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地下水污染调查中的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秋 《地下水》2014,(2):57-58
地下水污染调查是国内外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地下水污染调查的地球物理应用基础,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及其应用。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法、地质雷达法、放射性法、核磁共振法、地震勘探法等,这些方法对于不同的污染物有不同的特点,如电阻率法、大地电磁法多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污染,地质雷达法、核磁共振法和地震勘探法多用于有机污染。充分研究和合理选择这些方法,将使地球物理方法在地下水污染调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蓝洞水库大坝病险综合物探勘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奚家鉴 《物探与化探》1999,23(5):356-362
针对蓝洞水库均质大坝出现散渗等病险,根据区内各介质物理性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合理选择了高密度电阻率、探地雷达、瞬态瑞雷波和自然电场4种物探方法进行综合勘查,查明病险的水源来向,为评估坝体的稳定性和加固处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球物理方法对垃圾填埋场探测的有效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中根据在河北省某市两处不同类型垃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填埋场上采用多种地球物理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地雷达法、高精度磁测法、激发极化法和瞬变电磁法)进行试验研究所取得的实测资料,结合工作地区的地质和岩土物性特征,通过分析对比,指出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在圈定和监测垃圾填埋场的污染范围和扩散趋势等方面的作用和能力。实验证明,垃圾填埋场渗漏污染检测中,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阻率法、激发极化法和瞬变电磁法均有一定的效果。除高密度电阻率方法外,激发极化法在监测垃圾的污染范围和污染趋势、圈定污染程度方面,效果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4.
位于土耳其西部伊兹密尔市hltlndag地区的滑坡是其他自然灾害的诱发因素之一,利用电阻率成像法(ERT)和地震折射层析法(SRT)对该滑坡区开展地球物理勘查。在滑坡体上沿南-北和东-西剖面采用了温纳-施兰贝尔电极排列方式做了4个剖面的电阻率层析成像勘查和采用纵波地震检波器沿着与南-北向电阻率剖面一致的一条剖面开展地震折射层析勘查。使用最小二乘法反演技术处理电阻率和地震数据。利用一种不基于射线追踪的方法对地表折射数据进行初至波走时反演。这种方法通过对波走时的函数描述导出雅可比矩阵,而该矩阵由基于单元慢度扰动的有限差分近似法计算得出。利用程函方程求解走时。通过利用这些方法均获得了有关滑坡体内部结构、物理特征和滑动面几何形状的有价值的结论。滑坡体物理的特点是电阻率和地震波速度均较低。电阻率成像结果同时表明,这些低电阻率区与滑坡体中水、粘土含量较高有关。把固结的碎屑岩层假定为滑坡区基岩,该碎屑岩层的物理特点是电阻率相对较高(中等)和地震波速度很高。通过南一北向剖面的电阻率和地震折射数据综合解译,有助于我们确定滑动面的几何形状和滑坡体厚度的变化。沿该剖面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滑动面,且在剖面中部和北部(坡脚区)滑坡体的厚度较大。此外,我们认为滑坡体的水含量在滑坡体运动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乌蒙山贫困缺水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找水需求大、难度大。为确定了ZK12探采结合井位置,本文首先分析了工区找水环境因素的地层时代、含水介质类型、构造背景、水源条件和水动条件等5个条件;其次,对富水特征的含水岩组、蓄水构造和富水地貌进行研究;最后,重点分析地球物理特征找水因素,介绍了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大地电磁测深法、瞬变电磁法、激电测深和地球物理测井等“多方法”应用效果,通过视电阻率、视极化率、衰减度、半衰时等“多参数”,确定断层裂隙水的地球物理特征,建立由浅入深的“多层次”地球物理模式。最终,创新性提出了乌蒙山连片贫困缺水区重点村镇的“多方法、多参数、多层次”地球物理找水模式,克服单一物探方法找水的局限性,精准定井位,对地下水勘查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瞬变电磁法在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保祥  刘春华 《地下水》2004,26(2):129-133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天然资源,供人类需要的淡水有95%以上取自地下水,地下水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得到应用的同时,新的更先进的物探方法不断涌现.近年来,瞬变电磁法在国内外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在地下水勘查领域的应用也得到拓展.与其它电探方法相比,利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地下水勘查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
贾立国  张帆  蔡贺  李霄 《地质与资源》2017,26(5):515-520
针对东宁市浙江工业园急需查找后备水源地的现状,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组合,在对已知井观测研究基础上,建立勘查区地球物理找水模型.进一步对相关区域勘查,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和成井条件圈定井位,经钻井施工验证,成井率100%.通过多种物探方法在该地区应用的实际效果分析,高密度电阻率法与激发极化法组合模式在区域相似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在地下水勘查的应用中能提高其找水和成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以往的地质资料显示,河南方城某勘查区存在岩浆热液型金属矿床的可能性较大,为此在该区采用综合物化探技术进行矿产勘查,勘查按“化探初选找矿靶区、物化探槽探筛选出成矿有利地段、物探探测矿体深部特征”的综合物化探方法进行。首先开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了勘查区地球化学异常范围,推断可能为矿致异常。然后依据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为铅锌多金属组合以及测区岩(矿)石物性特征,采用激电中梯法进一步缩小找矿范围,圈定了3个视极化率异常和4个视电阻率异常,结合勘查区岩(矿)石标本物性特征和化探成矿元素异常强度和变化趋势,推断出1个激电矿致异常,结合槽探工程推断F4构造为含矿构造。继而布置激电测深确定F4构造的产状和下部铅锌矿体的展布形态,最后钻孔施工验证。结果表明,P1铅锌矿体位于勘查区物化探异常套合较好部位,本次在勘查区开展的综合物化探勘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工作方法可为类似的矿产勘查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地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常用于解决各种地质、工程和环境问题。在本项研究中,通过开展电法测量勘查冲积含水层。研究区位于土耳其伊兹密尔市南部Cubukludag地堑的西南部区域。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包括电阻率成像和自然电位(SP)法。通过温纳-施兰贝尔(Wenner—Schlumberger)电极排列方式,沿研究区北部的8个剖面采集电阻率数据,并利用层析成像反演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利用梯度法沿16个剖面采集自然电位数据。通过对连续梯度值的求和,计算每个剖面的总自然电位值,随后绘制出总自然电位实测图。通过开展电阻率成像和自然电位勘查清楚地揭示研究区北部地下水饱和带,从而得出有关地下流体运动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对各种物探勘查方法可能存在不同的地球物理响应。经对水文物探方法的试验研究,在山前戈壁不均匀含水区寻找可采第四系地下水,采用井旁测深试验、垂向电阻率测深扫面、激电测深详查和水文电测井等方法的直流电测深法优化组合勘查,取得了找水效果新的突破。研究结果表明:电阻率测深参数视电阻率(ρs)、激电测深参数极化率(ηs)、衰减时(St)、综合参数(Z)等的变化,与地层岩性结构、地下水矿化度高低及含水地质构造的分布相关;激电测深参数与地下水富水程度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乌蒙山区水资源严重缺乏,不仅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活用水,还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结合本地区找基岩裂水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优选了高密度电阻率法、激电测深和视电阻率测井法3种物探方法,从定性-定量-验证三层次,提出了地球物理综合找水方法技术组合,克服了单一物探方法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多种物探方法可以相互验证;利用半衰时、衰减度等物探新技术进行综合处理与解释,可以提高找水资料利用程度,更准确地对探采结合井进行定位。根据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电测量成果,与钻孔的实际深度进行对比,得出误差均小于5%,说明该方法组合能经济、快速、有效地确定基岩、含水性地层的埋深,可以为该区域开展类似的地下水勘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5)
深层地下水勘查的地球物理手段一般包括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和二维地震勘探等方法。本文以新疆阜康地区深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地电磁法对该区域深部咸水含水层进行识别和评价,探索建立深层地下水矿化度的推算方法。通过分析电阻率值分布特征,并结合地层岩性、孔隙度、地温梯度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重要参数,建立了定量计算地下水矿化度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地电磁法推算深层地下水矿化度的技术勘查方法相对可行,评价结果与已有地下水矿化度资料较为符合。但同时大地电磁法属于粗放的电磁类勘查方法,对地下水矿化度特征进行的是定性分析,勘查精度无法满足地下水矿化度精细分层的需要,在精细勘查中需谨慎采用。研究结果以期给国内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探地雷达正演模拟软件GprMax,针对地下水不同污染途径和不同污染介质,建立了地下水污染的5种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在探测地下水污染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地面塌陷是岩溶发育区内常见且破坏性较强的地质灾害,针对地面塌陷的分布特征和自然因素开展浅层非侵入性综合地球物理勘查研究,可为后期灾害应急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对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这里将探地雷达和高密度电法结合起来研究工作区内溶洞的发育情况及充填状态,并评价其沉降与塌陷的风险。通过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异常推断解释及钻探验证等研究过程,验证了探地雷达与高密度电法相结合在岩溶区地面塌陷勘查中的有效性,地质雷达探测方法操作简便、探测精度高,但探测深度有限,而高密度电法探测深度相对较大,但易受场地障碍物影响导致断面数据缺失,二者相结合起到了相互补充、相互验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Bens.  AK 《地质科学译丛》1997,14(3):54-56,64
地球物理方法可以有效地用来检测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情况。近来在美国犹他州犹他县采用了电阻率测深法和甚低频法来检测浅层没气污染。以胶所打的监测井为分析地下水的化学组分性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为地球物理数据的解释提供了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不再是单纯的地理、地质和水文方面的问题。由于地下水的深赋存特点,决定了西部地下水的勘查与油气勘探一样,是深层的地球物理问题。地下水研究所涉及的基础地质问题、地层的含水性问题和水质问题是目前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的关键。这三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依靠勘探地球物理方法技术的有效运用和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本文在阐述地下水水文地质研究现状和面临问题的同时,就目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在西部的发展状况,以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为例,提出了利用已有物探资料为地下水勘查服务的地球物理解决方案,从理论方法上证明其可行性,并提出了建立示范区研究的必要性,以期对目前正在兴起的西部地下水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用于评价巴西城市垃圾站污染的不同地质环境场地勘查技术。在本项研究中采用了地表地球物理勘查(地电勘查)、电阻率孔压静力触探试验(RCPTU)、直接贯入取样器采集土样以及从监测井采集水样等不同技术。为了鉴别污染羽(渗滤液)是否存在和流动方向,以及确定RCPTU实验和采集土样、水样的最佳位置,应用地电勘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对地下水样的化学分析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污染羽的流动方向。静力触探技术对于热带土壤存在一些局限性,这是因为地下水位有时会低于椎体无法贯入的地层,以及土壤成因和不饱和条件可影响土壤特性。地电测量结果以及土壤和地下水取样的综合分析支持RCPTU实验结果。所有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污染羽已超过填埋场的西-西北边界。地质环境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垃圾站的污染正在蔓延,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18.
李远强 《城市地质》2012,7(2):49-51
探地雷达法是一种以电磁波为基础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本文以北京昌平白羊沟崩塌勘查为例,利用探地雷达查明了危岩体顶部裂隙灾害分布范围及发育状况,为危岩体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物探综合方法在吉林省安口镇金矿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着重论述了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在吉林省安口镇金矿勘查过程中,从己知区物探方法有效性的确定,到在未知区物探综合异常(视极化率ηs异常,视电阻率ps异常,磁测△Z异常、土壤Au测量异常)解释的应用效果。并用典型矿段的物化采异常特征,建立了地球物理方法在该区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20.
环境复原遥感与特别测量项目的目标是应用现代遥感和地球物理技术对橡树岭专用地(ORR)、帕杜卡气体扩散厂(PGDP)、朴次茅斯气体扩散厂(PORTS)及其外围地区进行常规管理和遥感检查。多次多光谱扫描成像、γ放射性测量和摄影测量能监测废物污染设备中产生的衰变和监测复原效果及清理的进展情况(在治理工作阶段的后期)。这些技术,同地球物理测量相结合,将提供确认未知的被废物污染的场地和污染物运移途径的有效手段。保留在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环境复原(ER)项目的现场管理人员都很容易得到。所收集数据的完整分析,将为ER项目提供关于该项目有害废物场地的特征描述和监测现场详细而精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