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目前西班牙语地名翻译主要以人工翻译为主,效率低下,翻译质量也会因翻译者的个人情感与水平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异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西班牙语地名机器翻译的方法,设计了自动翻译流程,并对地名中通专名的区分、翻译模板的构建、专名音译3个核心环节进行研究,设计了基于统计语言模型的未登录地名通名的发现、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翻译模板构建与训练、基于双向最大匹配的音节切分方法进行专名音译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批量翻译西班牙语地名,从而提高西班牙语地名翻译的准确率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在境外地名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地名翻译是境外地名数据整合的前期基础性工作,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地名翻译解决办法。音译是地名翻译的主要方式,也是地名翻译研究的重点内容。以俄语地名为例,在分析俄语发音特点和音节构成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合理的音节切分方案,并实现俄语地名音节切分,将翻译对象由地名长字母串化简为音节,能够有效降低地名翻译的复杂度,为地名规范化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量英文地名急需实现中文翻译及目前英语地名自动翻译研究较少、翻译结果质量低下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英语地名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对于不同类别地名语料基于点互信息和有向无环图数据结构提取地名模板,然后基于统计模板模型解析地名词法结构实现翻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翻译精度相对较高,可有效应用于地名生产。本方法解决了地名翻译中通专名合理区分的难题,同时利用地名类别属性辅助翻译,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对我国地名翻译及生产领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境外地名翻译的规则和研究现状出发,探讨地名译写规则库的建立以及地名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并通过原型系统的开发,验证境外地名翻译软件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现有外语地名机器翻译中只有关于音译方面的研究,区分地名通名与专名的研究未开展,造成无法区分地名的通名与专名,外语地名翻译过程中无法正确选择音译与意译的翻译方式,外语地名翻译准确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外语地名通专名区分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地名词语构建结构树,并对树的叶子节点进行分类来完成通名与专名的区分,从而确定翻译方式.对英国地名进行区分,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区分外语地名通专名,可辅助进一步的地名翻译,提高翻译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单一数据源地名翻译准确率低下的问题,该文从属性相似度等方面出发,利用互联网地名及地图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匹配与翻译方法。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多数据源的地名翻译工具。使用该方法完成了对全球1∶1 000 000矢量数据的批量化地名数据处理及地名规范化整理。实验证明,使用该方法较大程度减少了地名处理时的人工工作量,提高了地名匹配效率及其准确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匹配与翻译方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单一数据源地名翻译准确率与翻译效率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龙彬 《浙江测绘》2006,(1):33-34
地名的英译与东西方的民族文化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标准的不同也造成了各地地名译法的混乱。本文以新的英文版杭州旅游图为例,着重阐述了地名在旅游图中的基本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8.
毛曦  颜闻  马维军  殷红梅 《测绘科学》2019,44(6):296-300,316
针对现有无法区分地名专名与通名而导致的地名机器翻译准确率低与可用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注意力机制的地名机器翻译技术。深度学习模型中注意力机制是对于人类认知的模拟。该文通过对于大规模平行语料的训练,针对地名的自然语言特征,建立了地名语言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注意力机制模型,并将其用于地名翻译过程中的专名与通名区分,从而提高整体的地名翻译精度。经过地名翻译实验,证明了该机器翻译技术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有助于提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中地名产品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人工地名翻译效率低、且囿于翻译者个人水平差异会导致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现有机器翻译不能有效解决地名翻译规则的交叉型歧义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与先验知识相结合的英语地名音译技术,对地名翻译中音标生成、音标优化、音节划分3个核心环节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音标生成方法、基于先验知识的音标优化方法和基于双向最大匹配的音节划分方法,解决了机器翻译对地名单词音标识别差、汉字译写不规范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名专名音译技术比传统地名翻译方法时效性高、准确率高、翻译规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俄语地名翻译效率,本文通过分析俄语语音特点和俄语地名音译规则,构建了俄汉音译对照表,提出了一种俄语地名专名自动快速音译方法。该方法在俄语地名音节切分的基础上,基于正向最大匹配原则,完成切分后子字符串与俄汉音译对照表词条机械匹配,进而实现俄语地名专名音译。经过地名翻译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对于俄语地名翻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界线附近的地名标注涉及行政地名、自然地名、历史地名、国外地名、少数民族地名等,其标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在研究当前我国关于公开地图上地名表示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开地图上边界线附近地名的标注不仅应考虑地图编制方面的要求,更应注重地名的政治导向、历史由来及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标准等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人工翻译地名效率低且西班牙语地名专名自动化音译研究尚为空白等问题,该文通过分析西班牙语语法规则和发音特点,提出基于先验知识的西班牙语地名专名自动化音译方法。通过构建西班牙语地名先验知识库,将先验知识分为实例类先验知识和规则类先验知识,作用于专名音译,分为基于实例类先验知识的音译和基于规则类先验知识的音译,来对西班牙语地名进行专名音译。将该方法应用于西班牙语地名专名音译,结果与翻译软件对比分析,该方法的音译结果符合音译规则,更加规范,准确率高,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王琴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10):208-210,214
针对英文版地图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标准不统一与不规范的现状,本文探讨了出现问题的根源,根据国内与国际相关法律法规,指出了中国境内已被淘汰的威妥玛拼音法与不符合法规要求的拼写法及英文意译等乱象,点明了地图编制工作中汉语拼音拼写的易错点,明确了现行地名专名与通名罗马字母拼写均采用汉语拼音拼写法,确定了其拼写所依据的标准,使人们对用罗马字体拼写中国地名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够为从事地图制图与审核工作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也能为地名管理与翻译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面向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本文以众源地名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基于众源地名数据建设全球中外文地名信息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并对数据分析、数据预处理、分类分级、融合匹配、密度控制、错误修正、多语言地名翻译和质量检查等关键环节和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初步建立了全球地名数据资源快速、规模化生产工艺,介绍了依托该工艺生产建设的全球地名数据成果和应用情况,为全球地名数据资源的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89,(3)
三、外国地名翻译中的语言和语音问题。各国地名译音,以各国语言的标准音为准,原则上不考虑方言读音。如我国的汉语地名以普通话为标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话为文化语的标准进行规范,因此翻译朝鲜地名应以平壤语为标准;有十六种方言之多的意大利,其地名的翻译应以佛罗伦萨为中心的托斯卡尼话为标准;埃塞俄比亚的国语为阿姆哈拉语,因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阿拉伯语地名的机器翻译研究空白,该文通过分析阿拉伯语地名的词法结构以及语音特点,提出了一种关于阿拉伯语地名的机器翻译方法:首先基于点互信息计算公式训练大量地名语料提取常用词;接着通过有向无环图数据结构提取地名模板;然后基于模板匹配解析待译地名词法结构,利用基于音节划分的音译模型音译词法结构中的专名;最后组合输出翻译结果。经过对阿语地名翻译实验,验证了本专用阿拉伯语地名机器翻译方法的有效性,对我国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语地图中地图注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汉语地名的译写现状出发,对目前采用的两类地名译写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地名翻译过程中的"专名音译,通名意译"的一般原则和相关要点。随后探讨加入英文注记后信息量增加、英文字符和排列等因素带来的双语地图在注记字体、尺寸、字隔、配置四个方面设计上与传统地图的不同之处;并结合编制广州市2010年亚运场馆分布地图的的实践,探讨如何在双语地图中对地物信息进行科学、清晰、美观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地图注记的要素阐述地名、名胜古迹命名、街道名、行政区划等名称翻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类似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智慧宁波"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地名地址数据建设为例,深入分析和探讨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下地名地址数据的建设思路、数据标准、地址编码、数据共建共享,建成了宁波全市统一标准、结构合理、安全稳定的地名地址数据,并通过对外提供数据服务接口等服务形式在民政、公安、城市网格化管理等诸多领域取得广泛应用,全面提升了宁波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GIS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如何将不同来源的数据通过整合与融合,形成统一规范、内容完整、可以共享的空间数据库。现实世界中,由于应用目标和所采用技术的不同,不同来源的地理空间数据常常在内容完整性、几何位置、属性信息、语义定义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整合这些不同来源的数据时,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匹配处理。在全球基础地理底图数据库建设中,面对大量的地名翻译、数据处理及规范化整理工作,分析不同来源的地名数据存在的图形和属性的差异,提出空间位置和属性相似度相结合的数据一致性匹配处理方法。该方法利用现有的地名数据库与多种数据源中的地名数据之间的规律与联系,进行程序开发,对不同来源的地名属性信息进行自动和交互式匹配翻译处理,减少人工处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地名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