13.
废物地质处置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永龙  桂承新 《地球科学》2000,25(5):518-521
废物地质处置中废液的泄漏或固体废物渗滤液对地下水可能产生的污染影响是选址中一个必须考虑且不可忽视的基本水文地质问题.分析了地下水污染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 并就废物地质处置选址和设计中如何注意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茂省  胡伏生  尹立河 《地质通报》2008,27(8):1115-1122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是地下水模拟与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为了构建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以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翔实的勘查资料为依据,从白垩系地下水系统边界条件、水文地质结构、水流系统、水文地质参数、源汇项等方面进行概化,联合采用ArcGIS、RS、GMS同位素、基流分割、地质统计学、随机模拟等技术方法,建立了一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及其相应的空间离散表达,并讨论了地下水模拟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1957年10月7日到17日在列宁格勒召开了第三次全苏水文地质代表会议。第一次全苏水文地质会议在1924年举行,第二次是在1928年。从第二次会议以来的这一段长时间内,在水文地质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因此,第三次全苏水文地质代表会议引起了水文地质专家以及相近学科的专家很大的兴趣。大会除了听取有关主要水文地质问题报告外,还组织了一些小组会议,一共有10个小组进行着工作,其中有一个是地下水和河流的地下补给问题小组。在这个小组里听取和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的报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相互关系;土壤-土的湿度、物理性质和动态;水文地质调查方法;水文地质分区和水文地质图。其中大部分报告都是有关区域地下水动态问题的。在这个小组里一共听取了35个报告,以及许多通讯报导。  相似文献   

16.
前言     
20世纪下半叶是水文地质学的理论、方法发展迅猛的重要时期。以 J.Tóth提出的地下水重力穿层理论及系统科学为基础 ,逐步形成的地下水系统理论 ,使水文地质学开始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及理论框架 ,进入现代水文地质学的一个崭新阶段。地下水系统理论作为现代水文地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应用领域正在日益拓宽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80年代初当“地下水系统”术语刚刚传入我国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随即成立了以张人权教授为首的“地下水系统研究组”,积极传播与应用地下水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经过近…  相似文献   

17.
在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中,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的认识极为重要,因为任何从处置库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都将通过地下水搬运向人类生存环境或生物圈迁移.甘肃北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重要预选区之一,位于我国西北甘肃省西北部.为了认识预选区的水文地质条件,从水文地质角度评价其作为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地的适宜性,在过去的10 a,在该区开展了同位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野外调查和氢、氧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源自大气降水补给.浅部地下水主要由现代区内降水补给形成,而深部地下水则可能由地质历史时期降水补给形成;浅部地下水系统具有相对开放性特征,水循环交替能力较强,而深部地下水系统具有相对封闭性特征,水循环交替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降落漏斗是抽水井开采地下水必然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或是地质灾害.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生、发展及产生的地质灾害可能性分析出发,按照形成时间、开采井数量、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对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行了分类,旨在帮助人们加深对地下水降落漏斗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高放废物处置库芨芨槽预选场址深部地下水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地质处置是目前国际上普遍接受的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方案.对于这种方案而言,安全处置高放废物的前提是选择适宜的场址,而场址的适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文地质条件.高放废物处置库场址需要低渗透岩体作为处置库围岩,对于低渗透岩体而言,经典和传统的水文地质研究方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同位素技术与其他水文地质方法结合时,却能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本文以目前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之一的芨芨槽场址为例,重点讨论了同位素方法在花岗岩体场址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根据钻孔不同深度的地下水环境同位素(δD、δ18O、3H和14C)组成特征,结合场址水文地质条件,识别了区内地下水的来源,揭示了控制地下水运移交替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该区深部地下水14C年龄高达8000 a左右,说明其交替、运移十分缓慢,但同时也含有少量的氚,说明地下水以侧向补给的“老水”为主,接受当地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的“新水”所占比例很小.此外,通过地下水14C年龄与取样段岩芯采取率的对比,认识到对于区内的花岗岩体而言,决定地下水交替、运移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裂隙的发育程度,而不是深度.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7,(3)
河南省西部三门峡—洛阳(主要为陕县、渑池、新安三县)之间,面积约3 000 km2,是河南省最重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通过对区域地质构造、矿产分布概况论述,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区域水文地质分区、区域地下水系统、区域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区域含水层、区域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豫西区域地下水主要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受地形、构造等因素作用影响,富水性不均,一般富水性中等偏弱,局部强富水,是区域铝土矿开采最主要充水因素,也是豫西地区主要生活用水,若铝土矿开采过多,不仅会造成区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还会严重污染区域地下水的水质,特别是铝土矿底板奥灰水,其在大部分地区具有承压性,铝土矿开采直接破坏了其隔水顶板,因此其对地下水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在未来铝土矿的开采过程中,特别是下部奥灰水承压地段,一定要评估其开采对地下水造成的危害程度,权衡利弊,做到科学合理开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