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业务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国庆 《气象》1994,20(12):27-34
在最近的15年中,国家气象中心的数值预报业务高速度发展,预报模式从北半球模式发展为全球谱模式,并配套建立了资料同化系统和用于降水预报的有限区预报模式,暴雨和台风预报模式正在研制中。目前数值预报时效已延至7天,T6393丙上时的预报水平已优于的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技术在不断改进,最高(低)气温下两天MOS预报精度已接近预报员制作的综合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2.
国外中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性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学胜 《气象》1997,23(1):3-10
作者简单介绍了国内预报员较为熟悉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和日本气象厅三个中期预报模式的性能及预报效果,包括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半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完善和改进,中期数值预报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3.
T63部分数值预报产品短期预报能力的检验分析杨雪艳1引言T63数值预报摸式是国家气象中心期数值预报模式,95年6月1日已经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由于该模式使用时间较短,预报员对其预报性能还不了解,在预报时还不能充分应用其产品,因而本文利用汛期T63无线传...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定量降雨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明智 《气象》1997,23(11):3-6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自1960年开始实施定量降雨预报及其检验方案直至1993年33年间,定量降雨预报从广泛依靠预报员经验的人工方法转变到更多依靠对数值模式的解释和修正3的方法,这是预报技术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5.
吴炜  林行  李昌义 《山东气象》2001,21(3):23-35
利用2000年9-10月山东省各台站逐时降水资料,对国家气象中心下发的MM5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并将其与省台领班预报员的预报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6.
围绕天气预报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对中国18个省(市、区)229名代表了国家、省和地市3级以及不同岗龄的预报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了以下3个方面:(1)应用数值预报的情况;(2)对天气预报准确率的看法;(3)对天气预报(数值预报)中不确定性、集合预报产品以及预报发布形式等问题的看法。结果表明,数值预报产品目前已经成为预报员们制作日常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因此,数值预报所固有的可预报性(不确定性)问题已是预报员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科学问题。最后,介绍了一项新近关于美国预报员在日常天气预报中应用集合预报信息所遇到的一些挑战,这包括"资料不全面、分析工具不足、培训教育不够、缺乏检验、工作负荷重、模式分辨率低以及预报规范格式的限制"7方面。这些可供气象学科带头人和业务管理决策者思考和计划。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系统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曹勇  刘凑华  宗志平  谌芸  代刊  陈涛  杨寅 《气象》2016,42(12):1476-1482
利用主客观融合降水反演、降水统计降尺度、降水时间拆分等技术构建了国家级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系统。该系统结构合理,模块功能明确,于2014年6月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业务使用,生成0~168 h时效,10 km分辨率,逐3 h的格点化定量降水预报产品。通过对2015年第13号热带气旋苏迪罗的格点化降水预报个例检验,结果显示,相比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确定性模式预报和预报员主观预报,该产品能更好地体现台风降水的时空精细化分布特点,对福建东北部和浙江东南部的特大暴雨中心位置表现更准确细致。通过对2015年4—9月的格点化产品整体效果检验,结果显示,相比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的确定性模式预报和由反距离客观分析后的预报员主观预报,该产品既能保持和预报员主观预报相同的准确率,同时也能较明显地提高降水预报的时空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夏建国  陈爱琴 《气象》1997,23(10):16-20
给出了一种非统计的直接模式输出(DMO)的修正预报方法,它无需任何历史资料(包括数值预报资料及观测资料),仅以我国国家气象中心实时T106模式的离地2m之相对湿度预报格点值(1.125°×1.125°经纬度)为基础,经非线性插值、部分系统性误差订正及相对湿度的日较差修正后制作全国264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其中北京、上海、香港等10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经预报员把关后,每天晚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苏州地方MOS预报课题组根据国家气象局下达的任务,采用北京气象中心、日本气象厅、欧洲联合中期预报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开展苏州地方MOS预报的试验研究,并以中期预报为重点。研究工作情况如下。 由国家气象局或国家气象中心把数值预报模式输出的各种产品,用统计方法和全国各主要站点的天气相联系,从而把大范围的形势场预告解释为局地天气预告的方法称为国家(或中央)MOS。地方MOS与之不同,它是在没有国家MOS预报指导的情况下,以地方台站为主,应用所接收的各类数值形势预报图,发挥预报员经验的优势,充分利用本地的最新实况  相似文献   

10.
数值预报产品检验及误差分析方法简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引言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通信条件的改善,可为广大预报员提供的数值预报产品越来越多。国内从1991年北半球数值模式(T42),发展到1997年高分辨率的有限区模式(HLAFS)和全球模式(T213)。国外目前应用欧洲中心全球谱模式(T319L60)、日本谱展开模式(T213L30)。数值预报产品在内容、时效、层次上不断增多,已经成为广大预报员在日常天气预报中的主要参考依据。然而,数值模式的运行由于诸多原因还不十分稳定,数值预报与零场还不吻合,存在一定误差。预报员应用数值预报产品时,对国内或国外数值模式预报的形式场、要素场在时效…  相似文献   

11.
杨小萍  韩萍 《山西气象》1999,(1):9-11,21
从我们开始制作天气预报以来,降水就是预报员重点考虑的对象。降水事件虽经常发生,但由于降水天气受众多因素的制约,要作好降水预报仍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数值预报产品的逐步引进,我们的降水预报准确率无论在定性,还是定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预报员现在已基本实现...  相似文献   

12.
夏建国  陈爱琴 《气象》1997,23(10):16-20
给出了一种非统计的直接模式输出(DMO)的修正方法,它无需任何历史资料,仅以我国国家气象中心实时T106模式的离地2m之相对湿度预报格点值为基础,经非线性插值,部分系统性误差订正及相对湿度的日较差正后制作全国264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其中北京、上海、香港等10个城市的相对湿度预报经预报员把关后,第天晚间由中央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自1982年引进 ECMWF 数值预告产品以来,新疆气象台已基本上解决了中度以上天气过程的中短期形势预报问题,实现了形势预报由主观定性向客观定量方向的转化。但长期来,单站要素预报始终靠预报员的经验来制作,而预报经验的掌握和积累周期又比较长,因此提高要素预报水平受到很大局  相似文献   

14.
GRAPES-GFS模式暴雨预报天气学检验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宫宇  代刊  徐珺  杨舒楠  唐健  张芳  胡宁  张夕迪  沈晓琳 《气象》2018,44(9):1148-1159
本文采用天气学检验方法,对2016年度国家气象中心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GRAPES-GFS)业务预报暴雨过程及2013-2015年部分回算个例进行了检验,并结合对比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模式(EC模式)和国家气象中心全球谱模式T639L60(T639模式)降水预报,梳理总结业务GRAPES-GFS模式预报性能优势和系统性偏差特征。被检验暴雨过程共38次,其中南方暴雨过程20次,北方暴雨过程6次,热带扰动或台风降水过程12次。依靠预报员主观天气学检验分析,从降水预报效果检验出发,结合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和示踪物理量检验,梳理总结模式预报系统性偏差,以期全面发掘该业务预报模式性能。结果表明对短期时效内的降水预报,GRAPES-GFS模式预报稳定性较好,整体明显优于T639模式。但还存在诸如对对流性降水预报较实况偏北或对主雨带南侧暖区降水预报不足的偏差特征;另对弱高空波动背景下的对流性降水预报偏弱;而在降水预报强度大致正确的情况下,对降水系统南侧偏南气流控制区域预报湿度偏大,对副热带地区的低涡系统预报偏强。  相似文献   

1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大气运动过程的深入了解,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高分辨率的包含复杂物理过程的中尺度业务预报模式已成为1990年以来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方向.预报员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可参考的指导产品不仅有大尺度的天气形势信息,还包括各种中尺度及地面气象要素在内的大气运动的物理参数,从而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数值天气预报释用水平也得以提高.这不仅使得预报员能更方便地利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制作当地的各种天气及要素预报,而且使得气象服务更加准确及时.该文对武汉气象中心数值天气预报释用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环境、特点、技术方法和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宫宇  徐珺  代刊  杨寅  杨舒楠 《气象》2016,42(12):1498-1505
面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中的制约,如今气象界提出了预报员数据同化(data assimilation,DA)的理念,即将预报员的能力有机地融入到数值预报模式中以便发挥各自的优势。人工订正位涡改进模式初始场技术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其原理是利用了在中、高纬度气旋性环流场中,位涡(potential vortictiy,PV)场和卫星水汽图像(satellite water vapor imagery,WV)较好的对应关系检验数值预报,进而利用位涡的可反演性通过人工修改位涡场来订正数值预报,并已在部分国家实践中证明有着显著的改进模式预报性能的效果。本研究将通过分析对流层中高层的动力活跃区、位涡分布和卫星水汽图像暗区的关系检验模式偏差,进而通过人工订正位涡场和位涡反演,实现对模式初始场的修改,为预报员主观订正模式初始场、改进模式预报能力提供完整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7.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模式的改进及其应用试验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模式中进行了扩大预报区域,两次嵌入人造台风模型和模式网格初始移动3个方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个方案对台风路径预报效果都有所改进。该文还介绍了应用国家气象中心台风数值模式进行台风中心强度预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1.引言国家天气局(NWS)降水预报进展的程度,在过去20年一直有争论。其主要原因在于几乎不存在一致的降水预报技术的长期记录,缺乏对于预报效果长期记录的深入研究。本文讨论的重点是NWS所制作的各类降水预报精度的长期发展趋势。图1表明,国家气象中心(NMC)的两个业务数值天气预报(NWP)模式,北半球初始方程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影响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灾害天气有不少是中尺度系统,目前在业务预报服务工作中缺乏有效的预报技术方法,国内外天气预报工作者都在着重研究解决这个难题,指望用数值天气预报方法解决暴雨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那怕是24小时以内的短期预报,至少在近些年内由于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是难于在业务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常规天气尺度观测资料中却有不少信息没得到充分的利用。本文作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曾明确指出目前美国的地面、高空观测站网的密度对于揭示许多重要的中尺度天气特征是够用的,但是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制作的分析、诊断图上没有要求把它们进行分析和描述。作者在本文中提出的预报思路的基本想法是尽可能使用目前常规天气图表资料,配合使用气象卫星和雷达资料来帮助预报员提高预报的质量。首先是把国家气象中心传送的分析图诊断图重新进行加工,经加密分析和增加分析内容揭示出是否存在有利于产生强对流天气的形势或中尺度系统,为此要进行大量的个例分析和总结经验的工作,对有关的形势、系统等加以分类、制作模式及找预报判据等。其次是根据国家气象中心发布的指导预报材料确定短期内形势的发展、演变。最后利用当地的预报指标以及逐级判据等,由当地预报员结合指导材料作出最后的预报。这个思路对于在加强国家气象中心对基层台站的分析预报指导前提下,在地方预报中充分发挥地方台站的预报员经验和补充订正的作用,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对我国有参考意义。我国一些天气工作者早就提出过,目前常规天气图表资料中还有不少有用的信息没被充分利用,对此,在一些暴雨等天气预报的事后分析总结中曾作过探讨和应用的试验,但在日常预报业务工作中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组织业务试验。目前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采取现实可行的方法来推动我国在这方面预报业务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主汛期国家气象中心主客观降水预报对比检验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雨 《气象》2003,29(5):21-25
主要就2002年主汛期(6—8月)对国家气象中心预报员和数值预报(HLAFS、HLAFS0.25、T106和T213)产品进行全国和分区统计学检验和对比分析评价。对于全国降水平均检验结果而言,主客观降水预报TS评分均随降水量级的增大和预报时效的增加而下降。对于各级降水,预报员评分最高,其次是T213,HLAFS0.25列第三位(大暴雨除外),T213较T106、HLAFS0.25较HLAFS0.5的降水预报都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改进的数值预报系统的降水预报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与2001年汛期比较,预报员的小雨预报进步明显,暴雨、大暴雨的24小时预报也有一定的提高;T213则在中雨预报上有所改进,大雨及暴雨的24小时预报也有提高,其余预报的TS评分不及2001年。从分区的检验结果来看,南方各区的预报评分远高于北方各区的评分,预报员在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各级降水预报中具有明显的预报优势;北方各区的降水评分以T213预报略好,HLAFS及HLAFS0.25在西北地区东部暴雨预报中表现出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