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暴雨过程。2005年4-6月,江西暴雨天气偏多,且呈现出突发性和局地性强、雨强大、危害重等特征(表1)。6月18-23日.江西出现了较强的连续性暴雨过程.以广昌过程雨量513mm为最大。抚河流域发生了较明显的洪涝。如果以≥30mm/h、≥50mm/6h、≥100mm/24h作为强降水天气的标准来统计.则5-6月有229县(市)次出现了强降水天气过程.为1998年以来同期强降水第2多的年份。  相似文献   

2.
甘孜州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天气特少,但由于州内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结构等原因,日雨量≥25.0毫米的降水天气过程就足以造成灾害,所以将州内的暴雨标准确定为日雨量≥25.0毫米,24小时内有≥4站出现暴雨定为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从地面、高空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特征及本地能量特征、客观预报结论等方面对今年“6.17”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1降水过程讨论1.1降雨实况分析6月12日08时至17日08时广西中、北部的西江上中游地区连续下了5天暴雨到大暴雨,虽然过程最大田雨量(来宾:16日08时至17B08时,224.3mm)未达到特大暴雨标准,但各口的暴雨以上站点数颇多:12~16日,分别为19、12、20、27和28个,5天累积降雨量大于250mm的站数达到24个。过程总雨量500mm以上的强降雨中心位于融安至罗城和河地附近,极值出现在融安(597mm),参阅表亚和日1。农工回江大而以上降*还日奋而且如石的五四降*主回公布【咸田农同期北江暴雨是先从三连及阳山一带发生,继而扩展到英德和整个流…  相似文献   

4.
通化市位于长白山系的西南端,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夏季强对流活动频繁,暴雨和局地暴雨时有发生,但出现较大范围的区域性暴雨天气机率很小,全区各站均达到暴雨的天气过程则更少。经历史资料查询,自1951年建站以来,50年中只有1971年8月1日产生过一次全区性质的暴雨天气过程。2005年8月17~18日的暴雨天气则是历史上第二个全区性的暴雨天气过程,8月17日08时-18日08时各站的降水量如下:辉南县52.7mm;梅河口市58.4mm;柳河县64.7mm;通化县64.0mm;通化市区71.1mm;集安市73.4mm。本场降水,北部县(市)主要集中在前12小时,南部县(市)主要集中在后12小时,降水过程中雨强不是很大,但持续时间长。  相似文献   

5.
甘孜州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天气特少,但由于州内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地质结构等原因,日雨量≥25.0毫米的降水天气过程就足以造成灾害,所以将州内的暴雨标准确定为日雨量≥25.0毫米,24小时内有≥4站出现暴雨定为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本文从地面、高空影响系统、数值预报产品特征及本地能量特征、客观预报结论等方面对今年"6.17"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6.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暴雨过程气象记录显示,江西省7—9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3.8次。2012年7—9月,江西降水偏多,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达8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暴雨日异常偏多。13日傍晚至17日的对流性强降雨过程为历史同期少见,全省平均降雨103.6 mm,单日雨量以南丰316 mm为最大,其中南丰县莱溪17日05—11时6 h雨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9-2013年上海市加密观测自动站降水资料和110报警信息资料,对上海市短时强降水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地理分布特征、概率分布特点的同时,找出降水极端性与暴雨红色预警标准的对应关系,以及110报警次数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动站1 h雨量≥30 mm、≥50 mm和3 h雨量≥50 mm、≥100 mm的5 a累计频数的大值区基本集中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郊区次数明显减少,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 h雨量≥50 mm的情况,出现次数最少的为3 h雨量≥100 mm的情况。2)从不同降水强度的发生概率分布来看,郊区弱降水发生概率大于市区的,市区强降水(1 h雨量≥25 mm)发生概率大于郊区的。3)对流降水情况下,降水累积概率为1%时,对应的1 h雨量市区为63.6 mm、郊区为58.7 mm,接近暴雨红色预警标准;对应的3 h雨量市区为90.8 mm、郊区为86.8 mm,较暴雨红色预警标准的阈值小。4)报警次数与降水量的关系:1当1 h雨量40 mm或3 h雨量60mm时,报警次数变化不大,基本在10次以下;当1 h雨量≥40 mm或3 h雨量≥60 mm时,报警次数逐渐增多,大部分在20次以上;当1 h雨量≥60 mm(达到暴雨红色预警标准)、3 h雨量≥80 mm(未达到暴雨红色预警标准)时,报警次数明显增多,基本超过30次,最多达100次以上。从报警次数的角度来看,暴雨红色预警的3 h标准设定为80~90 mm更合适。2当逐1 h和逐3 h雨量不是很大、但累积降水量较大(特别是累积降水量超过100 mm)时,报警次数急剧增多,很多超过100次,说明报警次数还与降水的持续时间有关。3当累积降水量、逐1 h和逐3 h雨量都增加时,报警次数增加最快。4报警次数的极值并非都出现在逐1 h和逐3 h雨量大值时,在1 h雨强不是很强,但降水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大的时候,也十分容易出现报警极值。  相似文献   

8.
郑婧  郭瑞鸽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32(3):I0001-I0001
1暴雨过程 2009年4—6月江西省共有6d出现区域性暴雨(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其中,6月2—3日暴雨范围广,过程雨量大,全省过程平均降水59.7mm,局部出现山体滑坡;4月19日的暴雨过程雨强大,共有15县(市)出现大暴雨,樟树24h降水量创历年当月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李彩  谢行石 《广东气象》1994,(2):16-18,15
1前言1993年6月16日08时到17日08时,深圳市出现了一次特大暴雨。这次特大暴雨的特点是来势猛、强度强、时间短、范围小。据全市10个自动站的降水记录分析,西北部雨量较小,70~80mm。暴雨中心在特区内的罗湖、福田两区附近,本台及洪湖站24/J‘时雨量分别为253.gmm和199.gmm,其中1/J‘时最大雨量分别达61.smm和69.7mm。由于降水强、雨量集中,造成了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山体滑坡,一些河堤路基被冲垮,使许多鱼塘、菜田和街道被洪水淹没,其中罗湖区的建设路、和平路等地势较低的路段,水深达里米多,引起交通严重堵塞,造成了很…  相似文献   

10.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3):I0001-I0001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 1暴雨过程据气象记录统计,江西省4—6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9.5次,并有时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2014年4-6月全省暴雨日数较历史同期偏多,10站以上暴雨日数达11d,频繁的暴雨致使局部出现洪涝灾害和地质灾害。其中5月出现了6次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尹洁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29(4):I0001-I0002
1暴雨过程 2006年7-9月,江西共出现区域性暴雨日(≥10站)5d(表1)。其中热带气旋进入江西产生了3次区域性暴雨和大暴雨日,强度特别强,先后出现5-9站的大暴雨.是近10a热带气旋造成强暴雨次数偏多的年份.7月7日暴雨是2006年汛期最后一场暴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玉屏县国家站及乡镇考核站点2014-2020年暴雨天气过程日降水量、逐小时降水量及灾情数据,统计分析玉屏县暴雨天气及致灾暴雨天气过程降水特点,对本地“三个叫应”阈值进行检验,并提炼乡镇“三个叫应”阈值。结果表明:(1)新店镇暴雨频次逐年变化幅度不大,而田坪镇变化幅度最大,朱家场镇次之。(2)全县在5-7月份出现暴雨的频次较高,6月份达到峰值,而朱家场镇暴雨频次的峰值出现在7月。(3)在所有暴雨天气过程中,短时强降水多出现在夜间,致灾分为持续性降水或平缓降水致灾、暴雨叠加致灾、短时强降水致灾。当玉屏县境内出现连续4天以上降水且累计雨量达到100mm左右,或10mm/h左右降水持续5小时~9小时,将可能出现灾情。暴雨叠加分为空间叠加及时间叠加,玉屏县辖区两次暴雨时间间隔小于1天,将极易引发相关灾害。空间叠加为玉屏县中南部3小时出现50mm降水叠加岑巩上游暴雨,玉屏县中南部将可能出现灾情。(4)对“三个叫应”阈值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各乡镇的致灾雨强并不统一,因此制定分乡镇的“三个叫应”阈值,3h阈值为40mm~60mm。  相似文献   

13.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1暴雨过程据气象记录统计,江西省4—6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9.5次,并有时出现连续性暴雨过程,造成局部或区域性洪涝。2012年4—6月,江西省10站以上的暴雨日为13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明显偏多,且局地降水强度偏大,多体现为对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日降水资料(08—08时)和常规天气图资料,以1981—2010年30 a平均降水量为气候态,统计2014年4—10月我国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概述各主要暴雨过程的重要影响系统、出现时段、范围及累积降水量。结果表明:2014年4—10月我国共出现194个暴雨日,32次主要暴雨过程。5—9月为我国主汛期,国内每天基本上都有暴雨发生,主要暴雨过程也基本上集中在这5个月。2014年共有5个台风登陆我国,数量偏少但强度偏大,1409号超强台风"威马逊(Rammasun)"造成海南昌江578 mm的当年全国最大日降水量。2014年华南前汛期开始早、雨量多,5月暴雨日数和主要暴雨过程次数均高于近6年平均,广东东南部较常年同期降水量偏多1~2倍,暴雨过程频发,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最强暴雨。9月8—18日,四川盆地东北部、陕西中南部、河南等地共有百余站出现极端连续降水日数和连续降水量事件。  相似文献   

15.
“94.6”西江流域致洪暴雨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洪水概况1994年6月12~17日,西江上游的柳江、桂江、红水河流域自北向南出现了一次大范围连续性暴雨。广西全区有50个县市过程总雨量超过100mm,其中有17个县市超过300mm,有5个县市超过500mm。有4个大暴雨中心,以柳州地区北部的融安、融水为最强,分别达559.3和545smm。暴雨过程12日从桂林地区东北部开始,稳定在桂林至百色一带。17日向东南移,18日移入南海北部。在12~17日中,三小时降雨量>50mm的就有35站次以上,最大降雨量出现在罗城,15日05~08时为1167mm;其次在永福,13日05~08时为116.lmm,24,J‘时最大降雨出现在来宾…  相似文献   

16.
重要天气过程评述1暴雨过程2007年7—9月,江西仅8月20日出现1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此次过程是由超强台风"圣帕"所致,有11个站出现暴雨,8个站出现大暴雨。暴雨主要落区为吉安、赣州和抚州市西部,其中乐安、万安、兴国、赣州4县市日雨量创8月份历史同期最高值,暴雨中心出现在乐安,日降水量为189.0 mm。  相似文献   

17.
一、资料统计了榆林地区南片六站中有两站日雨量≥25mm、两站日雨量≥10mm的个例;本站有日雨量≥25mm的个例,共选用个例39个。以这些个例为样本,利用日常预报中所使用的综合时间剖面图为依据,寻找出了五条短期大降水解释预报指标。并且经过筛选过滤掉11个<25mm的降水个例,剩下的28个个例都落入指标圈内,它们分别在24小时或48小时出现了≥25mm的降水。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0—2020年FAST周边最近的克度、塘边、董架3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及暴雨日逐小时降水量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FAST周边暴雨发生特征、强度、月际变化、小时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FAST周边各站发生暴雨43~47次,大多数为对流性或混合性降水,暴雨持续时间总体较短,多数情况为1~2 h。暴雨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最易发生的月份是6月,最易发生的暴雨雨量是50~100 mm,暴雨在夜间至清晨(22时—06时)最易发生。各站1周内发生2次暴雨的有5~9次,1个月内发生3次暴雨的有4~6次,连续3次暴雨发生的最短时间为11~13 d。近11 a中,FAST周边各站发生大暴雨以上降水5~7次,其中最大雨量为2014年7月4日FAST东北面克度站205.1 mm。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以下简称"ECMWF")对广安地区暴雨的预报性能,提高预报质量。利用ECMWF模式资料、广安地区4个国家观测站和160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日降水资料,对2015—2017年广安地区出现的34次中雨及以上量级降水(其中14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以ECMWF暴雨预报结果进行暴雨预报,易出现漏报,评分质量较低。当ECMWF预报满足:中、短期均预报降水R≥50 mm;中期预报R≥25 mm、短期预报R≥50 mm;中期预报R≥50 mm、短期预报R≥25 mm;中、短期均预报R≥35 mm 4个订正条件之一时,进行订正预报暴雨,评分高,空、漏报率低,命中率高,可有效提高暴雨预报质量。同时,ECMWF在暴雨的持续时间、强降水时段、落区和面雨量预报中均有良好的预报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3 7月主要暴雨天气过程 3.1 6月30日至7月2日华北、江淮及西南暴雨 受500 hPa低槽和中低层西南低涡影响,6月30日至7月2日华北、江淮及西南地区出现暴雨天气.其中,6月30日至7月1日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两片区域(图3),一是津、冀、鲁、豫区(华北暴雨区),二是云南、四川、陕南区(西南暴雨区).华北暴雨区共有19站出现暴雨,其中河南清丰、内黄及山东济宁3站下了大暴雨,清丰站雨量为178.1 mm,后两站雨量均为104.0mm;西南暴雨区共有24站出现暴雨,其中6站下了大暴雨(四川4站、云南2站),最大降水出现在云南镇雄(172.0 mm),其次为云南威信(141.8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