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吏隐”作为大历十才子的生活特征之一,也成为他们创作的题材,这与当时方外隐逸诗人因其不同的人生观照所创作的诗作相映成趣。方外隐逸诗人又可分为隐士诗人和诗僧两个群体,大历十才子和方外隐逸诗人之间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方外隐逸诗人对真隐精神的写作与十才子的“伪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后者来说,现实的功利主义态度和价值上的物质取向使其隐逸诗作之精神内涵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2.
在风起云涌的经济大开发建设热潮中,北部湾,这个中国最洁净的港湾,这个中国惟一保留着原生态的海域,还能让“白浪逐银沙、海豚跃水面、鸥鹭邀蓝天、红树映碧海、南珠临清风……”的美景永驻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十一五”期间,广西开放开发的重心在北部湾,环境保护的重心也在北部湾!那么如何实施北部湾开发与保护?请看广西权威人士发表的真知灼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据报载,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军事测绘部门是国防部7大部局中惟一24小时全天运行的保障机构,向多国部队提供的地图达上亿张。数字地图不仅参与了战场准备、作战决策、作战指挥、后勤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而且被跨国异地作战的多国部队视为“第二生命”。可以说,在战场上如果没有数字地图,就意味着指挥员成了“睁眼瞎”,作战部队寸步难行,精确制导武器无法准确命中,精确定位系统失去目标。  相似文献   

4.
让我们把视线放悠远一些;与大约1200年以前的一位唐朝大诗人对接思考与目光。他站在大唐风雨中,面对五岳之尊嵯峨的山势和酽黛的青色,思绪伴随着诗情飘落:“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杜甫。 如若果真“会当凌绝顶”,如若又果真有一位顶天立地的神人,他自然会将这“未了” 的青色一直用目光绵宕到鲁南,这片叫枣庄的土地上。 素有煤城之誉的枣庄,地形北高南低,既属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带,又属淮河水系流域。东、北两面多山,泰岱沂蒙余脉蜿蜒,岗断岭连,山间溪流涓涓,花草杂木遍野,苍松翠柏满山。西、南两…  相似文献   

5.
“新月”诗人徐志摩和“朦胧”诗人顾城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两位天才诗人。爱情无疑使他们的创作充满了灵性,但爱情也使他们走上了不归路。徐志摩“魄散天外”;顾城“魂断异国”。爱情激发了诗人生命中的灵性,爱情也摧毁了诗人充满灵性的生命,这大概就是诗人难以逃脱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柳亚子是辛亥革命前后诗坛上影响最大的革命诗人之一。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创作的大量诗词,追求理想,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爱“恨”交织;并以慷慨激昂,苍凉沉郁调子组成一曲曲激荡着宏音巨响的时代之歌,在中国近代的茫茫夜空中激荡震响,这些裹夹着雷霆风云与宏音巨响的诗歌创作在我国民主革命史和近代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放射出璀璨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中国诗歌创作在离经叛道中呈现出非线性的,多元多向发展的,自由散漫的生存状态,一是加强个人化写作:诗人们以现实生活和个体生命的原生状态为切入点,以口语入诗,二是凸现逃亡主题:计人们进入非主流的,反审美的,对大写的“人”的精神逃逸性写作;三是注重心灵剖析;诗人们勇敢面对不完美的现实,更重视内省,从而达到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吏隐”作为大历十才子的生活特征之一,也成为他们创作的题材,这与当时方外隐逸诗人因其不同的人生观照所创作的诗作相映成趣。方外隐逸诗人又可分为隐士诗人和诗僧两个群体,大历十才子和方外隐逸诗人之间体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方外隐逸诗人对真隐精神的写作与十才子的“伪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后者来说,现实的功利主义态度和价值上的物质取向使其隐逸诗作之精神内涵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9.
我国信息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曙光一号”全对称多处理机系统研制成功,标志我国并行计算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迈上了新台阶。 本系统具有全对称紧耦合共享存贮体系结构,有4~16个处理机,定点速度可达每秒6.4  相似文献   

10.
近日,沂源县在地质遗迹资源调查中发现一处我国北方地区罕见的“天坑”——高山洼地。该“天坑”位于沂源县土门镇西松仙岭村南侧的唐家寨顶峰上,总面积约2.2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740~786米之间,中间低洼,四周略高,从航空照片上看像月球上的环形山。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2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其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资源”。地球是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迄今所知惟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家园。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自然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和创建文明的物质基础。因此,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海国土经略》2011,(3):48-48
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是中国历史上公认为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同时他在养生上也很有研究。  相似文献   

13.
假如让我在心中描绘一幅经典男人的打扮,大概除了搭配合适、剪裁得体的衬衫、西服、领带,再加上锃亮的皮鞋之外,惟一显要的饰品大概就是手表了。说手表是饰品不知道有没有忽略其使用价值的嫌疑,不过手表的装饰效果是跟它的身价成正比的。当然,手表的装饰性,尤其是对于男性手表而言,并非在于它的“悦目”程度,很多时候,男人的装饰是以“质量”体现身价。  相似文献   

14.
有位专家,一语见地,点破了土地管理的两大难题:一曰“管不了”——管不了政府,非法批地司空见惯;二曰“管不好”——管不好农村宅基地。各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四定两审三到场”、“两图一表”,但一些地方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仍很混乱。原因何在?治本之策何在?  相似文献   

15.
联系与转换是互文性理论的基本命题。在文学研究中,钱锺书在关注文本联系关系的同时,也没有忽略文本之间的转换问题,这可以通过他对“反仿”这一重要转换手法的论述得到很好的体现。钱锺书指出了诗人采用反仿手法的原因,分析了反仿手法的特征、技巧及意义,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与西方互文性理论进行对话、比较与参照。  相似文献   

16.
“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人杰地灵、星河灿烂的古老南阳发出的由衷的赞叹。南阳市国土资源局广大职工不等不靠,主动出击,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在保障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出色地完成了南阳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目标任务,奏响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保障经济发展双赢的交响曲。——全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保障取得新的突破。保证了南邓、信宛、宛坪高速公路及鸭电二期工程等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全年累计供应土地1607公顷,重点项目用地是2003年的3倍,是历史上用地量最多的一年;——县域经…  相似文献   

17.
本期杂志刊登了这样一篇文章——《在希望的田野上——罗山县围绕“小康村”建设进行“三项整治”纪略》。细读之后,犹如春风扑面,令人不能不说上一句:罗山人,干得好!温家宝总理在前不久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代诗人创作的大量诗词时常提及的地名是诗人空间感知的自然流露。研究历代诗人创作诗词涉及的地名,有助于认识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变化过程。目前少有研究涉及这一范围,分析也有待深入。本研究基于GIS技术,以中国历代著名诗词为数据源,提取地名3 657个,按朝代先后分为9组,应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等点分布模式分析算法,研究其时空格局及原因。结果表明:(1)时间上,历代空间感知重心存在绕历史总重心逆时针旋转的趋势,靠后朝代的感知格局除反映自身外还受到过往朝代的叠加影响。(2)空间上,中国诗人空间感知呈核心—轴线—背景面格局,核心是诗人的常住地,轴线是诗人在常住地间流动留下的迁徙轨迹,背景面是核心和轴线围成的弱感知区。(3)诗人的生命历程决定其空间感知,而个人的生命历程又处于社会历史大环境之中,因此,历代诗人的空间感知时空格局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重心时空格局基本一致。这一研究对分析中国历史重心的转移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天堂中央,湖州风光”。湖州以其独特的江南风情,令历代人墨客为之倾倒。元代诗人戴表元曾经写下“行遍江南青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这样的诗句,来赞颂这座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 90年代中国诗歌创作在离经叛道中呈现出非线性的、多元多向发展的、自由散漫的生存状态。一是加强个人化写作 :诗人们以现实生活和个体生命的原生状态为切入点 ,以口语入诗 ;二是凸现逃亡主题 :诗人们进入非主流的、反审美的、对大写的“人”的精神逃逸性写作 ;三是注重心灵剖析 ;诗人们勇敢面对不完美的现实 ,更重视内省 ,从而达到精神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