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自动化及人工智能的普及,许多工厂作业线上的工作人员已被机器取代,而这些设备的安装,对点位精度要求非常高。本文通过精密放样测量在设备安装中的应用实例,对精密放样测量的方法及精度的控制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一些运用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特种工程中长距离精密定位、定向的需要,从高等级GPS控制网精度、加密GPS控制网精度、坐标投影误差、板块漂移影响及工程放样误差等方面分析和估算误差影响,探讨达到精度指标要求的可能性。针对潜在的定位、定向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技术实现方案,评价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工程定位、定向实际达到的精度,并对特定区域内被监测目标的点位精度、有效覆盖范围误差做出推算。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的好坏与施工放样大有关联,测量工程与测量仪器也在不断更新,促使施工放样工作越来越简化,精度越来越高。结合某高铁枢纽火车站施工放样项目,详细探讨基于BIM技术的测量机器人智能施工放样的方法。针对异形钢结构钢梁狭窄设站空间受限及钢结构工程施工速度快等问题,阐述了基于测量机器人设站方式及详细的放样方法与步骤,利用移动终端直接在BIM模型上选取放样点,并利用仪器自动追踪功能简化了放样流程。BIM模型与测量机器人的相结合,实现了点位的快速放样,极大的提高了放样效率。  相似文献   

4.
徐亚丹 《浙江测绘》1986,(2):1-4,45
在工程测量中,利用交会测定点位,或进行工程建筑物的放样,这是经常会遇到的.这里介绍一种交会方法是用在港口的直伸码头或桥墩定位测量.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定位放样,既简便又能保证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5.
特种罐在能源的储备和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特种罐现有容量计量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提出了基于放样原理和测量机器人实现特种罐容量快速和精密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将特种罐容量计量转化为点位放样问题,较好地克服了全站仪现有测量技术的缺点,并利用软件实现了特种罐容量计量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修正和报表输出的一体化。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6.
特种罐在能源的储备和运输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研究特种罐现有容量计量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提出了基于放样原理和测量机器人实现特种罐容量快速和精密计量的原理和方法.将特种罐容量计量转化为点位放样问题,较好地克服了全站仪现有测量技术的缺点,并利用软件实现了特种罐容量计量的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数据修正和报表输出的一体化.通过实际测量数据,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设备安装定位工作中,直接应用全站仪放样功能一般较难满足其精度要求,而通常需要对放样点位进行多次精密测量和归化调整。为快速准确地计算归化改正量,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以某玻璃切割设备机组安装测量的工程实践为背景,探讨了一种全站仪与Excel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能够实时指导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实践表明该模式简便易行、实时性好、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8.
赵吉先 《测绘通报》1997,(11):11-13
本文对秦山核电站重水堆工程瘪有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观测技术,精度评定以及精密工程控制网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就精密工程控制网的等级划分,网形及点位,边长,角度的要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标放样区被围墙遮挡,基准站架设点位于道路中央的情况下,无法使用传统的全站仪放样法和单连续运行参考站-实时动态(CORS-RTK)放样法的问题. 采用了千寻位置服务系统,利用网络CORS-RTK方法进行工程建设中基坑的放样,介绍网络连续运行参考站(CORS)的原理及优点,对放样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放样精度. 结果表明通过RTK测得37个放样点平面坐标, X 方向中误差在20 mm之内的点占97 %, Y 方向中误差在20 mm之内的点占100 %,比较集中稳定;点位中误差小于20 mm的占95%,在20~40 mm占5%, CORS-RTK方法的测量点位中误差均满足国家《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T73-2010要求的平面点位中误差小于70 mm的精度要求.千寻的CORS测量符合工程规范精度要求,对减少工程施工放样的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文献[3]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工程测量中原始数据误差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问题。首先,讨论了施工控制网中原始数据误差存在的形式、特点以及它们对放样点精度影响的传播规律,并建立了关于相对放样点位精度的矩阵公式。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几种常用放样方法中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放样测量工作中,应该密切注视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并对此问题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例,介绍一种在工程测量中从某一已知点上放样直线或直线上任意点确定其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的方法.此方法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放样精度,又能满足工程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GPS定位技术在精密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精密工程测量领域,由于工程项目种类繁多,精度需求变化大,工程规模和观测的目的、条件、方法的多样性,使GPS技术在精密工程测量中应用多具有设计方案上的独特性。近年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取得了较多的资料。本文针对常见精密工程测量工程和GPS测量的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合工程案例就常见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数据处理技术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13.
GAMIT解算过程中通常要求精密的轨道文件作为卫星位置基准,针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因精密星历公布滞后或网络等因素无法及时获取IGS精密星历产品的特殊情况,提出基于广播星历进行GAMIT基线解算的方法,并与使用IGS最终星历的解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309 km范围内,使用广播星历的坐标分量解算结果与使用IGS最终星历相比差值优于10-8数量级,可以满足常规的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在建筑物基础纠偏中沉降变形测量和倾斜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以纠偏阶段设计的最小纠偏量和基础工程设计的允许变形量为基础进行误差分配与调整的方法,给出了适用于不同工程类型纠偏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指出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恢复委内瑞拉三角洲农产品加工厂区工程控制网,通过合理的布设点位以及采用严密的观测方案,进行了外业数据的采集。利用无定向导线技术和简易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通过该技术所测得的控制点达到了4等以上精度。  相似文献   

16.
通过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厂区初级加密控制网的建立过程,叙述了利用GPS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相结合,制定出大型厂矿精密GPS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方案"和"观测基本技术规定"的设计方案,并获得精密成果.通过文章介绍,在精密工程测量中必将对GPS定位精度提升及扩展GPS的应用领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俊强  许耀东 《测绘工程》2006,15(3):64-66,73
结合南京奥体中心主轴线的测设实践介绍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归化法轴线测设方法,结合测量误差理论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算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具体数据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归化精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工程测量中曲线测设的各种方法总结,论述了曲线放样的数学原理及程序编制方法。分别介绍了圆曲线、综合曲线放样方法的过程。探讨了一种放样缓和曲线及其边线的方法,此法在实际工作中有良好的效果,满足了公路、铁路、桥梁等工程测量设计工作对数据准确可靠的需要。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是工程测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采用工程坐标系,该坐标系坐标轴可能与GPS采用的WGS84坐标系的相应坐标轴间存在较大的旋转角,此时若仍直接按照一般方法进行三维约束平差计算会给结果带来不利影响,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大旋转角的GPS网三维平差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大旋转角时直接采用一般三维平差模型计算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又能够获得平差后工程网中各点的点位精度。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非常有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铁桥梁距离地面较高,CPIII高程网的起闭水准基点需要联测上桥的实际问题,首先介绍《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中传统的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并指出该方法在工程实践中存在不足之处,然后提出一种改进的端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上桥测量方法,最后通过理论与试验验证,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外业作业效率,可以为改进中间设站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以及完善《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