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首先研究了地块面积中误差与其界址点点位中误差的关系,在界址点精度绝对均匀的情况下,导出了正多边形地块面积中误差公式。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规程(NY/T 2537(2014),分析了实测法、航测法、图解法测算面积的精度情况,为了保障2.5%的面积精度,认为界址点测量应采用实测法的精度要求,面积检测应采用重复测量的方法。本文结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实践和规程修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无人机航摄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调查底图制作的实例应用,论述了无人机航空摄影、像控点测量、空中三角测量、数字正射影像图和地块分布图的制作等几方面的技术流程和方法,以增城区北部派潭镇的农村承包土地为试点,探索无人机影像底图的获取、处理、调查及对地块分布图的制作方法,为相关部门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影像底图制作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地块界址测量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影像底图制作的技术流程,并研究了其建库过程。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目前农村土地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以甘肃镇原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项目为例,采用带有POS系统推扫式数码航摄仪ADS80进行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生产正射影像DOM,并结合全球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GSCORS实测进行界址点测量和地块图绘制,以及经权属调查后,基于GIS平台建立确权登记数据库,该技术极大地方便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图解法界址点坐标改正计算的方法。该方法以实地丈量的界址边长及界址边方位变化最小为约束,进行图解界址点坐标改正计算。实例计算表明,平差后的界址边长与实测值一致,并实现了几何图形保真。除界址点坐标精度难以满足地籍调查解析法要求外,界址边长、界址点相对位置关系、宗地面积均能满足地籍调查解析法需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系统采用了GPSRTK进行控制测量,以图解法为主实测法为辅的组合法进行地块测量,平差计算并分析了现代测量方法成果精度,检查了武邑土地确权的成果,且利用获取的数据、卫星影像图,EXCEL、CAD、南方CASE、GIS等软件工具建立武邑土地确权数据库,并已在试运行,改善了武邑农村土地确权的旧状,为以后土地确权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大大提高了土地类项目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成图时间长、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方法。经多次试验,总结无人机倾斜摄影获取影像数据时的航飞技术参数,梳理倾斜摄影进行地籍测量的技术流程,并利用探索性统计分析方法以海安县黄陈村为例做精度验证。结果表明:界址点位等精度、高精度中误差分别为±2.3cm、±3.3cm,界址点间距等精度、高精度中误差分别为±2.7cm、±3.8cm,均可达到厘米级,且符合国家地籍测量精度要求。倾斜摄影技术为大比例尺地籍测量提供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高性价比、低成本的测量方式。  相似文献   

8.
《测绘》2016,(3)
本文分析了利用FME提取地块面积、界址圈数、界址点数、界址点坐标等数据转换流程,探索基于Python脚本进行FME属性信息处理过程,实现了基于Python和FME多岛宗复杂地块生成备案文件方法。  相似文献   

9.
辛星  谷金 《测绘工程》2018,(1):73-76
在GPS-RTK测量界址点时,通过点校正获取坐标转换参数会引起系统性的坐标转换残差;在测定建筑物墙角等界址点时,只能以接收机天线的外缘靠近墙角位置,使得天线中心偏离界址点的实际位置,导致界址点测量偏心差。为此,通过在测区所有已知点上检测其坐标以建立测区的坐标转换残差改正模型,并导出三种基于天线偏心改正的界址点坐标计算及其误差公式,基本消除RTK界址点测量中的系统性误差影响。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且便于外业施测和编程实现,可提高GPS-RTK界址点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低空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实景三维影像,具有可量测、现实感逼真、纹理清晰等特点。该技术应用于农村房屋不动产登记权籍调查中,减少了外业实地丈量的工作量,克服了不通视房屋拐点量边的困难,可快速生成数字线划图,通过三维不动产模型可以查看测量三维数据,解决了外业调查耗时费力、界址边丈量人为误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建辉 《北京测绘》2020,(4):511-513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查实查清我国国土资源利用现状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建设信息化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广东省和平县第三次国土调查项目为基础,将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于本次三调中,快速的获取了调查区高分辨率的航拍影像数据,结合GNSS技术等进行外业核查和补绘,生产出了符合三调精度要求的DOM、DEM产品,对编制各类工作底图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将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精度高、效率快、成本低、利用率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无人机是继传统的航空摄影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数码航空摄影技术。它是利用无人机作为平台,用数码相机对地表进行航摄,以获取航空影像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德惠市布海镇农村土地承包登记的试点工作,探讨了利用无人机航空影像制作1∶2 000比例尺DOM,并利用1∶2 000比例尺DOM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登记的作业流程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省级耕地田坎系数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第一轮土地详查使用的田坎系数的缺陷,从影响田坎系数因素出发,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土地更新调查工作,提出建立“样点区”、“样点村”,应用DRG、DOM、DEM的省级耕地田坎系数测定方法,为查清耕地面积,加强耕地保护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DMC影像为例,对综合利用Inpho与EPT制作DOM的原理及流程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了该方法中航测外业数据整理、空三加密、还原.xml工程、正射影像编辑等关键技术,最终生产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DOM。实践表明,综合利用Inpho与EPT制作DOM这一方法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以指导DOM的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10000标准分幅数字正射影像图(DOM)为载体,结合松潘县的地形地貌特征、植被分布规律和经济状况等数据,1:50000更新调查成果图,1:100000地形图,包括省、市、县等各级境界与乡、村等土地权属界线,以及土地利用现状数字线画图(LUDLG)为参考,采用内业解译和外业核实、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与分析了影像解译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所采取的思路与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17.
近年来,国内外山区滑坡地质灾害频发,传统调查手段受客观条件影响而作用有限。本文介绍了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利用无人机航摄技术进行山区滑坡灾害调查的基础流程,以川东北某石膏矿矿区为例开展了山区无人机航摄调查应用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低空航摄技术在保障地灾调查精度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弥补了传统地面调查方法易"重局部、轻整体"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DOM生产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对DOM平面位置精度进行检查是数据质量检查的重要过程。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DOM成果精度进行评定,而这一过程重复工作量大,耗费的时间较长。本文主要研究DOM精度评定工作的流程、成果评分的原则;ArcGIS Addin开发技术及如何利用开源组件生成报表技术;并且结合使用上述技术编写精度检查程序。在实际项目中对程序进行测试,实验证明,DOM精度检查程序可以提高平面精度评定检查效率,生成的报表数据准确,编写的软件可以用于实际生产并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用PPSG UAV对双鸭山市郊区2.5 km2地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双鸭山试点)试验区进行无人机航摄,无人机搭载非量测型相机获取低空遥感数据,计算机安装专业空三解算软件处理具体影像,最终取得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数字表面模型( DSM),通过数据分析了该系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成果的精度和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数字表面模型( DSM)的精度,都达到了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比例尺1∶1000的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20.
利用现有的人工调查举证方法,研究基于无人机和"互联网+"的国土调查方法和成果核查方法,组建无人机调查举证系统,以解决国土调查成果的准确性和成果核查的效率问题。根据湖北省实际情况,研发了无人机调查举证系统;通过现场实地测试与验证,将无人机调查举证成果应用于省级成果核查中,提高了湖北省调查举证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