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王桂萍  潘汉明 《气象》1981,7(5):45-47
按季节的划分,2月本应为冬季,冷空气活动比较频繁。但今年2月前期大有早春气息,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显著偏高,南方阴雨相间。后期有一次强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又有寒冬之意。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至一九八六年二月的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东疆及南疆地区整个冬季无降水,干旱持续.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至一九八六年二月,全疆各地气温偏高1-2度.其中北疆北部偏高1度左右,塔城地区偏高2度左右,北疆沿天山一带偏高1-2度.北疆西部、北疆沿天山一带及东疆地区极端最低气温都没突破-30度,北疆北部的极端最低气温也没突破-35度.今年的严寒期北疆北部、西部出现在二月下旬,南疆地区则出现在元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本站从七三年以来用当年二月平均最高气温预报九月上旬雨量,连续十年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二月平均最高气温≥12.7℃,则九月上旬雨量大于100毫米,将有不同程度的洪涝。反之雨量偏少,小于80毫米。61—72年拟合率12/12,73—82年预报准确率10/10。本预报指标,不仅在温岭有很好的指示作用,对全区也有很好的预报参考价值。我们验证了全区的天台、仙居、海  相似文献   

4.
一、天气概况二月份月平均气温偏高,特别是气温变幅很大。中旬前期出现强回温,中旬平均气温全省均比常年偏高4度左右。以杭州市为例,日最高气温12日22.4度,而下旬气温又比常年偏低2—3度。受强冷空气影响,廿六日日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廿七日除东部沿海地区和温州地区在零上外,其它地区的  相似文献   

5.
徐渝江 《四川气象》2007,27(1):47-48
2006年,人人都说成都的冬天一点也不冷,是个暖冬。2007年的春节,成都市民是在阳光明媚中度过的。二月份气温一路飚升,连续多日最高气温超过20℃,腊梅谢了,红梅开了,桃红了,柳绿了,春天就这么一跃提前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在经历了短暂的寒潮后,三月的天空又迎来了太阳。  相似文献   

6.
前言冬季一、二月份积雪常使交通阻塞,通讯中断,房屋倒塌,造成灾害。如一九七七年一月上、下旬出现了两次历史上罕见的大雪。降雪时间长,雪量大、积雪深,气温低,本站最大雪深20厘米,鄞县云洲公社屋顶最大雪深45厘米。  相似文献   

7.
天气概况 一二月份我区天气的主要特点是:①大部地区异常偏暖,气温偏高。一月平均气温与常年相比较,全区普遍偏高2.5-3.5℃。月平均气温出现特高,是我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次。尤其是上中旬,全区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3~5℃,相当于三月中旬前期的历年平均值,为历史所罕见。二月份月平均气  相似文献   

8.
杨克明  范永祥 《气象》1981,7(1):46-48
去年10月,秋高气爽黯然失色,北方雨雪偏多,东北雪暴成灾,“霜降”显露初冬气息,寒流遍及大江南北,气温骤降,东南海区台风活动频繁。 概况 上半月,冷空气势力较弱,影响偏北,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中、下旬受两次较强冷空气影响,气温明显下降,下旬平均气温普遍偏低1—2℃,东北、华北北部和东部偏低3—5℃,局地达6℃。北京、天津、沈阳、丹东等地出现近三十年来同期最低值(图1)。月内,初霜冻线已南移到青岛、临沂、南阳、安康、武都到雅安一线。  相似文献   

9.
袁国正 《气象》1978,4(9):16-16
我地广泛流传“数九迟有春寒,数九早无春寒”,“过了闰月年,走马就种田”(指解冻早),“二月清明遍地青(春暖早),三月清明没一根(春暖晚)”等谚语。经用我盟清水河县3—5月平均气温资料验证,确实存在上述冷暖变化的规律。 “数九迟有春寒,数九早无春寒”,据统计,凡是冬至日在农历十一月十三日以前的,即数九早,次年3—5月都是气温正距平的暖春;反之,冬至日在十一月十四日以后的,即数九迟,次年有64%的年分为春寒年。 若再考虑“二月清明遍地青,三月清明没一根”,  相似文献   

10.
我县广泛流传有“暧惊蛰、冷春分”,“冷惊蛰,暧春分”的群众看天经验。我们以此为线索,对二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期间的冷暧气团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当冷气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则冷;反之,则暧。从大气环流的演变情况看,一次乌拉尔阻塞高压的建立到崩溃一般要7—9天,稳定时能维持半个月左右。而付高这时也开始活跃,付高短周期也一般为5—7天。因此,可以认为“暖(冷)惊蛰,冷(暖)春分”是冷暖气团短周期天气过程的交替,从而形成十五天左右的周期。从这一思路出发,我们用本站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进行验证比较,发现气温日较差的对应关系较好。从而采用气温日较差曲线图,建立十五天韵律的倒春寒天气中期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陕西99个国家自动气象站和1 884个区域自动气象站逐小时气温数据,采用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等指标,评估分析了2020年1—12月CMA-RA陆面(CMA-RA/Land)气温数据与站点气温的相关性及偏差分布特征,并分别按不同区域、不同高度、不同等级气温对CMA-RA/Land气温数据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CMA-RA/Land气温数据能较好地反映陕西的气温特征,但不同区域有所差异,在陕北的适用性最好,关中次之,陕南较差,沿秦岭山脉一带的误差明显偏高;②CMA-RA/Land气温数据在陕北不存在明显高估或低估,在关中除2—5月外均有所低估,在陕南低估最明显,但3—4月存在高估;③CMA-RA/Land气温数据在1 000~1 499 m海拔范围内与站点气温差异最小,其次为800~999 m,海拔超过1 500 m时差异最大;④CMA-RA/Land气温数据对0 ℃以下气温存在高估,对0 ℃以上气温存在低估,气温在-10~199 ℃时CMA-RA/Land气温与站点气温差异最小;⑤CMA-RA/Land气温数据与国家自动气象站气温的一致性优于区域自动气象站。  相似文献   

12.
1引言 气温是表征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天气预报和地面观测中非常重要的气象要素。但长期以来,地面观测和从天气预报中听到的气温都是百叶箱内的气温,即离草地1.5m高,通风且不受太阳直接辐射下的气温。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气温,与现实生活丰富的环境状况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气象站迁站前后气温同期观测资料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山东省东阿县新旧地面气象观测站同期(2008年1、4、7月)气温观测资料对比分析,发现两站之间气温存在明显的正温差,旧测站气温存在城市热岛效应。这种效应夜间大于白天,冬、春(秋)季较为明显,夏季最小;城市热岛效应使最低气温下降,从而减小气温日较差,故旧测站气温较高;统计检验表明,旧测站与新测站气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两地气温差异显著,两地气温资料已经不适合合并计算。所以,对于旧测站的气温记录,应做出必要的订正后,才能得到较准确的代表当地气温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浙江近百年气温等级资料,对全省冬季、夏季和全年气温变化作初步分析,发现浙江省年气温变化总趋势与北半球、全国年气温变化比较一致,但年气温上升、下降的时间比北半球、全国年气温变化有滞后现象.冬季最低气温升高,是暖冬的主要特征,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天数明显减少,是凉夏的主要特征.通过周期回归统计方法对未来夏季、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近百年气温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媛  孙彭龄 《气象》2001,27(10):17-19
利用浙江省近百年气温等级资料,分析全省冬季、夏季和全年气温变化,发现浙江省年气温变化总趋势与北半球、全国比较一致,但年气温上升、下降的时间比北半球、全国年气温变化有滞后现象。冬季最低气温升高,是暖冬的主要特征,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天数明显减少,是凉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山市历年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中山市1955~2006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中山市气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山市1955~1986年气温变化不大,但1986~2006年气温逐渐上升,1998~2006年明显上升,各季气温上升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刘鑫 《气象》2011,37(1):103-106
为了研究北京市气温资料的短期波动特征,使用非对称CARCH模型对北京市1952-2006年期间日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最高气温进行了建模,结果表明北京市气温总体上具有上升趋势;但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有限,日最低气温上升幅度较大;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波动幅度有限,日最低气温波动幅度较大;升温会使气温整体的...  相似文献   

18.
太湖局地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4年12月至2009年2月无锡马山自动站和无锡学前街自动站气温数据,分析了太湖地区局地小气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地区局地小气候特征非常显著,总体上表现为年际、季际、月际和各时段的平均气温较其他地区异常偏低。但在不同的气象条件背景下如晴天、雨天和各种特殊天气存在不同的特点。晴天太湖地区主要表现为气温偏低;雨天春夏秋季主要表现为气温偏高,而冬季表现为气温偏低。高温、暴雪天气条件下,太湖地区主要为气温偏低但强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寒潮天气条件下太湖地区气温相较其他地区则时高时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98-2012年635个气象站点的观察数据,对我国气温的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近15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呈现波动式下降的特点,但下降趋势不显著;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年均和四季气温在0.05显著水平未检测出显著的变化趋势,但Z值显示,气温存在不显著的变化倾向:青藏高原区年均气温存在上升倾向,而其他地区多呈下降倾向;春季气温呈上升和下降倾向的区域约各占一半,夏季绝大部分地区气温有上升倾向,而秋季和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则呈现不显著下降趋势。典型站点的分析发现,显著变暖的站点气温基本都存在暖突变,而显著变冷的站点只有约27%的站气温存在冷突变。暖突变年份主要分布在于2005-2006年,冷突变年份多在2009-2011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2013年发布的逐日均一化气温资料,对沈阳站资料均一化处理前后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指数序列的线性趋势及其城市化影响偏差进行了比较评价。结果表明:1)资料均一化处理对日最高气温及其衍生的极端气温指数序列趋势估计的影响较弱,但对日最低气温及其衍生的极端气温指数序列趋势估计具有显著影响。2)经资料均一化处理后,平均气温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有所增大,平均最低气温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增大尤其明显;与冷事件有关的极端气温指数序列的城市化影响偏差数值有所减小,与暖事件有关的极端气温指数序列的城市化影响偏差数值有所增加。3)资料均一化处理有效纠正了因迁站等原因造成的地面气温观测记录中的非均一性,但却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城市站地面气温观测记录中的城市化影响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