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先来谈一谈流星界的“权威”机构——国际流星组织,英文简称为IMO。尽管IMO经常被各位作者提到,但读者对其的了解却大多只限于在它的官方网站http://www.imo.net上对“标准目视观测”的数据上报和流星雨流量的查看。其实IMO的内涵远不止此。说到“权威”,其实流星的研究和观测更多是爱好者的领地。多数观测者并非天文出身,  相似文献   

2.
四、提高篇 1.观测时机 是不是只要天晴,有流星雨出现的时候,一整夜我们都能进行观测呢?实际上,对于一个特定的流星雨,只有当流星雨的辐射点升出地平线以后才可以开始观测。否则连是否群内都确定不了,何谈观测?国际流星组织(IMO)认为流星雨的辐射点至少升起有20度高以后,才可以进行正式的观测。  相似文献   

3.
流星雨标准观测(以下简称“标准观测”),是按照国际流星组织(IMO)规定的方法对流星、流星雨(群)进行观测。得到可以用于进行科学分析的数据的观测方法。本文将按照标准观测的要求,结合作者的实际观测经验。整理出流星雨观测的科学方法。和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4.
吴光节  张周生 《天文学报》2004,45(2):186-194
近20年来,随着CCD和像增强器的发展,小巧灵活的流星视频观测系统在世界上逐渐多了起来.并且,最终将可能逐步取代流星的目视观测和普通照相观测.介绍云南天文台I号流星彗星视频照相系统的研制及其初步观测结果.这一系统由容易转换的5组件构成.用于流星观测的大视场相机的视场约36度,单帧图像可观测到约6等恒星.实测的恒星星等测量精度可达约0.2等.还讨论了视频照相机比传统的感光胶卷照相的长处,以及视频照相系统的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前两期的流星漫谈,我们谈到了流星观测方法和相关的学术资料。这一期我们将继续谈谈流星摄影的一些初步的规划方法,并向大家简单介绍用标准镜头做流星摄影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前面的七篇文章中,我们具体探讨了流星原理、拍摄方法,并介绍了IMO这个重要的组织和流星光谱的概念。按说流星应当是普及最广的天文现象,但上面谈到的仍属于有些冷门的领域。然而笔者相信,越是人们不熟识的地方,越隐藏着更绚丽的精彩。  相似文献   

7.
流星光学监测网是定位陨石和观测火流星的基础科研设施. 流星光学监测系统利用光学相机高速采集天空图像, 使用嵌入式系统实时处理数据, 能够快速识别流星并获取流星位置和陨石落点信息, 是构成流星监测网的关键仪器. 为提高流星光学监测系统获取信息的实时性及准确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人工智能设备的流星光学监测系统. 该系统由软件及硬件部分组成: 硬件部分包括观测设备(商用高空抛物摄像头)以及数据处理设备(嵌入式人工智能设备); 软件部分运行于数据处理设备内, 主要包括控制界面模块、流星监测模块、数据管理模块. 实际工作时, 摄像头采集天空视频信息, 流星监测模块从视频流中实时监测流星并存储包含流星视频的数据, 数据管理模块将流星位置信息实时传回数据中心用于预警. 观测结束后, 将原始观测数据同步至数据中心用于后续科学研究. 在整个系统中, 流星监测模块决定了整个监测系统的实时性及准确性. 该系统采用嵌入式人工智能设备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的方法构建流星监测模块. 通过使用实测数据对搭载监测模块性能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流星监测模块能够达到0.28%的低误检率以及100%的召回率, 且数据处理速度达到了Mobilenetv2的8倍. 进一步将包含监测模块的整个流星光学监测系统部署于太原理工大学-张壁古堡远程天文台, 通过实测表明流星光学监测系统实用中能达到100%的召回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相似文献   

8.
张周生  吴光节 《天文学报》2001,42(4):390-396
对1999年11月19日拍摄的两张狮子座流星胶片进行了分析研究照相观测比目观测记录了更多的定量信息计算了流星在胶片上显露时必须满足的运动角速度条件,求出了流星起始点仰角、流星结束点与辐射点的角距离、流星运动的角速度以及流星路径的弧长等并且得出流星在大气中的烧蚀时间仅0 65秒左右,即烧蚀的路径长约40 50公里通过在扫描仪上得到的黑白图像的处理,求得两颗流星的照相星等分别为-10.3 ± 0.2和-4.8±0.2.由此可以得到它们的质量和电子线密度.给出的处理方法,也可用于其他流星的照相观测资料处理.并且,对流星观测使用的照相镜头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是几百年来难得有机会在中国观测到的一场流星暴。在我们收集到的照相观测资料中,发现了一些特殊的、还未引起广泛注意的流星现象。"蛇行"的流星以及螺旋形并带有辐条结构的流星余迹,早在我国古代记录中就可以找到印证。现代的照相技术,不仅直观地显示了文字难以描述的颜色、形态和变化,而且提供了可永久性进行测量的记录。其中包括罕见的对流星余迹的双站观测资料。用常规的"高空风作用"难以解释这些观测现象。它们可能反映了流星带电体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业余天文观测中,监测流星是很多资深天文爱好者的观测项目之一。近年来,国内也相继组建了流星监测网,如最早实现流星网络监测的"广东流星监测网",以及目前国内最大的流星监测网络——中国流星监测网。根据不同地点的监测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未燃烧完的火流星坠落的大致范围,为寻找陨石提供支持,同时还可以发现新的流星群。  相似文献   

11.
流星的观测,除了传统的目视与照相方法外,摄像观测开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摄像不仅能够记录下流星的准确方位,而且还能够很方便地获得流星出现和移动的时刻,从而具备更多的信息量。如果在不同地点记录下同一颗流星,就可以据此计算出流星在空间的轨迹以及运动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吴光节  张周生 《天文学报》2003,44(2):156-165
中国古代有着大量的对于流星和流星雨的观测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在这些珍贵的记录中,不仅有对于流星的一般描述,而且还有一些至今不能完全理解的特殊流星现象的记录。基于现代对电声变换流星声、流星体的螺旋线形运动、流星的颜色变化和流星的分裂等等的研究,列出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可以查找到的有关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是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且对于今天的研究仍有实用价值。对电声变换流星声的报道,只是近20年来,才确立了的并非是观测者的臆想。流星的现代彩色照相观测,更真实地记录和展现了其他的特殊流星现象和它们的发生与演变。这些古代记录与现代的流星观测的对比,可以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鉴于2001年11月19日前后,在中国东部、中部,有可能观测到每小时标准天顶计数峰值达到一万颗以上流星的狮子座流星暴雨。为促进这一可能的、罕见的流星雨观测和保留珍贵的流星雨资料,我们决定举办《2001狮子座流星雨摄影赛》。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包括港、澳、台)征集狮子座流星雨的观测照片。来稿要求为: 1.提供拍摄有狮子座流星的5对以上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流星雷达测距误差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流星雷达测距精度的新方法,即提高采样速率,用相关分析确定回波脉冲参考点的方法。该方法使流星雷达的测距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测距误差降到±14m,使流星雷达不仅可以用来观测研究流星,还可用于监测飞机、火箭的飞行等,扩大流星雷达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在流星的多种观测手段中,目视观测仍居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强流星雨来临的时候,遍布世界的爱好者绝大多数均使用目视观测.因此,人眼对流星的感知函数在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人眼感知函数原始数据的测定.然而,对感知函数的数学表达的解析形式一直在探讨之中.作者近年来的研究,不仅给出了一种对人眼感知函数的一元表达,而且给出了二元表达形式,无论在理论还是实测方面,对流星的目视观测研究都有实际的用途.  相似文献   

16.
北京80中学高二学生孟奂在2001年观测狮子座流星雨时,发现北天有很多偶发流星,通过与自己1998年和1999年所绘的观测图进行比较,有36颗流星惊人地来自同一个辐射点,这说明很可能存在一个新流星群。为了进一步求证,孟奂登陆北美流星协会和国际流星协会组织,以及国内的天文网站,向世界各地流星观测者求助。最后经过对全球反馈回来的信  相似文献   

17.
《春秋》“陨石于宋五”天上的流星很早就被我们的先辈观测到了,也被诗人们代代吟诵。古人大都认为,这些流星就是天上的星星(恒星)坠落形成的。那么,这些流星会不会落到地上?如果落到地上,会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8.
前面几期我们就数码单反相机拍摄流星的方法做了细致的讨论、不过据说没有标题和不配图的文章让人读起来颇为头痛;笔者于是害怕起来,要是读者都跑到配图丰富的广告版面去斟酌他们的器材的事宜,却没办法把它们用在流星这个爱好者最温馨的家园和坚固的阵地上,那可是笔者的罪责了,后面几期我们要进入的,是一个被称作“流星光谱”的世界。,本期我们先来了解和熟悉一些流星光谱的知识,为了不失全面性和不让读者过多耗费脑力,我们从一张经典的照片和它的说明文字开始(题图),对每个令人困惑的细节写一段图文并茂的解释,以后几期还要介绍流星光谱的形成原理和拍摄方法、器材,以及笔者的观测经历和观测结果的简单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给同好们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不仅是“流星光谱”的,也是流星的,抑或光谱的。  相似文献   

19.
两年来 ,狮子座流星雨已经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对于它的褒与贬 ,其说不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各人的评判 ,自然在于各人的立场 ,其实也更在于他对于狮子座流星雨了解的程度。在两年以前 ,莫说一般的老百姓 ,就说我国天文界的专业队伍 ,也找不出几个人对流星雨有多大了解。真正数得着的 ,反而是廖廖无几的一小批天文爱好者。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哈雷彗星回归以来 ,我国有一小批天文爱好者先后投入了流星和流星雨的观测活动。十几年来 ,他们已经为国际流星观测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仅就国外刊物点名引用我国流星观测的结果而言 ,就已经…  相似文献   

20.
我曾经作多次流星雨的观测,可一直没见过令人兴奋的场面。1965年我就曾观测过狮子座流星雨,可就只见到几颗流星。去年的狮子座流星雨,我们在严寒难耐的冬夜坚守观测了4个小时,也只见到17颗流星。1998年6月27日夜晚,我们偶然和天龙座流星雨相遇,一颗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