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水准面异常场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剑 《地学前缘》2001,8(4):449-452
以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形、地震层析成像、沉积层底面、Moho面及岩石层底面资料为基础 ,讨论了由地形起伏、地球内部各界面以及物质密度不均匀引起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的计算方法 ,正演计算出青藏高原及邻区岩石圈内部物质不均匀产生的大地水准面异常 ,并把从全阶大地水准面异常中扣除正演模拟得到的岩石圈大地水准面异常与不同阶次波段的大地水准面进行比较 ,以寻求表示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幔物质不均匀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球谐函数的最佳阶次。结合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分析结果得出 ,表示青藏高原及邻区下地幔、上地幔及岩石圈物质不均匀的大地水准面异常球谐函数的阶次范围分别为 2 6阶 ,7 60阶和 61 3 60阶。  相似文献   

2.
Ananga  N 牛雪峰 《世界地质》1997,16(1):97-100
在日本Port岛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了椭球面高的测量工作。通过GPS获取的椭球面高hGPS以及水准测量获得的正高hLcvcling测试了GPS和重力测量在工作区获得正高的能力.以便后来评价海平面的起伏。该重力测量成果是覆盖0.1°×0.1°范围内的6241个空间重力异常点,重力异常值面△g从日本重力数据库搜集,选择的区域由天文经纬度表示,即:34.651°≤≤34.661°,135.212°≤λ≤135.227°,那里有足够数据用于评价大地水准面差距△N。尽管在I’ort岛某些工作区内稀少的重力数据覆盖也能获得小于或等于10×10-6m精度的结果,但是这样的精度仍然不足以用于高精度的应用,比如海水面形态的确定等。应用不同的地球重力位模型(OSU89A,OSU89B,GPM2F)对全部重力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在电算化时代的研究室是可行的。当使用OSU89A作为参照模型时,重力测量所得△N的变化范围由-2.2~16.7cm.它们与△NGPS/Lcvcling进行了适当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使用长波长的地震层析数据利用地震波速和密度的实验关系外推而直接计算地球大地水准面异常时惊奇地发现,计算大地水准面异常和观测大地水准面异常无论在异常型态或者异常幅度上均相差甚远。因而不能将地幔看做“刚性”地幔,而真实的地幔应当是一“动力”的地幔,它的内部,甚至被看做固体地幔内部也存在物质流动,否则无法解释上述两种水准面的差异。地幔,特别是下地幔远比人们设想的要活跃得多。地幔内部存在一个复杂的热动力系统。全球规模的大尺度对流、上地幔范围的二级对流、层状对流、核-幔边界上部D″层内很小尺度对流以及地幔热柱形式的对流可能同时存在于地幔之中,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而形成多层次、多形态的运动格局。为了进一步完善、丰富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的认识,除了需要建立更为合理的非线性的地幔热动力学模型之外,更加精细的、更加精确的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和地球动力学观测资料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4.
区域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是GPS测量常需解决的问题。目前确定大地水准面的方法主要包括重力法、GPS水准几何法及组合法,其中组合法因其精度和可靠性都较高,常用于计算高精度区域大地水准面。高精度的大地水准面模型是组合法确定区域大地水准面的关键。在我国,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精度和分辨率均高于此前的所有模型,研究基于该模型的组合法大地水准面精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笔者以吉林大学兴城教学实习基地物探实验区为例,基于实测重力数据、EGM2008重力场模型和GPS水准数据,采用组合法精化了区域大地水准面,比较了组合法大地水准面模型和无重力实测数据的几何法大地水准面模型的精度差异,分析了该方法在物探测量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实验区组合法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最高达到1.2 cm,并且误差分布区间较小,总体上精度和可靠性高于对比的几何方法,并且组合法和几何法获取的两种大地水准面模型均能满足大比例尺物探测量要求。EGM2008模型精度较高,故平坦地区使用组合法时,高密度的实测重力数据可能带来高频扰动,有可能降低EGM2008重力场模型本身的精度,所以重力数据采集过程中要顾及重力点的密度和空间分布。本文方法更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区域重力调查高精度测地工作的要求,实现不同坐标系之间的转换,通过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的二次精化方法及开发的软件,将GPS大地高转换到正常高。采用实测26个水准点外检核精度,全区软件转换精度为±5.57 cm,完全满足重力测量中高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作为GPS/重力边值问题理论及方法的应用,在对GPS/重力方法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收集到的N区的600个GPS/重力数据和48个高精度GPS水准数据,计算出该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通过拟合法和系统差直接改正法进行的精度分析表明,应用GPS/重力数据结合水准方法确定的该地区(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厘米级精度。  相似文献   

7.
区域重力调查中,GPS高程测量的精度直接影响重力测量成果的精度.用国内最新研制的测绘科技成果--CQG2000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对GPS测得的大地高程进行改算,可得到较高精度的正常高成果.方法应用于青海三江流域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区域重力调查中,测点正常高的精度直接影响重力测量成果的精度。利用CQG2000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对GPS测得的大地高程进行改算,可得到较高精度的正常高成果。然而,CQG2000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在不同地区的精度和分辨率是不同的,在青藏高原地区精度相对差些。通过对CQG2000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在青藏高原地区精度的实地检验,证实其在该地区的精度可以满足1:20万区域重力调查工作中求取测点正常高的精度需要。通过上述实验,总结出用CQG2000模型提高区域重力调查中GPS高程测量精度的方法,对区域重力调查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荣宝 《地质与资源》2005,14(2):146-148
地质、矿产、交通、国土、测绘等众多行业都与空间数据密切相关.空间数据基准框架决定了空间数据的准确性、统一性和实用性.本文从国内外发展现状出发,简述了我国目前大地坐标框架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建立省域C级GPS网并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建立省域C级GPS网并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技术方案和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大地测量学中的正高又称海拔高,它为地球重力场所制约,海拔高在当今数字地球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功用已表现在经济、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尽管近50年来我国仍采用正常高系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如今推求正高的精度又与正常高的非常接近,况且它又符合我国幅员广大的高海拔山区的实际情况,因此用正高(系统)代替正常高(系统)的观念将会被人们所接受。这里对正高研究与发展的3个阶段进行了阐述,它们是:正高的定义与近似值,正常高的提出,正高的精确值的推求;还对高程(正高)基准面(geoid)上w0(大地水准面上的位值)的推求方法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大地电磁法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地电磁法新进展刘国栋,赵国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大地电磁法,感应电磁场大地电磁法(Magnetotellurics),简称MT,是以观测来自高空的电磁波在地球内部产生的感应电磁场,研究地下电性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由于高...  相似文献   

12.
卫星测高研究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卫星测高是利用空间技术进行海洋观测的崭新技术手段。GEOSAT卫星的升空又使得这一研究向前大大地推进。本文简要介绍卫星测高在确定大地水准面精度、研究岩石圈特性、探测海底深部构造、研究海洋动力环境以及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用拟合局部似大地水准面实现GPS高程转换的方法在山区大比例尺重力勘查领域难以推广应用的情况,提出GPS高程转换的一种改进算法,即利用基于重力似大地水准面推导的高程异常差公式将GPS测定的大地高差转换为正常高差,进而实现GPS高程的有效转换.通过算例分析表明,这种方法完全适用于大比例尺重力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了凤县建立GPS控制网以及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高程与水准高程相比较精度情况,确定精化高程能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6.
赵胜英  尤正平  李颖 《吉林地质》2010,29(3):128-129
GPS拟合的原理和拟合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GPS高程拟合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们往往利用GPS数据来确定大地高,但大地高不同于正常高,为此,利用多项式拟合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相结合的数学方法,使GPS所测大地高通过这些数学模型直接转换为具有厘米精度的正常高,将该方法得到的正常高与单独利用多项式拟合和地球重力场模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其差值的标准差为±38 cm。  相似文献   

18.
19.
重力异常小波多分辨分析分解阶次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博  王家林  程顺有 《地球科学》2007,32(4):564-568
分解阶次的确定是重力异常小波多分辨分析中的基本问题之一.以塔里木及天山地区布格重力异常数据为例, 通过讨论信号长度、小波母函数的支撑长度与分解阶次的关系, 以及对比分解结果与大地水准面异常的特征, 提出了分解阶次的确定方法.发现对于该重力异常数据, 使用bior3.5小波, 5阶小波分解细节可以避免小波母函数特征过多的干扰, 其结果与相应大地水准面异常特征比较吻合, 而6阶小波分解细节结果却与相应大地水准面异常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从信号处理和重力异常的地球物理意义两方面表明, 恰当的小波分解阶次为5阶, 更高阶次的分解结果并不合理.所使用的方法对重力异常小波分解阶次的确定是有效和易行的, 为小波分析在重力场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进行了新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陈守伟 《福建地质》2011,30(2):170-176
通过龙岩市框架网和C级GPS控制网的建立,探讨在山地、丘陵和高差相对较大地区,解决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以及分析了龙岩市现代测绘基准体系的精度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