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含煤地层6个变量的因子分析,说明矿区控制含煤沉积的主要地质因素首先是奥灰表面古地形,其次是聚煤期古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化石和含煤特征为依据,将我国南方中生代含煤沉积分为四个成煤期,并初步探计了含煤性在区域上分布规律及其与古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陇南在70年代沿近东西向区域断裂带找煤收效甚微,原因是对侏罗纪煤系的沉积特征和古构造缺乏研究。而今认识到构造对含煤沉积的控制作用是通过其对古河流展布和古气候的控制而体现的。因此,陇南找煤应沿古武都河的西北—东南延伸方向寻找龙家沟组煤系。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黄陇侏罗纪煤田位于鄂尔多斯凹陷盆地南缘,煤田中东部地区北东-东西向褶皱发育,西部地区北西向断裂发育。受三叠系古地形影响,富县组起到填平补齐的作用;煤田内发育的褶皱不同程度控制了成煤期延安组的沉积和赋存状况,背斜古隆起处延安组沉积薄,含煤性差,向斜古洼地处延安组沉积厚,含煤性好;成煤后在区域构造背景下,盆地一度抬升,煤田东、南部含煤地层遭受剥蚀,西部发育的后期断裂构造破坏了煤层连续性。综合分析认为,煤田主要受成煤期同沉积构造控制,依据煤层赋存规律与控煤构造的关系,预测在永陇矿区陇县东部-千阳北部、陇县南-千阳一带为找煤有利区。  相似文献   

5.
西北区早中侏罗世岩相古地理及聚煤规律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北五省(区)以早中侏罗世聚煤期最为重要,早、中侏罗世除西南喀喇昆仑和唐古拉山一带为非含煤沉积外,昆仑、秦岭及其以北均沉积了陆相含煤建造。但由于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不同,区内自东而西在陕甘宁盆地、贺兰—六盘山至阿尔金山及阿尔金山以西三大块之间,含煤建造特征、聚煤古地理环境以及含煤建造展布规津均互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对比煤矿勘查、建井和生产资料,开展含煤地层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研究,对岩相古地理格局进行恢复。在此基础上,结合煤层发育及赋存特征,总结其聚煤规律,并与矿井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郭家河煤矿大部分地区发育河漫沼泽相沉积;东部发育河漫滩相沉积;中部地区的古洼地水体较深,发育河漫湖泊相沉积;在古隆起与河漫沼泽过渡区域发育冲积带沉积;煤层发育与含煤地层沉积呈正相关性,地层发育厚煤层亦厚,地层发育薄煤层亦薄甚至尖灭。区内可划分为三个含煤地带:富煤带(厚煤区)、稳定聚煤区和含煤过渡带,其中富煤带煤层最厚最好,含煤过渡带煤层最薄最差。通过与矿井工作面生产实际对比综合分析后,预测在矿井二盘区南部、北部位于古隆起的"山脊"处的含煤过渡带,煤层薄且变化大,采区工作面出现"孤岛状"无煤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陇南煤田已知煤矿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了该区侏罗纪煤系的沉积特征和古构造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陇南煤田的古构造对含煤沉积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古河流展布和古气候的控制而体现的。不同层位的煤层,其下面普遍有河流相沉积,说明煤层是在古河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于成煤的气候自早侏罗世至晚侏罗世,具有由西向东迁移的特点,因此,陇南煤田的找煤勘探应沿古武都河的西北—东南延伸方向开展。   相似文献   

8.
海相成煤论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海相成煤论的提出与深化,必将带来含煤沉积学诸多领域的新变革与新进展。本文从泥炭坪海相成煤模式、现代热带红树林潮坪比较沉积学研究、关于含煤建造中的潮汐沉积与陆表海性质、台地、堡岛及其复合的含煤建造沉积体系、聚煤盆地的地质事件及其沉积记录、煤田岩相古地理研究方法论及巨型聚煤盆地的整体研究诸领域论述了所取得的成果与新时展,从而丰富和深化了海相成煤论.为重新认识我国晚古生代巨型聚煤盆地,探求新的聚煤规律,扩大新的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江南诸省的煤田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如何运用古构造体系控制成煤的规律,从构造及岩相结构复杂多变的含煤区域内预测出含煤沉积和富煤带的空间分布,对于扩大江南煤炭储量,扭转北煤南运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六盘水煤田是贵州的主要产煤区之一,地处黔南坳陷六盘水断坳内,含煤地层主要为上二叠统龙潭组、长兴组,含煤层数多、厚度大,含煤性由中部向西北、南东方向逐渐变差。区内含煤地层的发育主要与含煤岩系基底构造和成煤期岩相古地理有关,晚二叠世早期西部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对含煤岩系基底起到填平补齐作用。盘县—水城古断裂控制着陆相与过渡相的分界,进而控制着两侧含煤地层的含煤性,沉积古地理自西向东由陆相逐渐向海陆交互相过渡,盘县、水城一带聚煤中心为多期次聚煤作用叠加所致。由聚煤中心向西北(陆相)、东南(海相)方向,含煤性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含煤沉积学若干问题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煤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同时煤又是制约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满足社会对煤能源需求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 ,将成为我国含煤沉积学关注的热点。成煤环境多样性与煤质复杂性的耦合研究 ,煤的环境沉积学与可洁净特性研究 ,煤储层与煤层气成藏理论体系的研究 ,含煤岩系米氏旋回识别与旋回地层学研究 ,聚煤区多信息、数字化古地理重建等研究课题 ,将会是我国含煤沉积学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方向。伴随着这些领域的突破 ,含煤沉积学必将视环境保护为学科已任 ,开拓煤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搜集和整理了我国南方地区的第三纪煤田地质资料,利用沿几条主要断裂线的河流作地貌及含煤地层的联合投影,结合聚煤过程前和聚煤过程中的构造、沉积——古地理和植物状况对煤田展布的规律性作了探讨。认为:(1)我国南方第三纪煤田集中分布于三江褶断带及扬子断块西南部位,含煤地层由老到新沿古断裂渐次发育的侵蚀面不断向北西方向扩展;(2)在区域范围内,时代相同的含煤地层都有水平分布高度的近似性,由两广向藏北含煤地层为奠基于燕山运动前的山地侵蚀—→沉积模式,藏南则属喜山运动影响急剧地区,其沉积模式显然不同;(3)通过植物孢粉组合特征与现今植被对比,论述了藏北——云南高原面上新世含煤地层的沉积高度,藏北高原面在上新世以后有较大幅度的抬升,云南高原面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4)论述了山间带内构造、侵蚀作用与聚煤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构造运动对含煤沉积的影响;(5)指出了岩溶发育区与含煤地层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南部的平凉市安国-峡门-小湾子一带。通过对该区二叠系山西组沉积特征研究,对赋煤地质条件和煤炭资源勘查前景进行了评价。本区二叠系山西组含煤沉积、成煤条件受古隆起及其决定的古地理环境的影响,沉积物源供给区主要为研究区南部,沉积环境为曲流河及三角洲,沉积期后构造作用导致了已沉积地层的剥蚀、变形等,致使二叠系山西组煤层在研究区分布面积小、结构复杂、稳定性差、原煤灰分高。本区山西组含煤地层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区内未能形成并保留规模较大的煤田,找煤工作应选在安国-峡门-小湾子向斜及周边进行。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依兰矿区地质背景和老第三纪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含煤段古地理类型主要为冲积扇-扇三角洲平原-滨浅湖环境。在初期填平补齐作用后,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达连河组下含煤段的上、中、下三个煤层群。  相似文献   

15.
在从事鄂西宜昌地区下二迭统马鞍煤系找煤工作中,对于这一地区的含煤沉积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一个模式,即泥炭的堆积是在古地形影响下,由沉积物的自重和同沉积构造因素相迭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黔北煤田是贵州省主要产煤区之一,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上的毕节弧形构造区、织金宽缓褶皱区和凤冈南北向褶断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龙潭组和长兴组。含煤层数多、厚度大,含煤性由南西至北东逐渐变差。玄武岩的间歇性喷溢对含煤地层的沉积基底填平补齐,提供了良好的聚煤环境;海平面频繁升降引起海水反复性进退,促进了多煤层发育。晚二叠世海陆过渡相沉积受河流与海洋双重作用,由西向东发育三角洲平原、潟湖—潮坪、碳酸盐台地相沉积,前两者沉积类型煤层发育相对较好。聚煤作用整体以由东向西的超覆式海进成煤为主,海退型成煤次之。富煤带的纵横迁移,受控于海水进退下的古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琼东南盆地各凹陷含煤地层岩心、测井等资料,以及崖城组岩石学、煤岩学及煤质学资料,研究了该盆地主要含煤地层崖城组的沉积、聚煤特点及成煤环境。结果显示:崖城组主要由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砂岩、泥岩、碳质泥岩和煤组成,属于断陷盆地晚期的沉积;琼东南盆地以浅海周缘扇三角洲和滨海带为主要成煤环境及聚煤模式,成煤环境基本上与我国南方古近纪近海型成煤环境类似。   相似文献   

18.
冀西北(张家口)地区发育了一系列中生代聚煤盆地,盆地类型分为断陷型聚煤盆地和坳陷型聚煤盆地,含煤地层时代从早中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在总结含煤盆地沉积特征基础上,对造成聚煤盆地含煤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盆地基底地层岩性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古地理景观,对聚煤作用有很重要影响;聚煤盆地的规模及展布受古构造控制,影响煤层的聚集规模;沉积环境差异导致聚煤条件的差异,影响煤层聚集的范围和厚度;煤系地层粗、细碎屑岩的赋存比例反映盆地沉降速率的高低,从而影响盆地含煤性。其中聚煤古构造是影响各聚煤盆地含煤性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黔溆煤田舒溶溪井田含煤岩系为二叠纪梁山组,其沉积厚度和主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主采煤层呈鸡窝状、透镜状赋存,其赋存形态与沉积基底起伏形态有继承规律.研究表明:梁山组下伏岩系为石炭纪壶天群灰岩,梁山组沉积前普遍存在岩溶洼地和溶蚀残丘,沉积古地理景观为凹凸不平的古岩溶地貌或准平原,梁山组沉积时,在凸丘斜坡带上的沉积物相对基底洼地、谷地细碎屑物和生物残体堆积物在沉积厚度和稳定性上有差异,这种差异在重力作用下极易发生差异压缩,从而在基底坳陷低洼的地方形成的含煤地层厚度大,煤层厚度亦大;在凸丘隆起的地方,含煤地层厚度小,煤层厚度亦小.  相似文献   

20.
吐哈盆地烃源岩主要是早朱罗世八弯组和中侏罗世西山窑组的煤和碳质泥岩。本文对该盆地主要含煤段-西山窑组第二段沉积期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编制了各种图件,总结出该期岩相古地理特征并分析了聚煤作用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