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地层方面,进一步发现海相侏罗纪地层;新发现一批化石和化石组合;华南新元古年代裂谷盆地从82 0Ma接受沉积;在高黎贡山地区的中二叠世地层中新发现了迷齿类两栖脊椎动物化石。构造方面,在鲜水河断裂带北东边界断裂首次发现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带;黔中古陆发育有区域性的滑脱构造带。岩石方面,获得若干岩体的同位素年龄;黔中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底部新发现基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5,25(1):119-122
地层方面,进一步发现海相侏罗纪地层;新发现一批化石和化石组合;华南新元古年代裂谷盆地从820Ma接受沉积;在高黎贡山地区的中二叠世地层中新发现了迷齿类两栖脊椎动物化石。构造方面,在鲜水河断裂带北东边界断裂首次发现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带;黔中古陆发育有区域性的滑脱构造带。岩石方面,获得若干岩体的同位素年龄;黔中地区新元古界下江群底部新发现基性火山岩。  相似文献   

3.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地区的1∶ 25万区调工作中取得较多重要进展.在地层古生物学方面,划分出24个生物化石带(组合),发现泥盆纪植物群及地层,重新厘定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序列,研究表明昌都地块晚古生代属特提斯型生物古地理区系,发现第四纪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在岩石学方面,发现晚二叠世辉长岩带,新获得一批同位素年龄数据,识别出二叠纪高Ti玄武岩,并认为该玄武岩形成于与地幔柱活动相关的板内拉张构造环境.在构造学方面,明确提出当曲断裂带和西恰山-宋卡赛玛断裂带为区域性大断裂.在开心岭隆起的SN两侧发现两期大地动力学机制(dynamic mechanism)不同的推覆构造.新发现数处矿化点;系统总结了调查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地层古生物方面,在原鲁谷组灰岩和火山岩层位之下新发现一套以类复理石沉积为主的深水沉积物,特别是“冰水杂砾岩“;解体了测区南部前泥盆系“戈木日群“浅变质岩系,大部分厘定为二叠系;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系地层剖面;南羌塘新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构造方面,“中央隆起带“是龙木错-双湖构造带的一部分;测区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南北边界均为大型韧性剪切带所分割;新发现上三叠统若拉岗日群岛弧相火山岩;测区南北向新构造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油气资源方面,新发现较大规模的沥青脉和几处稠油、油页岩显示点.  相似文献   

5.
地层方面,在冈玛错下石炭统日湾擦卡组上部灰岩中采获晚二叠世古生物化石组合;在查波错东岸中二叠统鲁谷组上部灰岩中采获中三叠世化石;在磨盘山一带侏罗系雁石坪组灰岩中采获(竹蜓)、珊瑚化石,大部分应划分为二叠系;在他利克甘利山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中采获早三叠世牙形刺,将其修订为下三叠统硬水泉组;在测区东北角新发现一套角度不整合于上三叠统肖茶卡组砂屑灰岩之上的火山岩;友谊沟南西侧前人所划石炭系木实热不卡群与前泥盆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不存在,二者实为同一套地层;在尖山至走构由茶错一带新发现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一套玄武岩;在峡峡定沟、麦尔则一带新发现一套安山岩;在则下龙一带新发现一套冲积成因的更新统砾岩;初步确定区内第四纪更新世有古大湖存在.岩石方面,原所划的昆楚克错岩体、加作巴热岩体、先遣岩体实为一个巨大岩基;在达尔应一带新发现一套富含云母的典型S型花岗岩;在冈玛日北西岗玛错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处花岗片麻岩;在达尔应一带新发现呈断夹块产出的石榴角闪中长片麻岩;在冈玛日一带发现呈岩片状产出的蓝片岩.构造方面,查明冈玛错断裂为一构造混杂岩带,区内存在上、中、下构造层次的变形.新发现一批铜、铁、金、石膏、玉石等矿点.  相似文献   

6.
地层方面,在冈玛错下石炭统日湾擦卡组上部灰岩中采获晚二叠世古生物化石组合;在查波错东岸中二叠统鲁谷组上部灰岩中采获中三叠世化石;在磨盘山一带侏罗系雁石坪组灰岩中采获(竹蜓)、珊瑚化石,大部分应划分为二叠系;在他利克甘利山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中采获早三叠世牙形刺,将其修订为下三叠统硬水泉组;在测区东北角新发现一套角度不整合于上三叠统肖茶卡组砂屑灰岩之上的火山岩;友谊沟南西侧前人所划石炭系木实热不卡群与前泥盆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不存在,二者实为同一套地层;在尖山至走构由茶错一带新发现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一套玄武岩;在峡峡定沟、麦尔则一带新发现一套安山岩;在则下龙一带新发现一套冲积成因的更新统砾岩;初步确定区内第四纪更新世有古大湖存在.岩石方面,原所划的昆楚克错岩体、加作巴热岩体、先遣岩体实为一个巨大岩基;在达尔应一带新发现一套富含云母的典型S型花岗岩;在冈玛日北西岗玛错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处花岗片麻岩;在达尔应一带新发现呈断夹块产出的石榴角闪中长片麻岩;在冈玛日一带发现呈岩片状产出的蓝片岩.构造方面,查明冈玛错断裂为一构造混杂岩带,区内存在上、中、下构造层次的变形.新发现一批铜、铁、金、石膏、玉石等矿点.  相似文献   

7.
地层古生物方面,在原鲁谷组灰岩和火山岩层位之下新发现一套以类复理石沉积为主的深水沉积物,特别是"冰水杂砾岩";解体了测区南部前泥盆系"戈木日群"浅变质岩系,大部分厘定为二叠系;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系地层剖面;南羌塘新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构造方面,"中央隆起带"是龙木错-双湖构造带的一部分;测区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南北边界均为大型韧性剪切带所分割;新发现上三叠统若拉岗日群岛弧相火山岩;测区南北向新构造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油气资源方面,新发现较大规模的沥青脉和几处稠油、油页岩显示点.  相似文献   

8.
张少文  纪占胜  武桂春  李涌溪 《地质论评》2021,67(4):67040886-67040900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物玛地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地层中新发现了中生代孢粉化石14种及未定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将该地层修订为下白垩统多尼组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上石炭统拉嘎组被修订后,研究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再存在拉嘎组混杂在中生代地层中的现象。同时本次研究在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以南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物玛分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中,发现中生代孢粉化石10种及未定种,并在其灰岩夹层中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6种及未定种,同时在原划分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中也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根据化石时代和区域地层对比,拉嘎组和下拉组分别被修定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至此,物玛分区的上侏罗统以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为代表,与其北侧的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上侏罗统可进行对比。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为例,证实在混杂岩带开展古生物学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张少文  纪占胜  武桂春  李涌溪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12-67040012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物玛地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地层中新发现了中生代孢粉化石14种及未定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将该地层修订为下白垩统多尼组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上石炭统拉嘎组被修订后,研究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再存在拉嘎组混杂在中生代地层中的现象。同时本次研究在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以南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物玛分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中,发现中生代孢粉化石10种及未定种,并在其灰岩夹层中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6种及未定种,同时在原划分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中也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根据化石时代和区域地层对比,拉嘎组和下拉组分别被修定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至此,物玛分区的上侏罗统以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为代表,与其北侧的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上侏罗统可进行对比。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为例,证实在混杂岩带开展古生物学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在青海省南部治多-杂多地区的1∶25万区调工作中取得较多重要进展。在地层古生物学方面,划分出24个生物化石带(组合),发现泥盆纪植物群及地层,重新厘定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序列,研究表明昌都地块晚古生代属特提斯型生物古地理区系,发现第四纪晚更新世湖相沉积物。在岩石学方面,发现晚二叠世辉长岩带,新获得一批同位素年龄数据,识别出二叠纪高Ti玄武岩,并认为该玄武岩形成于与地幔柱活动相关的板内拉张构造环境。在构造学方面,明确提出当曲断裂带和西恰山-宋卡赛玛断裂带为区域性大断裂。在开心岭隆起的SN两侧发现两期大地动力学机制(dynam ic m echanism)不同的推覆构造。新发现数处矿化点;系统总结了调查区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1.
地层方面,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界线并建立接奴群多仁组、日松组,发现了中晚志留世地层;厘定与划分了日干配错群,修订了欧利组并确定其时代,建立五峰尖组.岩石方面,建立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并划分构造-岩浆组合带;在南羌塘地区发现了海西期石英闪长岩石炭-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火山岩夹层及透镜体.构造方面,首次在班公湖-怒江带北侧划分出五峰尖-拉热拉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缘火山岩浆弧带Ⅲ级构造单元,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划分为北亚带和南亚带两个构造单元,基本查明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及其边界断裂特征,探讨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的弧-盆系时空结构,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特提斯洋的演化规律作了系统总结.新发现一些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2.
地层方面,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界线并建立接奴群多仁组、日松组,发现了中晚志留世地层;厘定与划分了日干配错群,修订了欧利组并确定其时代,建立五峰尖组.岩石方面,建立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并划分构造-岩浆组合带;在南羌塘地区发现了海西期石英闪长岩石炭-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火山岩夹层及透镜体.构造方面,首次在班公湖-怒江带北侧划分出五峰尖-拉热拉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缘火山岩浆弧带Ⅲ级构造单元,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划分为北亚带和南亚带两个构造单元,基本查明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及其边界断裂特征,探讨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的弧-盆系时空结构,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特提斯洋的演化规律作了系统总结.新发现一些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地层古生物方面,在原鲁谷组灰岩和火山岩层位之下新发现一套以类复理石沉积为主的深水沉积物,特别是“冰水杂砾岩”;解体了测区南部前泥盆系“戈木日群”浅变质岩系,大部分厘定为二叠系;新发现一套出露较完整的三叠系地层剖面;南羌塘新建3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构造方面,“中央隆起带”是龙木错双湖构造带的一部分;测区双湖构造混杂岩带的南北边界均为大型韧性剪切带所分割;新发现上三叠统若拉岗日群岛弧相火山岩;测区南北向新构造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油气资源方面,新发现较大规模的沥青脉和几处稠油、油页岩显示点。  相似文献   

14.
地层方面,在冈玛错下石炭统日湾擦卡组上部灰岩中采获晚二叠世古生物化石组合;在查波错东岸中二叠统鲁谷组上部灰岩中采获中三叠世化石;在磨盘山一带侏罗系雁石坪组灰岩中采获、珊瑚化石,大部分应划分为二叠系;在他利克甘利山上三叠统肖茶卡组中采获早三叠世牙形刺,将其修订为下三叠统硬水泉组;在测区东北角新发现一套角度不整合于上三叠统肖茶卡组砂屑灰岩之上的火山岩;友谊沟南西侧前人所划石炭系木实热不卡群与前泥盆系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不存在,二者实为同一套地层;在尖山至走构由茶错一带新发现一套中酸性火山岩及一套玄武岩;在峡峡定沟、麦尔则一带新发现一套安山岩;在则下龙一带新发现一套冲积成因的更新统砾岩;初步确定区内第四纪更新世有古大湖存在。岩石方面,原所划的昆楚克错岩体、加作巴热岩体、先遣岩体实为一个巨大岩基;在达尔应一带新发现一套富含云母的典型S型花岗岩;在冈玛日北西岗玛错断裂以北新发现一处花岗片麻岩;在达尔应一带新发现呈断夹块产出的石榴角闪中长片麻岩;在冈玛日一带发现呈岩片状产出的蓝片岩。构造方面,查明冈玛错断裂为一构造混杂岩带,区内存在上、中、下构造层次的变形。新发现一批铜、铁、金、石膏、玉石等矿点。  相似文献   

15.
对藏北申扎地区的奥陶系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方面进行了划分与对比,划分了早奥陶世Tet-ragratus(Paratetragraptus)approximatus-Didymograptus(Corymbograptus)deflexus组合、中奥陶世Michelinoceras elongatum-Sinoceras chinese组合带和晚奥陶世Michelinoceras huangningang-Colum-enoceras priscum组合带.其中早奥陶世地层是作者等2000~2001年间在进行西藏申扎县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的,是目前藏北地区有可靠古生物化石依据的最老地层.尤其是Tetragraptus(Pa-ratetragraptus)approximatus的发现,不仅扩大了它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也为该区早奥陶世地层与国际上同类地层对比提供了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地层方面,共确定组级地层单位27个,段级地层单位9个、非正式地层单位2个,绝大多数地层化石丰富,时代依据可靠;在拉竹龙组采获大量早中泥盆世珊瑚、腕足化石,且拉竹龙组不整合覆盖于奥陶系和志留系之上;发现了几个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在三岔口西部发现丰富的早奥陶世化石,建立了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在龙木错北新发现志留纪地层;在测区中西部起用了中侏罗统龙山组;发现了大量新近系松西组安山质火山岩沉积盆地;在舒木营地-龙木错-多梁山一带发现3个古近纪陆相地层蚂蟥山组;在拉竹龙组中发现规模较大的珊瑚礁体,可细分出礁基、礁格架、礁前塌积角砾及礁间相沉积;在喀喇昆仑地层区发现台地相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在上石炭统擦蒙组中发现冰川坠石沉积.岩石方面,在羌塘北部首次发现碱性花岗岩类;详细调查了古生代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大量古近纪安山质火山岩.构造方面,识别出3期褶皱,发现间隔状分布的南北向构造带,对龙木错-双湖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和南北向断裂的研究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地层方面,共确定组级地层单位27个,段级地层单位9个、非正式地层单位2个,绝大多数地层化石丰富,时代依据可靠;在拉竹龙组采获大量早中泥盆世珊瑚、腕足化石,且拉竹龙组不整合覆盖于奥陶系和志留系之上;发现了几个重要的不整合界面;在三岔口西部发现丰富的早奥陶世化石,建立了三岔口组,是羌塘地区目前有化石控制的最低层位;在龙木错北新发现志留纪地层;在测区中西部起用了中侏罗统龙山组;发现了大量新近系松西组安山质火山岩沉积盆地;在舒木营地-龙木错-多梁山一带发现3个古近纪陆相地层蚂蟥山组;在拉竹龙组中发现规模较大的珊瑚礁体,可细分出礁基、礁格架、礁前塌积角砾及礁间相沉积;在喀喇昆仑地层区发现台地相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在上石炭统擦蒙组中发现冰川坠石沉积.岩石方面,在羌塘北部首次发现碱性花岗岩类;详细调查了古生代辉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大量古近纪安山质火山岩.构造方面,识别出3期褶皱,发现间隔状分布的南北向构造带,对龙木错-双湖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和南北向断裂的研究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8.
西藏羌北地区石炭纪(竹蜓)类动物群是笔者等于2004年首次发现的,并将动物群所在层位建立了瓦垄山组,该套地层中产大量的(竹蜓)类化石,种属多,分布连续.经研究,自下而上建立6个(竹蜓)类化石带:(1)Eostaffella mosquensis带,(2)Millerella-Eostaffella带,(3)Pseudostaffella-Eostaffella带,(4)Profusuliena带,(5)Fusulina-Fusulinella带,(6)Protriticites-Triticites带.该套含(竹蜓)类化石地层的发现,为研究羌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活动提供了信息,也为研究该区石炭纪地层、古生物、生物古地理、区域性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发现青藏高原内部最古老的年龄记录,测出土那片麻岩岩浆锆石U-Pb年龄为1766Ma,玛尔穷片麻岩岩浆锆石U-Pb年龄为727~772Ma.在乌鲁龙来姑组剖面底部新发现一批腕足类化石,在麦隆岗组中新发现一批牙形石,在设兴组上部地层中发现始新世-渐新世孢粉组合.发现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与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厘定了拉萨地块北部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查明纳木错逆冲推覆构造经历191~144Ma、109Ma和44Ma三期构造变形事件,旁多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时代为始新世晚期-渐新世.发现念青唐古拉地区出露面积达1500 km2的巨型中新世花岗岩侵入体,岩浆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18 3~11.1 Ma.新建晚第四纪湖相岩石地层单位--纳木错群,重新划分念青唐古拉山地区第四纪冰期,新建第四纪地层系统及时代框架.  相似文献   

20.
地层方面,重新厘定了地层区划界线并建立接奴群多仁组、日松组,发现了中晚志留世地层;厘定与划分了日干配错群,修订了欧利组并确定其时代,建立五峰尖组。岩石方面,建立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并划分构造 岩浆组合带;在南羌塘地区发现了海西期石英闪长岩石炭—侏罗纪地层中发现火山岩夹层及透镜体。构造方面,首次在班公湖怒江带北侧划分出五峰尖 拉热拉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缘火山岩浆弧带Ⅲ级构造单元,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划分为北亚带和南亚带两个构造单元,基本查明了班公湖蛇绿混杂岩带的内部结构、物质组成及其边界断裂特征,探讨了班公湖 怒江结合带西段的弧盆系时空结构,对班公湖地区中生代特提斯洋的演化规律作了系统总结。新发现一些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