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根据从事防雷设计审核工作的经验和在审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开发了三类防雷审核业务系统,可以对三类防雷设计文件进行智能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和报告,又可以对各项目具体参数资料进行科学管理,并提供多功能的、便捷的查询方法,对新建建筑防雷审核业务、监督检测和竣工验收工作都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
针对陕西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具有特殊结构的建筑物,依据相关规范对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介绍防雷类别的判定方法,提出工程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设施的具体整改措施和施工建议,并对整个法门寺建筑群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建议,以达到综合防雷效果。总结建筑物防雷设计中容易忽略的事项,为防雷设计审核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8号)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第1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防雷工程的设计图纸实行审核制度,并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据国家防雷设计规范和有关行业的设计标准进行审核。为了推动该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我们多年的防雷工作实践,对防雷工程图纸的设计审核方法加以探讨。1防雷工程设计审核的主要依据规范是设计审核的依据。目前应用的防雷设计规范有: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T50314-2000《智…  相似文献   

4.
专业防雷工程设计审核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防雷工程设计审核是防雷专业技术机构的一项基本业务,本文从专业防雷设计审核的角度提出一些具体的设计审核要点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几年来从事防雷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工作,提出一些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希望能对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一、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已于2000年1月1日实施,其中第三十一条对雷电防护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防雷工程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防雷设计审核与工程竣  相似文献   

6.
防雷装置图纸审核是建筑防雷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的保障,做好前期的图纸审核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依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国家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审核要点以及审核中常见的问题作出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7.
张争  周凤芸 《山东气象》2012,32(1):45-47
文章深入分析了新颁布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实施后,在防雷图纸审核工作中遇到的若干问题,阐述了新规范对防雷图纸审核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了新规范实施初期防雷图纸审核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8.
针对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重要性,从防雷类别、电气施工图说明、接地装置、引下线、接闪器、均压环、等电位连接、防雷电波侵入等方面.探讨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审核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年多来,通过防雷图纸审核和防雷工程施工监督实践,发现建筑物防雷设计和防雷工程施工中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结合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引起防雷设计、图纸审核及工程施工单位的重视。1 建筑物防雷设计1.1 设计图纸不全  防雷设计图纸不全面,建筑物的防雷设计要求有设计说明,基础防雷平面图;天面防雷平面图;防雷施工大样图或施工所依据的图集;均压环设置图;配电系统图。从目前防雷设计审核中发现,多数报审图纸仅有设计说明和天面防雷平面图,没有基础防雷平面图,并且没有说明施工所依据的图集,高层建筑无均压环设置…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和发展我国日益壮大的防雷事业,保证自治区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区防雷中心应加强建筑物防雷工程的设计、审核、跟踪检测、竣工验收工作。为较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现就高层建筑物防雷设计、审核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专业防雷的角度, 对安装有SPD却仍然年年遭雷击而损坏电气电子设备的雷击事故实例进行了分析, 再次充分说明防雷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任一环节设计不完善或被忽略掉, 一旦发生雷击, 电气电子设备就可能遭到毁坏。同时依据现代防雷理论, 指出了程控交换机电源系统雷电防护级数设计不够、信号系统没有安装SPD、机房没有采取屏蔽措施与等电位连接等是石油管理站电气电子设备遭雷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地铁屏蔽门系统的组成,分析了屏蔽门系统既要防雷接地又要绝缘等电位安装的原因,提出了屏蔽门系统绝缘安装的方法以及具体的防雷措施,并阐述了屏蔽门系统的防雷措施与绝缘安装在保障地铁安全运行上的关联性。为从事地铁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同时为地铁防雷装置的检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离柳集团化肥厂几乎每年均遭受雷害侵袭造成较大损失。本文对雷击原因(特别是DCS系统雷击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综合防雷方案。该方案2007年实施后取得良好的防雷效果。  相似文献   

14.
巴彦淖尔紫金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动力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建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利用现行技术规范对该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为保证该项目安全可靠实施提供科学的雷电防护设计、风险控制、应急管理等服务。  相似文献   

15.
化工企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秀梅 《气象科技》2014,42(2):352-358
以沧州某化工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评估化工生产装置雷电防护现状。利用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项目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可能的影响、雷电危害分析等;参考IEC62305-2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雷击大地密度较大,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0~60kA。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是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引起的,约占70.50%。其次是雷电击中相关管道和线路引起,约占29.37%,主要是电力系统。按照估算,各建筑基本达到防雷要求。对于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雷击人身伤害风险都小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允许值,但原设计方案中缺少电压保护水平设计。对雷击建筑物、设施、管道和线路可能造成的自动化设备中断、误动作等导致的有毒物质泄漏、易燃事故发生等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措施。指出设计院将易燃等区域设计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是雷电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廖必军  高萍 《气象科技》2012,40(1):141-143
在弱电机房防雷系统建设和工程验收过程中,需要一个全面、实用和直观的评判方法,来评价其防雷系统的防护能力是否达到设备安全的要求。以一个弱电机房防雷工程项目为例,分析并得出影响弱电机房防雷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参数是:空间屏蔽效能、传输线缆的屏蔽效能、终端最大脉冲电压设限、机房布线最大开口环的感应电压、均压和泄流能力等。在此基础上,以归纳描述或量化分析的方法,对这些关键参数进行了评估和计算,并得出弱电机房防雷设施效能判定参数表。  相似文献   

17.
两级雷击电涌保护器配合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气系统受两级雷击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ivice,SPD)配合保护下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变化特性的分析研究,建立过电压两级保护线路的瞬态Kirchhoff方程组,对各SPD、级间电缆(或解耦器)和负载的端电压、电流进行模拟计算,绘制时序波形图,获得两级SPD(首级为火花间隙、次级为压敏电阻)配合保护下的雷击过电流的分流特性和负载过电压变化特性,为雷击过电压过电流的多级保护提供理论分析方法,可供电气系统多级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雷电天气常对电气、电子系统造成灾害.以威海市驾驶员电子桩考场遭受雷击事故为例,对电子桩的结构、线路的设置方式、雷电防护的措施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在雷击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规范和考场特点,设计了该考场的防雷方案,重点探讨了直击雷防护和感应雷防护的设计,对考场内信号线路系统、办公楼内监控系统、控制室接地系统进行了合理的设计,从而对电气系统防雷工程设计进行了探讨,为电气系统防雷工程设计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使雷电临近预警技术在雷电灾害防御业务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针对电子系统的雷电灾害特点,在传统被动防雷技术基础上,提出基于雷电临近预警的主动防雷技术,应用雷电临近预警和远程控制等技术,开发以B/S结构为架构的雷电临近预警应用系统。对2013年8月—2014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4个无线电监测站的主动防雷应用效果进行两种方法的预警效果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主动防雷技术是对被动防雷技术的一个较好的完善和补充。采用闪电数量对比分析,4个监测站的有效预警率为69%,采用预报评分方法对比分析,4个监测站的平均准确率为53%,对雷电活动发生较为集中的区域预警效果较好,对雷电活动发生较为零散的区域预警效果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在了解光伏发电站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光伏发电系统的防雷装置和接地特性参数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的防雷规范划分光伏发电站防雷类别,提出了使用输出电流较大的检测设备,采用异频小电流、GPS定位系统配合,对电站的光伏方阵区和交流输配电设备区2个重点区域的检测方法,针对每一个特性参数给出了要求值和测试结果判断.采用异频小电流干扰小、操作安全,GPS定位测距准确,测试方法比较科学,测试取得的数据准确可靠,可有效判断光伏发电系统防雷和接地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