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玲 《山东地质》2014,(1):37-40,44
通过了解矿山气象气候、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水文特征和岩土工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山实际情况,从矿山现状和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灾害评估。现状评估表明,该矿山主要发育有滑坡;预测评估表明,该矿山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和滑坡,加剧的地质灾害为滑坡,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主要为崩塌、滑坡和地(路)不均匀沉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挡护工程、排水工程和植被恢复工程等防治措施,对该矿山地质灾害作出有效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和勘查防治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毅  李蘅  张静 《矿产与地质》2004,18(1):62-64
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并着重提出矿山采空区的勘查方法,对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四川地质学报》2022,(4):626-632
结合广西灌阳县某石英矿山实例,通过野外调查区域内各类地质灾害,查明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评估采矿活动引发、加剧以及矿山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现状地质灾害主要为不稳定斜坡和危岩,影响程度较严重;预测采矿活动可能引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塌陷(沉陷)和矿坑突水等,影响程度严重。针对以上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了注浆加固、截水防渗、生物消能、地面变形监测、及详细的水文地质勘探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西龙胜县楼梯寨滑石矿的实地调查,查明了矿山现状地质灾害发育状况,结合该矿山的地质环境条件、设计开采方式以及实际建设情况等,分析预测了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赖荣福 《福建地质》2007,26(1):47-51
通过尤溪县梅仙铅锌矿山开采造成矿山周围地质环境的破坏和可能诱发的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作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阐述矿山基本情况、地质环境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矿山开采中可能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方法,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雷志强 《江苏地质》2011,35(1):104-108
镇江是江苏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建设绿色矿山入手,介绍镇江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为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广西龙胜县某辉绿岩矿山的研究,查明了矿山地质概况,对其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调查,预测了该矿山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及灾害类型,并有针对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矿山工程的特点:①建设项目分散;②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③各功能区对地质环境的要求及破坏程度差异较大。针对矿山分项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指导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河南某地石灰岩矿山为例,着重介绍矿山分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及防治对策。在查清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现状基础上,结合采矿工程破坏性强、爆破材料仓库对环境要求高等分项工程的特点,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对矿山工业广场、采矿场、碎石车间、爆破材料库、矿石库、废石场等分项工程引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和期望价值损失率对分项工程建设场地的危险性及适宜性进行评估,并分类、分项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以分项工程为研究单元的矿山地质灾害逐项分析预测模式,所得结论与建议,便于矿山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人员对地质灾害评估成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矿山工程的特点:①建设项目分散;②地质环境条件相对复杂;③各功能区对地质环境的要求及破坏程度差异较大。针对矿山分项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指导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具有现实意义。文章以河南某地石灰岩矿山为例,着重介绍矿山分项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的基本思路、分析方法及防治对策。在查清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现状基础上,结合采矿工程破坏性强、爆破材料仓库对环境要求高等分项工程的特点,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对矿山工业广场、采矿场、碎石车间、爆破材料库、矿石库、废石场等分项工程引发、加剧和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和期望价值损失率对分项工程建设场地的危险性及适宜性进行评估,并分类、分项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实践证明,以分项工程为研究单元的矿山地质灾害逐项分析预测模式,所得结论与建议,便于矿山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人员对地质灾害评估成果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掌握甘肃肃北某铁矿矿区地质环境现状,并对矿区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4个方面,对铁矿山可能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恢复治理分区,总结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治理措施。通过本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使日益加剧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减少或消除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全面恢复矿山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是世界上矿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矿山地质灾害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常见的矿山地质灾害包括矿井突水、瓦斯爆炸、采空区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三废污染、煤层自燃、尾矿库溃坝、地方病、矿震等。灾害发生的原因有客观及主观两类。对矿山地质灾害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是项综合的系统工程。矿山腐败现象和官商勾结敛财害民是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汉中市玉皇山磷矿矿山现状评估发现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大。矿山建设和采矿工程引发、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小--中等,危害程度小--中等,危险性小—大。在预测评估矿山可能引发、加剧和遭受的地质灾害基础上,对矿山进行综合分区评估,提出对不同地段分别采取避让、清除或镶补危岩体、裂缝填埋、建挡墙加固、留足够保安矿柱、加强截排水、种植植物及灾害监测等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矿山废弃井巷采空区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措施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真  周政宝 《吉林地质》2009,28(1):89-91
本文从“中国镁都”——辽宁大石桥矿山生产实际情况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入手,认真调查了矿区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了地质灾害的隐患性、危险性,详细阐述了对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程序和方法以及防治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关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为原则,结合工作实践,尝试对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进行了强调与细化,对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的关系、评估范围的确定方法、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划分方法、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评估标准等几个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的主要技术问题作了若干探讨。对提高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兰 《西北地质》2003,36(C00):62-66
矿业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辽宁抚顺煤田为例,概述了抚顺市地质环境背景,论述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了城矿台一城市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及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的紧迫性,简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诱发机理,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 地质灾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政府十分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199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就是“防治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是广义地质灾害的一种,它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作用和社会影响正日趋严重,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贵州省近几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①建立机构,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②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③重视基础调查,编制防治规划,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序进行;④构建政府领导,村组监测,专业技术队伍指导,主管部门督促的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预报体系;⑤完善防灾管理方式,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工作责任制,遏制人为导致地质灾害;⑥筹措资金,建立专项经费,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⑦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使用大检查,推动项目业主主动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地质灾害的发生;⑧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开展矿山地质灾害治理责任鉴定,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⑨广泛开展地质灾害知识科普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省民众防灾意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①政府规章不能满足防灾工作的需要;②地质灾害治理经费投入不足带来的危机;③地质灾害防灾工作与矿业经济发展矛盾突出;④矿山环境容量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9.
辽宁某菱镁矿山主要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某菱镁矿山是辽南镁质耐火材料原料主要基地之一。由于分散开采,造成采矿坑道多重叠交叉,地表井口星布,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诱发的矿山地质灾害较为普遍,多处大面积出现岩石崩塌、采空区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致使矿区停采。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镁质耐火材料原料基地的生产和发展,限制了该地区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矿山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和高强度、不科学的矿业开发活动是诱发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文章针对矿山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指出了防治矿山地质灾害应贯彻执行的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20.
图片报道     
《河南地质》2012,(7):I0004-I0004
①6月6日,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杨士海到灵宝市参加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暨地质环境项目检查汇报会,并检查该市地质灾害防治及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工程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