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年 7月 17日山东省东营市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降水开始前,天气为暖峰过境,云的演变为 Csfil→ Asop,降水开始时,有的观测员认为云底显得阴暗混乱,象 Cb云,降水的性质应为阵性降水,有的则认为 Cb云结构特征不明显。在难以判断云状的情况下,值班员根据前期一直记有 Asop,为一致起见仍将云状记为 Asop下有 Fn,降水性质记为· 11时 55分~ 19时 23分(间歇性降水)。那么实际云状应该是什么云,降水性质应该是间歇性还是阵性呢? 在云状难以判断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先判断降水性质,再来判断云状呢?间歇性降…  相似文献   

2.
1996年7月17日我站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降水开始前,暖锋过境,云的演变为Cs fil→As op.降水开始时,有的认为云底显得阴暗混乱,像Cb云,降水性质应为阵性降水;有的认为Cb云结构特征不明显.在难以判断云状的情况下,由于降水前一直记有As op,为一致起见,值班员仍将云状记为As op和Fn,天气现象记为·(间歇性降水).实际云状应该是什么云,降水性质应该是间歇性还是阵性呢?  相似文献   

3.
测报值班中常遇到有时天空一直是雨层云并为连续性降水 ,但突然闻雷 ,而当地整个云层与降水性质均无变化 ,这是暖锋云系 (或缓行冷锋云系 )上产生的局部不稳定现象。此时虽闻雷 ,但要根据情况判明Cb云量 ,正确判断降水性质。当降水阵性较明显 ,本站气象要素也随之有剧烈变化时 ,这时的云层就不再是雨层云布满全天 ,而在相当一部分或天顶部分已为Cb云控制 ,这时应将雨转记为阵雨。雨和阵雨的转换@王元秀$固始县气象局!河南固始465200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将降水强度大的间歇性降水误定为是阵性降水。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有关降水性质与云层关系的规定,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几个区分阵性降水和非阵性降水的技巧。  相似文献   

5.
陈洪奇 《贵州气象》2002,26(5):48-48
阵性降水是指强度变化大 ,骤降骤停 ,有时伴有雷暴 ,降自积雨云、积云、层积云中的降水。对阵性降水的观测 ,不能全以雷暴或者云状来确定 ,有的地面测报员一听到雷声后 ,在同一分钟内便将雨改记为阵雨 ,于是一日之中 ,雨、阵雨、雨、阵雨 ,这样反复转来转去 ,使记录不连续 ,失去了真实性。笔者在此浅谈观测阵性降水的体会 ,以供同行参考。首先在思想上对阵性降水要有明确的认识 ,阵性降水一定降自积雨云或对流旺盛的浓积云 (积云性层积云有时也可降阵雨 ,但量较少 ) ,一般有雷电现象。但在积雨云本身 ,对流不旺盛时 ,就可能没有雷电现象。因…  相似文献   

6.
王平  江山 《河南气象》2002,(1):44-44
在实际工作中 ,曾出现过一天内透光和蔽光波状云转记频繁的现象 ,业务学习中讨论时 ,有些观测员认为云块间没有云缝的波状云就不是透光云 ,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欠妥。在这种观点的左右下 ,往往会引起以下一些问题 :其一值班时云状误记 ,凡是 1 0成的Ac(或Sc)都记为Acop(或Scop) ,由于云缝时有时无、云量时多时少就造成了记录在透光和蔽光间转记过于频繁 ,甚至使云的记录与日照记录矛盾 ;其二值班时在云量较少、云块间无缝隙的情况下 ,对于应该记透光还是蔽光无所适从。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关于透光云的特征描述看 ,透光包含两种…  相似文献   

7.
某日 0 2时云的记录为 :总 /低云量 10 / 8,云状是Cbcap和Accug。天气实况 :观测时有强降雨 ,0 1~ 0 2时之间降水量达30 .6mm。单从云、天配合的角度看 ,该云的记录不算有问题 ,但仔细分析 ,却发现不妥 :0 2时对云状的判定本来就比较困难 ,加上受强降水影响 ,怎么能看出Cb云上面还有 2成的Accug呢 ?笔者认为 ,根据《规范》“如果一部分天空为降水所遮蔽 ,这部分天空应作为被产生降水的云所遮蔽来看待”之规定 ,此种情况记录 10成的Cbcap比较合适。一例云的记录质疑@袁文良$宝丰县气象局!河南宝丰467400…  相似文献   

8.
夜间云状的观测杜丽萍(平凉地区气象局744000)夜间观测云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暗夜,只能大致地分辨出天空的云况,而难以正确地判定云状。只有了解当天云的演变和傍晚时云分布情况,根据星光、月光下夜间云状的特点,降水性质及天气现象,才能判断云状。一、夜间...  相似文献   

9.
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在描述淡积云的特征中,没有讲该云是否产生降水,只是说浓积云“有时可产生阵性降水”。在实际工作中,一般观测员是不敢轻易记录淡积云降雨的,凡记录有阵雨时,必同时记cb云或浓积云,有时微量阵雨也记sccug。之所以如此,是怕招惹麻烦,恐有云状判断错误之嫌疑。  相似文献   

10.
江山  王平 《河南气象》2002,(1):44-44
1 正确识别Cb云的卷云砧积雨云的砧大多数情况下比较小 ,由于可见Cb云母体 ,一般不会误记。在实际工作中 ,有时正点观测时Cb云的砧可以遮蔽大半天空 ,却不见母体 ,在山区 1 0成的卷云砧看不见母体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这时值班员很容易把Cb云砧误记为As或其他云 ,正点后不久出现雷电 ,预审时发现云天记录有矛盾。应根据连续观测的云的演变特征 ,判断是否为Cb云卷云砧 :①当天边有一块Cidens特征的卷云时 ,以能否看见其下边缘判断该块Cidens特征的云可能是Cb的卷云砧 ;②后来这块具有卷云结构的云逐步推向天顶 ,遮…  相似文献   

11.
降水现象与雾同时存在的观测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陈玲 《广东气象》2005,(2):45-45
雾是南方常见的影响能见度的视程障碍现象 ,它的特征是大量微小的水滴浮游空中 ,常呈乳白色 ,使水平能见度 <1 .0km。雾有时会伴有降水出现。由于《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指出 ,毛毛雨一般降自雾或层云中 ,有些观点就认为 ,出现雾时 ,一定要把同时存在的降水记为或转记为毛毛雨才恰当。其实不然。《规范》并没有硬性地规定雾一定要配合毛毛雨出现 ,有雾时的降水也可以是雨或阵雨。那么 ,在实际工作中 ,怎样来判断有雾时降水的性质呢 ?1 雾形成的条件形成雾的物理过程就是近地面层大气降温增湿的过程。东莞站位于郊外旅游区内 ,观测场四周大都…  相似文献   

12.
对经过二步过滤筛选出的可能最佳人工影响天气样本集,对应的历史降水天气日历云场分析结果表明,降水过程平均开始时间,白城较松原一般早2小时8分左右,经1980年以后降水当日主要降水时段,白城与前郭1月份和4至10月份云场相关系数计算,两地云状相关密切,信度均超过0.001信度检验。总云量计算结果也基本类似。说明两地虽然直线距离间隔162.5km,但云种出现非常相似,这是大型明显降水天气过程中,两地受同一天气系统影响所致。其它统计分析表明,春秋两季进行飞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黄南地区尖扎、同仁、泽库、河南4站2007-2009年汛期(5-9月份)的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地区主要降水云状和降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混合云的降水频率最高,其次是积云,层云较低;降水特征有明显的差异,降水强度,降水次数北部明显小于南部,大降水南部多于北部;尖扎、泽库混合性降水出现频率最高,河南阵性降水最高,同仁连续性降水多,各站降水最高频数多出现在8月份,而河南则出现在6月份;降水概率各站之间有明显的差异,降水最大值多站出现在8月份,而河南则出现在7月份。低云量进入统计后,部分站出现了双峰型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应用1980、1989和1991年飞机实测资料,综合研究了陕北地区降水性层状云系的宏观物理特征:水平尺度大,持续时间长,垂直厚度大.展状云系的降水过程以冷雨为主,其结构为混合性和阵性.层状云降水率与云顶高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两年多的夏季TOVS部分反演产品分析了黑龙江省降水,认为它反映小范围阵性降水的能力比较强,而对区域性强降水的反映能力弱一些,并初步探讨了出现实种情况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华南前汛期的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 I.划分日期的确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汛期暴雨常常引发华南地区的洪涝,但是前汛期降水的预报能力却相当低。降水的预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降水性质的理解,而华南前汛期降水通常被认为只是锋面性质的降水。事实上,南海夏季风在6月(甚至5月)就可以影响到华南地区并产生季风对流降水。因此,华南前汛期包含了两种不同性质的降水,即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如何区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区分它们,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CMAP资料和中国730站降水资料,分析气候平均(1971~2000年)状态下锋面降水和季风降水期间大气性质和特征的差异,得到华南前汛期夏季风降水开始的基本判据:100 hPa纬向风由西风转为东风并维持5天以上。利用该判据得出气候平均条件下的华南夏季风降水开始于5月24日,并得到1951~2004年逐年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和季风降水的划分日期。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得到的划分日期是基本合理的,因为它将锋面降水和季风降水期间大气特点的显著差别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7.
华南前汛期的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Ⅰ. 划分日期的确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前汛期暴雨常常引发华南地区的洪涝, 但是前汛期降水的预报能力却相当低.降水的预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降水性质的理解, 而华南前汛期降水通常被认为只是锋面性质的降水.事实上, 南海夏季风在6月(甚至5月)就可以影响到华南地区并产生季风对流降水.因此, 华南前汛期包含了两种不同性质的降水, 即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 如何区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区分它们,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CMAP资料和中国730站降水资料, 分析气候平均(1971~2000年)状态下锋面降水和季风降水期间大气性质和特征的差异, 得到华南前汛期夏季风降水开始的基本判据: 100 hPa纬向风由西风转为东风并维持5天以上.利用该判据得出气候平均条件下的华南夏季风降水开始于5月24日, 并得到1951~2004年逐年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和季风降水的划分日期.合成分析的结果表明, 得到的划分日期是基本合理的, 因为它将锋面降水和季风降水期间大气特点的显著差别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8.
江门前汛期不同降水时段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江门地区1971~2007年3—6月候雨量、日雨量,2003~2007年南海和华南地区低层(850hPa)风场、向外长波辐射(OLR)场和水汽场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差异的比较分析,发现:江门前汛期降水由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2个时段组成,降水集中期分别为5月第2候和6月第2候。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江门第1次出现的降水可看作是夏季风降水的开始,南海夏季风的不同爆发类型对江门夏季风降水的开始时间有不同影响。江门前汛期的锋面降水为大尺度抬升凝结降水,而具有热带性质的夏季风降水为对流性降水;由于降水性质的不同,导致两者在降水持续时间、降水形式等方面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9.
薛萍 《河南气象》2004,(4):45-45
20 0 4年 3月 1 7日 1 7时 2 3分至 1 7时 37分 ,我站降形似圆锥形且着地反跳的颗粒状固态降水 ,骤降骤止 ,强度变化也很大。按规定应记阵性霰 ,报“87”才对 ,但在观天判云时发现上空为蔽光高层云。根据降水性质与降水云层的联系判断 ,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一是确实记霰 ,但由于上层为蔽光高层云 ,其降水性质应按非阵性处理 ,按“77”编报 ;二是认为应记阵性霰 ,报“87”才对。霰的出现标志云中对流强 ,大气不稳定 ,降水期间肯定有对流云存在。两种见解各有道理 ,但笔者认为上述第二种记法较适宜。理由是 ,尽管上层有蔽光高层云 ,但所降之物…  相似文献   

20.
微量降水后会不会形成露,回答是肯定的。众所周知,在夜晚因微量降水后云量可能会迅速减少甚至到碧空或云被抬高,此后近地面辐射冷却,达到当时的凝结温度而有露形成,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此情况下对露的记载又非常少,这主要是有些观测员没有掌握露的观测技巧,那么应怎样去进行判断呢?笔者认为应着眼于以下两点:①如果微量降水后观测场内或其四周的草体(指青草)是较均匀湿润,就可判定为没有露形成;②微量降水后如果除均匀湿润外,还发现青草尖有晶莹的小水珠,就可判定为露而予记录。根据以上判断,即使是雨滴较大的微量降水后的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