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高考广东卷地理第20题以“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主要内容,考查了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知识和原理。试题注重考查地理特征、地理联系和地理过程,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本文基于高考试题的分析,指出“回归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重要地位,并针对性地提出备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赵兴 《地理教学》2021,(22):59-61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指导高考内容改革和命题工作的测评体系,旨在全面回答"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高考评价体系的"四层"(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确定了高考的考查内容,其中关键能力基于素养导向,承接学科素养,结合学生认知发展实际,确立了三个方面的关键能力群.文章以2021年全国高考文综地理(乙卷)为例,分析高考试题如何考查学生关键能力,如何刻画学生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静 《地理教学》2015,(5):56-58
地球运动,是高考命题者青睐的考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笔者纵观近几年“地球运动”的高考试题,发现其命题考查变化很大:命题背景材料新、越来越接近生活地理、命题图形简单化、试题的难度降低等。不仅考查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础知识,而且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解读新信息和地理思维分析等能力。通过认真分析2014年全国各省地理高考试卷中的“地球运动”高考试题,提出2015年“地球运动”命题的新思考及备考策略。希望能为2015年高三学生地理学习及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一、试题分析 2008年高考文综卷地理部分部分(全国卷乙),试题突出了对地理主干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尤其空间思维区域定位能力的考查。通过学科内、学科间的知识综合,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而且强调了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试题情境是高考的考查载体,以此实现“四翼”考查要求。地理试题情境内容在不同的考查要求下具有不同特点,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必备知识、运用关键能力解决现实地理问题。分析“四翼”与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的联系,对于高考地理的备考与教学均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23年高考广东省地理卷为例,分析“四翼”在高考地理试题情境内容中的体现及特点,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任明冈 《地理教学》2014,(18):59-62
正一、09年~13年"自然灾害与防治"试题特点1.考点分布2.试题特点总体来说,地理考试选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强调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同时试题有适当的创新,体现新课标改革的精神。(1)难度不大,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察从五年高考试题中不难看出选修试题没有出现特别偏和特别怪的题目。对主干知识的考查点主要体现在灾害的类型、成因、防灾减灾,接近课标要求和日常课堂教学,没有给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刘百虎 《地理教学》2014,(21):55-57
高考是对考生学业水平的一次检阅,也是对中学教学成果的一次检验。高考过后,考生急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总结自己在应考中的得失,教师急于反思考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的方法。经过笔者对2014年高考文综课标乙卷试题及考生应答综合考量,梳理出考生失分的两个根源,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一、考生失分的根源在于用学习思维代替考试思维学习思维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学习方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判断和推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任石岭 《地理教学》2014,(13):53-58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着"新情境立意、知识抽查、能力考查"的原则,侧重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丝毫不回避主干知识。因此,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积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分析试题对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阐述和解释地理事物(原理和规律)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及如何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达成地理高考试题考查的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鲍国达 《地理教学》2010,(18):39-41
分析2010年浙江省高考地理试题,我们发现基于地理数据考查的知识占了很大的比重。据初略统计,文综试题占80%以上,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也占60%左右。某种意义上说,许多地理问题的创设,往往通过地理数据的呈现来实现的。如果脱离试题提供的地理数据的分析与判读,考生将会雾里看花,无法作答。  相似文献   

10.
孙新林 《地理教学》2013,(18):48-50
正广东新高考文综考试已实行四年,地理科考试模式和结构一直保持着文综开考起始年2010年定下的基调和命题要求。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既注重基础更突出能力考查。命题材料出自课本之外,而基本原理和地理规律则来自课本,但不拘泥于教材版本,以课标为基准,以考试说明为蓝本,以能力考查为宗旨,真正体现和突出了新课标在高考命题中的地位和精神。文综能否  相似文献   

11.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4,(11):41-43
正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识,其地理属性强,学习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是历年来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各地的模拟试卷考试少不了地球运动试题,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好题,但也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下面就以一道有争议的高考模拟题来探讨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试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李依铭  姚培泰 《地理教学》2011,(20):18-20,58
经过四年的高考改革实践,新课标地理高考模式已然成型。以“文综型”地理高考为例,试题的考查内容和形式如表所示:  相似文献   

13.
梁爱红 《地理教学》2012,(24):56-57
江苏省2004年首次开始高考自主命题,至2012年已经九年了。九年来,江苏地理高考在探索中前进,逐渐形成了江苏独有的地理高考风格,试题呈现出独特的考查特点。本文总结出这些特点,并以"人口"部分的高考试题为例,论证江苏地理高考试题的这些特点,并据此提出面向江苏地理高考的复习策略,以  相似文献   

14.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3,(22):42-44,37
各地高考卷的地理试题中,有明显的取材偏好,如2013年重庆卷中地球上水的相关知识选择题有4题16分,综合题二个大题中只有一个小题不是水的知识外,其它48分都是对水的知识进行考查。而纵观2013年各地文综卷的地理题,取材“偏爱”大气环境知识还是非常明显的。考察这些高考试题的特点,对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还是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评价体系架构下,从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角度,对2019年至2021年八套全国地理卷中涉及自然带的试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命题的一般性规律,并提出备考建议,为一线教师把握自然带专题的备考方向、制定备考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地理措施通常是指人类针对地理环境、人地关系中的实际问题和区域发展所采取的解决方式、途径、手段。该类试题有利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突出地理学科高考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落实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教育目标,是高考的常考题型。本文从高考试题统计、解题方法与技巧、高考真题再现、地理思维建模、实战演练五个方面,阐述地理措施类综合题的应对策略。地理措施类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考查目标。解答地理措施类综合题,要遵循标本兼治原则提出解决问题措施,遵循扬长补短原则提出优化发展措施,要结合试题的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层次、多方位、多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地理高考试题从总的来讲,试题稳中求新,知识跨度增大,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能力的考查,是比较好的。但是,有些考题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李永照 《地理教学》2010,(21):49-50
今年的海南地理高考题,无论是试题题型上还是考查的内容上,和前几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笔者查阅了07、08、09、10年的海南地理高考题,发现一个共同特征一区域地理考查比重很大。接下来我们以今年海南高考中的几道题为例,谈谈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的考与教。  相似文献   

19.
张恩德 《地理教学》2014,(22):45-47,51
近三年浙江省高考地理命题总体保持稳定,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与地理技能的考查。更为可喜的是,在近三年的试题中,涌现出不少情境材料新颖、生活气息浓厚的创新型试题,而且,这些题目越来越成熟,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也越来越全面(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代璇  张海 《地理教学》2021,(8):59-64
德国高级完全中学毕业证书考试(Abitur)相当于我国高考,针对不同科目选择的学生,其考试试题分为基础版和进阶版两种版本。文章从试题结构、试题情境、知识考查、能力考查四个方面对德国北威州Abitur地理试题基础版与进阶版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其选用国际背景真实情境,侧重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地理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对我国高考试题命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