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海上贸易开辟以来,海底沉船就成为神秘的宝藏,吸引着众多探险家.寻宝猎人和考古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估算,在全球的大洋海底,有300万艘船舶在此长眠,有一小部分沉船已经被考古人员发现,但大部分沉船依然在这幽静、昏暗的海底长眠,等待着有缘人。  相似文献   

2.
农夫 《海洋世界》2005,(6):28-30
据统计,大约每隔30个小时,就有一艘船葬身于海底。在全球海洋中,沉睡在海底的大小船只至少有100万艘,因而海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文物宝库,并吸引着千千万万觅宝的人们,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海底探宝热。美国考古学家罗斯坦桑教授调查发现:在爱琴海至亚平宁半岛一带的地中海海域,有许多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海船长眠于海底;在靠近北美洲的大西洋海岸,埋葬着大量沉船;在佛罗里达半岛附近海底,沉睡着难以计数  相似文献   

3.
海洋故事     
在我们这个星球表面,大约2/3多的面积被海水覆盖着。如果一艘船围绕地球航行一周,可以完全不碰到陆地,如果这艘船沉了,要下沉3000多米才能达到海底。  相似文献   

4.
1750年秋,5艘装有100万银币的运金船队从古巴哈瓦那出发。当驶过百慕大海峡进入哈特勒斯角时,平静的洋面骤然阴云密布,恶浪翻滚。船队总指挥尼利亚仗着丰富的航海经验和船员们的勇敢,最终闯出了死亡海峡,但其他几艘船只连同几百条生命和巨量的金银、可卡因、香脂一起消失,甚至连一块破船板也没找到海洋考古学家认为,几百年来沉入海底的大小船只至少有100万艘。这些沉船中有着难  相似文献   

5.
1850年,德国炮兵下士威廉·鲍尔从海豚的潜浮行动中,获得潜艇设计上的启示,着手建造了世界第一艘铁制的潜艇。 1851年2月1日在基尔港外开始潜航试验。由于技术错误,结果艇首一头撞到海底而沉没。此时,这艘潜艇在海底犹如一块石头,再也浮不  相似文献   

6.
“普鲁托”号是一艘遥控微型潜艇,它能探测500米深的海底。从性能上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艘潜艇是米兰的加伊马里内公司在意大利设计建造的。在从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中旬进行的意大利第三次南极考察活动中,考察队使用了这艘微型潜艇并取得了成功。这般船全长1.67米,宽和高都是70厘米,有5个发动机作动力,因此能同时作上下、前后和左右运动。它用的是电池,平均在海底的作用时间为4小时。这艘潜艇用600米长的电缆同母舰相  相似文献   

7.
海底黄金梦     
多少年来,大量的财宝随着航船的沉没而葬身海底。海底究竟有多少财宝,恐怕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据专家估计,海底珍宝总价值在数百亿至数万亿美元之间。从古罗马人携带双耳酒罐和青铜器的原始沉没商船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携带大量战略物资穿越大西洋的沉船,全世界约有海底沉船数百万艘,仅美国海域就多达10万艘。1588年以来,有不少西班牙海船在赫布里底群岛和爱尔兰西南部沿海遇难,其中约有半数装载黄金和珠宝。据载,1679年沉没在威尔士沿海的“圣克鲁斯”号便装有黄金220箱、白银2.5吨;1512年在马六甲海峡被吞没的葡萄牙帆船“弗洛尔·德拉马尔”号价值高达10~90亿美元。于是,许多人做起了海底黄金美梦,一场海底寻宝热浪正席卷而来。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海洋鱼类无法抗拒沉船、坦克、汽车和地铁的诱惑?2009年5月的一个早晨,在美国基韦斯特海域7英里以外的海域,一艘被称为美国空军基地的"范登堡"号导弹测量船就要永沉海底,这艘测量船要沉入海底只需要短短的2分钟。船体内部发出一系列的内部爆炸,其中有46个爆炸发生在水下,尖锐的火药气味随风飘散,一道道黑烟像面纱一样开始从海面上升起。"范登堡"号空军基地沉入海洋,  相似文献   

9.
朱继懋 《海洋学报》1981,3(2):307-329
从1948年法国设计FNRS-2号第一艘深潜器以来,特别是六十年代开始,由于海洋开发和军事上的需要,对深潜器(又称可潜器)给予了广泛重视。目前,深潜器已成为海洋调查、海底打捞、深海救生、海洋研究以及建造各种水下工程的重要手段。美国1970年下水的深潜救生艇(DSRV)全部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可以在1524米水深援救失事海艇艇员,每次24人,化费研制费高达二亿多美元。三艘“南鱼座”号深潜器,在一年内把沉没在深750米海底的120条鱼雷打捞起来。深潜工作艇“阿尔文”号和“CURV”号把失落在深856米海底的一颗氢弹打捞起来。著名深潜器“阿鲁明纳”号和打捞船“密执尔”号合作打捞了沉没在深1538米的另一艘深潜器“阿尔文”号。  相似文献   

10.
刘杰 《海洋世界》2015,(1):52-55
理性、睿智的伊丽莎白博士正领导着她的同事们在一起调查、研究深海里的矿藏。他们为了调查海底矿藏的情况,急需一艘深海勘探船,尽管政府拨了钱,但一时无法修造出来。于是,就在报上登了一则请求租用或转让现成的勘探船的启示。启事刊登后,有好几家公司都来洽谈过,但是,不是因为要价太高,就是由于船上的  相似文献   

11.
1968年3月8日,前苏联一艘装备3枚弹道导弹的潜艇失事沉入4800米深的太平洋海底。由于技术设备等原因,苏联自叹弗如,放弃打捞该艇。然而,比苏联人更关心这艘潜艇的当属美国,美国中央情报局、国家安全局,及海军部都想打捞这艘失事潜艇。那么失事的究竟是怎样一艘潜艇呢?苏联对此缄口不语,外界则争论纷纷:美国称是一艘核潜艇,西方有的认为是核动力攻击潜艇,有的认为是常规动力导弹潜艇,但装备的导弹有核弹头,我国军界亦有不同看法。时至今日,从各方面的资料来分析,当年在夏威夷海域起火爆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海洋调查和海洋开发,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海洋调查船队。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国共有各类海洋调查船1491艘,其中美国293艘,苏联297艘,日本199艘,中国居第四位。解放以来,我国从无到有建立了为数可观的海洋调查船队,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调查船;海底资源和水产资源勘探船;海道测量、仪器试验和其他辅助船等。按性能和吨位分,性能较好的和一般的调查船各占1/3,大部分属中小型船舶。其他辅助性调查船大都吨位  相似文献   

13.
生死美人鱼     
澳大利亚的柯恩和伊里奇,是一对热衷于海底探险取宝的老搭档。相传亚婆罗海面上曾有过一条古航线,海底沉船中有许多金银珠宝。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和谋划,这年夏季里的一天,柯恩和伊里奇开了艘快艇,来到亚婆罗海的一座小岛上。他们停泊好快艇,然后穿上潜水衣,带上防水枪和护身刀,游到古航线的海底去探宝。他们下潜好几次,折腾了大半天,也没找到海底沉船,两人十分沮丧。  相似文献   

14.
《海洋地质译丛》2010,(1):30-30
国际深海考察项目将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由英国南安普顿国家海洋中心开发的“Autosub6000”机器人潜水艇将成为世界上第一艘造访开曼海沟的科考船,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深的海底勘探。  相似文献   

15.
初春三月,和煦的海风,婆娑的椰影,给美丽的亚龙湾抹上了一层更迷人的色彩。登上亚龙湾“南海2号”海底游览船,凭栏眺望,只见碧波万顷,水天一色。这艘两边是透明玻璃的海底游览船,把我带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蔚蓝色的水晶世界。游船在距亚龙湾十几千米的一片宁静海面上停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风雨的故乡,海面上流急浪涌、飓风台风已为众所周知,但海洋底部很不平静的事实则少为人知。类似飓风的激流却一年到头都在海底爆发着,这些激流能推动着海水以每秒高达50厘米的速度流动.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它们不仅冲垮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危及石油钻井平台、某些神秘的水下世界。海洋学家把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在某些海底区域中,每年爆发的海底风暴达5~10次。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海洋奇观不是别的,而是深海中繁衍的“超级生命”。科学家探险小组拥簇在一艘小型的深潜器上,直潜海底。透过船窗,研究人员清晰地看到,从一个充满熔岩的谷底耸出层层山脉,在一个山顶上竟然从深深裂缝中冒出黑烟。这不就是火山口吗?!他们惊喜地叫喊起来。这艘名叫“阿尔文森”的潜水船经验老道,大胆地直驱火山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海军海洋局是海军部的一个下属单位,它管理着由8艘调查船组成的船队和两架测绘用的飞机,专门从事世界范围的海洋调查,以支持现在和未来的战争需要.这些调查船采集的数据包括:测深、水文、水体剖面、海底构造、海流、侧扫声呐的探测、海洋气象等.以前,这些数据都以磁带的形式移交到岸上,由海军海洋局进行处理和存档.新技术的发展,将对未来的作业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0 年 9 月 29 日, 连续 3年第四次的国际海底光缆巡护行动在汕头市海门港拉开了序幕。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中国海监南海总队、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等在汕头市朝阳区海门港举行“保护国际海底光缆亚运保障联合巡护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中国海监广东省总队汕头支队及潮阳、潮南、濠江大队4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并派出中国渔政44181、44601、44021等3艘船参与巡护行动。  相似文献   

20.
1931年7月10日,一艘船在西西里岛南边的地中海上航行,突然,船上的人看到附近一处海面在沸腾,那里波涛汹涌,水汽弥漫,还不时从海底传来闷雷般的声响。不久,又升起了一般冲天的烟柱,随后扩散成一个蘑菇状的汽云。入夜,那片海域更是光辉闪烁,瑰丽夺目。显然,这是一次海底火山爆发。一个星期后,当那艘船在返航途中经过西西里岛南面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