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输液管道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利用有限元方法,考虑介质、埋设管线及土壤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埋地管线动特性和地震动响应研究,得出了土特性、管内液体流动对系统固有频率及动力响应影响的若干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2.
P波作用下埋地管道的相互作用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波动理论计算公式,给出了地下管道在平面P 波作用下动力响应问题的解析近似解答.对地下多管道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埋地管道之间的距离较近时,管道之间的波往复反射作用增强,相互作用明显,动应力集中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随着管道中心距离的增加,动应力集中峰值振荡逐渐平稳;当中心距达到约100倍的管道内径时,相互作用消失,结果退化为单个管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跨越断层埋地管道屈曲分析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考虑埋地管道与土介质的相互作用,分析了管道作为薄壳结构的断层位错反应。管道模型化为四结点薄壳单元结构,土介质简化为弹塑性弹簧,建立了管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中,考虑了管道与土介质的材料非线性,管道几何参数,断层类型及破碎带宽,断层滑移角,埋深,内压,温度应力等因素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描绘出管道控制点位移,应力及应变时空分布曲线;比较不同参数下管道的反应特征,总结管道反应的变化规律。最终得到结论:在大位移断层运动作用下,埋地管道反应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效应,断层类型,管道埋深等因素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4.
砂土液化是埋地管道遭受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液化土对管道产生上浮力,使管道发生上浮反应,它是随地震发生时间而变化的动态过程。将地震载荷作用下的液化区埋土管道模拟成两端弹性支承的直梁模型,考虑管-土间的相互作用和管内流体与管道之间的流固耦合作用,采用模态叠加法对液化区埋地管道进行地震响应的动态分析,探讨了管道和液化土参数对管道动态上浮反应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管内流体的流速、流体压力、流体密度、管截面轴向力,管道黏弹系数、液化土容重和相对弹簧系数、地震加速度幅值等因素对管道上浮位移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自制管道及土箱缩尺模型,开展埋地管道落锤冲击试验,并建立管道冲击模型对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动力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管道距振源水平距离、冲击能量以及管道埋深等参数对埋地管道动力响应的影响。试验测量得到管道纵向和环向的应变分布特性,同时对比冲击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数值模拟所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二者较为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管道受土压力的影响随管道距振源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并且管道受影响最大的位置因距振源水平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偏移;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管道距离冲击中心点较近区域受到的影响随之明显增大,管道两端距离冲击中心点较远的区域受到的影响较小;管道覆土深度增加,土体缓冲作用随之增强,管道的应变峰值明显减小。研究结论可为埋地管道抗冲击设计规范制订、管道敷设及管道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埋地管道在地震激励时管-土相互作用的动力响应问题,研发双向层状剪切连续体模型土箱,建立管G土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横向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埋地管道地震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结果中的管道应变峰值均呈现出沿管道中间大两端小的现象,管道中间应变峰值最小达到两端的1.6倍左右;管道加速度、 土体加速度峰值均随着加载等级的提高而增大,涨幅愈加明显,多峰频率由0~10Hz逐渐向10~ 20Hz频域扩散,管道运动更为自由;土体位移随着加载等级的提高呈现逐级增大的现象,在加载等级增加到0.4g 时位移曲线斜率减小,土体非线性表现明显.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的结论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的合理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研究横向非一致激励对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简化模型,模拟计算用管道连接两个设备的复杂石化生产系统的地震反应,分析设备与管道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设备与管道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于其中一设备的地震响应有较大的放大作用,管道刚度的变化对频率不同设备的地震响应有不同的影响。最后,对减小设备与管道系统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架空输液管道系统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架空输液管道系统,考虑介质和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响应研究.针对某些介质和结构参数,得出管内液体流动对系统固有频率及动力响应影响的若干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9.
管土相互作用下埋地管道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土相互作用是影响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管土相互作用是城市地下管道建设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应用ADINA软件实现地下管道与土体融合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定义管土接触来设定管土相互作用;介绍了管土接触设定、地震荷载加载时间函数、模型参数选择与求解步骤,并依据所建模型计算了埋地管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管土相互作用对埋地管道抗震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点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0.
穿越逆冲断层的埋地管道非线性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浏  李鸿晶 《地震学刊》2010,(2):130-134
穿越逆冲断层的埋地管道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发生局部屈曲或整体失稳等形式的破坏,研究逆冲断层作用下的埋地管道地震反应规律,对管道抗震设计及施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埋地管线及周围土体从半无限地球介质中取出,分别以空间薄壳单元和实体单元进行离散,采用非线性接触力学方法模拟管、土之间的滑移、分离及闭合现象;采用线性位移加载模拟断层的错动,考虑了系统初始应力状态的影响,对土体未开裂前的管土相互作用系统进行了拟静力数值分析;分析了位错量、土体刚度、埋设深度、径厚比及跨越角度对埋地管道反应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