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数据共享平台开发过程中的相关Java技术,运用了Java Servlet、JSP、JDBC等技术实现平台的运行,利用Java Servler、JSP技术实现用户请求的转换,利用JDBC技术实现数据库的Web直接访问,利用Java的平台无关性讨论开发跨平台的共享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2.
针对CORS系统服务能力无法满足行业及大众应用领域快速增长的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ORS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建设方法,通过将数据解算服务器与业务处理服务器进行分离,采用虚拟网格用户形式生成用于高精度定位的改正数或虚拟观测值产品,有效解决了高并发服务请求以及涉密数据安全性问题,在服务高精度测量用户的同时,提供面向开发者的各级精度位置服务接口,满足海量级、多场景、易接入的大众应用领域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详细介绍了云平台构架设计、关键技术及具体实施方案,依托本文研究成果,湖南省已成功建设了基于HNCORS的面向大众应用领域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问北位置,以期为各省级CORS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GIS Engine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建国  吕从  刘伟  王杰 《测绘科学》2007,32(4):144-146
城市1∶5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具有数据量大、要素复杂、应用服务面广的特点,因而城市1∶500数据库系统的建设面临着空间数据库的选择和设计、空间数据的组织和表现以及不同平台用户共享访问的难点问题。本文利用Oracle Spatial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研究了空间数据在Oracle数据库中的互操作以及空间数据的符号化表示问题,解决了跨平台用户的共享访问问题,介绍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的研发应用,阐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的基本功能,并简要介绍了ArcGIS Engine技术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的测绘生产办公系统是一个以在线处理生产管理文档为核心的电子办公平台,实现了电子文档在网页中所见即所得的用户体验,是面向服务的测绘生产信息管理与发布系统。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Web服务全新架构的系统功能构成、体系结构和数据库设计,重点讨论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业务数据访问引擎、Word文档在线处理技术和Excel电子文档在线处理技术。系统在生产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信息资源与GIS空间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利用XML来构建异构数据源的虚拟数据库中间层,为分布式异构数据同步提供了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了分布式非空间关系数据与空间数据的集成。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省厅重点科技项目《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的有关结果,结合徐州市、丰县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的实践,就城乡一体化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在数据组织模式、一体化地籍数据库、多尺度数据融合、空间数据的合理组织、多数据源的访问、分布式数据库的操作、数据交换、多元一体化等方面的技术实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XML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数据交换和存储领域。NXD是专门设计用于存储XML数据的数据库,其特点是以XML数据自身的形式来存储XML数据;XQuery查询语使得不同的XML数据管理系统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向用户提供访问接口。本文基于以上XML存储管理技术,实现了GML本原存储,深化研究并拓展了基于XQuery的地理空间数据查询语言,实现对GML地理空间数据的本原查询。  相似文献   

8.
对建筑用地钉桩数据组织、空间数据存储模型、数据一体化生产技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基于ORACLE关系型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进行建筑用地钉桩数据管理,建立建筑用地钉桩数据库;建立建筑用地钉桩数据存储模型,基于关系型数据库实现了建筑用地钉桩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实现了AutoCAD平台与GIS平台无损数据交换;建立了建筑用地钉桩数据一体化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了建筑用地钉桩数据生产一体化、网络化管理及分发服务,具有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数据集成管理体系是连接诸中心综合信息库、各分节点区域信息库的分布式空间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它主要在分布式、多源异构的国土资源数据环境下提供数据汇聚、数据集成、数据发现、数据访问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为各类用户和应用系统提供广泛有效的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针对国土资源数据具有的多源、多级服务等需求特征,本文分析了集成模式,应用服务结构和服务请求消息流程与协议等技术,以期对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国土资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和动态服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水污染在线监测监控平台搭建过程中的异构数据集成和共享问题,本文探讨了以XML和中间件技术集成多源异构数据库的框架,重点分析了数据转换、中间件和XML封装3个方面,实现用户对多源异构数据库的数据访问和共享,为下一步平台的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Web数据库访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然后重点对Web数据库的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包括如何建立ASP及Web数据库的运行平台,搭建Web站点的方法,步骤,建立ODBC数据源的方法,步骤以及如何用ASP对象实现Web数据库的访问,并用一段实例例程分析具体的Web数据库访问技术的程序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晓丽  孙伟  李成名 《测绘通报》2021,(2):77-81,166
有效的负载均衡是提升当前海量地理信息网络服务请求响应效率最常用的方法,但现有算法存在空间服务调用方面难以兼顾空间性和服务请求量的不足。为此,本文通过引入空间访问密度,同时考虑地理信息服务请求本身的频繁程度与数据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提出一种顾及空间访问密度的地理信息服务请求负载均衡算法。首先,统计地理信息服务访问调用日志信息,提取数据的外包框数据集,并生成四叉树索引,通过四叉树索引建立空间访问密度均衡模型;然后,在地理信息服务请求时,利用空间访问密度均衡模型进行轮询分配;最后,对比经同等试验环境下的效率和性能,本文算法可有效提高地理信息服务请求响应效率。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用户访问服务负载均衡的分布存储要求和磁盘连续读取的合并存储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访问行为的综合考虑存储节点连续读取效率和网络负载均衡效率的空间数据存储组织方法(combined strategy of data placement and load balance,CSDL)。该方案根据用户访问行为,通过空间数据的访问相关性计算,将热点数据分布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实现用户并发访问时的负载均衡;同时,通过对存储在相同服务器内数据的并发度计算,将并发度高的数据存储在连续的磁盘空间上,以实现磁盘存储服务的连续读取。CSDL方法试图同时从上层应用的负载均衡和底层磁盘效率两个方面对空间数据的存储进行分布组织,以提高地理信息系统服务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45.2%~245.3%的系统平均请求响应时间,与此同时,分布式服务器节点的负载均衡度可提高约0.5%~440.9%,能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环境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1、数据中心技术的诞生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GJS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GIS应用系统需要访问分布在多个数据源的异构数据,也需要整合诸如文档、数据库属性表等非空间数据。如何在分布式异构环境下对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GIS应用系统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从处理来自多种数据库的异构数据到使来自多种GlS平台的功能能够协同工作;从GIS空间分析到复杂的领域业务逻辑的实施;  相似文献   

15.
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不仅是1:50000地形数据库更新的数据源,也是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的重要数据产品。本文针对国家1:50000更新工程DOM数据库建设目标和要求.提出了建库总体思路、技术方法和海量多源正射影像数据库的技术设计,面向正射影像数据库管理与分发服务需求研制开发了影像库集成管理与数据服务系统软件。实现影像成果数据集成管理和分发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日志大数据量和高并发访问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MongoDB的日志服务架构,经性能测试该架构对硬件环境要求低、存储效率高、数据入库异步执行、日志功能与核心业务系统无耦合等特性,可以满足日访问百万级的日志存储需求,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后续的日志分析和大数据挖掘提供了直接的数据源支持。  相似文献   

17.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中的空间数据缓存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中,由于带宽有限以及大规模的并发用户访问,海量异构的空间数据的快速实时网络传输,是提高系统性能、缩短服务响应时间的关键因素。提出了适合于地形数据和影像数据的缓存机制,以提高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的交互性能。以瓦片为缓存粒度,论述了缓存瓦片索引的设计与效率,证明缓存索引的性能是令人满意的。本文提出了瓦片访问平均时间间隔最长的缓存置换算法TAIL (Tile Access average Interval time Longest),从瓦片访问的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分析了TAIL算法并说明提高置换效率的方法。对最高分辨率为30米的全球LANDSAT7影像数据集和最高分辨率为90米的全球SRTM地形数据集进行日志驱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TAIL与代表性的缓存置换算法相比,提高了瓦片请求命中率和字节命中率,同时大幅降低了瓦片请求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端所处理的瓦片请求数。  相似文献   

18.
信息平台系统是一种综合性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集成了多种数据库,实现了多种数据格式的相互转换,把多个系统集成在一个平台上。该系统主要有如下功能:用户管理,数据浏览、查询、输出等,特点是在局域网环境下客户端完成数据的访问等操作,真正实现多种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9.
杨林  周顺平  万波 《测绘科学》2007,32(3):151-152,116
分布式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具有数据分布、数据源异构、地质实体间有着复杂语义关系的特点,而多源分布的地质图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又需要统一管理,协调工作,这就提出了数据交换的要求。传统的数据库复制方案无法满足地质实体级的数据交换,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空间要素类为交换单位的增量同步的数据交换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其关键的数据交换原理,数据传输方案以及上下级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策略,该方案现已用于国家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简要探讨管线的数据源入库前采集和编辑的质量保证方法,研究数据库的逻辑、物理设计、数据库的共享方案设计、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以及管线数据的数据库设计。一方面能对各种数据源的管线数据进行有机组织和管理,另一方面便于数据库的访问和共享,为泉州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库的建立和科学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