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联合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地震工程会议于1994年8月23日在哈尔滨市举行。这次会议由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承办。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国家教委以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对本次会议十分重视和支持。270多位作者为本次会议撰写了150篇论文。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研究院所、设计部门、管理部门等50多个单位、120多位与会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秘书长、建设部抗震办公室副主任刘志刚主持,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谢礼立院士致开幕词。黑龙江省副省长马淑洁、黑龙江省科委主任何琏、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辛书庆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胡聿贤教授代表组织委员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新疆科技代表团与苏联有关单位签署的协议及双方1988年9月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应苏方邀请,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副局长、副研究员朱令人为团长的新疆地震科技代表团一行5人,于1989年6月1—21日首次访问了苏联哈萨克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塔吉克共和国科学院抗震建筑与地震研究所、吉尔吉斯共和国科学院地震研究所,在所到之处受到了苏方热情友好的接待。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向三个研究所介绍了我国家地震局和新疆地震机构和地震预报研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张掖地地区位于祁连山地震带中段,是国家地震局划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由于该防御区在90年代中期仍有发生6-7级强震的可能,因此,该地区的各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抗震防灾措施。本文介绍了该地区中强地震的对策,包括:不断加强短临监测预报能力;制定并不断完善、落实地震应急顶案;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加强抗震设防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4.
《地震地质》1991,13(3):24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在有关专家的倡导下于1991年6月28日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召开了岩石物理性质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石油部、地质部、国家地震局等七个部门,十多个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交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5.
第三篇文章介绍了中美地震研究科技合作议定书双方代表第三次工作会晤的概况。应美国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内政部地质调查局的邀请,以中美地震研究科技合作议定书的中方代表、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高文学为首的中国地震代表团一行7人于1984年7月11~26日赴美访问。本文就中美双方代表的这次会晤情况、议定书延长协议的签字仪式以及中国代表团的有关参观访问活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地震局与日本文部省的合作协议,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与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合作研究项目“地震小区划基础研究”已进行了两年多。为了总结项目的合作情况、相互报告各自的研究成果、开展学术讨论并探讨今后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中日双方商定于1989年11月15—18日在杭州召开了“中日地震小区划学术讨论会”。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唱悦三等一行7人来华与会。工程力学所的科技人员及国家地震局的有关同志共16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1.评审会概况 1986年9月21日至24日,石油部和新疆自治区在独山子联合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工业矿区抗震防灾规划“独山子矿区抗震防灾规划”评审会。来自全国各地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等20余名代表参加了评审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国家抗震办公室副主任陈寿梁在会上作了关于我国抗震工作形势及加速抗震防灾规划工作的报告。与会代表通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震和工程抗震文献题录》(1986—1990)将于1992年4月由地震出版社正式出版(ISBN7-5028-0560-5/P·372)。自我国地震和抗震防灾第一部大型回溯性文献检索工具书——《中国地震科技文献题录大全》(1900—1985)出版以来(江苏省地震局编纂,1988年地震出版社),受到广大地震和抗震防灾部门和科技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满足国内科技工作者对地震  相似文献   

9.
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国家地震局组成了以局长方樟顺为团长的5人代表团,于1989年10月23日至11月2日赴苏联进行了访问和考察。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相互交流地震监测预报及减轻地震灾害工作的情况和科研成果,增进了解,并初步商讨两国在地震科技方面的合作事项。代表团先后访问、考察了苏联科学院及其所属的大地物理研究所、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的地震研究所和抗震研究所、塔吉克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及其所属的地震与抗震建筑研究所以及有关研究单位的地震台站和  相似文献   

10.
应用WebGIS技术建立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城市抗震防灾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介绍了该系统地理数据库的建立,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及应急反应等系统专业模型。  相似文献   

11.
作为开展“地震社会学”研究工作的一项内容,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社会学”研究室(即第十研究室)与山东省地震局的有关同志协作,对山东省烟台市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工作进行了调查了解,并写出这份调查报告刊载如下,供有关方面参考,或有助于促进此项工作的开展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地震学刊》是由原国家地震局华东协作区委托江苏省地震局主办的综合性地震科技季刊,主要刊登地震预测预报、地震工程、地震社会学以及与地震科学有关的学科内容,并适当报导国内外动态,辟有研究与探讨、科技交流、考察报告、震例简介、问题讨论、综合评述、群测测防及科技管理等专栏。读者对象主要是地震科研、监测、预报、防震抗震人员,  相似文献   

13.
应国家地震局的邀请,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伊尔基乔夫为团长的苏联地震代表团一行5人于1990年5月4—15日来华访问。代表团此次访华的主要目的是与国家地震局正式签署《中苏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与中方进一步磋商双方感兴趣的有关合作项目,并对国家地震局系统的有关研究机构进行考察,开展学术交流。5月6日,双方举行了签字仪式。方樟顺  相似文献   

14.
石油工业部与国家地震局决定发挥各自专长,互相提供服务,在多个领域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并于最近正式签订了协议.石油工业部和国家地震局都具有雄厚的科技力量.根据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为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地震科学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1983年开始,国家地震局组织全国地震系统的精锐科技力量编制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为总结前阶段编图工作经验和布署下阶段工作,国家地震局在广州国际地震区划学术会议之后于1987年12月12日至16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召开了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第二次编图工作会议。会议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葛治洲副司长主持,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图主编高文学同志在会上作了编图工作报  相似文献   

16.
国家地震局于1986年11月23—27日在广东省海口市主持召开了“新的中国地震区划工作会议”,国家地震局局长安启元、副局长高文学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国家地震局各直属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办)和国家科委、城乡建设部、水利电力部、铁道部、交通部、石油部、冶金部、化工部、国家环保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辽宁省农村地震灾害形势,结合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结果,本文着重就减轻农村地震灾害的技术对策作了讨论。认为有效减轻农村地震灾害的对策是:加强地震预测、预报,推广农村民居震害防御实用化技术研究;实施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建设,加强地震知识,抗震知识宣传;搞好农田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建立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技术服务网和地震信息网;开展地震保险业务等。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俄地震科技合作1993年度计划,国家地震局于1993年8月派出以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孙其政为团长的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代表团赴俄罗斯参加双方联合举行的中俄地震预报研讨会。在俄逗留期间,代表团参观访问了一些有关单位。本文综合介绍了这次中俄地震预报研讨会的概况及地震代表团参观访问的有关单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执行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计划,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伯奇菲尔教授等一行三人,于1990年6月17日至7月12日在新疆同我国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邓起东、新疆地震局冯先岳等有  相似文献   

20.
为执行中国、土耳其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第6次会议协议纪要中的技术合作计划,应国家地震局邀请,以土耳其公共工程与住宅建设部灾害事务局副局长泰兰·阿塔奥格鲁为团长、地球物理工程师希南·詹柯格鲁为成员的土耳其地震代表团一行2人于1989年6月24日—7月11日访问了我国。代表团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就地震预报、先兆观测技术、地震危险区划、强震观测和资料分析以及防震抗震研究进行学术考察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