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信息化》2010,(1):I0004-I0004
上海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指挥监测中心是为适应现代行政管理需要而建立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综合管理平台,基于数据集聚中心,成果展示中心,行业指挥监测中心的定位。  相似文献   

2.
空间性是石油信息的重要特性。随着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现代测绘技术在石油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以“3S”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油气田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最后给出了现代测绘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经营(本文仅指与市场相联系的营销活动)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必须以消费者(居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政府)的需求为首要目标。因此,企业的经营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然而,企业的效率是由企业内部的各个机构保持协调一致创造的。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GIS在消防工程中(包括城市消防站的选垃、城市消防调度指挥、消防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应用中存在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最后展望GIS在消防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上海市房地产权的信息化管理,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建立了全市统一的集中式的房地产权籍管理信息系统。本文讨论如何实现权籍管理信息系统下的地籍变更,保持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规划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融合的背景下,以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为纲要,利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仓库技术、GIS和三维技术,探讨构建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指挥监测中心架构,建立涵盖地下、地表、地上的空间和业务数据仓库,将城市管理内容动态地、立体地贯穿在规划、土地、地质地矿和阳光审批各板块内展示,形成具备集聚信息、实施监控、辅助决策等重要功能与一体的在线信息指挥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01]15号)关于“抓紧建立全国地价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对全国重要城市地价水平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监测”精神,通过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工程,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国50个重点城市的国家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监测成果已经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土地市场运行态势,更好地为土地供应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服务,部决定自2008年起扩大城市地价动态监测范围。为进一步做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监察厅(局)、审计厅(局),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中心支行: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6]100号)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6]68号)印发后,各地区认真落实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的规定,大力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9.
从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内容出发,本文分析了3S技术在防汛抗旱指挥决策中的作用,包括数据获取与管理、空间信息可视化、数字高程模型、空间分析、实时监控、遥感监测等技术对防汛抗旱指挥决策的全方位支撑。在此基础上,将3S技术综合应用于防汛抗旱指挥决策工作中,依托集GIS、RS、GPS为一体的MapGIS K9平台,设计了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管理方案和主要功能框架,并开发了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10.
基于WebGIS的核污染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省核电基地为例,通过利用GIS及其相关技术,特别是WebGIS技术(ArcIMS)的应用,建立了一个基于WebGIS的核污染监测信息系统,以期为核污染的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遥感》2009,(3):114-114,29
《国土资源遥感》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主办,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中国地质学会遥感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的技术性刊物(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创刊于1989年。本刊以“促进遥感技术发展,加强遥感学术交流,推动遥感技术应用”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实用性强的遥感、GIS及GPS(3S)技术应用论文,宣传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国土整治的规划与管理,环境和灾害监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建设工程选址、选线及城市规划等领域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成果。本刊设有综述、技术应用、技术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栏目。  相似文献   

12.
变形监测是安全化工程施工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对监测的沉降数据进行处理,并预测沉降量,提前对工程作出安全预警,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GM(1,1)灰色模型、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结合的相关理论,借助Matlab软件编程,建立了灰色-小波神经网络变形预测网络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将建立的变形预测网络模型应用于累积沉降量观测数据,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具有很稳定的预测效果,比单独的GM(1,1)灰色模型预测准确度高,且训练样本越多,预测越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建筑塔机吊装作业GNSS精准定点放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NSS是塔机精准管控重要传感器之一,基于伪距的米级定位因精度低不适应智能化塔机发展要求,为提高塔机GNSS位置定位精度,本文利用一种基于GNSS载波相位观测值的精密定位方法,提出一种GNSS精准定点放样方法,应用于建筑塔机智能指挥中。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GNSS的塔机吊装作业定点放样辅助系统(GNSS_PLS)。初步试验结果表明:GNSS_PLS系统的智能指挥精度在厘米级水平,本文算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2018年10月,自然资源部研究印发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生态环境调查和对人口、经济、社会等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研究的重要手段。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内涵,结合《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任务布局,提出了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相关任务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测绘》2006,(2):1
湖北省测绘成果档案馆(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隶属于湖北省测绘局的独立法人单位,是湖北地区省级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中心。  相似文献   

16.
地球自转参数(ERP)是卫星精密定轨中联系天球坐标系与地球坐标系的必要参数,是国际GNSS服务组织(IGS)和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GMAS)分析中心的重要产品。为了提高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分析中心(CGS)的线性模型预报精度,本文研究了最小二乘(LS)和自回归模型(AR)组合的超短期预报最优方法;通过不同周期数据确定最佳预报时长,利用LS+AR模型进行超短期预报,并通过IGS和iGMAS与线性模型产品对比。结果表明:利用8 d(时段)数据进行超短期预报最优;LS+AR模型预报精度明显优于LS模型;LS+AR的超短期预报方法优于分析中心的线性预报方法;EOP的PMX和PMY分量利用时段数据预报、LOD利用天数据预报精度更高。本文超短期预报方法能够提高ERP预报精度,为IGS或iGMAS分析中心的ERP预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遥感学报》2006,10(5):820-820
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以下简称论证中心)于2004年1月13日正式挂牌成立。论证中心在国家航天局的业务指导下,接受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的管理,以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为依托,吸收国内主要遥感机构的专家学者为成员,结合国内外遥感科学的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为发展中国的航天遥感事业,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为中国航天遥感的管理和应用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地理空间信息》2006,4(2):78-78
湖北省测绘成果档案馆(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隶属于湖北省测绘局的独立法人单位,是湖北地区省级测绘成果管理和分发中心。  相似文献   

19.
日前,天津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该中心运用现场视频监控系统、船舶交通管理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货场图形化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现代化手段,对航道、泊位、库场、道路进行信息识别和视频监控,达到优化港口资源配置,实现港口生产集中指挥的目的,从而保证港口生产安全、科学、高效、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20.
李欣 《测绘技术装备》2005,7(3):13-15,12
美军通用作战图(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简称COP)是全球信息网格(GIG)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共享态势感知和知识提供基础.COP原本是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的分系统,由原国家影像与测绘局(NIMA)和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合作研发,随着美军GIG概念的提出,COP这一系统又被移植到GIG的框架下.本文介绍了COP的概念、组成、生成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美军COP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