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水质污染处理成了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构建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实现对城市供水水质实时监测及水质污染应急处理非常重要。本文对城市供水水质监测及应急处理系统的概述、逻辑层次、功能体系、处理流程进行了设计,详细阐述了系统的数据录入模块、水质监测及应急事件处理模块。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体系结构,以Flex作为前端展示技术、将MapGIS K9 IGServer作为地图服务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对城市供水时空数据进行一站式管理,实现对城市饮用水的水质指标监测和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简单而又普适、通用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模型,提出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以便对水质进行合理的定量评价.该方法首先设定指标参照值和指标规范变换式和对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基础上,改进了传统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采用超标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用各指标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的加权和,求得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水质评价.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应用于浮桥河水库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简单而又普适、通用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模型,提出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以便对水质进行合理的定量评价.该方法首先设定指标参照值和指标规范变换式和对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基础上,改进了传统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采用超标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用各指标的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的加权和,求得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以此作为依据进行水质评价.将基于指标规范值的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应用于浮桥河水库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单和普适、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从城市供水角度来讲,水资源质量是满足用水要求、作为确定供水水源及水用途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对象为北安市市区内城市供水目的水层一白垩系裂隙孔隙承压水。根据研究需要,在该区不同位置取18套水样进行水质常规分析,并对其物理、化学特征进行分类总结,通过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3个方面对其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s型生长曲线函数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的污染损害率公式,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好的水质污染损害率公式用于某地20个采样点地下水水质评价,并与其它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公式能较好地用于地下水水质的综合评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简单适用,并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将模糊信息分配方法应用到水质评价中。该方法是从原始数据信息中直接构造系统模型 ,尽可能保留原始数据结构的完整性。它与模糊一、二级近似推论构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用该方法对西安市地面水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能较准确地反映水质的实际情况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水质分级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查明高店子幅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水环境质量现状,为区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提供理论依 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和灌溉水水质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水化学组分波动较大,地下水水化学组分相对较为稳定。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 酸硫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钙镁型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镁型水和重碳酸硫酸-钠 钙 镁 型 水。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水中主要离子组分来自于盐岩、石膏和碳酸盐的风化溶滤,另 外 还 存 在阳离子交换作用、蒸发浓缩作用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饮用水水质评价表明,54.5%的地表水和71.4%的地 下水适于饮用或基本适于饮用,地下水水质稍好于地表水水质;灌溉水水质评价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 适于灌溉,合理灌溉不会造成盐害和碱害。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环境水文地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评价方则是评价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文从洛阳市地下水水质的实际污染现状出发,采用新兴的模糊数学法对其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以VIC TO R-9000微型计算机为工具,有效的提高了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取得了预期的成果。这无疑是在传统的指数法评价水质基础上的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烟台城市地质调查范围636 km2作为研究区,选取136个水质监测结果中的10种因子,选取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详细介绍了熵权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水质评价结果共分为5个区,其中Ⅰ~Ⅲ类水占总面积的40.1%,Ⅳ,Ⅴ类水占总面积59.9%,总体水质一般,主要原因是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大量开采地下水。较差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大季家镇-古现镇-福山区臧家镇-福山区兜余镇-莱山区孙家滩以北、八角镇-永福园以南,莱山街道-解甲庄街道以北,养马岛,牟平武宁镇、研究区河流下游及沿海地带,超标因子主要有亚硝酸盐、硝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TDS)、总硬度、氨氮、镉、铅、挥发酚等。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合理,结果客观、可靠、合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海水水质评价的SVR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具有普适通用的海水水质评价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在设置各指标参照值和指标规范变换式,并对指标进行规范变换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进化优化算法,建立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海水水质评价的回归支持向量机模型。将优化好的模型用于珠江口海水水质的评价,其评价结果与BP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表明基于指标规范值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用于海水水质评价是可行的,且该模型较传统的支持向量机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反映地下水遭受污染的可能性,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地下水资源保护规划、地下水水质监测等提供科学依据。该文采用美国EPA地下水防污染性能评价方法(DRASTIC),对威海市主城区范围内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为政府部门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利于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间数据访问技术,基于Flex框架、ArcGIS Server技术、组件式GIS开发技术等,开发了数据线路山火预警监测系统,预测大面积山火可能对电力设备产生的影响,为电力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山东典型岩溶水水源地水质演化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山东省多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选取水质变化大、监测资料较为齐全的典型岩溶水水源地,采用均值自回归模型,研究水质历时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现状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开采条件下,预测2020年、2030年典型水源地水质呈劣向演化趋势,部分水源地主要组分含量将达Ⅳ类或Ⅴ类水,部分单项指标含量将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原本优质饮用地下水供水前景堪忧,加强水源地外部环境保护和调蓄岩溶水系统资源量是防治水质恶化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基于Sentinel-2和ZH-1遥感影像的松北区水质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因素,遥感监测手段已经成为评价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手段.基于2020年4月珠海一号影像和2020年7月哨兵二号影像,建立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对哈尔滨市松北区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综合营养化指数进行季度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松北区银水湾为污染水体,叶绿素a浓度、悬浮物浓度和综合营养...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开发利用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环境灾害 (一)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逐渐减少 我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但人均水量只有2714m^3,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居世界第88位;亩均水量为1770m3,约为世界亩均水量的3/4。可见,我国水资源并不富裕。据统计,我国每年水旱灾害面积约4亿亩,占耕地面积的26%。水利部门对全国92100km河长进行水质评价的结果表明,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长约占1/3,有11%的河长水质低于农业灌溉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地下水水质安全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水质评价与预测研究,本文综合了当前几种广泛应用的水质评价与预测方法,对比了各自的适用性与局限性,展望了今后水质评价与预测发展的趋势,以期为地下水管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资料为基础,参照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湘西酉水河地下水质量状况和污染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流域为湖南省水质较好区.地下水污染多发生在城镇、工矿企业及周边地区,水污染主要呈现为点状、小块面状分布,超标项目包含NO2-、六氯苯、锰等,各项目超标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污染预警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山东双村岩溶水系统是典型的鲁中南单斜构造型岩溶水系统之一,现开采量39.848万m~3/d,为特大型岩溶水源地。30余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岩溶水水质逐渐变差、水化学类型变复杂。在查明水文地质条件、污染源调查和长序列水质监测的基础上,构建了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全面考虑地下水水质现状、水质变化趋势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等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指标法开展了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预警为中警区和巨警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污染源分布以及含水层防污性能是主要影响因素,控制废水排污量、严格执行达标排放以及建立完善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网络是控制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手段。本次构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合理,预警结果较为可信,对地下水污染预警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陆源入海排污口是主要的海洋污染源之一,陆源入海排污口调查是海洋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故此,针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与评价的业务需求,参照现行"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监测指南"(HY/T086-2005), 在综合考虑各类卫星传感器应用能力与经济性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尺度卫星遥感数据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的方法。通过中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的水质参数反演,结合水体光谱特征,进行渤海海域水质评价,划分重点监测区域,再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排污口的解译与制图。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识别陆源入海排污口的分布及污染类型,对该区环境整治具有深远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已基本完成,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城市的已有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发建设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变得日趋重要。利用"智慧韶山"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数据,天地图API,Arc GIS API for Flex等二次开发技术来完成的韶山市群众路线时空服务平台的实践过程,证实了利用现有数字城市,尤其是县域数字城市数据资源快速开发实现完整可用的地理信息应用的有效性与便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