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忻州盆地内所有县市进行地下水水位统测工作以及开采量的调查,利用统测与调查结果对区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参照分析结果可知山西忻州盆地现状条件下地下水开采强度和程度均不是很高,开采强度大小分布规律明显与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密切相关;开采程度除与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密切相关外,同时还受水资源分布和地下水质量的限制。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3)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的、不可取代的自然资源。随着区内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新工业区的建设,人口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不断扩大,地下水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污染[1]。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对区内的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地下水环境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南缘(天山北麓)是新疆国民经济发展中心,水资源短缺是严重制约区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和剖析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特征,对天山北麓地下水资源评价、规划、开发具较大指导意义.从区内50年来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分析入手,阐述准噶尔盆地南缘因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水资源循环模式改变、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及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变化特征,为今后区内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较好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DRASTIC方法,评价潞西盆地浅层地下水脆弱性,结合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因子。对潞西盆地远期地下水脆弱性进行预测分析,成果可为区内土地规划、备用水源地的选择、垃圾填埋场的选址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日照市东港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日照市东港区17个具代表性的地下水监测点实测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区内水文地质特征,选取15项评价因子,依据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和饮用水标准,采用灰色关联评估理论对该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只有2个测点的水质量级别超过了三类水。地下水环境质量分布特征与该区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克陶县平原区盐碱地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忠盛 《地下水》2014,(3):61-62
通过对阿克陶县平原区盐碱化成因及现状盐碱地治理措施分析得出,区内地下水浅埋深是盐碱化发生、存在的主要因素;现状盐碱地治理措施下的地下水排水和开采力度不足以有效降低地下水位。由此提出区内需适度增加地下水开采和排水力度,从而有效治理盐碱地危害。  相似文献   

7.
在宝鸡县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采集区内地下水水样,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对地下水质量做出评价。通过对水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潜水水化学类型可分为HCO3-Ca、HCO3-Ca·Mg、HCO3-Ca·Mg·Na、HCO3-Ca·Na和HCO3-Na·Mg型水;研究区承压水水化学类型可分为HCO3-Ca、HCO3-Ca·Mg、HCO3-Ca·Mg·Na、HCO3-Ca·Na和HCO3-Na·Ca·Mg型水。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对研究区地下水进行分类评价,区内地下水以Ⅲ类水为主,少部分为Ⅱ类水和Ⅳ类水。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3)
在野外实地调查基础上,对神木县窟野河地下水类型、补径排条件以及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研究区地下水资源总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含水层分为河谷区第四系冲积层与中生界碎屑岩类风化裂隙带统一含水岩层、第四系风积黄土裂隙孔洞潜水含水层、中生界碎屑岩类裂隙含水层。大气降水入渗是区内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区内潜水含水层容积储存量为1 195.10×10~4m~3。通过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和地下水资源的计算评价,为后续评价其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邹城市双村岩溶水系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卜华 《山东地质》2000,16(1):44-50
以双村岩溶水系统18个代表性水质监测点的最新成果资料为基础,结合水文地质条件选取10项评价因子,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采用模糊9数学理论对该系统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岩溶水系统大部分地区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较好的局部地段较差;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由特征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源的分布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滹沱河地区地下水适宜水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滹沱河流域地下水长期无节制开采造成部分浅层含水层处于疏干或半疏干状态,在分析地下开采现状基础上,根据区内垃圾填埋场和重要构筑物分布等情况,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地下水适宜水位上、下限划定的原则,最终给出了基于环境、工程等多限制条件下的地下水适宜水位,采用mapgis网格剖分和叠加技术对滹沱河流域地下水流场进行处理,计算出滹沱河地区地下水可调控库容空间为91.48 × 108m3.为石家庄地区南水北调实施前后地下水调控方案、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