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彩虹  王霄 《地图》2001,(2):62-封三
谁绘制的莫斯科地图最好 ,前苏联 ?不 ,是美国 ,确切地说是中央情报局。冷战期间 ,美苏在各个领域都有一番明争暗斗 ,就连一张小小的莫斯科地图也不例外。起初 ,中央情报局制图主要是为了方便美国驻苏联的外交官。后来 ,这种地图渐渐扩散到美国的盟国大使馆 ,然后又出现在美国游人手中 ,再后来 ,前苏联民警在处理美国使馆人员交通事故时发现 ,美国人手上的莫斯科地图既准确又好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很长一段时间 ,前苏联根本就没有莫斯科地图。这让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大伤脑筋。不光是美国人为此苦恼 ,就连莫斯科的居民也因为没有…  相似文献   

2.
蒙古国正渴望在纽约、伦敦、香港及其他国际证券交易所为其国有矿产资源资产进行首次公开募股,以提高该国的自然资源收益。蒙古国总理苏赫巴托尔·巴特包勒德说,蒙古国政府正考虑组建一家公司,由它掌管国家的矿业资产,包括能源和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3.
周定国 《地图》2008,(5):72-72
美国是个崇尚以人名作为地名的国家,不仅在本国,甚至在海外都有以历任总统姓氏或名字命名的地名。由于美国地名委员会制订的命名条例中明确规定不准以活着的人物命名地名,所以目前健在的几届总统都尚未出现在地名中,但类似机场名、  相似文献   

4.
《地图》1989,(2)
引言地名是地图上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地图上地名拼写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地图的使用价值和科学质量。国家的基本地图则是全面地、大量地、系统分明地、方位明确地表示地名的场合。也可以说它是地名的总登记处和总颁发处。因之用图者寄望于图上的地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现势性。为此,  相似文献   

5.
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老地名,不但是地理信息的标志,更是历史人文的记忆。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一个个新地名横空出世,而老地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著名文化遗产专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所所长王亚勇认为,老地名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黯然远去的背影,是历史的断裂,也是文化的失落。王亚勇说,简单地保留地名其实很容易,但是我觉得现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有很多跟地名有关的建筑、遗  相似文献   

6.
日前到纽约游览,在礼品店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特别吸引我眼球的是几种鸟瞰地图,描绘的对象分别是:世界、美国、纽约和曼哈顿。这几幅鸟瞰图均为全彩印刷,幅面约为4开左右.图上各地的标志性景观尽收眼帘,十分精彩,令人油然而生收藏的欲望。  相似文献   

7.
刘洋  赵婷婷  朱峰 《北京测绘》2020,(3):371-375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要求通过采用自然语言文字描述直接找到对应的详细的地址信息,并能够在空间位置上进行显示,即地名地址匹配空间化过程。然而,现今在地名的规范化角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乡镇或街道办及以上的行政等级的命名中都已基本规范统一,但是在村庄级的命名中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所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研究,规范村名命名规律,匹配算法研究进一步加深中文村名俗称与规范名称的匹配算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19世纪,随着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日不落帝国的首都伦敦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作为全球性的政治、经济和贸易中心,从1800年到1831年间,伦敦的人口从不足100万迅速上升到175万,伦敦市中心布满了建筑,街道越发狭窄,高峰时间拥堵严重,交通成了当时伦敦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以往地名地址采集方法存在采集效率低及数据安全难以保证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从数据准备、移动端外业采集到Web端在线质检的地名地址采集工艺流程,在对移动端地图数据组织、地名地址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天地图开发了移动端、Web端地名地址采集系统,为开展地名地址采集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3年10月6日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明确指出要将北京市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后续又逐渐细化世界城市的建设内容。近年来国内有关世界城市的研究内容广泛,涉及指标体系、金融、保险、交通、文化、旅游、城市空间、土地等方面,其中经济和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在土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尤显不足。土地作为承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载体,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如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失衡或布局不合理,势必造成城市中各种机能失调,增加城市运行成本,阻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本文基于世界城市建设目标,探索北京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力求为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提供用地参考。首先应用文献分析法对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人口、产业、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梳理,然后应用土地利用流量方法对北京市土地利用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并探索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土地利用等方面将北京市与世界城市进行全方位的对比分析,找出北京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选择性借鉴世界城市的经验,对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在土地利用结构发展方向上进行定位,并设定了2020年、2030年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目标,应用多目标优化模型、CA-Markov模型对北京市2020、2030年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和空间布局模拟。得出如下结论:(1)世界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前期变化剧烈,后期逐渐趋向稳定。纽约市在1988至200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而从2000年到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逐渐趋向稳定。伦敦市土地利用结构自1971年到2005年,建筑用地增长了9%,绿地减少了9%,其他土地类型变化不大。东京从1982年到2002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大,而在2002年至2011年期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较小。(2)北京市区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居住、生态用地比例过低,工业用地过高。与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类似发展阶段相比,北京市区居住用地至少低了5个百分点、生态用地低了15个百分点、工业用地高了12个百分点。(3)北京市用地过度扩张,人均建设用地过高,土地资源利用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北京市的人均建设用地过高,用地产出效益较低。人均建设用地是纽约2014年的3倍,东京2011年的1.8倍;建设用地地均产值是纽约2014年的1/20,是东京2011年的1/13。与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类似发展阶段相比,北京市人均建设用地是伦敦1971年的1.1倍,东京1982年的2倍;建设用地地均产值是伦敦1971年的1/3,是东京1982年的1/5。(4)对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后,优化后的符合基于世界城市建设目标在土地利用结构上设定的定量目标,并且优化后的结构从以往的剧烈变化逐步趋向稳定,符合世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规律。同时,优化后的结构比预测结构趋向稳定和可持续,土地利用布局更为集约发展并兼顾生态保护功能。通过土地利用强度指标的计算,发现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有利于减缓土地利用强度的快速增长,减少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从空间布局来看,按现有情况进行预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依然存在建设用地扩张而生态用地大量减少的局面,而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在空间布局上更多地是在城乡结合部将原本转向为建设用地的土地转变为生态用地,相应地,农用地较预测情况减少,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生态涵养发展区中的农用地部分转化为生态用地。整体上优化后的数量结构的空间布局降低了土地利用类型之间转换的频繁性,并使以往土地利用剧烈转换的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优化后的结果在空间布局上逐渐趋向集约发展,并更加注重保护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一、概况根据中美测绘科技合作协议,应国家测绘局的邀请,美国国防制图局(DMA)的费利恩(RANDALL FLYNN)先生和利里加德(RELLEY LILLEGARD)女士从1987年10月8日至10月13日在国家测绘局测绘研究所就地名数据库专题,与我国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在交流活动中,美国专家主要介绍了:·DMA收集外国地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前言1979年开始,投资数千万元,数十万人参加了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现除青海部份地区未完成、西藏地名普查尚未开始外,全国大规模的地名普查已经基本结束。获得了几百万条十分宝贵的地名普查资料。为了充分发挥这些资料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一些地区和单位已经建立了一些初等的地名数据库,获得了一些初步的经验。随着国民经济开展的需要以及计算机硬、软件价格的下降,办公室自动化逐渐普及,将会有更多的地区和单位开展建立地名数据库的工作。为此,当前急需着手制定建立地名数据库的国家规范。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利用资金和人力,使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地名数据库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从而便于资料共享和技术转让,便于广大用户使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地名数据库,并为今后建立计算机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方面,国际上有不少经验教训。例如,美国林务局从六十年代开  相似文献   

13.
地名的魅力     
读过钱锺书先生的《谈艺录》就会知道,西方诗人学者不少谈到诗中地名人名之妙。像李特就说:“此数语无深意而有妙趣,以其善用前代人名,外国地名,使读者悠然生怀古之幽情,思远之逸致也。”钱先生说:“吾国古人作诗.早窥厥旨”,并对唐诗明诗中的地名分析得很是中肯。由此不由引出另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我国的地名人名,到了异国诗歌当中,变成了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4.
美国是个崇尚以人名作地名的国家,历任总统都在本国地图上,有的甚至在海外留下了以他们姓氏或名字命名的地名。  相似文献   

15.
地名与地址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地名和地址定义分析基础上,从语义构成、存在的先后顺序、空间形态、指代空间范围的确定性、时间形态、文化内涵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地址是一种复合的地名或地名的延伸;地名在先,地址在后;地名一般表示较模糊的面状范围,地址一般表示较具体的定位点;地名有历史、现状和规划三种时间形态,地址只有现状地址才有意义;地名具有文化内涵,地址是地名的组合,侧重于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移动GIS的特点和LBS定位技术,针对目前地名地址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数据采集不准确、不规范和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了从外业拍照、数据采集、内业录入到数据更新的地名地址数据采集流程,并开发了地名地址数据采集系统,其次,介绍地名地址采集系统的实现和功能配置,并结合实例分析系统的应用情况.系统既简化了地名地址的采集流程,同时又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地名地址管理是地名普查工作之后的重要建设内容,本文从总体架构设计、地名地址数据库构建、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地名地址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公共服务子系统、综合应用子系统和运维管理子系统,依托地名、行政区划、楼门牌、地址等现有数据资源,对地名地址进行有效管理并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 根据中美测绘科技合作协议,美国国防制图局(DMA)弗利恩(RANDAL·FLYNN)先生和利里加德(KELLEY·LILLEGARD)女士,应国家测绘局邀请,于1987年10月8日—10月13日,在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就地名及地名数据库问题进行了参观、讲学和座谈。在此期间,测绘科学研究所地名数据库课题组的有关人员展示了“深圳地名数据库”、“国家普通地图集地名索引”等成果,介绍了我国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此,美国专家极有兴趣。  相似文献   

19.
尼罗河日落     
逸风 《地图》2007,(5):40-41
从金字塔回到开罗,已近日落时分,我们准备坐火车去埃及南部的阿斯旺。在非洲乘火车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车站很小,而且不验票,直接到了拥挤的站台。上了车,车厢里大部分是黑人兄弟,座位是  相似文献   

20.
逸风 《地图》2007,(5):28-33
从亚历山大回到开罗后,我们没有先去回溯古埃及的王朝,而是顺着希腊罗马时代往后,去寻访伊斯兰时代的埃及。穿过交通拥挤和混乱的开罗市区,我们造访的第一个地方是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