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夏─铁米尔特多金属矿田已发现黄铁矿型铜矿床、黄铁矿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和构造热液型铜金矿床三种矿化类型,组成矿田的矿床系列。早泥盆世第一次火山活动于近火山口附近形成与喷气热液有关的恰夏黄铁矿型铜矿床;于火山洼地中形成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米尔特黄铁矿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褶皱期于构造破碎带中形成构造热液型铜金矿化.区内三种矿床(化)类型具有较大远景.  相似文献   

2.
铁米尔特--恰夏--萨热阔布多金属金矿田已发现铁米尔特铜铅锌矿床、恰夏铜矿床、萨热阔布金矿床,组成了矿田的矿床系列。早泥盆世火山活动于近火山口附近形成了与火山喷气热液有关的恰夏黄铁矿型铜矿床;于火山洼地中形成与火山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米尔特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褶皱期构造破碎带中形成构造蚀变岩型萨热阔布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青海祁连县清水沟—白柳沟新元古代寒武纪大陆裂谷双峰式海相火山岩中产有Fe-S和Pb-Zn-Cu型块状硫化物矿床.这两类矿床除受所在火山岩陆壳幔源区的部分熔融程度和火山作用旋回性不同影响外,主要受产生构造位置和火山岩浆源区物性条件所控制.其中产Fe-S型矿床的石头沟-香子沟穹窿火山作用,相对形成于近裂谷扩张中心的深海环境,以低K2O钙碱性的拉斑玄武质或英安质下地壳为物源区环境;郭米寺-白柳沟穹窿的Pb-Zn-Cu型火山作用形成于远离扩张中心的陆缘弧环境,源区为一种由地幔源和壳源共同构成的混合源.在矿床成因类型方面,前者近似塞浦路斯的铜黄铁矿,后者为较典型的日本黑矿型.  相似文献   

4.
云南建水荒田铅锌矿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锌矿赋存于下二叠统灰岩与上二叠统玄武岩之间玄武质、灰质角砾层中,与早二叠世海相火山喷发玄武岩有关的火山沉积—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矿床,后期构造对矿床富集有一定改造作用.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辉南县大龙湾火山基浪(base-surge)堆积物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祥  王锡魁 《地质论评》1987,33(6):577-582
大龙湾火山为一中心式玄武质喷发的火山口,其基浪堆积物分布于火口湖环的北、西、东三面,由玄武质火山豆、火山砾和凝灰质组成,形成大型似沙丘状构造、低角度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和平面平行层理。大龙湾火山初次爆发后,地表水和地下水迅速汇集于火口,在其后的喷发中,上升的岩浆柱遇水爆炸,导致横向放射状扩散的火山基浪,出现基浪堆积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与微量元素、硫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青海红沟铜矿床是火山沉积加火山热液的复合成因矿床。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与火山热液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形成黄铁矿,后一阶段主要形成铜的工业矿体。据此应在北祁连山地区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系、不同岩性的火山岩组合或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相中,寻找红沟铜矿床的同类型矿床,以及同它们具有内在联系的白银厂式、镜铁山式等多种铜、铁矿床。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与微量元素、硫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青海红沟铜矿床是火山沉积加火山热液的复合成因矿床。该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与火山热液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形成黄铁矿,后一阶段主要形成铜的工业矿体。据此应在北祁连山地区不同时代的火山岩系、不同岩性的火山岩组合或不同沉积环境的沉积相中,寻找红沟铜矿床的同类型矿床,以及同它们具有内在联系的白银厂式、镜铁山式等多种铜、铁矿床。  相似文献   

8.
阿舍勒黄铁矿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通过对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和物质组份的分析研究,认为该矿为火山成因块状黄铁矿型铜矿。矿体受火山机构控制,产于火山穹窿叠加背斜构造中或火山管道及火山口附近。矿体形态复杂、矿床规模大、品位富、矿种多,矿化垂直分带明显,可作为典型矿床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同类矿床。  相似文献   

9.
智利中部埃尔特尼恩特矿床是世界级超大型铜钼矿床之一,其铜矿石(含铜0.62%)储量达12.4×10~8t,钼矿石(含钼0.018%)储量达7.8×10~8t。矿床位于智利中部安第斯山脉晚中新世—早上新世铜-钼成矿省。该成矿省赋存于晚中新世火山活动带。埃尔特尼恩斑岩型铜-钼矿床赋存于中—晚中新世代伐尔隆斯建造,后者伏于科亚-玛查理建造之下,两者之间呈构造不整合或局部不整合接触关系。矿床产于伐尔隆斯的组成部分晚中新世火山深成杂岩中,该杂岩由厚层的玄武质至流纹质喷出岩及侵入岩组成。矿床围岩为安山岩、长英质-中性侵入岩和布莱登岩筒角砾岩。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表明,岩浆热液演化及成矿作用经历了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是富含Cu和可能还富含S的深源流体向不断脱挥发分的巨型次火山岩浆房发生贯入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浅谈阿舍勒黄铁矿型多金属矿的垂直分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阿舍勒黄铁型多金属矿床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的中泥盆统安山质—英安质火山—沉积岩中.矿体充填在火山管道内或火山口近侧,主矿体隐伏地下.矿化元素有铁、铜、铅、锌、金、银、硫、钡等,伴生有锗、镓、铟、硒、镉、铋等.矿体上部形态复杂并有分枝,向深部连成一体,是一个向北东侧伏的筒状体.矿体自上而下具垂宜分带,依次为:重晶石—硅化带;黄铁矿—多金属带;黄铁矿—铜、锌带等…  相似文献   

11.
塞浦路斯特罗多斯晚白垩世蛇绿岩体中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具有现代海洋扩张中央著名的硫化物矿床,沿特罗多斯杂岩体北部边缘分布的几个硫化物矿床与古海底扩张有关的构造地堑有空间上的关系,尽管矿床的构造背景类以于超俯冲带而不是洋中脊,塞浦路斯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总成分和矿化类型相当于现代洋中脊正在形成的“黑烟卤”矿床。此矿床以含大量的黄铁矿为特征,此外,还有黄铜矿,少量的闪锌矿和白铁矿,磁黄铁矿,该类矿床的黄金产理  相似文献   

12.
吉林二密复式火山机构及成矿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松顶山为中心的二密复式火山机构,受东西向基底断裂与近南北向壳断裂叠加部位控制.中心(松顶山一带)为先期闪长质次火山岩侵入,闪长质岩体边缘接触带附近发育寄生火山口(次一级),并充填花岗质次火山小岩株,构成破火山机构环状构造(内环).二密铜金矿床各矿段主要铜矿体集中于花岗质岩体内及其附近,总体分布和方向又受接触带构造控制.结合区域成矿规律,通过成岩成矿关系研究表明,本矿床除铜矿外,还具有金的找矿前景,并给出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沙溪石英闪长玢岩具有高Al2O3,Sr/Y,La/Yb,低Y,Yb,Sr正异常,Eu弱负异常-正异常,表现出与adakite岩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庐枞火山盆地双庙组粗面玄武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和Nd-Sr同位素组成类似,研究表明:(1)沙溪侵入岩不是由俯冲的洋壳熔融形成,而是由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该玄武质下地壳的物质来源与双庙组玄武岩的来源相似,都为富集地幔;(2)燕山晚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存在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地壳发生垂向增生,沙溪地区地壳厚度曾大于40km,但白垩纪至现在,沙溪地区地壳明显减薄;(3)沙溪铜(金)矿床不是与大洋板片俯冲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而可能是与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有关的斑岩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东秦岭二郎坪群蛇绿岩中广泛发育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火山演化从早期到中晚期分别形成铁矿层、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和黄铁矿化层。矿床具有层控性及距火山喷发中心带距离不同而控制的分带性规律,还有厚层基性熔岩形成铁矿、酸性火山岩赋存铜—锌型或铅—锌—铜型矿的岩性成矿专属性。矿床中伴有不同规模的金银矿化。  相似文献   

15.
云南麻栗坡县老厂坡铜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赋存于中三叠统海相基性火山岩组(T2β)片理化玄武岩、溶结凝灰岩、玄武质火山角砾石中,为被后期改造的火山喷发沉积型铜矿床.矿区赋矿层位(T2β)是直接的找矿标志,孔雀石化、硅化、类石墨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弗林弗隆变质火山岩带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包括岛弧拉班玄武岩以及撤榄玄粗岩组合的早元古代岛弧环境中。在马尼托巴的弗林弗隆镇附近,这些火山岩组合在构造上并置于一个构造单元中。弗林弗隆地区几乎所有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与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伴生,共产在代表火山构造和前岩浆弧中火山内盆地的复杂地层层序内。弗林弗隆带的背弧或洋底玄武岩仅赋存有小量的小型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在岛弧拉斑玄武岩组合内,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产在长奖质火山岩单位的组合内,即产在火山岩带的主要地层和成分的突变处。这些突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尕龙格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选取金属硫化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探针进行矿物学分析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为该矿床成因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火山沉积热液期和中温热液硫化物期,并进一步细分为热水沉积-黄铁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碳酸盐阶段、铜铅锌-硫化物阶段和闪锌矿-碳酸盐阶段等五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黄铁矿标型特征表明其分别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火山热液改造和岩浆热液等不同成因。该矿床经历了早期火山喷流沉积,形成火山沉积(热液)矿化;中期受较大范围的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后期中酸性岩浆侵入引起的中温岩浆热液矿化,沿着断裂构造上侵,在前期矿化体中叠加成矿。  相似文献   

18.
Corn.  DH 吴福元 《世界地质》1991,10(1):106-107
本文通过对南非Namaqua省格林维尔年龄界线以东Prieska铜矿的岩相学及地质年代学的研究,建立了本区保存完好的PTt轨迹。本区的围岩为Areachap群的一部分,属于英安岩-玄武质火山岩及其不成熟沉积物的高级变质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形成于1300Ma以前的弧后构造环境之中。其矿体含有5000万吨块状黄铁矿,并含有闪锌矿、黄铜矿。Middleton(1975)和Wagener(1980)曾首先将其解释为一个几乎未遭变质的Noranda型火山沉积矿床,是蒸发性盆地的沉积产物。而我们的工作表明它经历过高级变质作用,是一个形成于弧后盆地与玄武质岩浆作用有关的Besshi型火山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9.
宁芜向山-皇姑山地区构造及黄铁矿找矿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宁芜向山-皇姑山地区,黄铁矿床赋存于基底火山喷发带、火山穹窿和NNE与NW向基底断裂交汇部位。通过多种手段综合研究,证实该区NNE向基底断裂为导矿构造,NE、NNE、NW向断裂构造为容矿构造。该区中生代二期构造应力场中NWW—SEE向主压应力场之共轭角高值区为黄铁矿富集地带。矿床受火山构造和地质构造双重控制,在皇姑山、莺子山、濮塘地区,云台山NE、SW方向,可能找到隐伏的黄铁矿矿床。  相似文献   

20.
一、矿床成因分类形成独立的矿床成因类型的火山沉积矿床,一般分为火山碎屑冲积层、含矿熔岩和含矿水流、热液沉积矿层、热液淋滤和热液交代矿层四类.内蒙古中部元古宙火山沉积矿床是以火山喷气沉积和火山热液沉积为基础,伴随热液淋滤和热液交代的产物.苏联矿床学者B·E、波波夫,据沉积成矿的方式、矿石矿物成分和围岩(反映自己层序岩相特点的成分)特点,把火山沉积铜、铅、锌矿床分为三大组:1)含金属矿的熔岩;2)在火山活动带堆积起来的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层中的热液沉积和上升热液交代的块状矿层(黄铁矿的、含铜黄铁矿的和黄铁多金属矿床);3)在离火山活动带很大距离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