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对中国地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若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如国际通用的大地参考系1980(GRS80),必然会引起地面点的经纬度及其高斯平面坐标的变化,也会引起现有地图中图廓点、图廓线以及地图中所有点的位移,并引起线的方位及长度变化.根据文献[1]和[2]综合给出相应于西安80坐标系和北京54坐标系的地图中,上述这些变化量的大小区间和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对现有地图的影响初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若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必然会引起地面点经纬度和高斯平面坐标的变更,也会引起现有地图中包括图廓点、图廓线在内的图中所有点、线的位移和方位及长度的改变.以"西安80坐标系"更换为"大地参考系1980"(GRS80)作数字模拟,给出这些变化量的大小区间并讨论它对地图表示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陈俊勇 《测绘学报》2003,32(4):283-288
就中国建立现代大地测量平面基准而言,目前主要焦点在于是否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也就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进行这一坐标系更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在必要性方面重点讨论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中国地心3维坐标框架应具有的特点;中国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的优点;以及建议采用何种大地测量基本常数。可行性是中国能否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的核心问题。只讨论了可行性可能涉及的4个问题中的2个,一是必须具备有足够数量,适宜密度,动态的高精度坐标框架来实现地心3维坐标系统;二是坐标系统更换对全国千万张现有各类地图,特别是地形图的影响,其中包括地面点经纬度和高斯平面坐标的变更幅度,地图上两点间连线(包括图廓线)的方位和长度变化等。  相似文献   

4.
大地测量学     
CH20040445 关于中国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的探讨/ 陈俊勇(国家测绘局)∥测绘学报.-2003,32(4).-283 -288 就中国建立现代大地测量平面基准而言,目前主要焦点在于是否采用地心3维坐标系统,也就是进行这一坐标系更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证。在必要性方面重点讨论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国大地坐标系统和大地坐标框架的现状和问题;中国地心3维坐标框架应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大比例尺地图通常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标准分幅的地图图廓呈近似梯形。在应用中,一些专题地图,特别是专题地图集要求图廓为矩形,针对该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高斯投影下地图矩形图廓坐标的计算方法,解决了矩形图廓不易计算的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满足精度需求,在专题地图制图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讨论快速生产数字栅格地图(DRG)的方法,阐述如何在已有数字线划图的基础上,转换成栅格图,编程实现自动对栅格图像进行分析,根据图号计算内图廓对应的大地坐标及像素坐标,进而快速批量地生成数字栅格地图。  相似文献   

7.
采用3°带高斯投影直角坐标系的1:5000及1:2000,1:1000比例尺测图,其图幅按国际分幅法划分。在没有图廓点坐标表的情况下,可利用高斯—克吕格坐标表(纬度每5’一载,经差每7(1/2)’一载)之二万五千分之一地图图廓点坐标用下述方法逐次的插入各种大比例尺地图图廓点坐标,其精度亦能符合要求。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图廓整饰是地形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图输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现有软件生成图廓整饰缺乏标准性和灵活性的问题,文中分析不同比例尺地形图图式规范,归纳总结出图廓整饰的内容,并根据图形特征与位置分布加以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设计方案,通过对每个整饰要素定义相对坐标系和添加参数属性的方法,可以实现整饰要素的精确生成以及灵活调整。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相关开发予以实现,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确实有效,能实现地形图图廓整饰的自动化生成,提高制图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地图上进行面积量算是科研及规划等应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它在国土治理、区域规划等许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如何应用现在已很普及的微机准确地进行面积量算。 1 建立数值积分的一般公式面积计算,在数学上可以认为是在二维坐标系中的一个定积分(如图1): 根据函数x=f(y)在区间[a,b]上的若干个点y_1,y_2,…,  相似文献   

10.
4D产品的生产和应用第四讲数字线划地图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DLG的基本特征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是现有地形图中基础地理要素的矢量数据集.分别采用点、线、面描述要素几何特征,赋予属性,并分成若干数据层,供地理信息系统作空间检索、空间分析之用.数字线划地图的基本特征有:1) 基础地理要素对传统地图要素作了必要的精简压缩,缩短了生产与更新的周期.  相似文献   

11.
我国1:1万、1:5千及更大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的是三度带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了进行1:1万地形图图幅元素的数据准备,专门编制出版了《1:1万比例尺高斯投影图廓坐标表》(第一册、第二册)。利用该表可以直接查取1:1万图廓点坐标,而1:5千图廓点坐标是利用1:1万图廓点坐标内插求得。但更大比例尺地形图图廓点坐标只能单独通过计算求得。  相似文献   

12.
数字线划地形图(英文全称为Dig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是地形图上现有核心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名、水系及水利设施工程、交通网和地图数学基础(高斯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数字线划地图是满足地理信息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可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集,不但含有几何数据,还有社会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3.
数字线划地形图(英文全称为Digital Line Graphic,简称DLG)是地形图上现有核心要素信息的矢量格式数据集.内容包括行政界线、地名、水系及水利设施工程、交通网和地图数学基础(高斯坐标系和地理坐标系).数字线划地图是满足地理信息分析要求的数据结构,可视为带有智能的数据集,不但含有几何数据,还有社会人文信息.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心坐标系的推广应用,在现有地形图坐标转换的过程中,图廓整饰是一个重要环节和难点.图幅进行坐标转换时会发生平移、旋转、缩放,导致原图廓转换后不符合国家标准图式规范.为了保证输出时图廓信息的完整性,本文总结了坐标转换时图廓整饰的特点和处理方法,实现了现有地形图坐标转换中的图廓整饰处理,并已应用于三调、油田、林业、城市规划,多个省、市基础地理信息坐标转换软件的开发中.实践证明,此方法适用于大部分地形图图廓整饰的坐标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在二维平面地图上反映制图对象的动态特征一直是制图学探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运动线表示法用箭头和不同宽窄的“带”来显示现象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质特征,这种表示法虽然比较突出,而且直观,但却难以精确地显示现象的动态结构特征。而且由于“带”较宽,故图面拥挤,载负量大,歪曲了地理适应性(见图1a)。  相似文献   

16.
彭认灿  许坚  沈文周 《地图》2001,(4):10-12
迄今为止 ,除个别内部资料外 ,未见到公开出版的地图 (海图 )上给出连接后的南海断续线 (由于该组线是由九段不连续的线组成的 ,因此习惯上称之为“九段线”或“九断线”)。而由“九断线”组成的南海断续线 ,显然无法提供满足实施海疆线点位准确标定所需的精确位置信息及有关的长度和面积数据。因此 ,为更好地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 ,我们认为十分有必要针对“九断线”的特点 ,选取一种成熟的曲线光滑插值模型来实现对它们的合理连接。一、“九断线”的特点如图 1所示意 ,每一段线 (实部 )在各种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的地图 (海图 )上都以连…  相似文献   

17.
注记配置直接影响GIS地图制图子系统的显示效果,其中面状注记配置的首要问题是寻找注记配置点.本文认为面状注记配置的实质是2维符号的"降维处理",亦即使用低维符号(O维配置点或1维配置线)表达高维(2维)符号的主要特征.通过基于图形认知的推导,作者认为注记配置位置应使得其与面状符号边界竞争形成的Voronoi图形内部面积最大.由于该原则可由LI&Huang提出的几何信息熵阐明,因此在Li&Huang信息量量测方法集上,引入"熵心"、"双熵心"、"熵线"的概念,提出了基于几何信息熵的面状符号注记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地图曾经采用过三套坐标系统,分别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统和CGCS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为了解决这三套坐标系统内高斯直角坐标与大地经纬度之间的换算,编写本程序实现不同坐标分带之间的换带计算,实现1∶2000-1∶50000标准图图廓计算,广泛应用于生产实际之中。  相似文献   

19.
李佳  段平  梁明  吕海洋 《测绘通报》2017,(10):84-88
针对以欧氏距离作为放大因子对电子地图进行放大裁剪引起的信息失衡问题,提出了采用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可有效避免以欧氏距离作为地图放大因子的地图信息失衡问题。将电子地图中的地理要素分为点、线、面,对于点要素,构建它的Voronoi图;对于非点要素,即线和面要素,构建它们的近似Voronoi图,当用户对电子地图中感兴趣地理要素目标放大时,只需要提取该目标的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要素的近似Voronoi图,并计算它们的最小外包矩形,将最小外包矩形区域用于最终的地图放大裁剪区域,则可较好地顾及用户感兴趣地理要素目标周围的地理要素信息,可提高地图的易读性。采用本文方法对某区域电子地图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能够较好地顾及目标周边地理要素信息,避免了以欧氏距离为放大因子的地图信息失衡。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92,(4)
一些投影以更为有限的方式,如地图上沿着一个单一方向或一二条线上,把大圆表示为直线。例如正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把南北方向的大圆(子午线)表示为直线,圆柱投影上赤道形成的大圆也显示为直线。要“强迫”两点位于在投影上成为一条直线的大圆弧上是可能的。这就需要把“地球倾斜”,使得地图对投影的正常赤道定位呈横轴(90°)或斜轴(小于90°)的关系。例如图3(见上期64页原文,图4、图5同)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