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尚德  吴以平 《海洋学报》1995,17(4):112-117
研究了不同浓度(0.2、0.4、0.6、0.8、1.0μg/dm3)的三苯基氯化锡(TPTC)和三丁基氯化锡(TBTC)在不同温度(18、20、22、26、28℃)下,培养不同时间(12、24h)对扁藻(Platymonassp.)和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呼吸作用的影响,指出温度越高,2种有机锡的毒性越大;培养时间不同,2种藻呼吸速率发生不同的变化;扁藻对有机锡的耐受力大于金藻。  相似文献   

2.
稀土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1995年8-12月,利用单因子实验法,首次研究了混合稀土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中稀土最佳浓度范围为1.66-6.60mg/L,细胞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1.6%-23.2%和19.9%-45.2%混合稀土加入浓度高于9.9mg/L对球等鞭金藻的生产产生抑制作用,稀土对球等鞭金藻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其他营养盐类浓度有关,当细胞处于指数生长  相似文献   

3.
几种单胞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和不同种单胞藻单独喂养 及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 Apocyclops borneoensis群体增殖的影响。经10d的培养,初步得 出:三角褐指藻对婆罗异剑水蚤适宜的浓度为20×10~4~50×10~4cell/ml;在4种单胞藻中, 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效果最好,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次之,小球藻(Chlorella sp.)最 差;几种单胞藻混合喂养婆罗异剑水蚤,其群体增殖效果总体上比单种藻类喂养来得显著。 还就不同浓度的藻类及不同种藻类单独或混合喂养对婆罗异剑水蚤群体增殖的影响进行 讨论。  相似文献   

4.
应用水汽化学的方法学和理论,研究南,北极雪,冰,水中的Zn^2+等离子,南北,极雪,冰,水中Zn^2+,Cd^2+,Pb^2+,Cu^2+,Sn^4+,Bi^3+离子含量的空间变化很小,与水汽化学原理计算的离子总平均含量Zn^2+,5.0μg/L,Pb^2++0.030μg/L,Cu^2++0.70μg/L,Sn^4++0.99μg/L,Bi^3++0.18μg/L相一致。南北极Zn^2+等离子处  相似文献   

5.
二色桌片参酶解液主要营养成分及抗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海参纲动物--二色桌片参Mensamaris intercedens(Lampart)及其酶解液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表明,二色桌片参干品蛋白含量达85.98%,55g海参干粉经酶解成100mL后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535mg/LT6924mg/L,维生素A为939.3μg/L,维生素3.0mg/L。该海参酶解液可抑制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生长,并有一定的逆转癌细胞恶性表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厦门港湾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厦门港海区采集两根沉积柱样,研究有机氯农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和多氯联苯(PCBs)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HCHs,DDTs及PCBs含量用GC法测定,取自厦门港湾口的1号柱样HCHs,DDTs和PCBs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2~ 0.32ng/g,4.64~10.5ng/g和0.09~0.46ng/g取自厦门西港内湾的5号柱样采分别为0.17~0.31ng/g,3.65  相似文献   

7.
油菜素内酯对两种单细胞藻生长和某些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于1991年3月-1992年7月在大连进行,实验藻取自大连凌水养殖二场饵料室。分别用浓度为5,10,50μg/L和1,5,10μg/L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亚心形扁藻及球等鞭金藻,研究其对单细胞藻生长的结果表明,两种藻的各处理组的瞎缓期均缩短,细胞生长加快。促进生长最佳浓度。亚心形扁藻的10μg/L,球等鞭金藻的5μg/L;油菜素内酯可提高实验藻的叶绿素含量并促进其光合作用;在处理组的亚心形扁藻和球  相似文献   

8.
螺旋藻多糖对CD3AK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螺旋藻多糖(PS)对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McAb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 Cells)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S浓度为2.5μg·ml^-1培养体系条件下,对CD3AK细胞具有明显的刺激细胞增殖作用(P〈0.02);对培养长达23d的CD3A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K562细胞)的活性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6.5% ̄50%)。提示PS对辐射  相似文献   

9.
EDITORIALCOMMITTEE¥//AdvisersChen ̄n(ChenK ̄chenreM¥)TaDShipon(N#g)fbiAnbons(t¥#)wang ̄o(wangTe-ciaE¥B)LinBidden(LinPing-nam#*W)...  相似文献   

10.
四种植物生长激素对海带雌配子体克隆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海带(Laminariajaponica)雌配子体克隆LH10品系为材料,用4种植物生长激素:三十烷醇(TA)、2,4-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乙酸(IAA)和腐植酸钠加以处理,对其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最佳生长浓度分别为:TA,0.01mg/L;2,4-D0.5mg/L;IAA,0.5mg/L;腐植酸钠,0.5mg/L;最佳发育浓度分别为:TA,0.01mg/L;2,4-D,1mg/L;IAA,0.1mgL-1;腐植酸钠,0.05mg/L。该研究为加速配子体克隆的生长发育和育苗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于1995年3月--1996年1月,通过实验室模拟培养,研究了中肋骨条菏和新月菱形藻对磷酸盐和硝酸盐的吸收速率,以及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对新月菱形藻吸收磷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用Michaelis-Menton方程处理,求得中肋骨条藻和新月菱形藻吸收磷酸盐的半饱和常数分别为0.61μmol/L和0.48μmol/L,吸收硝酸半饱和常数分别为7.8μmol/L和6.0μmol/L,新月菱形藻对磷酸盐  相似文献   

12.
海水池塘施肥混养滤食性鱼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验于1995年7月10日至9月16日,在烟台市黄海水产集团公司第二养虾场进行。采用围隔生态系实验法,利用4个海水池塘陆基围隔(5m×5m)初步研究了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sambicus×O.niloticus)与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施肥混养的效果。结果表明:菲律宾蛤仔的生产力为1.24g/m2·d,负荷力为3830.0kg/hm2;罗非鱼的生产力为1.86g·(m2·d)-1,负荷力为1580.8kg/hm2。鱼贝对施入氮、磷的利用率分别为15.06%和6.80%,比单养罗非鱼要高;总生产力和总负荷力都明显高于单养罗非鱼。  相似文献   

13.
室内外培养海洋单细胞微藻的生长及生化组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有的螺旋灌培养基地,初步尝试了对海洋单细胞微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大规模室外培养,研究了藻细胞在室内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对其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实验藻种对培养条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在室外条件下,细胞内脂类、蛋白质的含量都有较大的下降,分别从细胞干后的17.045%和4.412%下降为9.746%和2.254%。与此同时,细胞内糖类含量却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NaNO3,NH4Cl和NH4NO3种氮源及N/P对海洋微藻眼点拟微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的生长、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P从10增加到90,对细胸生长的影响不大,总脂含量最终都稳定在干重的20%左右。16:0、16:In-9和20:5n-3(EPA)是脂肪酸的主要组成,三者之和占总脂肪酸的70%~80%。在培养基N/P〉20时,20:50n  相似文献   

15.
七种微藻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对来自4个门类的7种微藻的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微藻中,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的蛋白质含量最高[49. 875×10~-2(m/m) ],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和 Nannochloropsts sp.的蛋白质含量次之,分别为[21.036、22.742×10~-2(m/m)]; 4种硅藻中除优美旭氏藻(S.delicatula)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外[19.519×10~-2(m/m)],其它三种硅藻的含量则较低。不同微藻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此外,微藻的必需氨基酸比例还与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幼体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它们的饵料价值。  相似文献   

16.
沉积物中生物硅分析方法评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素美  张经 《海洋科学》2002,26(2):23-26
硅是水生态系统中构成生物群落的重要元素。硅藻、放射虫、硅质海绵和硅鞭毛虫生长和骨骼形成都离不开硅。DeMaster1981年研究指出海洋硅主要来源于河流(4.2±0.8×1014g/a,SiO2)和热液喷发 (1.9±1.0×1014g/a,SiO2)。另外冰川风化、低温海底玄武岩风化和沉积物的成岩作用亦是其来源之一。而Conley等1993年报道富营养化往往引起水体中溶解硅的浓度逐渐降低。生物硅(Biogenicsilica)指化学方法测定的无定形硅的含量 ,亦称为生物蛋白石或简称蛋白石。生源无定形…  相似文献   

17.
单细胞藻吸收Cu2+,Zn2+,Se4+,Cd2+的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岛大扁藻(Ptatythona。heigohndlca。a,ts。ngigo。s;sTsengetT.J.Chang)、。角褐指藻(Pha。daetyl。。t,。。-n。加。Bohlin)、湛u叉鞭藻(一c,a──a。切nj。ng。s。Hu)、路氏巴夫藻_Pa。ic。al。tier(DrooP)Greenj等单细胞藻类,是养殖对虾、扇贝、鲍、牡赈、河蟹等人工育苗中幼体的活饵料,它们的质量决定养殖动物幼体的成活率、生长速度以及抗病能力。所以单细胞藻类的营养成分、生活状态、密度是培育出具优良性状动…  相似文献   

18.
粘土矿物对尖刺拟菱形藻多列型生长和藻毒素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94年1-7月在加拿大贝德福(Bedford)海洋研究所进行粘土矿物(halloysite)对尖刺拟菱形藻(Psuedonitzschiapungensf.multiseries)生长和藻毒素软骨藻酸(DomoicAcid,下简称DA)生成的影响研究,在Gompertz菌类生长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尖刺拟菱形藻生长速率模型,得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藻细胞最大生长速率,结果表明,粘土矿物对藻细胞的“遮  相似文献   

19.
通过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幼鱼(L=2.9cm±0.05cm)对氯化钠浓度(pH=8.21±0.07)及碱度(pH=8.85±0.18)的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法求得其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氯化钠浓度分别为12.0、11.4、10.4g·L-1;碱度分别为83.25、56.99、45.70mmol·L-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盐碱混合正交试验,经统计分析得出碱度致死作用显著。在此条件下24hLC50值时碱度与氯化钠浓度的关系为:Alk(mmol·L-1)=256.24-24.69Sal(g·L-1)。  相似文献   

20.
于1986年1月-11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胶州湾10个站位表层和底层海水中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的组成、含量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7个站位的表层海水中月平均总溶解游离氨基酸(TDFAA)含量范围为1.24-2.28umol/L。多数站位在2月份处于最低值(0.4umol/L),11月份达最高值(5.0umol/L)。所测氨基酸中,Glu,Gly、Arg、Leu,Orn,Ser等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